1、必修1第三单元第3讲一、选择题1(2015年福建)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酶催化的过程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CO2的固定,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暗反应指反应过
2、程不依赖光照条件,有没有光,反应都可进行,B错误;对14CO2中的C元素进行同位素标记,检测14C3的放射性强度,可以用来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C正确;14C3的生成量的多少表示固定过程的快慢,可以说明该酶活性的高低,D正确。2(2015年江苏)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右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C色素、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答案】D【解析】根据题图可知:色素是胡萝卜素,色素是叶黄
3、素,色素是叶绿素a,是叶绿素b,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A正确;强光照和正常光照相比,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见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B正确;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C正确;分离色素时画滤液细线时,重复画线操作应在前一次画线晾干后再进行重复操作,D错误。3(2015年安徽)右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
4、会升高【答案】C【解析】ATP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并将能量转移到(CH2O)等有机物中,CO2的固定不需要能量,A项错误;暗反应中,必须经过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才能形成有机物,B项错误;在暗反应中,一部分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C5,一部分C3还原成(CH2O)等有机物,C项正确;在CO2供应不变的情况下,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光反应提供的H减少,ATP形成减少,故H和ATP的含量下降,导致C3还原过程减弱,但此时CO2的固定仍在进行,故短时间内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D项错误。4(2015年海南)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
5、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B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叶温为25 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答案】D【解析】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即净光合速率相等,且均大于0。二、非选择题5(2015年新课标)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
6、。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 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
7、体的_。(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答案】(1)高于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光照基质(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ATP和H(还原型辅酶)【解析】(1)C组的光合作用时间仅仅是D组的一半,但C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与D组相差很少,可以判断C组单位光照时间内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C组和D组的结果对照说明黑暗处理时也进行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过程中某些反应不需要光照,该反应指的是暗反应,进行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2)比较A、B、C三组可以看出,三组的光照和
8、黑暗交替频率不同,交替频率增加可使光照下产生的ATP和H(或还原型辅酶)及时利用和再生,从而提高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6(2015年北京)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 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1)在开始检测后的200 s内,拟南芥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分解_,同化CO2。而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叶片可通过_将储藏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_和热能。(2)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在_molm2s1范围内,在300 s时CO2_达到2.2 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总(真实)光合速率大约是_mol CO2m2s1。
9、(本小题所填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3)从图中还可看出,在转入黑暗条件下100 s以后,叶片的CO2释放_,并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提示在光下叶片可能存在一个与在黑暗中不同的呼吸过程。(4)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_技术进行探究。【答案】(1)水细胞呼吸ATP中的化学能(2)0.20.6释放量2.42.8(3)逐渐减少(4)14C同位素示踪【解析】(1)在开始检测后的200 s内的光照条件下,拟南芥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将水光解为氧气、H并合成ATP,其中H和ATP可以参与暗反应。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叶片可通过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2)据图分析,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在0.20.6 molm2s1范围内,在300 s时拟南芥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CO2释放量达到2.2 molm2s1,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0.20.6)2.22.42.8 mol CO2m2s1。(3)据图分析,在转入黑暗条件下100 s以后,叶片的CO2释放速率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这说明叶片中可能存在一个与在黑暗中不同的呼吸过程。(4)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的来源与去向可以采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