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传统发酵技术的是()A. 通过微生物的培养生产胰岛素B.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C. 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D. 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腐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传统发酵技术是指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食品,B、C、D均属此类,而通过微生物培养生产胰岛素则为现代科学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A错误。考点:发酵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2.下列有关葡萄酒的传统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然状态下进行葡萄酒发酵最好选在9或10月份B. 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70的酒精擦拭并晾干C. 葡萄在榨汁前,先除
2、去枝梗,再冲洗多次D. 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答案】C【解析】【分析】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当中,其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详解】A、自然状态下进行葡萄酒发酵最好选在9或10月份,因为此时的环境温度适宜酵母菌的生长,A正确;B、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擦拭后晾干再用,目的是消毒,B正确;C、葡萄在榨汁前,为避免杂菌污染,通常先冲洗,再除去枝梗,
3、C错误;D、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D正确。故选C。3.下列有关传统发酵中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B. 当氧气和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 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两个阶段D. 果醋发酵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时间一般为7-8天【答案】C【解析】【分析】果醋发酵主要使用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整个发酵需要在氧气充足的状态进行。发酵温度一般为3035,识记醋酸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条件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果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在表面大量繁殖而成的,A
4、正确;B、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分解产生醋酸;B正确;C、果醋发酵中醋酸菌属于好氧细菌,必须提供充足的氧气才能发酵,C错误;D、果醋发酵的温度要求一般为3035,时间一般为7-8天,D正确;故选C。4.苹果汁发酵产生的酒精遇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的溶液颜色是( )A. 橙色B. 灰绿色C. 无色D. 紫色【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了酒精的检测原理,酒精发酵以后会产生酒精这种产物,识记酒精的鉴定原理和实验现象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酒精可以和酸性的重铬酸钾进行反应,整个实验的现象为由橙色变为灰绿色,所以反应后的溶液颜色为灰绿色;故选B。5.关于豆腐乳的叙述,不
5、正确的说法是( )A. 青霉、曲霉、酵母、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参与传统发酵B. 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夏天进行C. 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毛霉生产腐乳D. 腐乳外部的“皮”是可以食用的【答案】B【解析】【分析】腐乳的发酵涉及多种微生物同时发酵,但主要起作用的是毛霉,其发酵的温度为1518左右,识记腐乳的制备原理和发酵条件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在传统发酵生产腐乳时,青霉、曲霉、酵母、毛霉等多种微生物都会参与,尤其是毛霉的作用,A正确;B、夏天温度较高,一般腐乳的制备发酵温度要求在1518左右,所以不适宜在夏天制备,B错误;C、现代发酵工艺制备腐乳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接种毛霉生产的,
6、C正确;D、腐乳外部的皮是毛霉的菌丝,是可以食用的,D正确;故选B。6.下列关于传统腐乳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含水量约为70%的豆腐适合用来制作腐乳B. 加盐腌制时,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C. 卤汤中酒的含量过高,腐乳成熟时间将延长D. 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腐乳的制备,加盐具有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并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因此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酒的含量也要控制在一定浓度内,一般酒的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繁殖。【详解】A、制作腐乳的时候需要保留有一定的水分,一般使用含水量为70%的豆腐来制作腐乳,
7、A正确;B、加盐腌制时,由于瓶口被污染的机会大,因此越靠近瓶口加的盐越多,B正确;C、酒的含量增加会延长腐乳发酵成熟的时间,C正确;D、香辛料主要用来调味杀菌,用量要保持适度,不是越多越好,D错误。故选D。7.下列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B. 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C. 在特定条件下,微生物可将亚硝酸盐转变为亚硝胺D.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少部分以“过客”形式随尿排出【答案】D【解析】【分析】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可作为食品添加剂,膳食中绝大部分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随尿液排除,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度、pH和一定微生
8、物的作用下)才会转变为致癌物质亚硝胺。【详解】A、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A正确;B、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可以被人体代谢,B正确;C、在特定的条件和一些微生物的作用下,亚硝酸盐可以转变为亚硝胺,C正确;D、食物中绝大部分的亚硝酸盐以“过客”形式随尿排出,D错误。故选D。8. 在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时,对滤液起净化作用的是( )A. 氢氧化铝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氯化镉溶液D. 氯化钡溶液【答案】A【解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吸附色素等杂质,使泡菜液变澄清,即对滤液起到净化作用,故选A。【考点定位】制作泡莱【名师点睛】制备样
9、品处理液是为了检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由于样品处理液呈酸性,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加氢氧化铝是为了吸附脱色,使滴定中进行颜色对比时不受溶液本身颜色影响。9.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41的比例配制盐水B. 配制的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C. 泡菜坛内有时长一层白膜,主要是产膜酵母菌繁殖的结果D. 腌制时间过长容易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了泡菜的制作过程,在泡菜制作时需要先配制盐水,使得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将盐水进行煮沸并冷却,后加入各种材料。泡菜坛中若长出了白膜,主要是产膜酵母大量繁殖的结果。【详解】A、制
10、作泡菜的时候常常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4:1的比例配制盐水,A正确;B、配制的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否则会杀死菌种,B正确;C、在制作泡菜的时候,泡菜坛内有时长一层白膜,这主要是产膜酵母菌繁殖的结果,C正确;D、随着腌制时间增长,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降低,D错误;故选D。10.下列关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常情况下,琼脂既可作为凝固剂也可作为微生物的碳源B. 蛋白胨为微生物的生长主要提供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C. 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特殊营养物质维生素D. 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能源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培养基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无
11、机盐和水,琼脂一般充当凝固剂,有时在提供以上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还需要满足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等。【详解】A、一般情况下,琼脂可以作为凝固剂,但不能作为微生物的碳源,A错误;B、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主要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B错误;C、培养乳酸杆菌的时候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C正确;D、同一物质,例如糖类等,既可以作为碳源又可以作为能源物质,D错误;故选C。1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A. 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B. 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C. 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D.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答案】D【解析】【分
12、析】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12.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 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C. 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 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稀释涂布平板法,包括系列稀释和涂布平板两个过程,涂布平板之前需要将菌
13、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A正确B、涂布平板时,需要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B正确C、只有稀释度足够大的菌液才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C错误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故应选C13.分离纯化微生物时,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往往要设置空白对照实验,对于对照组的要求不包括以下哪项( )A. 对照组培养基也严格灭菌,且不接种任何微生物B. 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基放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C. 所用培养基成分及pH大小完全与实验组一致D. 培养基的量的大小与实验组必须绝对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时实验
14、组与对照组的设置和用途,一般对照组需要安排一个未接种的或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可以帮助观察培养基是否被污染。【详解】A、在微生物培养的时候设置对照组往往用来检验培养基的无菌操作是否合格,所以对照组培养基也严格灭菌,且不接种任何微生物,A正确;B、为了保证单一变量,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基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B正确;C、所用培养基成分及pH大小完全与实验组一致,这样可以排除非自变量以外因素的干扰,C正确;D、培养基的量并不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有时允许用量与实验组有微量差别,D错误;故选D。14.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加尿素 不加尿素
15、加琼脂 不加琼脂 加葡萄糖 不加葡萄糖 加硝酸盐 不加硝酸盐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原理是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才能以尿素为氮源生长繁殖,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因缺乏氮源而无法生长繁殖。【详解】要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正确、错误;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用固体培养基需加入琼脂,正确,错误;培养基中需要加碳源即葡萄糖,正确,错误;不需要氮源,故不加硝酸盐,错误,正确;故符合题意的有,A正确。15.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 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 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
16、养基C. 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D. 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答案】D【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指一类根据特定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理化因素抗性的原理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只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特性。对照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所以应当选用正常培养基,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培养。【详解】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对照组完全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其他接种条件相同。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培养基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
17、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6.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选择培养的主要原因是( )A. 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B. 除去杂菌,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种菌C. 浓缩目标菌种D. 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菌种【答案】C【解析】【分析】纤维素分解菌在进行培养时要经过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挑选,其中选择培养主要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详解】在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时,常常进行选择培养,进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的微生物,即浓缩目标菌种;故选C。17.制备鉴别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
18、培养基,除了必需营养成分外,还需要添加( )A. 酚红B. 醋酸洋红C. 伊红美蓝D. 刚果红【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了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方法,识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原理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鉴定纤维素分解菌的时候常常使用刚果红染色法,是由于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这种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分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所以当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后,会在周围形成透明圈,因此在培养基中需要添加刚果红;故选D。18.下列关于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纤维素和果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B. 纤维素和果胶都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C. 果胶
19、酶包括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等,果胶酶可以催化多种物质的分解D. 纤维素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答案】C【解析】【分析】纤维素和果胶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都属于大分子物质,不溶于水,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都是复合酶。识记纤维素、果胶的特性,以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构成,参与的催化反应等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纤维素和果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不溶于水,A正确;B、植物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B正确;C、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只能催化果胶的分解,C错误;D、纤维素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D正确;故选C
20、。19.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大苹果泥用量B. 大幅度提高反应温度C. 换成大型号容器D. 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答案】D【解析】【分析】果胶酶可以催化果胶分解,使果汁澄清,据此分析。【详解】A. 增加底物浓度不一定能提高反应速率,反应速率会受到酶数量的限制,A错误; B. 温度过高时,可能会使酶的活性下降甚至丧失,B错误;C. 换成大型号容器不影响反应的速率,C错误; D. 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的催化反应,应使酶与果泥充分混合,可用玻璃棒搅拌,提高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D正确。20.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
21、错误的是( )A. 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B. 调节pH,使各组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C. 用橙子做本课题实验,必须去掉橙皮D. 各组的反应时间和过滤时间都应该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它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产生果胶酶的生物有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也使果汁变得澄清。题意分析,实验目的是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果胶酶用量的不同,因变量是出汁率和澄清度的变化,无关变量的要求是相同且适宜。【详解】A、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
22、,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从而保证了自变量果胶酶用量的不同,A正确;B、pH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因此,需要调节pH,并保证各组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B正确;C、用橙子做果汁时,不需要去掉橙皮,C错误;D、反应时间和过滤时间也是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因此各组的反应时间和过滤时间都应该相同,D正确。故选C。21.有关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区别,叙述正确的是( )A. 普通洗衣粉的含磷量比加酶洗衣粉高,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B. 表面活性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C. 加酶洗衣粉的洗衣效果总是比普通洗衣粉好D. 加酶洗衣粉对任何污物都有较好的洗涤效果【答案】A【解析】【分析】加酶洗衣粉主要加入的酶
23、制剂有四类,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不同酶制剂的洗衣粉洗涤效果也不相同。【详解】A、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相比较,含P的量较高,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A正确;B、加酶洗衣粉中也含有表面活性剂,B错误;C、加酶洗衣粉的洗衣效果在某些方面也可能不如普通洗衣粉,C错误;D、加酶洗衣粉不都有较好的洗涤效果,例如加蛋白酶的洗衣粉对油渍的去除效果较差,D错误;故选A。22.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B. 应用最广泛和效果最好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C. 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通
24、常将添加的其他酶迅速分解D. 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加酶洗衣粉的酶制剂种类,影响因素等,识记加酶洗衣粉的基础知识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A正确;B、在众多酶制剂中,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效果最好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B正确;C、酶制剂在加入洗衣粉时不是直接加入的,而是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与洗衣粉的其它成分隔离,所以洗衣粉中的蛋白酶一般不会将其它酶分解,C错误;D、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D正确;故选C。23.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
25、骤,正确的是()配制 CaCl2 溶液海藻酸钠溶化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酵母细胞的活化固定化酵母细胞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为: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菌细胞(),故选A。【点睛】识记实验流程是解题关键。2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技术方法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B. 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C. 由于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因此细胞多采用物理吸
26、附法固定D. 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应采用固定化酶【答案】C【解析】【详解】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技术方法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A正确;B、酶分子小,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B正确;C、由于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因此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酶适合于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固定,C错误;D、反应物如果是大分子物质,应采用固定化酶技术,D正确。故选C。25.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说法错误的是( )A. 海藻酸钠溶液在配制时需要小火或间断加热B. 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C. 注射器的出口应尽量贴近液面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D. 工业生产中,
27、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的【答案】C【解析】【分析】固定化细胞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酵母细胞的活化;(2)配置氯化钙溶液:要用蒸馏水配置;(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4)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5)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6)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再与酵母菌混合,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死亡。【详解】A、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需要小火或间断加热,以防海藻酸钠焦糊,A正确;B、海藻酸钠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的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B正确;C、注射器的出口应
28、尽量离液面一段距离,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C错误;D、工业生产中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的,D正确。故选C。26.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B. 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C. 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D. 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答案】B【解析】【分析】葡萄酒发酵的原理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即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少量的能量,发酵的温度在18-25。【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
29、8-25,因此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A正确;乙醇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因此分解过程中不需要通入空气,B错误;无氧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但是没有消耗氧气,因此发酵罐中的气压不会低于大气压,C正确;葡萄酒发酵的原料是糖类,因此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与掌握果酒发酵的原理,明确无氧呼吸没有消耗氧气,但是产生了二氧化碳,因此发酵罐中的气压可能升高。27.四川泡菜在腌制时,抑制有害菌繁殖是关键,不利于抑制有害菌繁殖的是( )A. 接入含有菌种的“老汤”B. 腌制泡菜温度较高C. 利用无氧环境抑制有害菌D. 利用发酵产物抑
30、制有害菌【答案】B【解析】【分析】1.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2.泡菜的制作流程是:选择原料、配置盐水、调味装坛、密封发酵;3.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以用比色法测定,即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详解】A、接入含有菌种的“老汤”保证乳酸菌的数量,起到了抑制杂菌的作用,A正确;B、腌制泡菜时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B错误;C、通过密封制造无氧环境促进乳酸菌的生长,从而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C正确;D、乳酸菌发
31、酵产生的乳酸,能营造酸性环境进而抑制了有害菌,D正确。故选B。28.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果酒、果醋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制作腐乳、泡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 制作果酒、果醋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制作腐乳、泡菜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C. 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主要利用的是微生物产生的胞外酶D. 制作果酒、果醋、泡菜的发酵液均为酸性,相应菌种均有一定耐酸能力【答案】D【解析】【分析】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2.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
32、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3.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难以消化、吸收,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下,豆腐转变成腐乳。【详解】A、制作果酒的菌种酵母菌和制作腐乳的菌种毛霉都属于真核生物,制作果醋的菌种醋酸菌和制作泡菜的菌种乳酸菌都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B、制作果酒、泡菜在无氧条件下进行,腐乳制作和果醋制作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B错误;C、制作果酒、果醋、泡菜主要利用的是微生物产
33、生的胞内酶,而腐乳制作利用的是毛霉产生的胞外酶,C错误;D、制作果酒、果醋、泡菜的过程中,其产物均会导致发酵液呈酸性,据此可推测相应菌种均有一定耐酸能力,D正确。故选D。29.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顺序为123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划线操作需在火焰上进行B. 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C. 划线结束后倒置培养,利于培养基中水分尽快挥发D. 在12345区域中画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答案】D【解析】【分析】划线分离操作中的有关问题:a、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每次灼烧的目的:第一次灼烧每次划线之前灼烧划线结束灼烧
34、目的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或感染操作者b、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c、在进行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每次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详解】A、划线操作需在火焰旁进行,而不是在火焰上,A错误;B、由题图可知,5区域是最后一个区域,有可能在5区域获得所需要的菌落,也可能在5区域之间就能获得所需要的菌落,B错
35、误;C、划线结束后倒置培养,既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的蒸发,C错误;D、在12345区域中画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D正确。故选D。30.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说法错误的是( )A. 微生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物可能不止水和无机盐B.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很多,包括斜面接种法、穿刺接种法等方法C. 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包括制备培养基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D. 活菌计数法的统计结果一般用活菌数来表示,往往比实际活菌数目低【答案】D【解析】【分析】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因此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进行无菌操作,其中消毒和灭菌是常用的防止杂菌入侵的方
36、法。2、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很多,如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斜面接种和穿刺接种等方法(其中筛选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虽然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各不相同,但其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详解】A、微生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物可能不止水和无机盐,如CO2和N2也是某些微生物的碳源和氮源,A正确;B、微生物接种方法很多,包括斜面接种法、穿刺接种法等方法,B正确;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包括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C正确;D、活菌计数法的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来表示,由于当两个或几个菌体形成的菌落重合时,只能计数为一个菌落,所以统计的菌落数目往
37、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小,D错误。故选D。31.下列哪些材料或用具适用于消毒处理( )皮肤 饮用水 牛奶 盛土样的信封 培养皿 接种环 培养基 果汁 管藏菌种的甘油 手术刀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消毒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致病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和物体内部的微生物。灭菌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详解】消毒指用比较温和的方法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适用于那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果汁,这样可以使其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另外对要求不是很严格的皮肤、饮用水也可用消毒的方法处理。而对于严格要求的盛土样的
38、信封、培养皿、接种环、培养基、管藏菌种的甘油、手术刀等必须进行灭菌处理。所以,应该用消毒的方法处理。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32. 耐冷菌是生活在低温环境下的一类微生物,在05可生长繁殖,最高生长温度一般在30左右。关于耐冷菌的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 耐冷菌参与代谢的酶在低温下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B. 不同取样地点相比较,北方寒冷地区水土中较易分离出耐冷菌C. 探究耐冷菌生活的最适温度,自变量应为温度,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D. 分离纯化耐冷菌的过程中,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丢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耐冷菌生活在低温环境中,因此机体内部的酶在低温下有较高
39、的活性,故A正确;北方寒冷环境中生活的耐冷菌较多,容易分离,故B正确;探究耐冷菌生活的最适温度时,自变量为温度,其他变量为无关变量,保证相同且为适宜条件下,故C正确;使用过的培养基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再丢弃,经消毒可能还会存在细菌的芽孢,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生活特点和实验室培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3.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处理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才能生长。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B. 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C.
40、 该突变株可能缺乏合成氨基酸甲所需的酶D. 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答案】B【解析】【分析】由于突变型的大肠杆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说明突变型的大肠杆菌不能合成氨基酸甲,但突变型的大肠杆菌需要氨基酸甲,基本培养基上没有氨基酸甲,所以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详解】A、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所以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A正确;B、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需要氨基酸甲,虽培养基中没有氨基酸甲,但是野生型的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B错误;C、由于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才能生长,所以突变型菌株不能合成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酶,C正确;D、突变株中合成氨基
41、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也会导致氨基酸甲无法合成,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选择培养基,主要考查对选择培养基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对选择培养基功能和特点的理解与运用。34.为了降解工业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步骤如下图所示,为土壤样品,为对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以苯酚为唯一碳源B. 如果要测定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 应在培养皿的皿盖上标注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等D. 使用所示方法保藏菌种,容易产生变异或被污染【答案】C【解析】【分析】1、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
42、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溶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开始的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划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A、要筛选获得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图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以苯酚为唯一碳源,A正确;B、接种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其中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因此测定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正确;C、应在培养
43、皿的皿底标注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等,C错误;D、为斜面固体培养基,说明采用的是临时保藏菌种的方法,该方法容易产生变异或被污染,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微生物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及种类,掌握无菌技术及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5.下列有关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A. 灭菌桶内的物品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B. 拧紧盖子的螺栓时,注意要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C. 加热高压蒸汽灭菌锅时关闭排气阀,然后让锅内温度随蒸汽压力逐步上升D. 让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指
44、针回到零后打开放气阀,开启锅盖【答案】C【解析】【分析】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步骤:(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防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4)用电炉或煤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
45、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本实验用100kPa,121,20分钟左右灭菌。(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打开排气阀,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6)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温箱培养24小时,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灭菌桶内的物品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A正确;B、拧紧盖子的螺栓时,注意要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
46、松紧一致,防止漏气,B正确;C、加热高压蒸汽灭菌锅时先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C错误;D、让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打开放气阀,开启锅盖,D正确。故选C。36.常用于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是( )A. 肉汤培养基B. 查氏培养基C. LB培养基D. 麦芽汁琼脂培养基【答案】D【解析】【分析】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一定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培养基的配制应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配方和比例。【详解】A、肉汤培养基常用来培养细菌,A错误;B、查氏培养基用于培养能以硝酸盐
47、作为唯一氮源的真菌和细菌,及青霉和曲霉等霉菌的分离培养和形态鉴别,B错误;C、LB培养基常用来用于培养基因工程受体菌(大肠杆菌)的培养,C错误;D、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常用于培养酵母菌,D正确。故选D。37.吸取10 mL水样至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经过如图所示的梯度稀释,然后各取01 mL稀释菌液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目为( )A. 56106B. 56107C. 56108D. 56109【答案】D【解析】【分析】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
48、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详解】首先计算三个培养基菌落数的平均值,然后再计算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图中稀释倍数为104倍,所以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目为(55+56+57)31000010000.1=5.6109个。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38.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由图中实验结果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 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最强B. 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C. 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的去污力不同D. 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答案】C【解析】【详解】20 U/L的碱性
49、纤维素酶处理对污布类型1,去污力为60%,30 U/L的碱性纤维素酶处理污布类型2,去污力约为80%,则单位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1去污力最强,A错误;由于污布类型不同,不能探究不同类型的洗衣粉对碱性蛋白酶的去污力的影响,B错误;对污布类型2、3而言,都是Y型洗衣粉,30%的酶用量,但去污力不同,说明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 的去污力不同,C正确;该实验没有针对同一类型的洗衣粉加大酶用量的探究,则不能判断加大酶用量是否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D错误。【点睛】本题以碱性纤维素酶为背景考查实验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分析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39.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洗涤浓度(单位体
50、积的水中加入洗衣粉的量)的两种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力(%),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洗衣粉类型02%04%06%08%加酶洗衣粉甲715789800799加酶洗衣粉乙695804806805A. 实验时,需控制好温度、洗涤时间和洗涤方式等无关变量B. 若洗涤的是相同污布,则两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相似C. 实际洗涤时,除考虑适宜的洗涤浓度外,还需考虑衣物的耐受能力等D. 所有加酶洗衣粉最适洗涤浓度都为04%,浓度过大是不必要的【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和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酶、不同洗涤浓度对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浓度,因变量是洗涤效果,洗涤的温
51、度、洗涤时间、洗涤方式、洗涤材料和污物的种类及污染程度等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且适宜。【详解】A、该实验中洗涤温度、洗涤时间和洗涤方式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A正确;B、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相同浓度条件下,两种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无显著差异,因此若洗涤的是相同污布,两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相似,B正确;C、实际洗涤时,除考虑适宜的洗涤浓度外,还需考虑衣服质地等,如丝质衣物不能用含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C正确;D、该表格显示甲、乙两种洗衣粉的最适洗涤浓度相同,都为0.6%左右,但是不能说明所有加酶洗衣粉最适洗涤浓度都相同,D错误。故选D。40.如图表示某研究小组探究果胶酶的用量
52、的实验结果。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B. 在ac段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明显加快反应速率C. 在bc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pH、反应物浓度等D. 在该实验给定条件下,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b点对应的值【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在ab段随着酶的用量增加,反应速率加快,说明该阶段的反应速率是酶的用量。超过b点之后,酶的用量再增加,反应速率不再发生变化,此时的限制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温度等无关变量。【详解】在ab段随着酶用量增加,反应速率加快,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A正确;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的用量,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
53、会明显加快;在bc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此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B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bc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温度、pH等,C正确;在该实验给定条件下,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b点对应的值,此时的果胶酶用量最少,反应速率最快,D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41.传统发酵技术源于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1)传说杜康的儿子墨塔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直至第21天开缸时,发现酒液已变酸,但香气扑鼻,且酸甜可口,于是便把“廿一日”加一“酉”字,命名为“醋”。墨塔酿的酒变酸是_(填微生物名称)发酵的结果,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该过程_。酿酒过程中,即使糖类未耗尽
54、,发酵过程也会停止,原因最可能是_。(2)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_左右。卤汤中的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_的作用。红方、糟方是不同风味的腐乳,红方因加入了_而呈深红色,味厚醇香,糟方因加入了_而糟香扑鼻。(3)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色,与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答案】 (1). 醋酸菌 (2). (3). 随着发酵的进行,酒精含量逐渐增加,最终酵母菌死亡 (4). 12% (5). 防腐杀菌 (6). 红曲 (7). 酒糟 (8). 对氨基苯磺酸 (9). 玫瑰红【解析】【分析】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
55、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2、醋酸菌为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详解】(1)酒变酸是醋酸菌发酵的结果,利用酒精发酵产生醋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酿酒过程中,即使糖类未耗尽,发酵过程也会停止,原因最可能是随着发酵的进行,酒精含量逐渐增加,最终酵母菌死亡。(2)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卤汤中的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红方、糟方是不同风味的腐
56、乳,红方因加入了红曲而呈深红色,味厚醇香,糟方因加入了酒糟而糟香扑鼻。(3)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与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42.下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记录,请回答:脸盆编号洗涤物(等量)洗涤温度洗衣粉(等量)水量洗涤所需时间1油污布450C加酶2L4 min2油污布450C普通2L7
57、min3油污布50C加酶2L9 min4油污布50C普通2L8 min(1)根据表格,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原则(答出两个)。(2)若实验组1号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 min,最可能的原因是_。(3)下列衣料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有_。棉织品 毛织品 腈纶织品 蚕丝织品(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措施:_。【答案】 (1). 对照、单一变量 (2). 该洗涤温度下,酶已失去活性(或酶活性大大降低) (3). (4). 用温水洗涤衣物【解析】【分析】分析表格,自变量为洗衣粉(等量)的种类和洗涤温度,因变量是洗涤所需时间,时间越短,洗涤效果越佳。【详解】(1)由表中数
58、据可知,1、3号为实验组,2、4号为对照组,1、2号与3、4号中只有是否加酶一个变量,因此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2)若1号实验组洗净油污布所需时间接近7min,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温度下酶已经失活。(3)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故毛织品、蚕丝织品等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衣料不能用含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故选。(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知,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措施为:用温水浸泡提高酶的活性,延长浸泡时间增加酶的催化时间,增加酶的用量等都可以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点睛】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的应用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对照实验的原则。43.物质W是一种
59、含氮有机物,会污染土壤,W在培养基中达到一定量时培养基表现为不透明,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W的细菌。回答下列问题:(1)要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所用选择培养基中的氮源应该是_。(2)发现培养基上甲、乙两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如图所示),如果要得到目标菌,应该选择_菌落进一步纯化,选择的依据是_。(3)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若要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甲、乙菌能否利用氮气作为氮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4)该小组将人工合成的一段DNA转入大肠杆菌,使大肠杆菌产生能降解W的酶(酶E)。为了比较酶E与天然酶降解W能力的差异,该小组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完善相关内容。在含
60、有一定浓度W的固体培养基上,A处滴加酶E的缓冲液,B处滴加含有相同浓度天然酶的缓冲液,C处滴加_,三处滴加量相同。一段时间后,测量透明圈的直径。若C处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_;若A、B处形成的透明圈直径大小相近,说明_。【答案】 (1). W (2). 乙 (3). 乙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乙菌能降解W (4). 将甲、乙菌分别接种在无氮源培养基上,观察细菌能否正常生长 (5). 缓冲液 (6). 缓冲液不能降解W (7). 酶E与天然酶降解W的能力相近【解析】【分析】筛选培养基是指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某些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能选择性地区分这种微生物的培养基。利用选择培养
61、基,可使混合菌群中的目标菌种变成优势种群,从而提高该种微生物的筛选效率。【详解】(1)该研究小组的目标菌是能够降解物质W的细菌,而物质W是一种含氮有机物,故可作筛选培养基中的氮源。(2)研究小组的目标菌,是能够降解物质W的细菌,培养基中乙菌落的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乙菌落能够降解物质W,故乙菌落为该小组的目标细菌。(3)目标菌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故选用的筛选培养基不添加氮源,能够在无氮源的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便是目的细菌,故实验操作为:将甲、乙菌分别接种在无氮源培养基上,若细菌能生长,则说明该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4)C处作为空白对照,要排除作为溶剂的缓冲液对实验可能造成的影
62、响,故需要在C处滴加缓冲液,且保持滴加量相同。培养基中的透明圈大小表示物质W被降解的情况,若C处不出现透明圈,则说明缓冲液不能降解物质W;若A、B处形成的透明圈直径大小相近,说明物质W被降解的程度相近,即酶E与天然酶降解物质W的能力相近。【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培养基的配置和使用,针对不同要求的目标菌种,选择不同物质配制不同筛选作用的培养基。并且要求学生理解识别目标菌种筛选的现象,判断筛选结果。44.小鼠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决定,A基因决定黄色,R基因决定黑色,A、R同时存在呈灰色,无A、R则呈白色。一灰色雄鼠和一黄色雌鼠交配,F1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3/8黄色小鼠、3/8灰色小鼠、1/8
63、黑色小鼠、1/8白色小鼠。请回答:(1)亲代中,灰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黄色雌鼠的基因型为_。(2)让F1的黑色雌、雄小鼠交配,则理论上F2中小鼠表现型及比例为_。(3)若让F1中的灰色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共有_ 种表现型,黄色小鼠的基因型是_,黄色雌鼠的概率应为_。(4)小鼠的另一性状由等位基因B/b、F/f共同决定,让基因型均为BbFf的雌、雄鼠相互交配,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6321。请对比例6321的产生原因做出合理解释: _。【答案】 (1). AaRr (2). Aarr (3). 黑色:白色=3:1 (4). 4 (5). AArr和Aarr (6). 1/9 (
64、7). 有一对基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导致比例由9331变为6321【解析】【分析】动物一般属于雌雄异体,因此雌雄个体间的交配属于随机自由交配。雌性或雄性群体基因型不确定时,其交配方式包括同种基因型个体之间相互交配与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相互杂交。在考虑各种交配方式的计算时,如1/3AARr的雌雄个体交配时,由于雌雄个体均有1/3的AARr可能,所以在计算子代概率时要将雌雄个体的1/3分别相乘,再乘其它概率即可。【详解】(1)根据题干“A、R同时存在则皮毛呈灰色,无A、R则呈白色”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灰色雄鼠为A_R_,黄色雌鼠为A_rr。后代出现白色小鼠aarr,则可知亲本中灰色雄鼠基因型为A
65、aRr,黄色雌鼠的基因型为Aarr。(2)根据亲本AaRr与Aarr杂交,可知F1中黑色鼠基因型为aaRr。让F1的黑色雌、雄小鼠交配,则理论上F2中小鼠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aaR-)白色(aarr)=31。(3)AaRrAarr的后代中灰色鼠的基因型是AARr、AaRr,让F1中的灰色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体色的表现型有黄色、灰色、黑色、白色共4种,黄色鼠的基因型是AArr、Aarr。F1中的灰色雌、雄小鼠自由交配,由于F1中AARr的概率为1/3,AaRr的概率为2/3,那么后代A_的概率为1-2/32/31/4=8/9,后代rr的概率为1/4,故黄色雌鼠的概率应为8/91/41/2=1/9。(4)BbFf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均为BbFf的雌、雄鼠相互交配,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6321,6321=(31)(21),说明其中一对等位基因显性纯合致死,导致比例由9331变为6321。【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应用能力和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