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 现代文阅读 (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加深,两岸民众之间的通婚逐渐增多,海峡两岸婚姻家庭也因此被誉为“第四通”。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发现,大部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对中华民族文化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瑰宝。其中部分人对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国学等有着较深入的了解,并能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约束自身行为。绝大部分的受访者肯定自己是中华
2、民族的一份子,并赞同“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优秀的民族”这一说法。但涉及国家身份,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就是大陆,而台湾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台湾居民常以“台湾人”自称。在采访和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了解民族文化的渠道是电视或网络,希望去大陆感受体会,但当前大多以旅游的方式前往。大部分受访者对中华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能够认识到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对中华文化的践行存在着一定差异。在面对“是否有必要在学校开设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相关课程”的问题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有必要,但是被问及“是否愿意主动践行”时,回答却是否定的。对这一群体展开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对于加深
3、两岸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了解、促进两岸关系的友好发展以及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通过构建两岸的文化认同,形成两岸共有的价值观念和归属感,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打下坚实基础。(摘编自卢文刚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民族文化认同研究)材料二:人的认同从来就是多重的。人首先有血缘族群的身份,而以血缘为基础的族群认同,总是与其社会关系的性质相关联。每个国家一般都包含着许多民族或族群,而且世界秩序要求主权国家的基本稳定,如果族群认同过于强势,在多民族国家就可能“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危机就可能被某些预料不到的事件触发;如果国家认同强于族群认同,多民族国家就容易经历各种风雨变幻而保持
4、统一。文化认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它与族群相关,也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作为中介认同形式,文化认同必须既与族群认同有交叠部分,也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文化认同也与一定的地域相关,即使是同一个族群,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认同,这种认同不是族群的,而完全是文化性的和社会性的归属感。香港和澳门由于长期被西方国家殖民,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出现了比较特殊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在回归之后,有些人的地域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完全重叠。当然,随着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既为是香港人或澳门人,也为是中国人感到骄傲。现
5、在仍然存在认同危机的是台湾,这是由内战所造成的分治产生的。台湾与大陆之间民族文化认同是基本重叠的,但是国家认同出现了复杂的现象。很多人虽认同中国,但对中国的表述出现多种形式;也有部分人采取“台独”的立场。中国自古就有“天下一体”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中国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为了国家统一,我们必须进一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和精神家园,从而扩大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交叠内容。共同的语言、政治仪式、文化符号等是保障国家认同的重要构成性因素,会强化公民的归属感。(摘编自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材料三:每一个人都属于某一特定的民族,同时在现代民族国家当中,每一个人也
6、一定属于这一国家。但从认同的特点来看,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要形成国家,就必须由具备族体意识的人开展积极行动,各种局部的、游离的族群认同对于国家认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局部性的民族认同本身不等于国家层面的国家认同,但是它们是国家认同的血肉,如果没有这些局部性的群体意识,国家认同就会形同空壳。对于国家认同而言,多元文化主义往往强调血缘、文化传统特征等因素。例如,在确立对“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中,我们往往强调“中华儿女”“华夏民族”“礼仪之邦”等标识民族特征的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强有力地缩小了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亲和力,有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多元
7、一体”的观念。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关注的是肯定“我们”的存在,而国家认同关注的是“我们”为什么存在。单纯的自我肯定的局限性反映在民族认同的被动性上,它使人的自我意识束缚在诸如血缘、语言、宗教或传统等实在因素之中。而要实现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价值,就不能不考虑到“国家”这一体制的重要性,社会的整体利益只能借助主权国家的作用而得以实现。(摘编自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仁”“义”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作为多元文化的内核,有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念。B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需保持平衡,如果国家认同过于强势,
8、则容易爆发某些始料不及的危机,导致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C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性,民族认同就会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没有共同的文化信念,就不能构成统一的国家。D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注点不同,只有民族认同上升到国家认同,才能实现民族共同体存在的价值。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部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践行存在差异,只要知行合一,就能消除危机,促成国家和平统一。B材料一所做的调查反映出的问题,能印证材料二“台湾与大陆民族文化认同是基本重叠的,但是国家认同出现了复杂的现象”的观点。C材料二和材料三作者表述的要义虽有不同,但是都明确强调了文化认同对维系
9、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的重要性。D中国谋求和平统一和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国家认同。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A巩固和不断强化的国家认同会对民族认同的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打破两者之间的平衡。B在国家的政治统一中,共同的民族性将发挥至关重要的合法化作用,是意识形态动员的主要途径。C族群的相互承认与社会生活语境相联系,社会成员通过走向他们共同目标的构想,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D在全球化和全球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多民族国家非常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夯实认同基础,以增强国家凝聚力。4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对
10、中华民族文化的观点态度。(4分)5请结合材料,试分析怎样加强香港地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6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更声起落刘星元你以为那声音是敲击梆子所发出来的吗?那只是表象。我们习惯以表象的东西代替真实,并且始终信以为真。就如我们看到深夜时分昙花绽放只是昙花绽放,却没有发现,是有神路过了它,并在路过它时轻轻地吻了它。你问是什么神?很抱歉,我没有看清楚他的脸。他只留给我一个背影,并且这背影也将迅速消失。他留给我的背影比任何的黑还要黑,仿佛他就是黑的持有者。但他所有的黑里一定劫持着所有的白那朵招摇的昙花泄露了他的秘密。好吧,现在就来说说更声。黑夜是一面大鼓。我不认为这
11、是个比喻。这是个事实。打更的人站在天地之间,被黑夜重复吞噬,或者说被黑皮大鼓深埋。他将棒槌击向黑夜的样子,常让我想起那些伟大或不伟大的时代的思考者屈原、但丁、黑格尔、尼采面对黑夜,他们用自己交换光明,并在光明到来之前一一倒下。抱歉,我还是没有说到更声,那些具象的,醒着的更声。但我更愿意将打更人叫做守夜人。我们村的守夜人已经很老了,并且还将继续老下去。他身穿黑衣黑裤,皮肤黝黑似铁,佝偻着身子在悄无人息的村子里缓慢行走。他的黑和夜的黑先是相互抵触、攻伐,继而慢慢交融在一起。他被黑夜吞噬或黑夜被他从身体里释放了出来。守夜人和黑夜,他们彼此构成了彼此的一部分。黑夜涌动,他就涌动;他静止不动,黑夜也静止
12、不动。此刻,我描述的他就是静止不动的。他在等,等时间。守夜人的腹中,有一台刻度精准的座钟。座钟滴滴嗒嗒地在他的腹内摇摆着,走动着,一刻不停。一秒、两秒、三秒、四秒当这一轮的时间消失殆尽,守夜人就要举起手中的棒槌和木梆了。“咚咚!”一慢一快,连打三次,这是头更。“咚!咚!”打一下又打一下,连打三次,这是二更。偌大的一座村庄,黑夜里有一个守夜人就够了。守夜人的院子偏居村庄一隅,它窄小,低矮。院子委身于树木和藤蔓间,浑身透着一股子阴凉。院门上两扇用黑漆浸染的榆木大门有些年头了,表层的漆皮多处脱落,露出下一层的油漆。下层的漆皮更为黝黑。祖父说,他也从未见过那扇院门打开过。但是某一年秋天,他发现黑通通的
13、院门上竟然贴起了对联,挂上了红字。祖父说,那是守夜人家里有喜事了。此后,有人在院子周围发现了一小片菜园,接着,田野里几块种满庄稼的无主的田地浮出水面。还有人在院门外的小道上发现了一堆倒掉的中药渣渣,村里也没有人承认那是自己所为。再后来,守夜人的门前又多了一面红色的旗子,旗子之上,斜挂着一张柳条儿弯制的弓箭。于是我们又知道了,守夜人家里添了男丁让我感到惊奇的是,祖父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打更,提到更声。也就是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更声就停了下来。始终不明白,曾经繁盛千年的打更行当,为何顷刻之间就销声匿迹了。后来想明白了:守夜人打更,无非是将时间毫无保留地推给村庄以及村庄里住着的一切生灵。当更为精准
14、的计时工具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更声必然会落幕。任何新事物的诞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概莫能外。虽然很悲伤,但也不得不说,守夜人已经失去了他们的价值,他们的销声匿迹,是必然。我做了一个梦。天地之间,篝火熊熊燃起,篝火之前,身穿兽皮的部落头领带领着一大批同样身穿兽皮的族众,与另一位身穿兽皮的年轻人在举行一种庄重的仪式。头领与年轻人共握一把刀,将寒光插入牛颈,牛颈血流如注。随从用黑陶大碗将浓郁的血液接住,恭敬地呈到头领与年轻人面前。巫师在吟唱祭词,众人肃穆而立,风吹过火焰并吹高了火焰,头领与年轻人高举陶碗跪下来。他们举碗祭天祭地祭火,在天地火之间,两人将碗中之血一饮而尽契约已定,年轻人带着家人,转至幕后,转入
15、黑暗之中,并渐渐被世人遗忘。从此之后,这一户人家的职责将是守夜。他们将世世代代与黑夜为伍,世世代代为另一个维度的族人报时和报警。而余下的人将继续征伐,在白日之中,创建所谓的历史和文明没错,他们就是我们的祖先。后来读到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乔治马丁的梦境里有个守夜人军团,他们驻守在维斯特洛的北境长城上,为阻挡长城以北的野人以及传说生物而存在。他们穿着黑衣,被称为“黑骑士”或者“乌鸦”。我愿抄录下那些守夜人的悼词:他的守望至死方休,于斯结束。多幸运,乔治马丁和我,各自持有一段关于守夜人的故事。多悲哀,乔治马丁的故事的最后,守夜人一直还在,而在我的故事的最后,院子也已经荒芜,我不敢确定里面是否还住着
16、那些神秘的守夜人。更声已经停了下来,他们的守望结束了吗?我只问,不答。6. 下列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第4段说“我更愿意将打更人叫作守夜人”,主要原因是打更人世世代代与黑夜为伍,是“另一个维度的族人”的守望者。B. 第段通过村里人的视角对守夜人的生活状况进行描写,突出强调了守夜人神秘的特征,他们过着与世人截然不同的生活。C. 第段交代了“更声必然会落幕”的客观原因,从为人们报时这个意义上说,守夜人的消失是符合新旧事物的发展规律的。D. 第段在具体描绘梦境之后,重申了守夜人神圣职责,歌颂了他们在人类创造历史和文明的历程中做出的巨大牺牲与独特贡献。7. 下列
17、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第段正面描写守夜人打更情景,并用“偌大的一座村庄”衬托出守夜人数量之少,暗示了他们的守望对于世人的价值。B. 第段把仪式场面写得庄严神圣,“将寒光插入牛颈,牛颈血流如注”一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C. 第段引用冰与火之歌中守夜人的歌词,意在通过类比手法,为后文提出“守夜人的守望结束了吗”的疑问做铺垫。D. 文章写更声的“起落”,层次清晰;写更声之“起”以记叙、描写为主,写更声之“落”以议论、打情为主表达方式多样。8. 本文的标题是“更声起落”,而第段说“抱歉,我还是没有说到更声”,请分别指出前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9
18、. 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奉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责成宰辅,数下诏督弼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
19、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
20、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分,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修顿首贺。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遂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C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
21、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D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B粟,五谷之一,即高粱,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到的禄位交还给君主,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活到规定年龄而离职。D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三品以上官员之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与归降之人的赏赐过于微薄,不利于规劝其他人降服,并对宰
22、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互相庆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14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3分)
2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1185)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
24、安然入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不更加衰老呢?D本词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16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诚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也有相似的句子“_,_”。(2)滕王阁序中用“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3)道遥游中以“大芝”和“寒蝉”为例来说明它们生命短暂,连一月、一年的时间变化都不知道,属于“小年”的两句是“_,_”。三、
25、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一天,朋友到我家中做客,我择柿子椒的时候,突然钻出一条青虫,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后来才想起特别怕虫的朋友,未曾听到她惊呼,该不是吓得晕厥过去了吧?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说,一条小虫, 。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地说,啊,你居然不怕虫子了?朋友说别急,听我慢慢说。有一天,我抱着女儿上公园,突然她说,妈妈头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发上摘下,托在手里。我定睛一看,魂飞天外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分。我第一个反应是要像以往一样昏倒,但是我倒不下去,因为我抱
26、着我的孩子。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叫一声。但我立即想到,万万叫不得。我一喊, 。于是我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把这只虫子捏在手心后来那只虫子慢慢地爬远了,女儿还对它扬扬小手,说“我抱起女儿,半天一步都没有走动。朋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爸爸立刻叫我立正站好每次他有什么严重的教训总是叫我们立正站好然后他严肃地问我:“为什么遇到担肥的人捏鼻子转头?”B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C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D“唉,天可真凉了”这
27、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我择柿子椒的时候,突然钻出一条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的青虫”,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1. 下面是某大学生写给王教授的自荐信,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4分)尊敬的王教授:我叫刘云亭,愚兄刘风亭是您从前的学生,他对您的人品学识赏识有加,使我对您仰慕已久,希望您收我为徒。您的几部著作我已全部购买惠存,今寄上论文一篇,恭请拜读,不胜感激!年月日刘云亭敬上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
28、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7月27日,为测试运行状态,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协同控制,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这是由中国航天器拍摄的距离地球最远的地月合影。在这幅黑白合影图像中,地球与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状,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根据照片判断,“天问一号”探测器反应灵敏,飞行姿态正确,与地面配合默契,有望完成火星探测任务。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今年春节前后,“新冠”疫情肆虐。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自私
29、,冷漠、怯懦也看到了人间的大爱、温暖、担当灾难是最好的教材,社会是最好的课堂。疫情过后,向阳中学准备为高三学生举办一次特殊的成人礼活动,全校师生及全体高三学生家长参加。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围绕“成长”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的感受与认识,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1D2A3A4对中华民族文化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肯定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并能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约束自身行为;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能够认识到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不愿意
30、践行在学校开设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相关课程。5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其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提升公民归属感;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加深香港市民对大陆近距离深层次了解;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升民族自豪感;坚持“一国两制”,清除殖民思想,严厉打击“港独”势力。6. B 7. B 8. 第段意在交代本文的写作对象一一守夜人。作者把更声比作昙花的绽放,把守夜人比作不易被人发现的神灵,意味着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守夜人。第段意在点明本文主旨,说明守夜人的象征意义黑夜的守望者、时代的思考者。作者把守夜人将棒槌击向黑夜比喻为思考者与他们所处时代进行斗争,讴歌他们牺牲自我为人们换来光明的高贵精神。 9. “更声已
31、经停了下来”意思是当更为精准的计时工具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更声必然会落幕,从“报时”这个意义上来说,守夜人已经失去了他们的价值。“神秘的守夜人的守望结束了吗”提出问题,即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里与黑夜为伍、与黑暗交融在一起的思考者,他们用自己的思想警示世人,用自己交换光明,而自己却在光明到来之前倒下,当下还有没有人愿意做时代的守望者?“我只问,不答”意在激发读者对前面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做出自己的回答。从“报警”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时代都应有且不乏思考者,他们世世代代与黑夜为伍,遵守牺牲自我的契约,对世人的守望永远不会结束。10B11B12D13(1)富弼上奏当世的事务十余条以及安定边境十三策,大致内
32、容以进纳贤才斥退不肖、阻止侥幸投机得官、革除过去的积弊为根本。(2)富弼当宰相,遵守典章制度,按照旧例行事,并参考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14一是保障民众基本生存需要。二是有效动员官员。三是鼓励民众自救。四是采取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15B16诗人用饥鼠、蝙蝠、风雨、窗纸等意象,描写了一幅萧瑟破败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辛酸;他半夜惊觉,梦中和现实落差之大,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17. (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2)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3)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18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项,表示插说。B项,表示意思的转折。C项,表示解释说明。D项,表示声音的延长。19何必如此慌张就会吓坏了我的孩子20相比改后的句子,原句把“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后置,强调了青虫的外部特征。更能表现青虫在我眼中的庞大、丑陋和我看到青虫之后的厌恶、恐惧。21.(1)“愚兄”改为“家兄”;(2)“赏识有加”改为“非常钦佩”;(3)“惠存”改为“收藏”;(4)“拜读”改为“指教”。22. 7月27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由地面控制,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获取地月合影,这表明它状态良好,有望完成火星探测任务。23.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