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第五章第一节一、选择题(2021年江西赣州模拟)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A东风B西风C南风D北风2该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A甲、乙B丙、丁C甲、丁D乙、丙【答案】1B2D解析:第1题,依据“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以及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图示地区主导风向为西风。第2题,由“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可判断,位于迎风坡的甲、丁主要受侵蚀、搬
2、运作用,凸出的乙、丙位于背风坡,以堆积作用为主。(2021年福建泉州模拟)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据此完成第34题。3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A大小均匀B层状结构C棱角明显D磨圆度好4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答案】3C4D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终碛沉积物大小混杂,棱角分明。故选C项。第4题,冰水扇是冰川作用形成终碛堤后,又经过冰川融水侵蚀、
3、堆积形成的。故选D项。新月形沙丘是平面形如新月的沙丘,是风积地貌的一种。新月形沙丘的纵剖面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其中一斜坡两侧形成接近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沙丘的两翼。新月形沙丘大部分出现在沙漠的边缘地带。图甲为新月形沙丘景观图,图乙为新月形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第56题。甲乙5新月形沙丘两翼的延伸指向()A迎风坡B背风坡C西部D东部6新月形沙丘大部分出现在沙漠边缘地带的可能原因是沙漠边缘()A临近戈壁滩,植被状况差B地形复杂,利于泥沙沉积C高压控制,主导风向稳定D风力减弱,风积作用显著【答案】5B6D解析:第5题,根据风力侵蚀、搬运作用特点可知,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则新月形沙丘两翼的延伸指
4、向新月形沙丘的背风坡,B项正确。第6题,沙漠边缘是风力减弱的地带,意味着风力侵蚀、搬运作用减弱,风力堆积作用显著,因而分布大范围的新月形沙丘,D项正确。(2021年贵州贵阳模拟)地头水柜是西南喀斯特地区田间地头较为常见的蓄水池。图甲为地头水柜景观图,图乙示意地头水柜剖面。据此完成第78题。甲乙7修建地头水柜主要是因为当地()A降水丰富B地下径流丰富C蒸发旺盛D地表水下渗严重8图乙中A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蓄水量B沉积泥沙C减缓流速D节省石料【答案】7D8B解析:第7题,地头水柜是西南喀斯特地区田间地头较为常见的蓄水池,修建地头水柜主要是因为喀斯特地区地表水下渗严重,D项正确。第8题,进水口在其
5、上方,应是沉积泥沙,保证蓄水池水质,B项正确。(2021年湖南衡阳模拟)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海浪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1 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第910题。9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10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
6、对于陆地()A呈上升趋势B基本稳定C呈下降趋势D反复升降【答案】9D10A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a三角洲位于陆地河流出海口,河流在出海口后流速减慢,由河流堆积而成;b三角洲位于潟湖与大海相连的位置,是由涨潮时海浪挟带泥沙堆积而成。故选D项。第10题,图示岩层沉积物由下向上依次为:沼泽沉积、潟湖沉积、沙坝沉积和浅海沉积,说明该处由沼泽逐渐演变为浅海,则海平面不断上升。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1(2021年北京海淀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下图所示),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
7、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十二使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岩”现在只余下八个(1)据下面短文,填写后半段内容,完成对“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的描述。“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在过去的1 000万到2 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拱桥(门)(2)与图甲比较,指出图乙的明显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自然原因。(3)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
8、,“十二使徒岩”海岸地带(景区)未来将发生的变化。【答案】(1)在海浪的不断侵蚀下,海蚀拱桥(门)顶部最终倒塌,海蚀拱桥(门)外侧的部分形成形状各异的岩石柱,并从海岸岩体分离了出去,最终形成了“十二使徒岩”。(2)明显变化:(石柱数量发生变化)一根石柱已成碎石。原因:海水波浪长期侵蚀着石柱的根基,使这根石柱倒塌并破碎。(3)由于“十二使徒岩”继续受海风、海浪的侵蚀,使“使徒岩”仍会倒塌(数量减少),被海水搬运;同时,海水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12(2021年湖南郴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Y河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地区,整条河流地势起伏
9、变化较均匀,汇入J河。Y河自汇水口向上依次出现“V”形谷、“U”形谷、瀑布地貌,其中“V”形谷河段河床紫色土和泥岩(岩性较软)发育;“U”形谷是类似冰川刨蚀作用形成的两岸陡直的谷地,该河段河床砂岩(岩性较硬)覆于泥岩之上,形成“砂岩在上,泥岩在下”的岩层分布;瀑布丰水期的水落高度较枯水期大,下方形成巨大的岩腔和深度超过3米的水潭,水潭周围堆积着大量的崩塌巨石。下图示意Y河部分河段及瀑布纵剖面。(1)简析Y河下游为“V”形河谷,上游为“U”形河谷的成因。(2)夏季是瀑布侵蚀下切作用最强的季节,简析其原因。(3)在现有变化趋势下,分析瀑布落差变化。【答案】(1)Y河下游河段河床岩性较软,抗侵蚀能力差,河流下切作用强,形成“V”形河谷;上游河段岩性较软的泥岩先被(下游溯源)侵蚀,其上层砂岩在重力作用下崩解,形成两岸陡直的谷地。(2)(河流侵蚀作用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河流水位高,增大瀑布相对高差,流速加快;河水搬运能力强;搬运泥沙和砾石多(对河床有较强的掏蚀作用)。(3)(河水由高处向低处流动,上游地区海拔较高)瀑布向上游移动,瀑布高差增大;(瀑布高差增大,瀑布附近段)河水流速加快,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增强,进一步增大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