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时期)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C)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出现倡导“自由”“平等”思想解析:明清时期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批判继承了传统儒学。A、B、D的表述与史实不符。2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
2、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A)A李贽B董仲舒C朱熹D孔子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能力。贾宝玉的话抨击了重男轻女的思想,实际上强调男女平等。四个选项中只有A符合题意。3李贽自称“异端”,主要是因为他(A)A鞭挞理学的道德观念 B否定儒家思想C否定孔孟学说D否定封建专制制度解析:根据教材所学可知,李贽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据此本题选A项。B、C两项中“否定”一说错误,D项观念不符合李贽的学说。4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
3、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B)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歌颂了农民的反抗精神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全面理解李贽思想的能力。题干中材料的设计有多层意思,A、C、D三项只反映了题干材料中的某层含义。5李贽在藏书中既反对专权,又称颂“圣主”;既同情农民起义,又视起义为“盗贼”。其认识源于(A)A历史的局限性 B个性的价值观C思想的矛盾性 D主张的片面化解析:李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同时又受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产生了反专制思想,因此其认识源于
4、历史的局限性,故A项正确;个性的价值观来源于李贽所处的时代,受时代局限,故B项错误;思想的矛盾性和主张的片面化都是李贽思想的特点,不是根源,故C、D两项错误。6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 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学界出现研究“礼学”热潮的目的是以礼抗俗,以礼救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维护封建统治,这和晚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风俗颓败,社会秩序动摇的现实有关,C项正确;明清思想专制的强
5、化有利于四民秩序的稳定,与材料“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矛盾,排除A项; B、D两项都与材料无关,排除。7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历史时代,两者的主张(C)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需要B都是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C都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D都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经济思想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商品经济的需要,故A项不符;黄宗羲的思想有力地冲击了中央集权制度,故B、D两项也不符。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这两种思想在当时都是进步的。8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
6、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B)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王夫之被清末的革命者描绘为反清排满的象征,同时又被清政府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这并不矛盾,也不是他的多面性,只是各方为了满足自身的政治需要而为之的。因此体现出对人物的历史评价受到现实政治的影响。因此B项正确。其他各项与材料不符,排除。9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
7、B)A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B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D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黄宗羲认为学校“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可知他强调的是学校可以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在题干中没有涉及;黄宗羲的思想不具备近代民权意识,排除C项;D项中“实用人才”在题干中不能体现,排除。10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D)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C提倡无研不信
8、的为学方法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由“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可判断,材料强调学术研究必须以道德为基础,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选D。11“以史为鉴,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致力于改革社会现实;有求实精神,注重实践和实证,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下列概念与此说法相匹配的是(B)A“知行合一” B“经世致用” C“格物致知” D与时俱进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致力于改革社会现实;有求实精神,注重实践和实证”可以看出是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心学代表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即在道德意识指导下
9、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则是“良知”的完成。C项是朱熹的主要思想主张,即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D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12梁启超说:“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明夷待访录)的影响最早最深。”他从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A)A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B经世致用的学风C追求个性自由的主张 D唯物主义的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明夷待访录是明清之际黄宗羲的著作,有限制君权,保证人民基本权利的思想。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推动了后来的民主思想发展;李贽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说教,强调人的正当欲望,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顾炎武崇实致用的学
10、风,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16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才能)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材料二: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宰相一人,参知政事无常员。每日便殿议政。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其执事皆用士人。凡章奏进呈,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宰
11、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黄宗羲认为“学校”的职能有哪些?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设想?(6分)(2)据材料二,黄宗羲对君臣关系是怎样认识的?其目的何在?(6分)(3)据材料三,黄宗羲对宰相制度的设置、作用是如何认识的?其真实意图是什么?明清时期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较前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4)据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思想活跃局面产生的背景及黄宗羲思想的时代特色。(6分)答案:(1)培养人才(养士)、监督、议政。设立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2)君臣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相互协作,共同配合)。限制君主专制
12、。(3)恢复宰相制;宰相辅佐君主,共议国事。相权制约皇权。明朝废丞相,君权合并相权;清朝设立军机处,大臣只能依据皇帝的旨意办事。(4)背景:明清易代,社会动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理学走向极端。(任意答出三点即可)时代特色: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养士”“治天下之具(才能)”等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在前一小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第(2)问从材料二中“君与臣,共曳木之人”可得出其认识,目的可结合黄宗羲关于君主专制的观点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内容可看出黄宗羲是赞成宰相制的,认为宰相可以帮助皇帝处理政
13、事,第二小问可结合其思想主张分析;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时代特色从其思想主张及实质归纳。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材料二: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雁南、雁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产;在东南沿海通市舶,发展海外贸易。材料三:王夫之说:“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1)上述材料中三位思想家的共识是什么?反映出当时的哪一社会思潮?(8分)(2)概括具有上述共识的社会根源。(8分)答案:(1)共识:重视工商业的重要地位,主张发展工商业。思潮:经世致用。(2)明朝中后期以来,随着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冲击。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材料二中“振兴工商业”及材料三中“大贾国之司命也”分析三位思想家的共识及其反映的社会思潮。第(2)问在回答第(1)问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历史背景分析三位思想家的共识出现的社会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