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68KB ,
资源ID:82558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2558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名师A计划》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八 第2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名师A计划》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八 第2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2讲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6山东潍坊三模)1906年,赏奇画报的征订广告上画着一位身穿西装、带着西式小帽的先生;当时的伟人牌香烟盒上也印着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这反映出()A.洋装流行促成中国服饰改良B.辛亥革命倡导移风易俗C.工业文明推动社会生活变化D.社会风尚倾向全盘西化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根据材料可知,西装、领带、西服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故C项正确。洋装流行是服饰改良的表现,但是不能夸大它在全中国的影响力,更不能说明中国社会风尚全盘西化,故排除A、D两项;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B项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2

2、.(2015北京顺义二模)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代特征的一组是()组号流行服饰流行语阅读文娱形式A列宁装最可爱的人苏联小说扭秧歌B军装破“四旧”毛选学唱样板戏C中山装“时间就是金钱”古典文学看电视剧D唐装上网时装杂志跳交谊舞A【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物质生活的变化。根据表格可知,A项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的社会生活场景,故正确。B、C、D三项分别反映的是“文革”时期、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场景,均不符合题意。3.(2015安徽淮南三模)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撰的陶瓷公牍中载:“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闾、明窗

3、净几者。”晚清的徽派建筑中,加入了西洋的梯形窗、拱券门,甚至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徽派建筑的变化与徽商的营销手段有关B.徽派建筑风格变化是对其自身缺点的修正C.晚清的徽派建筑传统风格基本消失D.晚清安徽城乡建筑都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徽派建筑风格的变化是对其自身“天井狭窄,光线黑暗”缺点的修正,故B项正确。晚清徽派建筑风格受西方影响而发生了某些变化,但与徽商营销手段无关,故排除A项;士大夫之家建筑风格的变化,不能由此推断徽派建筑传统风格基本消失,也不能推断出城乡建筑都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故排除C、D两项。4.(2015江苏南通二模)1

4、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这主要反映了()A.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C.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D.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根据材料可知,十多年间民国政府多次发文禁止妇女缠足,侧面说明了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故D项正确。政府法规可引导风尚礼仪,但不能“决定”,故排除A项;B项与事实不符;维新派早就主张“废止缠足”,排除C项。5.(2015长春调研)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旧婚姻情况对照表。近代婚姻情况发生的变化反映了()旧式婚姻情况新式

5、婚姻情况1.父母之命、煤妁之言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3.会亲(即订婚)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6.过妆(送嫁妆)7.娶亲8.回门1.自由恋爱2.订婚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A.新式婚姻的法制性和契约性B.中国传统婚俗的完全西化C.国人对待中外文化缺乏理性D.政治因素对婚姻影响减弱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根据材料可知,新式婚姻制度完善,注重契约,故A项正确。中国传统婚俗有中国特色,故排除B项;材料只提供了婚姻

6、情况,其他没有涉及,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婚姻与政治相关的内容,故排除D项。6.(2015天津五校联考)河南新乡的西瓜自“火车通行,销路益远”。奉天“昔年多种菜蔬,仅销境内,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夥”。广西桂平自从轮船通行,“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售诸港粤,日月不休”。材料反映出近代交通()扩大了商品市场冲击了自然经济便利了列强侵略带动了沿线地区发展A.B.C.D.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交通的进步。材料中“火车通行,销路益远”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推动了商品市场的扩大,正确;“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说明近代交通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列强侵略的信息,

7、错误;“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夥”说明近代交通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发展,正确,故答案选A项。7.(2015福建漳州质检)沈葆桢曾说,铁路电报并不是不适用,但若创办,必须依照民情,“台湾则可行,以其为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以其为民情所骇也”。1877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成功架设,这得益于()A.朝野上下的共同努力B.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C.实业救国理念的推动D.相对宽松的国际氛围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根据材料可知,电报线在台湾的成功架设与台湾民情有关,即得益于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故B项正确。8.(2015江苏盐城三模)下表为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

8、反映了近代中国()技术门类西方发明时间上海重庆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电报1835年1871年1886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洋务运动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应用西方科技发明速度明显加快A.B.C.D.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科技发明在上海的应用时间早于重庆,这主要源于两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正确;在表格中无法显示;在表格中可以得到体现,故答案选C项。9.(2015福建泉州二模)右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插图,据此判断()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

9、使用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图中人物是中华民国政府官员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通讯工具的进步。根据材料中图片可知,当时一个中国人在打电话,这说明近代中国出现了先进的科技成果,故A项正确。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直接反映图中人物的身份,故排除C项;D项与事实不符。10.(2015南京师大附中三模)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的湖北公报在“发行凡例”中明确规定:“湖北公报为湖北法令公布机关省城各司、处通行本省各县及其他公署并各团体之文书,均由湖北公报刊布,各司、处毋庸再以文书布告”湖北公报记载了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下

10、理解正确的是()A.可能会报道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B.刊登的孙中山讲话可作为第二手史料C.可能会刊登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D.报刊上的法令文件可作为第一手史料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上的法令文件是对当时时事的记载,所以可作为第一手史料,故D项正确。定军山首映是在1905年,在辛亥革命之前,故排除A项;报纸刊登的孙中山讲话是对当时时事的记载,所以应属于第一手史料,故排除B项;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的时间是1877年,故排除C项。11.关于报刊的功能曾有这样的描述,说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

11、办的行业报。由此可以看出当时()A.文化市场混乱,有待规范化管理B.妇女地位大大提高,已经完全实现了男女平等C.报刊内容丰富,满足大众需要D.人们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有效保障C【解析】由材料可知,报刊有报道市场调查的,有通俗报刊、妇孺报和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故C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B项“完全”说法错误;人们的言论自由是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来得到保障的,而不是通过创办报纸的多少,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36分)11.(2015济南质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上海开埠前,“女子庄洁自好,无登山、入庙等事,井臼之馀,刺绣旨蓄,靡不精好。至于

12、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日以万计,以织助耕”。材料二有人抱怨:“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摘自民国川沙县志材料三1892年至1902年海关报告称,在毗邻港区和工厂区的农村,“村民衣着和一般外表有了显著改善,这些村民在走向进步的历程中,已从贫困和不足的状态逐渐改变为中等程度的舒适和富裕状态,特别是妇女和少女更是如此”。一个女子曾说:“假如我们能够自营生计,我们为什么要结婚呢?我们不是能享受完全的自由呀。”另一女子说:“现在男子们不能骄傲了,因为我们能够谋生,不再似从前的妇女般依赖男子了。”“因为工厂

13、方面不需要缠足的女子,所以女子缠足的陋习也渐次革除了。”她们对于家务好发议论,与村中的男子很自由地谈话,穿时髦衣服,发型与其他村姑不同。她们每天与其他工人及城市中工业生活接触,耳濡目染,自会发生思想的变化,结果有些女子不再完全听命于家长。农村的精神生活也较前活跃,“社会新闻与笑谈,均由工厂女工带回家中,否则各种消息实无法传至农村社会的”。摘编自戴鞍钢租界与晚清上海农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开埠前晚清女性的地位,并指出其主要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女性进厂做工的原因。(13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女性进厂做工的影响。(13分)(1)地位:在男权社会中处于附庸地位;遵循封建礼教,不轻易外出,做家务和纺织。原因: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缚;闭塞守旧的传统观念及生活习俗。(2)原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机器工业兴起,中外近代企业增多;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都市文化的吸引;谋求更好的生路。(任答其中两点即可)(3)冲击了当时社会闭塞守旧的生活方式和传统风俗;“安土重迁”的观念减弱,商品经济的意识逐步增强;扩大了商品消费者队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妇女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明显改观;独立自由和婚姻自主意识增强;缠足等陋习逐渐革除;在农村传播新思想。(任答其中三点即可)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