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忻州一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 一 历 史 试 题 【注意:本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表述符合鸦片战争前国内外形势的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朝政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中外贸易中,英国居首位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鸦片贸易合法化ABCD2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数量增多 开始深入内地 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ABCD31864年,包世臣在日记中写道:“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
2、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 A松太地区的棉纺织业水平下降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C中国棉纺织品价格下跌D中国农村部分地区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开始破产41853年,太平军大举西征的直接目的在于A巩固天京大本营B推翻清政府C发展自己的经济力量D断绝清政府的财源5.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不同的是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地主阶级主张建立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反封建同时反侵略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主张ABCD6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
3、步方案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大国农民运动的要求ABCD7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A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B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介绍了西方的先进技术D探索出强国御侮之路 8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是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抵御外来侵略C探索救国道路D发展资本主义9下列关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对外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B外商操纵中国出口商品市场C自然经济在中国已不占主体地位D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0李鸿章说:“自秦政变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
4、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这表明李鸿章主张A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B学习西方的变法图强C为人臣必须取悦龙颜D坚持中国的守法传统11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之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等税。”这表明A李鸿章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B李鸿章发现了洋务运动的弊端C李鸿章找到了工业生产规律D洋务运动的重心转移12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A.BC.D13洋务运动最重要的进步影响是A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技术B抑制了外国的经济扩张
5、C培养了一些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4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下列现象中,哪一项最具有进步意义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兴起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D“向西方学习”为内容的新思潮的萌发1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我们常称之为“近代工业”,这里“近代”的含义是A产生于近代B受外商企业刺激C是机器生产,不是手工生产D是半资本主义性质16以下关于列强侵略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的叙述,较为全面准确的是A前者压制了后者的发展B前者堵塞了后者发展的道路C前者扶植了后者的发展D前者既压制了后者的发展,又为后者的产生和发展创造条件17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产生在
6、A外国资本家在华经营的船坞和工厂里B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里C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里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里18德国同法俄一起干涉“还辽”,充分表明A俄法德三国是同盟国B列强有维护中国主权独立的一面C日本已暂时独霸中国D.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既矛盾又勾结19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首要目的是A挽救民族危亡B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发展资本主义D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20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D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21“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
7、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A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B民族资产阶级参预政权的强烈愿望C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22在下列侵略战争中,侵略者攻入北京烧杀抢掠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BCD23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A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B暴露了清政府卖国的本质,促进了人民觉醒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D促使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24假设清朝晚期,有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政府同外国的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
8、由航行,不受盘查,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最早应发生在哪一年以后 A1842年B1858年C1856年D1844年25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台湾开始与祖国分离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长江中游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A. B 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0分)19世纪中期有一位清朝大臣上皇帝书中说:“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1)这是哪一位大臣上书道光皇帝的?造成上述结果是基于什么贸易?(2分)(2)上述贸易问题终于引发中英战争。试
9、说明上述贸易问题与中英爆发战争的关系。(2分)(3)中国于这次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一些不平等条约。下列为这些条约中的部分内容,试分别说明这些条款带来的影响。(6分):进出口税饷“秉公议定则例”。:华、英人民诉讼各按本国法律办理。:如有新恩施及他国,英国可“一体均沾。”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为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无远略。曾国藩材料二奕訢批评洋匠唯利是图时说:“洋匠与中国立合同,订明若干年造船若干号,因恐成船太速,不能久留以食薪饷,往往
10、派华匠造一器,有先期而成者必以为不中程式弃之,华匠相率缓延遂成锢习。”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和议既成”所指何事?“剿发捻”“勤远略”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洋务派的主张及其目的是什么?(4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洋务运动在引进西方技术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加以借鉴的经验教训?(4分)(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政治派别的什么主张?作者在此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实质内容是什么? (4分)(4)材料一、三所反映的两个政治派别的主张有什么异同点?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有何
11、进步性?(6分)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1898年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援军在鸭绿江的大东沟登陆;17日上午返航时,突然发现战舰,丁汝昌当即下令迎敌,各舰响起了战斗的警报。当时我方有镇远、定远两铁甲舰,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平远、超远、扬威、广丙、广甲十兵轮,镇中、镇南两炮船,另有鱼雷艇四艘,计大小舰船18艘,共31000吨。敌方有吉野、严岛、松岛、桥立、扶桑、千代田、秋津州、高千穗、浪速、赤诚、比睿、西京丸等战舰12艘,共38000吨。北洋舰只轮机旧,航速慢,但有两舰吨位比较大,火力强,装甲厚;日本舰只式样新,航速快,但最大的舰只却只有4000吨。双方舰队装备虽
12、各有优点,但总的来说是敌强我弱。章开沅、陈辉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上文,中国还是日本较为优胜?(2分)(2)假设你是当时中国的将军,你会采用什么战略应战?(4分)(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你认为与战舰素质是否有关系?还有其他原因吗?试加以说明。(4分)29(12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近代前期农民阶级进行的两次伟大的革命斗争。天朝田亩制度与“扶清灭洋”分别是这两次运动提出的革命纲领或口号,分析它们提出的背景,并根据纲领和口号分析这两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原因。忻州一中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15BADAB61
13、0DADCA1115DBDCC1620DADAC21-25 BBCB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题1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2分】26(1)林则徐(1分)鸦片贸易(1分)(2)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威胁清朝统治,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3分)(3)项规定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有利于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经济侵略。(2分)项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有利于西方列强在中国为非作歹。(2分)项规定使英国可以享受今后其他列强在中国取得的侵略权益。(2分)27(1)北京条约签订,中外反动势力暂时“
14、和好”。(1分)“剿发捻”“勤远略”指镇压农民起义,防御外患。(1分)主张及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2分)(2)说明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故意拖延工期,进行敲诈勒索,谋取私利,使洋务企业发展困难。(2分)经验教训:要尽力引进外国最先进的技术;要防止“洋匠”挟技居奇,惟利是图;要防止办事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2分)(3)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2分)变法最重要的是在于变官制。(或制度)(1分)实质内容是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革。(1分)(4)相同点:向西方学习。(2分)不同点:学习的内容不同
15、。前者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后者侧重于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2分)进步性:材料二触及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2分)28(1)从数量看,中国占有优势,但从总吨位、轮机新旧、航速快慢等来看,中国居于弱势。因此从整体看,日本装备较为优胜。(2分)(2)中国的战略应是: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充分发挥吨位比较大、火力较强的两舰的作用,或以这两舰掩护其他舰只,寻机歼敌。因敌舰航速快、舰只总吨位大于我方,不可与敌硬拼。(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创见的答案可适当加分)(4分)(3)有关系,但不是根本问题。(1分)中国战败的原因,还与清政府政治腐败;慈禧的主和与李鸿章避战求和,妥协退让,致使中国在战争中被动挨打,一
16、败再败;清军军备松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等因素有关。(3分)29(1)提出背景:鸦片战争后由于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带来新的灾难和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定都天京以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3分)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义和团运动爆发。为集中力量反帝,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3分)(2)失败原因:天朝田亩制度中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革命目标不明确。下是由于受阶级主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3分)“扶清灭洋”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集中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落后性。正是由于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才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斗争最终失败。(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