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1.25MB ,
资源ID:825020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2502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案一、内容分析 1设计思路(参考用)这段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也就是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域性分异规律问题)。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而空间差异有不同的尺度,正像教材中讲的那样,海陆差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上的自然带是相对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还有更小尺度的区域差异。从哲学的角度看,差异是绝对的,而统一是相对的。建立这个概念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地理问题。例如区域比较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然而选择比较

2、的区域,在空间尺度上要有可比性。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侧重分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建立对地域差异的感知,并通过景观图片和有目的的启发式提问、探究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及成因,最后通过课堂练习来达到强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通过贴图游戏来帮助学生树立地域差异的空间概念。2“活动”的设计意图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正确地利用地域分异规律。活动的问题本身是比较开放的

3、,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研讨,使学生懂得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西北地区生态建设问题是一个真实的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研讨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给出的限定条件:西北地区。因此要考虑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并参考这里给出的小资料,然后再进行分析。活动的问题是关于旅游线路设计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看作一个虚拟的问题,因为实际中是很难做到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加深对垂直带谱的理解。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

4、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地域差异;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及其成因;掌握垂直自然带及雪线高低的判读;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所

5、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及模式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教学难点垂直自然带及雪线高低的判读。课时安排 2课时,另外评讲练习1课时。地带性规 律地 域差异性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整体性非地带性分布(将在下一课时复习)地带性规律的表 现1.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雪线的高 低1.判读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顺序2.判读基带或山体所处的热量带3.判读南北半球4.判读

6、自然带数量的多少1.雪线的概念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3.雪线高低的判读: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第1课时【引入新课】 1从复习提问入手。先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接着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直接原因;再复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 2用景观图片引入。教师出示两幅反映不同地域特点的自然景观图片,问学生能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点?(或者,教师提问学生旅游经历,将不同学生到过的不同地区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对比) 3设问引入。教师首先提出一个观点: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

7、相同的区域。然后问学生是否认可这种观点。教师总结,引出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差异性。 【承转、过渡】从总体上看,全球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严格地说,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即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情景创设如果你有机会从海南岛到黑龙江,或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做一次长途旅行,便会强烈感受到各地在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由图3-1-1中四幅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的主要特点,让学生感受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并尝试说出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先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再复习整体性的两个表现。)师上节课咱们复习了地理

8、环境的整体性,所谓整体性,就是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有两种表现: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制约性。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承转】从总体上看,全球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严格地说,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即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板书】地域差异性师 陆地环境差异性(也叫地域分异)主要是通过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体现出来的。地域分异的含义: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

9、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然后说明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相同的区域,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由以下概括得出自然带的定义 纬度位置 热量 植被 地理位置 自然带 海陆位置 水分 土壤自然带的定义有三部分组成a: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是自然带的形成因素b:组成要素为气候、植被、土壤c:成带状分布是自然带的分布特点总结:植物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因此自然带的名称用植物带的名称命名【板书】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师 自然带名称的命名规律是“热量带名称+植被名称”。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利用挂图,并板书简单图示如下)(提示:教师可结合复习气候的内容)教师先

10、画出上图的左半部分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图3.54完成右半部分内容。师同学们在完成填图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一些特殊的地方?生有的,有些自然带和气候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师对,一般情况下,一种气候区是对应一个自然带的,但有两个是特殊的,一个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两种自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而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不同(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却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承转】咱们结合这幅北半球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和教材图3.54来复习地理环境的三大地带性规律。【板书】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师以亚欧大陆东海岸为例,指

11、出从赤道向北极自然带的更替规律:生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师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生太阳辐射。师对,从这些自然带的名称可看出,从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是由于太阳辐射,即热量条件的影响而造成的,当然也受到水分条件的影响。【板书】1. 从赤道向两极 的地域分异:按 南北 方向更替 热量 条件师再读图,以亚欧大陆的35N55N地区为例,指出从东西两岸向内陆自然带的更替规律:生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师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生水分条件

12、。师对,从这些自然带的名称可看出,从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条件,且这种变化在中纬度地区最明显。【板书】2. 从沿海向内陆 的地域分异:按 东西 方向更替 水分 条件师读课本图3.59(“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图”),这幅图反映了在一些高大的山地地区,植被或自然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正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原因是什么呢?生海拔不同,水热状况发生变化。师对,这就是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参考教学方案二)(提问)请几位去过不同地区旅游的同学,说一说当地的景观和我们中山有什么不同。并指出这种不同就是地

13、域差异性的表现。并复习自然带的分布。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全球的自然带分布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板书)【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并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我国南方炎热而北方温凉呢?(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方纬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地表面获得太阳光热多,所以气候炎热、气温较高;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光热少,所以气候温凉、气温较低。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致与纬线方向分布一致,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自然带的这种分布规律称为纬向地域分异规律。师比如说我们如果坐火车从图示中的A出发到B地

14、,一路上会依次看到什么自然带的景观呢?生依次会出现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景观。1.由赤道到两极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板书)(进一步设问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再仔细读图:看看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的自然带也具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呢?(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对!如非洲大陆、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东部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大致也具有纬向地域分异规律。从图中分布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而不同的热量条件又会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因此,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实际上也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读图教师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结合上述分析将课本两幅景观图5.7、5.8粘贴到图中相

15、应的位置上。【设问】同学们再看我国的情况,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多雨而内陆地区干旱,自然带又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离海的远近距离不同,获得水分多少也不同师对,因为我国东部靠大海(太平洋)由于各地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多少就不一样,各地表现出不同的干湿状况,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植被,发育着不同的土壤,从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和自然带。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板书)分析、讲解: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如亚欧大陆中部,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两边靠大洋,所受风向不同(东面为季风,夏季吹东南季风,而西面为西风),降水量

16、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有规律变化。图5.9、5.10两幅景观图,就是一个明显的对比。(教师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完成粘图)【承转】有的同学在假期里可能登过山,登上山顶有什么感觉呢?生略师对!特别是海拔高度比较大的山脉,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气温、空气中的水分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一些地方有“一山有四季”的说法。这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水热状况、自然景观也随着发生变化的规律,称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课堂小结】陆地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而且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是有一定规律的,在规律性当中而又表现出了其复杂

17、性。自然带的分布是复杂的,这是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根源所在;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有规律分布的自然带构成了全球和谐的自然环境整体。自然带之间错综复杂的、微妙的要素关系,有许多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因此,人类不能随意去破坏任何哪怕是极微小的环节,也许它带来的影响会是全球性的。我们要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把握其内在规律,特别是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联系上把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生产,造福人类,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练习时间,作业请见讲义。第2课时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接着来共同研

18、讨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板书】3. 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按 垂直 方向更替 水热状况随海拔改变 【承转】下面咱们来做一道高考题。【课堂练习1】(2006年江苏卷)上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B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承转】这道题考查到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等知识点,在高考中还有一位“常客”,那就是关于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

19、布规律,对于这种规律,主要考点在哪呢?【板书】(二)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1.判读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顺序:师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尤其是热量条件是逐渐递减的,而在水平方向上,从赤道向两极(低纬向高纬)热量条件也是逐渐递减的。咱们把水平方向上的自然带分布竖直立起来,不就变成垂直自然带了吗!【板书,学生做笔记】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与山体所在地区自然带从低纬向高纬的水平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板书,学生做笔记】2.判读基带或山体所处的热量带:师基带是指山麓所对应的自然带,也即最下面的那个自然带。【板书,学生做笔记】基带与当地同纬度水平自然带相同;根据基带名称确定热量带。师珠穆朗玛峰南坡(28N附近)的基带是

20、什么自然带?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板书】3.判读南北半球:师判读南北半球常常用到朝阳坡与背阴坡的概念。朝阳坡靠近低纬度一侧,热量条件好。所以一般的,北半球南坡为朝阳坡,南半球北坡为朝阳坡。【板书,学生做笔记】根据自然带数量判读:一般 朝阳坡 多于 背阴坡 ; 根据同一自然带分布的高度判读:一般 朝阳坡 一侧高。【板书,学生做笔记】4.判读自然带数量的多少:一般的,山体所在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师 乞力马扎罗山(3S,海拔5895m)和文森峰(78S,海拔5140m),哪个自然带数量多?生 乞力马扎罗山。师 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哪个自然带数量多?生 南坡。【课

21、堂练习2】(2003年广东卷)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1)图中依次代表(A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3)该山可能位于(A )A赤道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承转】关于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还有一个重要考点,即雪线的高低问题。 【板书,学生做笔记】(三)雪线高度1.雪线的概念:终年不化积雪分布的最低高度,是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

22、平衡线。 师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积加,形成常年积雪。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师从雪线的概念可知,影响雪线高低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什么呢?生气温和降水。【板书,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并做笔记】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1) 气温:气温高,消融量多,不易积雪,雪线高 ;(2) 降水:降水多,降雪量多,积雪多,则雪线低 ;(3)其他因素: 坡向、坡度、人类活动等。(略讲)(4)涉及计算雪线高度时,一般按 0,利用气温垂直递减率 来计算。师要抓住气温和降水这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3、,咱们来看看雪线高低如何判读。【板书,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并做笔记】3.雪线高低的判读:(1)一般的,纬度越高,山脉雪线越低 ;同一座山地,夏季雪线升高,冬季雪线降低 。(2)一般的,山脉朝阳坡雪线高,背阴坡雪线低 。(3)低纬度地区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乞力马扎罗山,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教师提示学生,并做笔记】判读雪线高低时,理论上的山体按 朝阳坡雪线高、背阴坡雪线低来判读;对于低纬度地区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乞力马扎罗山等,则是 迎风坡雪线低 。【课堂练习3】珠穆朗玛峰 南 坡为朝阳坡,雪线高度南坡 低于 (高于、低于)北坡。【承转】以上我们复习了陆地环境的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实际

24、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有其一般性,也有它的特殊性。在上述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因为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非地带性分布。咱们将在下一节课复习。三、非地带性现象(板书)【分析、讲解】例如,我们在初中地理中学过绿洲。还记得,什么叫绿洲呢?(学生回答)对!在干旱沙漠中,只要有水,就可以植树、种草、种庄稼,这样的地方就叫绿洲。绿洲可以出现在温带沙漠中(如我国新疆),也可以出现在热带、亚热带沙漠中,所以它是一种没有一定规律的非地带性现象。再比如,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太平洋沿岸),有一条狭长的(热带)荒漠带,而缺少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还主要是

25、分布在赤道以北地区(引导学生读P59图3-1-2分析)。这主要是受大的地形起伏的影响。因为南美洲西部是一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受其影响,两边的气候状况不同,所以就出现了分布规律不同的自然带,这也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如: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海陆分布 请学生在教材图3-1-2中,找出亚寒带针叶林带,可发现在北半球地带性规律很明显,而南半球相应的纬度缺失。 地形起伏 新疆天山山麓地带的绿洲(该地区按地带性规律应是温带荒漠景观) 洋流 南美大陆太平洋沿岸的荒漠带就是受到寒流的影响。它不符合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下面,我们最后共同可以把本节课的内容概括成下面一

26、个表格,方便学生巩固记忆。分异规律 表现形式 主导因素 由赤道到两极 沿纬线变化方向更替 热量 由沿海到内陆 大致沿经线变化方向更替 水分 垂直地带性 由山麓到山顶,垂直更替 水热 非地带性 无一定形式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四、总结全课:列表说明如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地域差异:由于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形成了地理环境上的地域差异自然带: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地理环境地理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分异的规律影响因素分布地区水平地域分异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地

27、表景观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太阳辐射在地表不均低纬地区和北半球高纬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自然景观由沿海向内陆的有规律的更替海陆分布使水分递减中纬度地区垂直地域分异水热自然带随高度变化有规律更替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纬度海拔较高的山非地带性现象成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影响现象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练习】 (2006年全国卷)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 )

28、A BC D(2)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B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3)依图示资料可知( A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课堂小结陆地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而且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是有一定规律的,在规律性当中而又表现出了其复杂性。自然带的分布是复杂的,这是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根源所在;自然带的分布

29、是有规律的,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有规律分布的自然带构成了全球和谐的自然环境整体。自然带之间错综复杂的、微妙的要素关系,有许多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因此,人类不能随意去破坏任何哪怕是极微小的环节,也许它带来的影响会是全球性的。我们要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把握其内在规律,特别是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联系上把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生产,造福人类,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板书设计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概念2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3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地带性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

30、级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中纬度最明显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课后教学反思本课总的来说还是较为成功的,既注重了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应变,又注意师生教学互动,讲练结合。在最后小结时,还应在注重总结时重难点突出,分层总结等。1对于本节课概述部分有以下几点建议:(1)本课的教学可以看作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归纳、总结并加以系统化。因而要充分利用旧知,利用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区域对比,使学生建立“区域是有差异的”的观念。然后再从学生谈到的例子,以及教师根据需要补充的例子中,抽象出区域空间尺度的概念,并与学生一道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总结。(2)

31、重点讲述陆地自然带。有两层意思要明确,一是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其中气候因素起决定作用,其他因素与之相适应;二是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教学中要贯彻这样一个观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辨证统一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3-1-7温带荒漠景观图与图3-1-4苔原景观图,一方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到地域分异的存在;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同一自然带内自然环境又具有整体性,表现在景观具有一致性。对这两幅图片的分析,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进行。例如设计诸如“各带内气候怎样?植被如何?动物如何?”等问题。2对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教学,建议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一组学生研究“从赤

32、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一组学生研究“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还有一组学生研究“山地的垂直分异”。每一组都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主导因素是什么?(2)找足够的事实材料支持你的观点(鼓励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挖掘)。(3)我们可以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这节课的特点是空间分布的知识点较多,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将这些内容落实在图上。由于图3-1-2“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反映的内容比较详细,使得一些大规律反而不容易看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将这幅图适当简化,这样对学生理解和记忆都有好处。这节课的另一个特点是涉及许多的自然带的名称,这些名称之间又是比较容易混淆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处

33、理:总结自然带名称的命名规律(热量带名称+植被名称),还可以将最易混淆的两个自然带名称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别等。当然,这些自然带名称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在他理解了之后就会自然记住了。课堂练习设计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随堂学案基础知识预习内容:(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 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 。2不同地域由于所处 和 不同, 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 和,并在地球上呈 分布,构成 。由于自然植被是 的一面“镜子”,所以自然带往往以命名。3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所谓的 。它体现了气候、植被、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在空间上的规律性,主要包括 和

34、。(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 和 ,前者的分异基础是 ,后者的分异基础是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 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受其控制,形成了大致与 平行,沿 方向延伸, 方向更替的热量带: 。植被、土壤等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3.全球陆地上的降水,绝大部分来自海洋。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_。受这种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_表现为平行于_方向延伸、垂直于_方向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在我国北纬40纬线附近,从_到_,随着_的不断减少,自然带由_、_逐渐过渡为_。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受_条件的影响与控制

35、,在_的_地区表现得尤其突出。4.在山区, 和 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 、 和_类型组合。地表景观(如 、 )随高度发生 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原是 。5.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 及 有关,通常是 , ,_越丰富。(三)陆地环境某些地区,因受 、 、 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地域分异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如南美洲西海岸由于受到_的影响,南美大陆西海岸附近的沙漠一直延伸到南纬_附近。称此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与此相对的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36、A纬度地带性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沿海向内陆分异 C非地带性D垂直地带性(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4世界上由沿海向内陆分异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A北美大陆B南美大陆C亚欧大陆D非洲大陆( )5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37、 )6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赤道地区 D高纬地区( )7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 B亚寒带地区C亚热带地中海区 D热带雨林地区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9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10该山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

38、近(二)综合题11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带,B_带,C_带。(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12读“北美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解答。(可结合P58“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写出图例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B是_带,E是_带。(2)图中自然带由ABC的

39、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地域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_条件变化所引起的。(3)图中自然带由EAD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呈现_地域分异规律,这最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中_条件变化所引起的。(5)图中渔场F位于海洋拉布拉多寒流与_(洋流名称)的交汇处。参考答案:基础知识预习内容: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 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2、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水热状况及其组合 植被 土壤 带状 自然带 自然环境 植被3、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水分2、

40、热量 纬线 东西 南北 热带、温带、寒带 3、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自然带 海岸 海岸 沿海 内陆 降水量 森林带 草原带 荒漠带 水分 中纬度 大陆4、气温 降水 植被 土壤 动物 植被 土壤 有规律的更替 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5、纬度 相对高度 纬度越低 山体越高 自然带(三)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 洋流 秘鲁 3 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C C B D A A A 11.(1)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2)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 水分 中 (3)温带季风 温带草原 风力 (4)水(或水分) 12.(1)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从沿海到内陆 水分 (3)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 (4)墨西哥湾暖流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