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448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8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化学二轮新讲练课件:能力提升训练15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综合性实验 .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页能力提升训练(15)第2页1如图是某同学用含有铁锈的废铁屑制取氯化铁的装置(省略夹持装置,气密性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3页A装置 A 中存在反应 2Fe3Fe=3Fe2B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 a,盐酸快速流入装置 A 中C装置 B 中收集到的气体可直接点燃D反应后的烧杯中通入少量 SO2,溶液颜色立即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第4页解析:装置 A 中存在反应 Fe2H=Fe2H2、Fe2O36H=2Fe33H2O、2Fe3Fe=3Fe2,A 正确;实验开始时,必须先打开 K1,再打开活塞 a,盐酸才能快速流入装置A 中,B 错误;装置 B 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必须先验纯再点燃,C 错误

2、;反应后的烧杯中含有 Fe3和过量的 H2O2,通入少量 SO2,二氧化硫先与 H2O2 反应,必须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硫,溶液颜色才能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D 错误。第5页2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备无水 AlCl3(183 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6页A该实验过程中 e 瓶可能产生白雾Bb、c 装置中分别盛装饱和 NaHCO3 溶液和浓硫酸C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d 处酒精灯,再点燃 a 处酒精灯D实验后向烧瓶中加入足量硝酸银和稀硝酸,可确定生成的 MnCl2 的质量第7页解析:d 装置中产生的 AlCl3 受热易升华,f 装置中的水蒸气挥发到 e 装置中,AlCl3

3、遇潮湿空气易产生大量白雾,所以在e 装置中可能产生白雾,A 项正确;a 装置产生 Cl2,其中会混有 HCl 和水蒸气,所以 b 装置中是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 HCl气体,c 装置中是浓硫酸,用于除去水蒸气得干燥纯净的 Cl2,B 项错误;由于铝是活泼金属,极易被氧化,故应先点燃 a 处酒精灯,再点燃 d 处酒精灯,C 项错误;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下降,当浓盐酸变成稀盐酸时,反应停止,此时反应后的溶液中仍然有盐酸,所以通过测定 AgCl 的质量来确定生成的 MnCl2 的质量是不可行的,D 项错误。第8页3关于化学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9页A

4、图 1 操作可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中的气泡B图 2 装置中水不能持续流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C图 3 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图 4 装置可用于除去 Cl2 中的水蒸气第10页解析:图 1 操作可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中的气泡,故 A 正确;图 2 装置中橡胶管可平衡气压,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液体能顺利流下,不能说明气密性不好,故 B 错;图 3 可证明酸性:HClH2CO3H2SiO3,无法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故C 错误;图 4 装置不可用于除去 Cl2 中的水蒸气,因为浓硫酸是液体,Cl2 无法通过,故 D 错误。第11页4下列有关实验的图示及分析均正确的是()A第12页第1

5、3页解析:A 项,实验室用酸性 KMnO4 溶液滴定草酸溶液,KMnO4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用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瓶时,使溶液向一个方向做圆周运动,勿使瓶口接触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溅出,A 项正确;B项,分馏时接收馏出物的锥形瓶不能塞橡胶塞,B 项错误;C项,稀硫酸应盛放在分液漏斗中,C 项错误;D 项,用 CCl4 萃取碘水中的碘,充分振荡后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先放出下层液体,再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项错误。第14页5(2019石家庄质检二)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工艺中 NaHCO3 的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第

6、15页A、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B应先向中通入足量 NH3,再通入足量 CO2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3CO2H2O=NH4 HCO3D装置也可用于制 H2第16页解析:本实验利用浓氨水与碱石灰混合制取氨气,所以装置中盛装浓氨水,装置中盛装饱和食盐水,A 项正确;先通入足量的氨气,再通入足量的 CO2 有利于 NaHCO3 的生成和析出,B 项正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3CO2NaH2O=NaHCO3NH4,C 项错误;装置适合块状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反应,可以用其制取氢气,D 项正确。第17页6亚硝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盐,某同学针对亚硝酸钠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Na2O

7、22NO=2NaNO2;Na2O22NO2=2NaNO3)第18页(1)该同学用以上仪器制备 NaNO2,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填序号,可重复)(2)仪器 a 的名称为。(3)NO 在 E 中可被氧化成 NO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DBCB硬质玻璃管5NO3MnO4 4H=5NO3 3Mn22H2O第19页(4)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的 NaNO2 含量:在 5 个有编号的带刻度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NO2 溶液,各加入 1 mL 的 M 溶液(M 遇 NaNO2 呈紫红色,NaNO2 的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 10 mL 并振荡,制成标准色阶:试管编号abcdeNaN

8、O2 含量/(mgL1)020406080 第20页称量 0.10 g 制得的样品,溶于水配成 500 mL 溶液,取5 mL 待测液,加入 1 mL M 溶液,再加蒸馏水至 10 mL 并振荡,与标准比色阶比较。比色的结果是待测液的颜色与 d 组标准色阶相同,则样品中 NaNO2 的质量分数为。60%第21页(5)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 NaNO2 含量:称量 0.500 0 g 制得的样品,溶于水配成 500 mL 溶液,取 25.00 mL 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 s mL KI 酸性溶液(足量),发生反应 2NO2 2I4H=2NOI22H2O。滴入 23 滴作指示剂,用 0.010 0

9、molL1 Na2S2O3 溶液进行滴定,当看到淀粉溶液加入最后一滴液体时,锥形瓶内溶液恰好从蓝色变为无色,且维持半分钟不变色第22页现象时,即为滴定终点(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重复实验后,平均消耗 Na2S2O3 溶液的体积为 20.50 mL,则样品中 NaNO2 的质量分数为(保留 3 位有效数字)。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填字母)。A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加少量水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C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D滴定时摇瓶幅度过大标准溶液滴到瓶外56.6%B、D第23页解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A 用于制备二氧化氮

10、、二氧化氮经 D 转化为 NO,NO 经 B 干燥后通入 C 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为防止过氧化钠吸收水蒸气,需要用 B 保护 C,剩 余 的 NO 用 E 装 置 吸 收,因 此 装 置 的 连 接 顺 序 为ADBCBE。(2)仪器 a 的名称为硬质玻璃管。(3)NO 在 E 中可被氧化成 N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3MnO4 4H=5NO3 3Mn22H2O。第24页(4)待测液的颜色与 d 组标准色阶相同,由表中数据可知,NaNO2 的质量浓度为 60 mgL1,10 mL 该溶液中所含 NaNO2 的质量为 10103 L60 mgL10.6 mg,所以,样品中 NaN

11、O2的质量分数为0.6 mg0.10103 mg 5 mL500 mL100%60%。(5)用 Na2S2O3 溶液滴定 I2,应选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为当看到加入最后一滴液体时,锥形瓶内溶液恰好从蓝色变为无色,且维持半分钟不变色现象时,即为滴定终点。第25页 由题中 2 个反应可得到关系式2NO2 I22Na2S2O3,n(NaNO2)n(Na2S2O3)0.010 0 molL120.50103 L2.050104 mol,则样品中 NaNO2 的质量分数为2.050104 mol69 gmol10.500 0 g25.00 mL500 mL100%56.6%。第26页滴

12、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加少量水,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滴定管末读数偏大,测定结果偏高;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读取反应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小,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滴定时摇瓶幅度过大标准溶液滴到瓶外,则导致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综上所述,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B、D。第27页7实验室常用 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备 Cl2(发生装置如下图所示)。第28页(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填序号)。A往烧瓶中加入 MnO2 粉末B加热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ACB第29页(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

13、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甲方案:与足量 AgNO3 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 AgCl 质量。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丙方案:与已知量 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 CaCO3质量。丁方案:与足量 Zn 反应,测量生成的 H2 体积。第30页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判断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作为试样。a量取试样 20.00 mL,用 0.100 0 molL1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 22.00 mL,该次滴定测得试样中盐酸浓度为 molL1。残余清液中,n(Cl)n(H)(或其他合理答案)0.110

14、 0第31页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已知:Ksp(CaCO3)2.8109、Ksp(MnCO3)2.31011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使Y 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转移到中。反应完毕,每间隔 1 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偏小锌粒残余清液装置内气体尚未冷至室温第32页第33页解析:(1)注意加药品时先加入固体 MnO2,再通过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最后才能加热。(2)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Mn2Cl22H

15、2O,可以看出反应残余液中 c(Cl)c(H),用甲方案测得的是 c(Cl),而不是 c(H)。根据c(盐酸)V(盐酸)c(氢氧化钠)V(氢氧化钠),c(盐酸)c(氢氧化钠)V氢氧化钠V盐酸22.00 mL0.100 0 molL120.00 mL0.110 0 molL1。第34页由于 Ksp(MnCO3)M(CaCO3),故最终剩余的固体质量增加,导致测得的 c(H)偏小。Zn 与盐酸反应放热,因此,冷却后气体的体积将缩小。第35页8(2019绵阳诊断)苯佐卡因(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常用于创面、溃疡面及痔疮的镇痛。在实验室用对氨基苯甲酸()与乙醇反应合成苯佐卡因,有关数据和实验装置图如下:第

16、36页第37页产品合成:在 25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8.2 g 对氨基苯甲酸(0.06 mol)和 80 mL 无水乙醇(约 1.4 mol),振荡溶解,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并加入 10 mL 浓硫酸,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 80 热水浴中加热回流 1 h,并不断振荡。第38页分离提纯:冷却后将反应液转移到 400 mL 烧杯中,分批加入 10%Na2CO3 溶液直至 pH9,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密度 0.714 gcm3)分两次萃取,并向醚层加入无水硫酸镁,蒸馏,冷却结晶,最终得到产物 3.3 g。(1)仪器 A 的名称为,在合成反应进行之前,圆底烧瓶中还应加入适量的。球形冷凝管沸石(

17、或碎瓷片)第39页第40页(3)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4)分液漏斗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乙醚位于(填“上层”或“下层”);分离提纯操作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散热降温,减少副反应,减少乙醇挥发损失检查是否漏液上层干燥吸水第41页(5)合成反应中加入远过量的乙醇的目的是;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 10%Na2CO3溶液的作用是。(6)本实验中苯佐卡因的产率为(保留 3位有效数字)。该反应产率较低的原因是(填标号)。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导致副反应多b催化剂加入量不足c产品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d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作溶剂,提高对氨基苯甲酸的转化率中和过量的浓硫酸和调节 pH33.

18、4%(或 33.3%)ad第42页解析:(1)仪器 A 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在合成反应进行之前,圆底烧瓶中还应加入适量的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暴沸。(2)书写该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可以类比乙酸和乙醇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浓硫酸在稀释时放热,所以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散热降温,减少副反应,减少乙醇挥发损失。(4)分液漏斗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液。乙醚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乙醚位于上层。无水硫酸镁是有机实验中常用的干燥剂,故分离提纯的过程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干燥吸水。(5)增加乙醇用量,可以增大对氨基第43页苯甲酸的转化率;对氨基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19、,故乙醇还可以作溶剂。由题意知,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 10%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中和过量的浓硫酸和调节 pH。(6)根据题意可知,对氨基苯甲酸少量,故应根据其用量计算苯佐卡因的理论产量:8.2 g137 gmol1(或 0.06 mol)165 gmol19.88 g(或 9.90 g),苯佐卡因的产率为3.3 g9.88 g或9.90 g100%33.4%(或 33.3%)。该反应产率较低的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导致副反应多;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本题选 a、d。第44页9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

20、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第45页(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Al(OH)3OH=AlO2 2H2O通入过量 CO2 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过量稀盐酸后沉淀全部溶解,同时产生气泡第46页.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 C 中生成的 BaCO3 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第47页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3)实验过程中

21、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 中的反应物外,还有。(4)D 装置的作用是。(5)C 中反应生成 BaCO3 的化学方程式是。将样品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 CO2 吹入 C 中,全部被 Ba(OH)2 溶液吸收防止空气中 CO2 进入 C,影响实验CO2Ba(OH)2=BaCO3H2O第48页(6)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填标号)。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尽装置内的 CO2 气体滴加盐酸不宜过快在 A、B 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在 B、C 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7)实验中准确称取 8.00 g 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 平均质量为 3.

22、94 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5%第49页(8)有人认为不必测定 C 中生成的 BaCO3 质量,只要测定装置 C 在吸收 CO2 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 CO2 中混有 HCl 和 H2O,均会造成溶液质量增加第50页解析:.(1)滤渣中含有 Al(OH)3,Al(OH)3 溶于 NaOH 溶液生成 NaAlO2 和 H2O。(2)NaAlO2 溶液呈碱性,通入过量 CO2 时生成 Al(OH)3 和NaHCO3,Al(OH)3 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溶液,所以产生的沉淀溶于稀盐酸中。整个过程

23、看到的现象为通入过量 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沉淀全部溶解。第51页 .(3)持续缓缓通入空气的作用是把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排入 C 中,使之完全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4)装置 C 是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因此 D 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 CO2进入 C 装置,影响实验。(5)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与水。第52页(6)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尽装置内的 CO2 气体,防止影响碳酸钡质量的测定,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滴加盐酸过快,CO2 气体来不及被吸收,就排出装置 C,滴加盐酸不宜过快,使二氧化碳吸收完全,可以提高测定准

24、确度;在 A、B 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吸收水分,不影响 CO2 气体的量,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在 B、C 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CO2 中混有的 HCl 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 CO2,影响了 CO2 的量,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第53页(7)碳酸钡质量为 3.94 g,则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为3.94 g197 gmol10.02 mol,根据碳原子守恒,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0.02 mol,质量为 0.02 mol100 gmol12 g,所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 g8 g100%25%。(8)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 CO2 中混有 HCl 和 H2O,均会造成溶液质

25、量增加,所以测定装置 C 在吸收 CO2 前后的质量差,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明显偏高。第54页10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去)测定某铁硫化物(FexSy)的组成,并探究反应后 D 装置所得溶液中含硫化合物的组成。第55页实验步骤:步骤 如图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步骤 旋开滴液漏斗活塞与旋塞,并点燃酒精喷灯;步骤 当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时,停止加热,继续向烧瓶中滴水一段时间;步骤 实验结束后,将 D 中所得溶液加水配制成 250 mL 溶液;第56页请回答:(1)步骤中,停止加热后还需继续向烧瓶中滴水一段时间,其目的为。(2)在 C、D 装置之间不

26、需要防倒吸装置的理由是。继续生成 O2,驱赶装置内残留的 SO2,使生成的 SO2 全部被 NaOH 溶液吸收SO2 中含不溶于 NaOH 溶液的 O2第57页(3)取 25.00 mL 步骤中所配溶液,加入足量的双氧水,再加入足量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 4.66 g。则 FexSy 的化学式为。(4)有同学认为可将装置 D 改为装有足量碱石灰的干燥管,通过测定反应前后干燥管的增重来计算硫元素的含量。你认为此方案(填“是”或“否”)合理,原因为。FeS2部分 SO2 被氧化;空气中的 CO2 和水蒸气可能使干燥管增重否第58页解析:本实验的目的为测

27、定某铁硫化物(FexSy)的组成,并探究反应后 D 装置所得溶液中含硫化合物的组成。观察装置,A 装置中产生足量的氧气经干燥后,进入 C 装置与 FexSy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的氧化物,进入 D 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1)步骤中,停止加热后还需继续向烧瓶中滴水一段时间,继续产生氧气,FexSy 其实已经反应完了,其目的为驱赶装置内残留的 SO2,使生成的 SO2 全部被 NaOH 溶液吸收。(2)此装置中,不需要防倒吸装置,虽然 SO2 易溶于水,但是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较多难溶于水的氧气,不会因 SO2 易溶于水而使气压迅速降低发生倒吸。第59页(3)C 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主要应为 SO

28、2,所以 D 中生成Na2SO3,取 25.00 mL 步骤中所配溶液(取了十分之一溶液),加入足量的双氧水,将其氧化为 Na2SO4,再加入足量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所得沉淀为 BaSO4,质量为 4.66 g,其物质的量为 0.02 mol,250 mL 溶液可产生 n(BaSO4)0.2 mol。根据 S 守恒:n(SO2)n(Na2SO4)n(BaSO4)0.2 mol,故12.0 g FexSy 中 n(S)0.2 mol,m(S)6.4 g,m(Fe)5.6 g,n(Fe)0.1 mol,所以 xy12,故 FexSy 的化学式为 FeS2。(4)装置 D 的作用是吸收装置

29、中产生的 SO2,若改为装有足量碱石灰的干燥管,空气中的 CO2 和水蒸气都可能使干燥管增重,而且 SO2 可能被氧化,使增重偏大。第60页11TiO2 既是制备其他含钛化合物的原料,又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1)实验室利用反应 TiO2(s)CCl4(g)=TiCl4(g)CO2(g),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 TiCl4,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第61页有关物质性质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其他CCl42376与 TiCl4 互溶TiCl425136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 第62页仪器 A 的名称是,装置 E 中的试剂是。反应开始前依次进行如下操作:组装仪器、加装药品、通 N2 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

30、。反应结束后的操作包括:停止通 N2 熄灭酒精灯 冷却至室温。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欲分离 D 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干燥管浓硫酸检验装置气密性分馏(或蒸馏)第63页(2)工业上由钛铁矿(FeTiO3)(含 Fe2O3、SiO2 等杂质)制备TiO2 的有关反应包括:酸溶 FeTiO3(s)2H2SO4(aq)=FeSO4(aq)TiOSO4(aq)2H2O(l)水解 TiOSO4(aq)2H2O(l)=90 H2TiO3(s)H2SO4(aq)第64页简要工艺流程如下:第65页试剂 A 为(填化学符号)。钛液需冷却至 70 左右,若温度过高会导致产品 TiO2 产率降低,原因

31、是。取少量酸洗后的 H2TiO3,加入盐酸并振荡,滴加 KSCN溶液后无明显现象,再加 H2O2 后出现微红色,说明 H2TiO3中存在的杂质离子是。这种 H2TiO3 即使用水充分洗涤,煅烧后获得的 TiO2 也会发黄,发黄的杂质是(填化学式)。Fe温度过高会导致 TiOSO4 提前水解,产生 H2TiO3 沉淀Fe2Fe2O3第66页12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常用红磷与干燥的 Cl2 制取 PCl3,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第67页已知:PCl3 熔点为112,沸点为 75.5;易被氧化,遇水易水解;与 Cl2 反应生成 PCl5。(1)A 中反

32、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 中所装试剂名称是,E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4HCl(浓)MnO2=MnCl2Cl22H2O浓硫酸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产品收集装置第68页(3)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向 C 装置的曲颈甑中加入红磷,打开止水夹 K 通入干燥的 CO2,一段时间后,关闭 K,加热曲颈甑至上部有黄色升华物出现时通入氯气,反应立即进行。通干燥 CO2 的作用是。CO2(选填“能”或“不能”)用 Cl2 代替,理由是。排尽曲颈甑中的空气,防止发生副反应不能防止氯气过量,生成 PCl5第69页(4)D 中烧杯中盛装,其作用是。(5)PCl3 水解得到亚磷酸(分

33、子式为 H3PO3,二元弱酸),写出亚磷酸钠被浓硝酸氧化的离子方程式:。冷水冷凝,便于收集 PCl3 产品冷凝,便于收集 PCl3 产品HPO23 4H2NO3=H3PO42NO2H2O第70页解析:(1)A 中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HCl(浓)MnO2=MnCl2Cl22H2O。(2)B 中所装试剂用于干燥氯气,名称是浓硫酸,E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产品收集装置。第71页(3)通干燥 CO2 的作用是排尽曲颈甑中的空气,防止发生副反应。CO2 不能用 Cl2 代替,防止氯气过量,生成 PCl5

34、。(4)D 中烧杯中盛装冷水,其作用是冷凝,便于收集 PCl3 产品。(5)PCl3 水解得到亚磷酸(分子式为 H3PO3,二元弱酸),亚磷酸钠被浓硝酸氧化生成磷酸,同时生成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PO23 4H2NO3=H3PO42NO2H2O。第72页13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资料:K2FeO4 为紫色固体,微溶于 KOH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 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1)制备 K2FeO4(夹持装置略)第73页A 为氯气发生装置。A 中反应方程式是。将除杂装置 B 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2KMnO416HCl(浓)=

35、2MnCl22KCl5Cl28H2O答案:第74页C 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 中 Cl2 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Cl22KOH=KClKClOH2O第75页(2)探究 K2FeO4 的性质取 C 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 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 Cl2。为证明是否 K2FeO4 氧化了 Cl而产生 Cl2,设计以下方案:方案取少量 a,滴加 KSCN 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方案用 KOH 溶液充分洗涤 C 中所得固体,再用 KOH 溶液将 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 b,取少量 b,滴加盐酸,有 Cl

36、2 产生第76页.由方案中溶液变红可知 a 中含有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 K2FeO4 将 Cl氧化,还可能由产生(用方程式表示)。.方案可证明 K2FeO4 氧化了 Cl。用 KOH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Fe34FeO24 20H=4Fe33O210H2O排除 ClO的干扰第77页 根据 K2FeO4 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 Cl2FeO24(填“”或“MnO4,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 b 滴入 MnSO4 和足量 H2SO4 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 FeO24 MnO4。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溶液酸碱性不同第78页理由或方案:

37、。能,理由:FeO24 在过量酸的作用下完全转化为 Fe3和O2,溶液浅紫色一定是 MnO4 的颜色(或不能,方案:向紫色溶液 b 中滴加过量稀 H2SO4,观察溶液紫色快速褪去还是显浅紫色)第79页解析:(1)KMnO4 被 HCl 还原为 MnCl2,HCl 被氧化为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应在装置 B 中装入饱和食盐水,以除去混在 Cl2 中的HCl。洗气时,气体应长管进、短管出。过量的 KOH 还能与 Cl2 发生歧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2KOH=KClKClOH2O。第80页(2).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有 Fe3生成,不能判断 FeO24 一定与 Cl发生了反应,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K2FeO4 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会快速产生O2,FeO24 会与 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Fe3和 O2,离子方程式为 4FeO24 20H=4Fe33O210H2O。.用 KOH 溶液洗涤可除去混在 C 所得固体中的 ClO。碱性条件下,氧化性 Cl2FeO24;而在酸性条件下,FeO24的氧化能力增强,氧化性 Cl2FeO24。由此可见,两者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主要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