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81KB ,
资源ID:8244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2446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甘肃省2016年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甘肃省2016年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甘肃省2016年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4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A统一性与集权性 B分散性与松散性C统一性与制衡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 【解析】题干中“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说明西周时期不具备统一和集权的特性,故A项错误;题干中“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说明其具有分散和松散的特性,故B

2、项正确;题干“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说明其不具备统一性,故C项错误;西周分封制在当时的时代来说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B25汉代大将军周亚夫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因此被汉景帝治罪。主要是因为()A冒犯了皇权的神圣性 B违背了官营手工业的规制C超越了将军的权限 D有贪污渎职之嫌【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的特点 【解析】题干中“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体现出周亚夫作为一个臣子却想使用皇帝才能使用的器具,说明其冒犯了皇权,故A项正确;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供皇室、贵族及政府使用

3、,所以周亚夫的行为并未违背官营手工业的规制,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政府可以使用,所以周亚夫的行为并未超越其权限,故C项错误;题干中“汉代大将军周亚夫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并不能说明是贪污腐败现象,故D项错误。【答案】A26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的中心在士族集团。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内普及,学术的中心由家族转向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政治原因是()A均田制的推行 B科举制的实施C学校教育的发展 D“三教合一”的出现27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

4、。从中可以看出徽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 A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 B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 C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 D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帮的发展壮大 【解析】题干中“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并不能说明艰苦创业,故A项错误;题干中“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体现出了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故B项正确;题干中“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并不能说明勤俭作风,故C项错误;题干中“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并不能说明团队经营,故D项错误。【答案

5、】B28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A推翻封建统治 B赢得民族独立 C建立宪政民主 D解决民生问题【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 【解析】推翻封建统治是孙中山革命军政时期的内容,故A项错误;赢得民族独立应当为孙中山革命军政时期的内容,故B项错误;题干中“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说明其最终目标为建立宪政民主,故C项正确;解决民生问题应当为孙中山革命的训政时期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C29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

6、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这些言论的本质是()A歪曲历史 B掩盖真相 C美化侵略D混淆是非【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侵华日军的侵华策略 【解析】歪曲历史是“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的表象,故A项错误;掩盖真相也是“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的表象,故B项错误;题干中“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

7、”体现出了其本质是美化侵略,故C项正确;混淆是非也是“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的表象,故D项错误。【答案】C30近代以来,西方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大量涌入,与中国本土(主要是都市)的风俗互相碰撞、交融,形成富有现代意味的风俗景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中山装、旗袍 B面包房、咖啡屋C西式别墅 D火车、汽车【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生活习俗的变化 【解析】中山装、旗袍都是将西方元素和中国元素相结合的产物,故A项正确;面包房、咖啡屋都完全是西方引进的产物,故B项错误;西式别墅也完全是引进西方的产物

8、,故C项错误;火车、汽车也完全是西方引进的产物,故D项错误。【答案】A31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这反映了我国()A劳动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C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 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转型 【解析】劳动分配制度指的是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体中如何分割、配给制度的总称,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政府职能部门的权限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中“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体现出了经济体制的有计划经

9、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趋势,故C项正确;题干中“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不能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32西塞罗在论法律中讲道:“最高的法律,适用于所有时代,产生于任何成文法之前,或者更确切地说,产生于任何国家形成之前,”它“不是由人的才能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民的决议,而是某种凭借允行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文中“最高的法律”应该是()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考点】罗马法 【解析】习惯法是罗马建城至共和国初期使用的法律,不符合题干中“适用于所有时代”的要求,故A项错误;公民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实施的法律,故B项

10、错误;万民法是罗马帝国时期实施的法律,故C项错误;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是社会得以维系的人类正当行为的原则,因而符合题干中“适用于所有时代”的要求,故D项正确。【答案】D33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应当是促进法国共和制度的稳定,故A项错误;17891875年期间只出现过一次复辟,因而不会造成“频繁

11、地更换宪法”,故B项错误;题干中“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说明了共和制度在确立过程中艰难曲折,故C项正确;结合相关史实可知外国侵略势力并未打断法国的民主化进程,故D项错误。【答案】C34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成。20年后,中国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在中苏两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A都制定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B都曾出现过急躁冒进现象C都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 D都基本完成了国家工业化35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

12、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A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 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 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考点】经典力学 【解析】题干中“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体现出牛顿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思想,故A项错误;牛顿力学产生于17、18世纪,而文艺复兴运动则是1417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故B项错误;题干中“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体现出牛顿革命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故C项正确;宗教改革运动早于牛顿革命,故D项错误。【答案】C 二、非选择题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尽管18世纪读过有关中国的书

13、和报导的欧洲文化名人和启蒙大师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对中国的看法各有不同然而,关于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世界上除了继承希腊、罗马的欧洲文明之外还存在一个更古老的、更伟大的中华文明的看法,他们却是完全一致的。他们认为,中华文明是更开明的文明,有不少可学的东西。正是在这种认识的背景下,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在欧洲文明史上,欧洲大地上出现一种对非欧洲文明的“热”是罕见的,它冲击了欧洲人自认为理所当然的“欧洲文化优越感”。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家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已经超越了晚清学习西人“船坚炮利”和“政法制度”的主张,提升到学习“思想文化”的层面。他们对于新文化的

14、介绍,特别是强调民主与科学的重要,致使以西学为主的新文化俨然有取旧文化而代之的趋势,引起一些传统学者的极度关切。他们以其深厚的旧学造诣,讲学著述,阐释传统文化的要义,展现出足以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精神,重新换回对旧文化的信心,也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重要的制衡作用。中国香港版高中历史教科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评述“传统学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15分)【考点】(1)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的“中国热”(2)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传统学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解析】(

15、1)根据材料一中“关于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世界上除了继承希腊、罗马的欧洲文明之外还存在一个更古老的、更伟大的中华文明的看法,他们却是完全一致的”可知其原因有中华文明自身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材料一中“他们认为,中华文明是更开明的文明,有不少可学的东西”说明中西文明之间存在差异和互补性;材料一中“它冲击了欧洲人自认为理所当然的欧洲文化优越感”说明欧洲人放弃了欧洲文明的优越感,主动学习中华文明;材料一中“欧洲文化名人和启蒙大师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他们认为,中华文明是更开明的文明,有不少可学的东西”说明中华文明对于启蒙思想的传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第一小问历程,材料二中“已经超越了晚清学

16、习西人船坚炮利和政法制度的主张,提升到学习思想文化的层面”说明其经历了由学习西方“船坚炮利”(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法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第二小问评述,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可知“传统学者”的表现是因为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中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有失偏颇,根据材料二中“他们以其深厚的旧学造诣,讲学著述,阐释传统文化的要义,展现出足以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精神,重新换回对旧文化的信心,也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重要的制衡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但其对新文化运动的制衡表现出了保守性的一面,因此结合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分析认识。【答案】(1)原因:中华文明的悠久与辉煌;

17、(2分)中西方文明的差异和互补性;(2分)欧洲人能够抛弃自己的文化优越感,主动学习中华古代文明;(3分)欧洲启蒙运动期间,反对基督教神学体系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要求,促使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新的出路。(3分)(2)历程:由学习西方“船坚炮利”(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法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3分)评述: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有失偏颇;(3分)一些传统学者讲学著述,重新换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分)他们的主张形成了对新文化的制衡,但是有保守倾向。(3分)应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借鉴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成分,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3分)41(1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国内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宋代学 者主 要 观 点钱 穆(中国)贫弱的新中央: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始终摆脱不掉贫弱的命运。马克垚(中国)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生产力更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国外学者都认为中国在宋代已接近现代化,只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宫崎市定(日本)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埃狄纳巴拉兹(法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因此,研究

19、宋史,将有助于解决中国近代开端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孙隆基(美国)在探讨宋朝是否是世界“近代化”的早春,仍得用西方“近代化”的标准,如市场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达、都市化、政治的文官化、科技的新突破、思想与文化的世俗化及国际化等。这一组因素,宋代的中国似乎全部齐备,并且比西方提早五百年。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材料反映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宋代历史地位的多种观点,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补充相关史实加以论证并说明所依据的观点或史学理论。(

20、要求:史实和史学理论与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必须正确,论述充分。)【考点】宋代的社会发展状况【解析】根据自己所选观点,结合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状况作为史实,从所选观点的视角进行说明。【答案】评分说明: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补充相关史实加以论证并说明分析问题的视角、所依据的史学理论,史实和史学理论与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必须正确,论述要合理充分。 示例:钱穆的观点:宋代积贫积弱。(3分)主要史实:宋朝财政入不敷出,在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频频失利。(6分)主要视角或理论依据:主要着眼于宋朝财政和国力的强弱,站在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斗争的角度看问题。(3分)(“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

21、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征收)。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材料二 通鉴:“自嘉靖以来行一条鞭法,颇称简便,然诸役冗费名罢实存,有司追征如故”。万历十五年六月,户部覆礼科右给事中袁国臣等题奏:“条鞭之法,有司分外又行增派,挠民殊甚”。 续文献通考:“大抵历代立法各有

22、因时制宜之深意,而奉行不善率以病民,吏胥纵其奸,而闾阎受其困,虽复处除之诏屡颁,其及于民者能几何矣?苟无治人,虽以三代之良法,不足以致治。”(1)结合材料一,概括一条鞭法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虽以三代之良法,不足以致治”的原因。(6分)【考点】张居正改革【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可知其特点为各项赋税、差役合并,归并到田赋中一体征收;根据材料一中“皆计亩征银”可知其特点为统一纳银;根据材料一中“折办于官”“官为佥募(征收)”可知其特点为由官府负责征收解送。(2)根据材料二中“然诸役冗费名罢实存,有

23、司追征如故”可知一条鞭法施行后,旧的摊派并没有消除;根据材料二中“条鞭之法,有司分外又行增派,挠民殊甚”可知官吏巧立名目,多征多收,加重了百姓负担;根据材料二中“奉行不善率以病民,吏胥纵其奸,而闾阎受其困”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吏治的腐败。【答案】(1)特点:各项赋税、差役合并,归并到田赋中一体征收;统一纳银;在征收方式上由民收民解改官收官解,田赋运送、差役征募均由官府负责。(9分)(2)原因:一条鞭法施行后,旧的摊派并没有消除;官吏不严格按税法征收税银,巧立名目多征多收,实际上加重了百姓负担;表面看来是吏治问题,实则体制问题。(6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五权分立

24、的思想是为了防止个人独裁,确保政府行使治权时的分权和制衡。 在三权分立之中,考试权是附在行政上的,弹劾权是附在立法上的,孙中山在此基础上借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考试、监察二权的科举取士制度,将这二者独立出来,赋予其与其他三权平等的地位。因为孙中山认为考试制度最为公允,可避免盲从滥选和任人唯亲的弊端,有利于人才的选拔,而独立的监察制度也有利于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建设。按照孙中山的说法,就是“以五权分立救三权鼎立之弊。” 根据有关材料摘编材料二孙中山认为,倘若要真正实行直接民权,使“政府权”和“人民权”之间保持平衡,那么人民方面就应该享有四个“政权”,即选举权、罢官权、创制权和复决权,而政府方面则应

25、该拥有五个“治权”,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他坚信:“用人民的四个政权来管理政府的五个治权,那才算是一个完全的民权政治机关。有了这样的政治机关,人民和政府的力量才可以彼此平衡。” 摘编自张卫波孙中山的“五权宪法”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的治国理念。(7分)(2)评价孙中山的治国思想。(8分)【考点】孙中山的治国理念【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在三权分立之中,考试权是附在行政上的,弹劾权是附在立法上的,孙中山在此基础上借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考试、监察二权的科举取士制度,将这二者独立出来,赋予其与其他三权平等的地位。”可知其治国理念是在三权分立基础上增加考试权、监察权,实行

26、五权分立;根据材料二中“用人民的四个政权来管理政府的五个治权,那才算是一个完全的民权政治机关”可知其治国理念是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力量彼此平衡,人民可以通过“四权”来管理和监督政府。(2)根据材料一中“孙中山在此基础上借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考试、监察二权的科举取士制度,将这二者独立出来,赋予其与其他三权平等的地位”可知孙中山的治国理念是在借鉴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的政治文明基础之上形成的;根据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倘若要真正实行直接民权,使政府权和人民权之间保持平衡”可知其治国理念是想实现真正的民权和注重权力的制约、平衡。【答案】(1)理念:在三权分立基础上增加考试权、监察权,实行五权分立;(3分)

27、使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力量彼此平衡,人民可以通过“四权”来管理和监督政府。(4分)(2)评价:孙中山借鉴中国古代和西方近现代政治文明成果,力图建立更加廉洁高效的政府;(4分)追求真正的民权;(2分)注重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19701981年间任埃及总统,曾领导埃及人民进行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后,萨达特意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深重无比,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走和解之路,才是正道。1977年11月,萨达特在议会突然宣布,他决定亲赴以色列,与这个世仇死敌谋求和平。当时,全体议员都惊得目瞪口呆,一些人忍不住高喊:“以色

28、列乃罪恶的虎狼之国,千万不可去啊!”但萨达特淡淡地说:“为了和平,我将走遍天涯海角,为什么要排除以色列?”他毅然到了耶路撒冷。1978年9月6 日,在美国的调解下,萨达特和贝京签署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戴维营协议”,他和贝京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1981年10月在阅兵式上遇刺身亡。 据“百度百科”等资料(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次中东战争后,萨达特为什么要与以色列和解?(8分)(2)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是遇刺身亡,对此你做何评价?(7分)【考点】中东战争【解析】(1)结合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战局可知其能和解的原因为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取得了局部胜利;根据材料中“第四次中东战争

29、后,萨达特意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深重无比,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走和解之路,才是正道”可知其和解原因为萨达特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深重无比,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必须走和解之路。(2)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说明这一时期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萨达特的和解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赞赏;但是遇刺身亡则说明阿拉伯国家内部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反对走和解之路,由此可以看出和平发展的道路曲折艰难。【答案】(1)原因:前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互有胜负,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取得了局部胜利。(4分)因为萨达特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深重无比,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必须走和解之

30、路。(4分)(2)评价:二战后,和平发展逐渐成为主流,萨达特的和解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赞赏;(3分)但是阿拉伯国家内部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反对走和解之路;(2分)和平发展的道路漫长曲折。(2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梁漱溟曾说:“自进入中学后,便有一股向上之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二是社会问题。”青年时代的梁漱溟一度崇信康、梁的改良主义思想,是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然而,当历史进入1911年后,由于清末“预备立宪”的破产,梁漱溟放弃了君主立宪的立场,站到了反清革命的队伍一边,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

31、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对孔子哲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建立起中西合璧的“新孔学”。1988年6月23日,这位现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政治活动家,走完了他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旅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梁漱溟追求“两个问题”的具体表现。(9分)(2)根据材料,简要评价梁漱溟。(6分)【考点】梁漱溟【解析】(1)根据材料中“青年时代的梁漱溟一度崇信康、梁的改良主义思想,是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站到了反清革命的队伍一边,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可知从崇信改良主义思想,实行君主立宪制,到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中“梁漱溟

32、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可知发起乡村建设运动;根据材料中“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对孔子哲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建立起中西合璧的新孔学”可知建立新孔学。(2)材料中梁漱溟参加辛亥革命,发起乡村建设运动都体现出了其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材料中梁漱溟建立“新孔学”说明其起到了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乡村建设运动还对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答案】(1)表现:从崇信改良主义思想,实行君主立宪制,到积极参加辛亥革命;(3分)发起乡村建设运动;(3分)建立新孔学。(3分)(2)评价: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2分)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分)对中国近代教育

33、做出了重要贡献。(2分)甘肃省2016年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BABBCCACDCAC40(25分)(1)中华文明的悠久与辉煌;(2分)中西方文明的差异和互补性;(2分)欧洲人能够抛弃自己的文化优越感,主动学习中华古代文明;(3分)欧洲启蒙运动期间,反对基督教神学体系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要求,促使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新的出路。(3分)(2)历程:由学习西方“船坚炮利”(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法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3分)评述: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有失偏颇;(3分)一些传统学者讲学著

34、述,重新换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分)他们的主张形成了对新文化的制衡,但是有保守倾向。(3分)应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借鉴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成分,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3分)41(12分)评分说明: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补充相关史实加以论证并说明分析问题的视角、所依据的史学理论,史实和史学理论与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必须正确,论述要合理充分。 示例:钱穆的观点:宋代积贫积弱。(3分)主要史实:宋朝财政入不敷出,在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频频失利。(6分)主要视角或理论依据:主要着眼于宋朝财政和国力的强弱,站在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斗争的角度看问题。(3分)(“示例”只作阅卷

35、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45(15分)(1)各项赋税、差役合并,归并到田赋中一体征收;统一纳银;在征收方式上由民收民解改官收官解,田赋运送、差役征募均由官府负责。(9分)(2)一条鞭法施行后,旧的摊派并没有消除;官吏不严格按税法征收税银,巧立名目多征多收,实际上加重了百姓负担;表面看来是吏治问题,实则体制问题。(6分)46(15分)(1)在三权分立基础上增加考试权、监察权,实行五权分立;(3分)使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力量彼此平衡,人民可以通过“四权”来管理和监督政府。(4分)(2)孙中山借鉴中国古代和西方近现代政治文明成果,力图建立更加廉洁高效的政府;(4分)追求真正的民权;(2分)注重权力的

36、制约与平衡。(2分)47(15分)(1)前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互有胜负,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取得了局部胜利。(4分)因为萨达特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深重无比,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必须走和解之路。(4分)(2)二战后,和平发展逐渐成为主流,萨达特的和解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赞赏;(3分)但是阿拉伯国家内部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反对走和解之路;(2分)和平发展的道路漫长曲折。(2分)48(15分)(1)从崇信改良主义思想,实行君主立宪制,到积极参加辛亥革命;(3分)发起乡村建设运动;(3分)建立新孔学。(3分)(2)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2分)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分)对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2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