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534.50KB ,
资源ID:824395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2439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末练习3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末练习3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高二历史周末练习卷三班级姓名学号一、 选择题、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候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候,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候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D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A个人观念淡漠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C宗法观念浓厚 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

2、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 B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D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材料中四年建侯卫、六年作礼乐解读正确的是A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就是为了维护郡国制B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制度C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用来代替分封制D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

3、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周朝)800年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家难于区分,究竟某些特色是周朝的还是中国人的性格?”产生这一疑惑的原因是 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宗法制使中国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长期受到压制分封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虽被取消,但其影响贯穿中国古代分封制有利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A B C D、下列官职,其职责为“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的是:A秦朝初年的御史大夫 B汉朝初年的丞相C明朝初年的

4、内阁大学士D清朝初年的军机大臣、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43年“蝗蔽天下”,前235年“天下大旱”,前230年和前228年又都是“大饥”后来赢政称自己的功劳为“堕坏城郭”和“夷去险阻”。赢政对自己的称赞主要是基于A秦政府有效解决了自然灾害 B确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威C地方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 D统一使救济物资在全国畅通、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

5、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由此可见当时分封制仍然存在 儒家思想已经影响选官制度世家子弟失去优先为官特权 选官的对象和内容比较开放A B C D、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A相权进一步削弱 B内外朝制度开

6、始形成C众相制初步确立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据材料可知,元行省A最初是中央派出机构 B

7、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C削弱了中央集权 D辖区广阔且权力较大、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清史稿职官志一:“初设议政处,令巩阿岱等为议政大臣,参画军要。用兵西北,虑儤直者洩机密,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下列关于军机处叙述正确的是A起迄年间为清朝雍正到咸丰 B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中

8、央政治机构C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D由官品较低官员组成,专门“参画军要”、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D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中国古代常出现品序较低的皇帝近臣参与军国大事的现象,下列属于这种现象的是汉武帝建立中朝宋初设置“中书门下”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A B CD、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文献、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魏源默觚下治篇九)B武

9、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班固汉书董仲舒传)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 ,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杜佑通典选举典)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著名学者萧功秦指出:“从清末改革三阶段来看,洋务运动由于士绅保守势力过于强大而遭受失败,戊戌变法则由于激进改革精英的不当战略而失败,而清末新政是中央权威的急剧流失,由于不适当的分权化的立宪改革而失败。一从本质上看,清末三个阶段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A传统君主体制创新能力减弱 B顽固派势力远远超过了改革势力C改革措施背离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D缺乏地方实力派的强有力支持、铁券”(右图)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

10、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这种现象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A BC D 、故宫养心殿有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反映了统治者强烈的集权意识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精神 说明统治者具有民权意识A B CD、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A

11、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地级巢湖市被撤销,原辖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这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B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长治久安C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D明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唐末诸司使,内臣(宦官)领之。枢密使参预朝政,始与宰相分权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日与议军国大事,其权重于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

12、密使专掌武事,副使佐之。”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唐末五代就已开始设置枢密使 B枢密使是皇帝心腹之臣C枢密使的设立是为了分割相权 D皇权与相权既矛盾又互相依赖二、 非选择题、(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吴于廑中西启萦运动的比较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希腊人把专制政体看成走带有非希腊特征的一套体制亚洲人习惯的王权形式。18世纪欧洲

13、政治思想讨论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专制政体,孟德斯鸠是西方思想家中第一个将中国划入“专制政体”的。20世纪50年代,视中华帝国为“专制政体”成为西方学界的流行观点。 摘编自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材料三 随着工业革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包括“中国专制说”在内的西方学说,随着西方的商品,一同被输送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观点传入中国。谭嗣同在1896年完成的仁学中说,“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对秦汉以下的中国政治持全盘否定态度。此后都将从秦始皇开始到20世纪初延绵不绝的中国的政治体制一并视为专制政体。 摘摘自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14、学知识谈谈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6分)(2)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二中不同时期的西方人把中国(亚洲)描绘成专制政体的主要原因。(3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专制说”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4分)、(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还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国家。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孙中山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

15、向来都是统一的材料二 这份起临时宪法(指1949年的共同纲领)作用的重要历史性文献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由此而形成的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其它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1)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及目的。(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新中国实行“单一制”的历史原因有哪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6分)高二历史周末练习卷三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CCCBBBBCDD

16、AA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BCCDDABBBDC、(1)西方教权与君权并列,中国是君权与神权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拥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6分)(2)古希腊:对自身民主政治的维护。18世纪:启蒙运动反对专制,追求民主政治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西方用以攻击或者丑化社会主义中国。(3分)(3)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深重,救亡图存思潮成为时代主流;民族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民主政体;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发展壮大;近代报刊杂志等媒体的涌现(4分,任答4点即可。)、(1)主要观点:反对各省自治和实行联邦制度。目的:实现中国统一。(4分)(2)历史原因:从秦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新中国建立标志着屈辱、分裂的历史局面结束;统一是人民的共同心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6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