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392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会宁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命题: 审核: 一、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 A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2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其中“颇有所改”的是设丞相 设内朝 设御史大夫 设司隶校尉A B C D3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

2、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 A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B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的决策 C门下省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 D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4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 )A丞相 B内阁 C六部 D刺史5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表1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

3、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6美国有位总统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导致该场战争的原因是叩头!-狂妄无知的中国人装腔作势,严拒平等对待外邦,尽管是通商,也要把主仆关系强加于外人,并将其尽情羞辱。”他这样评论是为了( )A否认战争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B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根源C污蔑中方狂妄自大以混淆是非D假借争取外交平等为英国辩解7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

4、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 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8资政新篇中,洪仁玕提出多条建议,如“兴车马之刹”、“兴舟楫之利”“准富者请人雇工”,在外交、法制、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这些建议( )A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B体现了落后性和空想性C符合当时世界近代化的潮流D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9孙中山先生曾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从孙中山这则评论可知( )A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任何价值B太平天国政权具

5、有封建性C孙中山的认识具有局限性D三民主义的提出有其合理性10袁世凯在谋划帝制时所操弄的各种团体请愿和地方请愿,都意在营造多数之相,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共和”为宗旨。这说明当时( )A帝制复辟具有一定的宪政色彩B传统纲常伦教的统治地位动摇C社会观念受革命影响渐次嬗变 D君主立宪政体更合乎民众需求11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在华侵略权益。下列条款按签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英国民人准听持照

6、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执照由领事官发给A BC D12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图1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图1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 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131927年11月1日,在时任中共中央农运委员会书记、江苏省委负责人王若飞的组织领

7、导下,宜兴县各路农民队伍举行暴动,宣告成立宜兴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随后江阴、常熟等地共产党人先后暴动予以响应。这一革命斗争重在(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进程 B开辟武装夺取政权道路C尝试开展中心城市暴动 D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政权141920年,上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国民党人即诚邀陈独秀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长;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就配合共产国际代表,主动邀请国民党人与中共等组成代表团前往莫斯科策划东亚的反帝革命运动。这主要说明国民革命中( )A国共合作有深厚历史基础B共产国际发挥重要的作用C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D统一战线有利于革命胜利15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评价1922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

8、的英勇斗争时指出:“一方面,表示了工人阶级组织力量和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这说明( )A工农群众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D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16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位于下图中的( )A B C D171935年12月,中华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

9、和国。毛泽东指出“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反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各阶层人民利益的。”这一转变( )A适应了民族抗争新形势的需要B结束了国共两党的政治对抗C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18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A日军被迫三易主帅 B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19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瘟疫后,伯里克利成为雅

10、典民众发泄怨气的对象,将军职务被罢免,并被判处巨额罚款。但是雅典人不久后又选举他为将军,并且把国家事务交托给他处理。这一现象说明雅典( )A平民权力至上 B民主制度达到高峰C实行轮番而治 D采用直接民主方式20公元前3世纪,罗马阿奎里亚法规定:“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或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该规定说明罗马法()A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确保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注重维护商业交易的公平性21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

11、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22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到:“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作者意在说明( )A美国应该建立一个强大中央政权B美国政治制度存在严重缺陷C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D他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很失望23

12、从历史上看,每当美国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时,更多体现的是政党政治选举的隐性需求。至于“国家利益”和“民族经济主义”是否与大众的利益相一致则成了次要的问题。这表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A完全背离本国大众利益B是政党自利取向的产物C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D顺应了民族主义的潮流241877年,时任法国总统麦克马洪在逼迫共和派内阁下台之后,任命布罗伊再度组成君主派内阁。面对君主派的反扑,控制众议院的共和派议员以惊人的一致对布罗伊内阁投了不信任票。根据当时的宪法,麦克马洪接下来可以( )A直接任命内阁 B直接修改法律C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 D经最高法院同意解散议会2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

13、会有权对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与政府的法案与政策表示反对或支持,而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这些规定( )A使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B使资产阶级无法参与民主进程C严重削弱代议制机构立法权限D体现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考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座位号会宁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50分)26中国近代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是中华民

14、族复兴的悲壮序曲。(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唤醒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附录改革起原 材料二 在五四运动中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罗家伦在当时便指出,“这次运动,是民族自决的精神。无论什么民族,都是不能压制的。可怜我们中国人,外受强国的压制,内受暴力的压制,已经奄奄无生气了。这次学生不问政府,直接向公使团表示,是中国民族对于自决第一声。这次运动是二重保险的民族自决运动。”“外争主权,应用起来就是打倒

15、帝国主义,其意义方法与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平等是一致的。” 李育民“五四”与近代反帝理论的产生从排外到反帝的历史转折 材料三 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敌人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定的浪潮弥漫了全中国。统一战线的口号首先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 傅吾康一百年来的中国革命,18511949 材料四 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面对外来侵略,国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社会原因和“乃渐惊起”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

16、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来论述材料四的观点。(9分)(要求:观点明确;分层表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字数220字左右。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再由吏部试以“言、身、书、判”,然后授以官职。科举选士制度虽然得以确立,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入仕途径。当时还保存着其他一些选官的途径,诸如恩荫、从军、流外铨、荐举、捐纳等选官方式依然占有相当的比重。隋唐五代宋时期虽然确立了科举入仕制度,但它并不能取代其他以地位、权势、功勋、金钱为依据的入仕

17、门径。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君主立宪制确立后,政府管理事务增加,机构人员屡屡增添。国王和权贵借机行使带有封建特权色彩的职薪恩赐权(patronage),在政府中安插售卖亲近,力图以此影响控制下院。议会一再抗议,并借通过王位继承法任职法案之机作出专门规定,禁止领受职薪者进入议会,参加政治活动。渐渐地,政府官员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高级官员;一类为中低级官吏即文官,专事政策贯彻和行政官吏。至此,文官制略具雏形。 18811914年间,文官总数增加了5倍多;二战期间增加了30余万人。二战后,文官队伍庞大、办事效率低下、通才和专才的矛盾等问题突出。据此,文官事务调查委员会提出针对性很强的

18、改革报告,要求:压缩高级文官编制,确定两类文官比例;强化公开竞争考试;二类文官增加外语和速记两种考试科目。报告得到政府重视,取得了明显效果。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并概括二战后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13分)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而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

19、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而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5分)(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5分)会宁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A 2.D 3.B 4. C 5.D6.D 7.D 8.C 9.B 10C11.D 12.C 13.D 14.A 15.B16.B 17. A 18.C 19.D 20.A21.B 22.C 23.B 24.C 25.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50分)26.【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唤醒吾国四千年之大梦” 结合所学得出,中国人由麻木(漠然、无动于衷)到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结合所学得出,马关条约签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

21、会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严重。第三小问表现,据材料一“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结合所学得出。 (2)据材料四“深重的灾难”“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得出论点:民族危机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论据,据材料二“在五四运动中”“这次运动,是民族自决的精神”“外争主权,应用起来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其意义方法与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平等是一致的。”结合所学得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争取民族自觉的五四运动。“外争主权”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要求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平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据材料三“抗日战争开始时”“统一战线的口号首先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

22、纷”结合所学得出,抗日战争中,日本全面侵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最终取得了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论证方面,注意分层表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1)变化:中国人由麻木(漠然、无动于衷)到民族意识开始觉醒。(2分)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严重。(2分)表现: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实业派实业救国;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任答两点2分) 论点方面(2分) 论据方面(6分) 论证方面(1分) 民族危机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

23、醒。(2分)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争取民族自觉的五四运动。“外争主权”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要求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平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3分) 观点明确; 分层表述; 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 表述通畅; 字数260字左右。 抗日战争中,日本全面侵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最终取得了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分) 27.【答案】(1)变化:由荐举制度改为科举取士。(2分)评价: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改变了按门第选官的标准;将人才选拔权收归中

24、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庶族地主可以通过考试进入统治集团,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了民间向学风气。(10分) (2)背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君主立宪制确立;政府事务增加,机构增员需要;国王、权贵拥有职薪恩赐权引起议会立法抗议;经济发展需要专业管理人才。(6分,任答3点)特点:政府重视改革;针对性强;具有公开性,竞争性;增加考试科目;效果显著。(7分,任答3点)28.【考点】商鞅变法【解析】(1)第一小问“指导思想”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归纳作答;第二小问“作用”属于基础知识识记题,结合所学回答即可。(2)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残伤民以峻刑”和材料二中的信息“人(指奴隶主贵族)说惠王”作答。【答案】(1)思想:法家思想。作用: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2)原因: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