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题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授课人时间课时安排1课标要求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2、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3、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学情分析本节通过对长度和时间的了解,体验国际单位制的确定及测量方法。使学生懂得认得直觉有时不可靠,必须用仪器测量。本节的重点是长度的测量,通过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体验,学生能主动了解测量的相关知识,并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对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 时间单位“秒”3会进行长度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4、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
2、度和估计时间过程与方法经历测物体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粗略时间和长度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教学方法启发、讲解、实验、讨论 学习方 法指引探究式教学教学资源及媒体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备透明刻度尺、1米刻度尺、停表。教 学 过 程 (第 1 学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复习引入1、什么是参照物?在物理学中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2、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少
3、。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等。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测量?怎样进行测量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可以理解一、新课教学(一)测量的意义:课件展示一些视觉上的误判利用秒表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估测时间给出一个具体物体,让学生估测长度让学生估测学生回答感受物理现象的奥妙。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教学 预设新课教学运动会上,我们说谁跑得快,有多快?以上事例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估测得可靠吗?准确吗?为了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结论: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二)测量单位及换算: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经常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
4、度和时间的测量。要科学地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1、单位:古代:长度单位:身边物品或自然规律变化、丈、尺、寸、英里、里、光年等 时间单位: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日晷仪、沙漏、水钟等。 国际单位制:长度单位:米,符号为m。时间单位:秒,符号为s。为了利于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是国际计量大会于1960年通过的。我国在1984年采用。出示米尺,让学生认识1米到底有多长。并介绍1米是如何规定的。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时间的单位还有:年(y)、天
5、(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s)。2、换算关系: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m=0.000001m(=10-6m)1 nm=0.000000001m(=10-9m)(头发的直径约0.04mm,合40000nm) 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学生看书P17-18归纳学生熟悉2、3分钟。学生总结进行适当的解释学会换算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教学 预设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s。换算规律:大单位换算为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
6、位换算为大单位除以进率(注意:负指数学生没有学?)一道题中,注意写单位时要么全用汉字要么全用符号,不允许出现汉字符号混用的现象。如:1千米=1000m 或1km=1000米【出题练习】7.8dm=_m=_mm 60m=_mm=_m0.05km=_m=_cm 20 h=_ min=_s720 s=_ min =_ h 360 min =_ h=_s单位换算的正确书写格式:(略)3、长度和时间的估测建立1m、1dm、1cm、1mm的长度概念建立1h、1min、1m的时间概念【出题练习】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某同学身高1.50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一节
7、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一节课的时间为45_,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_。(三)、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其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透明刻度尺、三角板、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让学生认识了解。时间的测量工具:测时间的工具有手表或停表等。2、使用方法: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观察要点:零刻线在哪里?是否磨损。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多大?量程(测量范围: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练习作答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或估计练习作答仔细观察刻度尺回答观察书图2-16、2-17、2-18回答可以完成会用刻度尺教学环节
8、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教学 预设度)。2)使用方法: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并记下单位。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3)结果组成: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练习】用刻度尺测书的长和宽。停表的使用方法:拿出停表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请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用方法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特殊方法。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介绍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累积法、替代法*如何测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的直径*如何测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时间测量的特殊方法。*采用数
9、脉搏跳动的方法估测时间(四)、测量误差。我们从黑板上的记录发现虽然测的是物理课本的长和宽,但每一次测量结果不相同。为什么?1、什么是真实值? 每个物体的长度都是一定的,这个长度称为真实值。2、什么是测量值? 通过测量得到的值叫做测量值。3、什么是测量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测量误差。4、减小误差的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由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原因造成的。因此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以及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测量误差。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学生练习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讨论回答看书P22回答学生实验学生实验会基本的方法会作出判断教学环节教学内
10、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教学 预设(五)、测量活动学生活动1:用刻度尺测长度先观察刻度尺,并记录分度值及测量范围。让学生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大约6分钟时间,教师巡回指导。123平均值长度l/cm宽度b/cm测量结束后比较测量结果并提问:为什么我们不少的测量结果不相同呢?下去好好讨论。学生活动2:长度的估测(1)学生上黑板分别画出1m、1dm、1cm、1mm的长度。(2)估测教室的长度和宽度、黑板的长度和宽度,并测量。(3)估测课桌的长、宽、高,并测量。估测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课桌、凳子、黑板、教室、操场、钢笔等的长、宽、高。学生活动3:时间的测量(1)估测1分钟的
11、时间。(请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讲台桌上的大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三名若认为1min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谁对1min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2)用停表或手表先测出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可得脉搏跳动1次所需的时间。(3)请一部分学生用停表或手表来测量一个学生从后门走到讲台的时间,另一部分学生用脉搏跳动次数来估测一个学生从教室后门走到讲台的时间,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学生活动4:长度的特殊测量(1)测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的直径(2)测地图上铁路线的长(3)测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学生实验学生实验能操作课堂小结对照板书总结一下本节的的主要内容,提醒同学课下复习,下节课到实
12、验室做实验小结本节能小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教学 预设作业布置一、本节知识巩固:1小宇同学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物理课本长度分别是26.02cm、26.61cm、25.98cm、25.99cm,其中有一次测量记录是错误的。问:哪个数据是错误的?该课本的长度为多少?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生错误的原因是误差太大 B、产生误差的原因是测量中发生了错误C、操作、读数都正确,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学生汇报学生分析、概括可以完成二、新知识预习P221、2、3、4、5、6 预习作业:同步第三节自主学习补充练习加强练习教学反思
13、一、亮点:能够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了相应的测量工具,把所学的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学习效果较好;学习方法像累计法,控制变量法等这些物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物理的学习很有指导意义;谈到了拉长的橡皮尺的偏值问题,这些都很好。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查找自己的得失, 二、不足:没有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自己讲授的太多,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够做到开放。针对学生的回顾总结,应该加强物理相信过程的教育,着重做好体验生活这的物理,让生活走向社会,体现STS教育。没有充分体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学生在这方面感觉不好找不足, 三、再教设计: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不足,使教学更加完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效果应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