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586.50KB ,
资源ID:8237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2377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练习:6-2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练习:6-2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十六地质灾害基础性训练 (共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小题,共50分)下图为非洲某种自然灾害多年平均频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旱灾B.地震C.沙尘暴 D.泥石流2.图示自然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A.气温高,蒸发旺盛B.人类过度开垦草原C.地壳运动的结果D.降水多,坡度大【解析】1选B,2选C。第1题,该自然灾害位于板块边缘交界地区,故应为地震。第2题,由上题可知,图示灾害为地震,地震发生与气候、人类活动无关。【补偿

2、训练】地震按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300 km)。下图示意38N附近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地震震源深度垂直分布,其中乙板块向甲板块俯冲。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地带发生的地震()A.以中源地震为主B.多分布在海洋板块一侧C.多分布在大陆板块一侧D.震源越深的地震离边界越近(2)图中所示的甲、乙板块分别是()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解析】(1)选C,(2)选A。第(1)题,乙板块向甲板块俯冲,说明乙板块位置低,为大洋板块,甲板块位置高,为大陆板块。由图可知,震源集中分布在甲板块。第(2)题,(38N,142E)大致位

3、于日本东部沿海地区,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2021太原高一检测)近年来,全球地震频繁发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北美西部地区,Y地位于南亚中部。读下表回答3、4题。地点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与震中的距离/km地震发生时间(当地时间)震级死亡人数X2005.8上午10:257.48Y5002.5早上4:007.11 8203.从表中的资料看,下列哪项不能明确判断()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地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4.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A.人口

4、密度大B.距离震中近C.地震发生时间D.Y地位于板块边界地带【解析】3选A,4选D。第3题,不能明确的是震源深度;从图中的资料信息能够明确的是震级(产生的能量),所以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地;与震中的距离可以知道两地都不位于震中 ;有人员伤亡,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第4题,地震产生的危害与人口密度、经济水平、距震中的距离、地震发生的时间、抗震救灾的能力等有关,Y在南亚中部,不可能处在板块边界地带。【补偿训练】当地时间2020年6月23日墨西哥发生7.4级大地震,地震过后的75分钟内,累计发生147次余震,地震引发山体滑坡,阻断道路。气候局联合海洋局向周边发出海啸预警。完成(1)、(2

5、)题。(1)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海啸属于()A.海洋灾害B.地质灾害C.气象灾害D.天文灾害(2)山体滑坡及海啸等灾害的发生,说明自然灾害具有()A.周期性B.群发性C.复杂性D.突发性【解析】(1)选A,(2)选B。第(1)题,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从成因与发生过程看,海啸属于海洋灾害。第(2)题,一个地区或区域内大量地质灾害同时并发的现象,为自然灾害的群发性。山体滑坡及海啸等灾害的发生,是自然灾害的群发性现象。(2021大连高一检测)历史上,一次由地震诱发的滑坡切断了河流,形成堰塞湖(如图),该堰塞湖存续时间长达2万年。据此完成5、6题

6、。5.孕育该滑坡事件的关键因素是()A.坡度B.岩性C.地层倾向D.断裂构造6.与大部分堰塞湖相比,该堰塞湖存续时间显著偏长,最可能是由于堰塞体()A.规模较小B.透水性好C.底部坚实D.蓄水量大【解析】5选D,6选B。第5题,由图可知,片麻岩中存在一道断裂,且滑坡发生时沿断裂面下滑了一段距离。第6题,堰塞体透水性较好,意味着上涨的湖水可以随时持续通过透水层渗流下泄,水位上涨较慢,对堰塞体的水压较小,故堰塞体维持的时间较长而不会快速溃决。【补偿训练】读4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回答(1)、(2)题。(1)四种灾害分别是()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C.地震、火山、洪

7、涝、干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2)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A.多分布在板块内部B.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C.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D.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解析】(1)选C,(2)选C。第(1)题,从图中纵坐标时间尺度和横坐标持续时间看,在某一瞬间发生,时间较短,应该是地震,在某日发生持续几小时,推断是火山,在某月发生持续几天或几个月,应该是洪涝,在某年发生,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干旱持续时间最长,能持续几个月以上,故为干旱。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表示地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则地震多发;是火山,是可以进行有效监测的;是洪涝,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因为夏季

8、风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是干旱,主要造成农业减产,财产损失,不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2021潍坊高一检测)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7、8题。7.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D.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破碎8.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A.地势起伏大B.位于山区C.植被覆盖差D.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解析】7选D,8选D。第7题,气温日较差大,不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且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地壳活跃,岩石破碎,地质结构不稳定;降水集

9、中、山体坡度大都是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第8题,滑坡和泥石流都属于山区自然灾害,两者的发生条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泥石流的发生需要有水的参与,而滑坡不需要。下图为北京市泥石流危害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9.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达()A.49B.99C.149D.19910.依据泥石流的发生条件,推测乙地区()A.地势平坦,降水丰富B.地势陡峻,降水丰富C.降水丰富,植被茂密D.地势平坦,植被稀少【解析】9选C,10选B。第9题,图中相邻两条等降水量线的差值为50,则甲地降水量为700750mm,乙地降水量为800850mm,两地差值为50150mm。第10

10、题,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势陡峻、降水丰富、植被稀疏的地区,图中显示乙地区是泥石流危害重点区。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2021郑州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4月3日9时52分,台湾台东县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2021年1月9日,在台湾宜兰县发生5.1级地震,全台有震感。下图为台湾岛地形示意图。(1)地震是台湾岛最主要的和发生最频繁的地质灾害,其原因是什么?(2)在同一次地震中,岛的东部和西部灾害强度相同,但灾害的危害程度是东部大还是西部大,为什么?【解析】第(1)题,由于台湾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

11、灾害频发。第(2)题,读台湾地形图可知,台湾岛的西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而东部为山地,平原面积狭小,人口、城市分布少,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在同一次灾害中东部灾情必然小于西部。答案:(1)地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西部灾害的危害程度大。因为西部是台西平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而东部为紧邻海洋的山脉,人口、城市分布少,经济相对落后。提升性训练 (共30分)一、选择题(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021内江高一检测)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往往引发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图1为我国某堰塞湖形成及自行消失过程示意图。图2为该地堰塞湖疏通示意图。完成12

12、14题。12.该地最可能为()A.青藏高原东缘B.云贵高原东缘C.黄土高原北部D.内蒙古高原西部13.堰塞湖自行消失的时间长短,往往相差很大。从形成到溃决持续时间较长的堰塞湖,可能带来的影响()A.溃决前,堰塞湖以上河段沉积作用变弱B.溃决前,堰塞湖以下河段泥沙含量上升C.溃决后,堰塞湖以上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小D.溃决后,堰塞湖以下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大14.据图2分析,堰塞湖的()A.溢洪道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水流平缓B.溢洪道坡度更大,流速更快利于泄洪C.堰塞体堆积物较疏松,宜开凿溢洪道D.堰塞体堆积物体量大,宜开凿多条溢洪道【解析】12选A,13选D,14选A。第12题,根据图中

13、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地海拔高(3 000米以上),最有可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且青藏高原东缘降水较多,地势起伏较大,雨季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从而引发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云贵高原东缘接近东南丘陵,海拔相对不高;黄土高原北部海拔相对不高,且降水相对较少,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引发河道堵塞的可能性不大;内蒙古高原西部降水少,且海拔相对不高。第13题,溃决前,由于堰塞湖对堰塞湖以上河段的顶托作用,使得堰塞湖以上河段水速减慢,沉积作用变强;同时,堰塞湖以下河段泥沙含量下降;溃决后,堰塞湖内大量水体在短时间内下泄,堰塞湖以上河段流速加快,河流搬运能力增强,堰塞湖以上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

14、大。同时,堰塞湖以下河段的流量、流速均显著增加,堰塞湖以下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大。第14题,读图2可知,溢洪道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水流平缓,有利于堰塞湖的水体通过溢洪道缓慢下泄;结合图中堰塞体和溢洪道的相对位置可知,溢洪道并未选择在堰塞体上开挖,其原因在于堰塞体结构不稳定,在堰塞体上开挖溢洪道,易诱发堰塞湖溃决。二、非选择题(共15分)15.(2021娄底高一检测)2014年7月18日至22日,地处大巴山区的陕西镇巴县,连续三场暴雨导致了多个山沟中的山体大面积滑坡,沟谷地带一些房屋随着泥水移动摧毁。读下面三幅图完成问题。(15分)(1)结合甲图,请分析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2)请结合泥石流形

15、成示意图判断表示什么?并说明形成区的地理环境特征。(3)请简述泥石流的主要危害。【解析】第(1)题,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降水强度较大的区域。第(2)题,读图可知,处泥石流堆积,使下游河道堵塞;根据河流流向,在堵塞区上游,应是泥石流堵塞大河,水位上涨而形成的堰塞湖。图中为泥石流的形成区,读图可知,该区域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物生长不良,这样的

16、地形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汇集大量的水和碎屑物质,形成泥石流。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泥石流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主要表现在冲毁房屋、工厂、道路、桥梁等其他工程设施;破坏耕地、农作物、水利设施;阻塞河道,引发洪涝灾害;破坏生态环境;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答案:(1)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降水强度较大的区域。(2)读图,处泥石流堆积,很容易堵塞河道。根据河流流向,在堵塞区上游,应是泥石流堵塞大河而形成的湖泊。图中形成区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物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形成泥石流。(3)泥石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更严重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