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导入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写下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诗人贺敬之也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安采用信天游的格式写下了这首诗回延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写的回延安,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思想感情。导入2 回延安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2语言形式: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把握这首诗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阅读目标情感:感知诗歌内容,理清诗歌的叙事线索和感情线索,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三3文化意蕴: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重点,
2、涉及思考探究一、二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三学习目标12民歌、比兴:理解诗歌采用的陕北民歌写作方法,学习比兴的写作手法。写作目标选意象:学会选取典型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难点重点立德树人感受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的感情,做一个爱国爱家的人。贺敬之,1924 年出生,山东枣庄人,著名诗人、剧作家。他和丁毅等人集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 年斯大林文艺奖金。他的代表作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八一之歌十月颂歌等。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本文选自贺敬之诗选。贺敬之于1956 年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大会期间,诗人受到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目睹延
3、安城的新貌,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回延安。这首诗政治性和抒情性都很强,地域特色鲜明,民歌气息浓厚,在20 世纪50 年代创作的革命诗歌中属于上乘之作。背景资料预习资料速查文体知识预习资料速查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的一种诗歌形式。现代诗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现代诗按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可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等;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等。1.盏():量词,用于灯。2.登时:立刻。3.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4.油馍():油炸的黍米面饼。5.脑畔():诗中指窑
4、洞的顶。6.眼眶():眼皮的边缘所构成的框儿。zhn必考字词梳理读读写写字音、字形易错,注意韵母。mimpnkung注意部首,注意声母。字音易错,注意声调。()(铺床)()(当铺)pp多音字必考字词梳理铺()(羊肚儿)()(肚皮)dd肚铺:词性辨音法。“铺”作名词时读“p”,如“当铺”;作动词时读“p”,如“铺床”。形近字必考字词梳理延()(延安)涎()(垂涎)诞()(诞生)ynxindn糜()(糜子)靡()(靡靡之音)麾()(麾下)mimhu垂涎三尺垂涎欲滴指将帅的部下。敬辞,称将帅。必考字词梳理窑()(窑洞)窖()(地窖)yojio畔()(田畔)衅()(挑衅)pnxn以义辨形法:“畔”指田
5、地的边界;“衅”本义是血祭。诗歌的五部分各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诗歌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试举一例品析。内容语言线索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预习思考问题这首诗是以怎样的线索来结构全诗的?2导思 1导思 3导思 4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关键词:热爱/歌颂延安课文初读感知读法指导这首诗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朗读时,要认真把握诗的节奏停顿、韵律语气,带着豪迈、明快的感情基调高声朗读。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应读成“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加点的部分为重读),读出内心的激动;“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要读出豪迈、喜悦之情。课文初读感知文章脉络第一部分:表达重
6、返延安时的激动之情,以及见到延安亲人时的喜悦之情。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表达对延安的感激之情。第三部分:描写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表达亲人相聚的喜悦之情。“我”:跳、抓、贴、搂、扑亲人:唱、笑、招、迎回延安激动、喜悦小米饭养大“我”红旗与书教育“我”忆延安无限感激父老乡亲保延安祖国建设大发展话延安喜悦之情课文初读感知第四部分:描述延安城新面貌,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第五部分:回顾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前程,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变化巨大旧貌换新颜赞延安赞美之情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祝延安惜别之情课文整体感知简要概括课文主旨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回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描写,歌颂了
7、延安人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辉煌成就,抒发了诗人重游革命圣地的无限喜悦之情和对延安、延安人民及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一课一法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表情,着眼于面部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运用神态描写,可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本文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延安人民的热情好客,表达了作者对延安、延安人民及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一法一课一法运用时注意:(1)要用一些富有特征、表现力强的修饰性词语写好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2)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情感上的褒贬抑扬来刻画人物的神态。(3)要把神态描写结合在对人物行为或语言的叙述中,以达到形象
8、深刻、入木三分的效果。一课一法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羞赧娇羞一例一课一法一练写作时我们常常会运用“神态描写”,请你试着写一个片段。板书设计回延安展望未来回顾历史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回延安追忆延安,感激思念欢聚延安,喜悦兴奋描述延安,欣喜赞美展望延安,热爱惜别重返延安,激动喜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