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76KB ,
资源ID:823313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233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核心素养同步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核心素养同步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1、第二单元第5课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答案】D【解析】根据政权的地理位置,曹丕定都洛阳,刘备定都成都,孙权定都建业(今南京),由此可以判断D项正确。2(2020天津部分区)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这反映出()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D南北对峙阻断交流【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可以看出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故答案为B项;当时北方经济水平超过南方,排除A项;北方长期战乱,不利于恢复生产,排除C项;D项中的“阻断交流”说法绝对,排除。3(2020北京朝阳)三国时期,鱼豢著魏略记述“(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这一现象表明,氐人当时()A已经完全以农耕生活为主B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C生产以耕织和饲养相结合D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答案】C 【解析】据材料“(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可知,氐族人能织布,善于种田,畜养豕牛马驴骡,这表明了氐人当时生产以

3、耕织和饲养相结合,C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氐族人的生活习俗,没有涉及“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B、D两项错误。4(2020北京西城)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如图反映的社会状况出现于 ()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页A西汉B西晋C唐朝D北宋【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并存的朝代是西晋,B项符合题意;西汉时期只有匈奴雄踞北方,A项错误;唐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有突厥、回纥和靺鞨等,北宋时期北方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契丹、女真和蒙古,C、D两项不符合题意。5资治通鉴记载:

4、“(西晋)永嘉之乱,中州人士避地河西(今河西走廊),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该现象体现了(A)A中原文化的拓展B中西部经济融为一体C社会分化的加深D河西文化圈正式形成【答案】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永嘉之乱后,中原人为躲避战乱而逃至河西走廊,但中原礼仪文化却世代相承,说明中原文化拓展到河西之地,A项正确;B项,题干与经济交流无关,排除;题干中并未体现河西社会分化的深化及自身文化圈的形成,故排除C、D两项。6(2020济南)东晋南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一批割据政权。而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这说明()A

5、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C北方经济发展落后南方D南北方民族交融逐步加深【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东晋南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一批割据政权。而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北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B项正确;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是南宋,A项错误;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北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C项说法错误;D项不是材料主旨。7(2020北京房山区)三国志卷三魏书称:“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

6、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据此可知()A国家分裂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曹魏政权中断了与西域的联系C西域诸国与中原的交往仍很频繁D西域依然是东西方交往的桥梁【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西域虽不能尽”“无岁不奉朝贡”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西域国家与中原的交往比较频繁 。分析选项,只有C项西域诸国与中原的交往仍很频繁,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8(2020北京房山区)如图反映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

7、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政权重视农业【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原各族迁往江南”可知体现的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项符合题意;江南地区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都是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与材料无关,A、B、D三项排除。9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疆域大体上局限于淮河、长江流域以南。其势力范围最广时,在北方到达()A淮河B淮河以南C黄河南岸D长江北岸【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政权在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故C项正确,A项错误;东晋疆域大体上局限于淮河、长江流域以南,包括淮河以南、长江北岸,故B、D两项错误。10(2020天津河北区)北

8、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孝文帝此项改革()A强迫官员放弃本民族习俗B实现了北魏的富国强兵C有利于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D大大加剧了民族间矛盾【答案】C 【解析】据材料“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诏令朝臣说汉话,尤其是年龄三十以下的大臣必须改说汉语,否则降爵黜官,这有利于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主旨;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B项夸大其词;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

9、卑族汉化封建化过程,D项理解片面。11(2020枣庄)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A拓跋宏B苻坚C李世民D忽必烈【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汉化政策”“新都洛阳”“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可知,这一人物是拓跋宏,选项A项正确;选项B、C、D各项在都城和民族方面与题干不符,排除。12(2020北京东城)魏书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材料说明孝文帝()A认同汉族文化B注重学以致用C锐意改革旧俗D潜心文学创作

10、【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说明孝文帝精通、认同汉族文化,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孝文帝学以致用,故B项错误;材料和锐意改革旧俗、潜心文学创作无关,故C、D两项错误。13(2020北京昌平)古墓中的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面的两块画像砖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南北统一【答案】B 【解析】据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的砖画“制作蒸馍与烙饼”“食用烧烤食品”可知,这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汉人学习胡人的生活习俗,表明汉人与胡人的

11、生活习俗相互交融,故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民族交融,故选B项;画砖是出土于甘肃,不能体现江南开发,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汉人学习做胡人的食品,没有体现政权问题,C、D两项错误。14陈寅恪先生评论,北魏孝文帝“变胡语、胡姓与胡名为汉语、汉姓与汉名,进入了汉化的实质问题,鲜卑贵族变为文化士族的道路打通了”。该评论认为孝文帝改革()A利于提高鲜卑贵族的文化地位B打破了原有的等级制度C改变了鲜卑族落后的游牧生活D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答案】A 【解析】 “变胡语、胡姓与胡名为汉语、汉姓与汉名”有利于鲜卑族的汉化,利于促进鲜卑贵族的文化进步,故选A项;鲜卑族的汉化政策与打破鲜卑族的等级制度无关

12、,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15(2020泰安)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D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答案】D 【解析】据材料“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可知,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黄河流域乃至长江流域都出

13、现了这样的壁画,这体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D项符合题意;据材料体现的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而不是畜牧业,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佛教”,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生活富足,C项错误。1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民族交融增强,所以此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故选B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没有建立稳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即便有过

14、短暂的统一,也没有实现巩固与发展,排除A、D两项;繁荣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不符,排除C项。17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答案】D 【解析】材料“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说明这些少数民族主动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侧面佐证中华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中的“全部”太绝对,西晋对内迁各族人民实行仁政与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

15、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没有必然联系,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18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东周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后,洛邑的语言就成了东周时期官话的基础秦汉汉代官话为“洛语”,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为“雅言”魏晋西晋以“洛语”为官话。衣冠南渡后,“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官话)A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B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C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答案】B 【解析】秦朝已经实现了全国性文字的统一,且材料反映的是官方语言的发展,A项错;C项“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材料反映了朝代更迭、都城迁移

16、与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紧密相关,这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故B项正确。19(2020聊城)资治通鉴卷140概括记述了北魏孝文帝改姓氏的诸多措施。宋末元初人胡三省在注释此处时感慨道:“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这一感慨可以佐证,孝文帝时的北方民族交融()A冲击了传统华夷观念B巩固了士族的政治地位C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D直接促成了隋朝统一【答案】A 【解析】材料“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的意思是:从姓氏来源看,隋唐时重要的政治人物,固然很多是鲜卑人,从文化水准看,他们却已经是卓越的汉族士人了,事实上再没

17、有任何意义要辨别他们的氏族。由此可见,材料反映了民族交融加强,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巩固士族的政治地位”,B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南宋,且C项与材料无关;D项说法违背史实。20.史记汉书的本纪和人物传大都开门见山,直述人物言行。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史书,不仅在“传”首载明其祖、父等先世的官阶、履历,还在“传”末详述其子孙。这一变化反映当时()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B.史书编写体例的革新C.门阀士族制度的盛行D.思想活跃局面的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书,不仅在传首载明其祖、父等先世的官阶、履历,还在传末详述其子孙”体现了门阀士族制度对

18、史书的影响,反映了当时门阀士族制度的盛行,故选C项。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1)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三国之间的政治态势。(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结束的。【答案】(1)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为魏;刘备定都成都,国号依然是汉,简称蜀;孙权定都建业,国号为吴。三国之中魏国国力较强,蜀、吴加强了联合。

19、(2)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要根据所学史实,答出三国最后的结局和西晋的建立与统一。22人口流动反映了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为46世纪中国境内民族迁移示意图。材料二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东晋政府允许侨人(侨人:指寓居南方的北来人口)登记户籍,注明本人的原籍,并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

20、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北方统治者面对大规模民族迁移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方东晋政府对民族迁移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答案】(1)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2)措施:东晋政府允许侨人登记户籍,免除赋役。影响:有利于社会安定,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可知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从塞外迁移至中原地区,中原汉人进一步迁往江南,结合史实可知此时期北方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少数民族汉化的措施,如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第二小问“影响”,结合史实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知南方东晋政府采取了允许侨人登记户籍,免除赋役的措施。东晋政府的措施有利于社会安定,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