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观察的范围教材第3435页内容。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了解物体间的相互关系,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借助画图、操作等多样化的活动,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一、创设情境1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立在桌面上,请你将你的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后面,请你坐直,你能看见你的文具盒吗?为什么?2你能想个办法看见文具盒吗?前提是不移动你的数学书,不移动你的文具盒,也不变换你自己的位置。为什么呢?3总结:看来观察的范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2、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秋天到了,桃子成熟了,落得满地都是,有只猴子闻到香味赶来了,可前面有一堵墙,什么都看不到,真着急,猴子想:爬树是我的强项,爬到旁边的树上看一看吧。(出示课件)1小猴子爬到了这个位置,我们把它确定为A,老师用这条线表示小猴子的视线,这条线是什么形状的?它是从A点进行观察的(描出这个点),我们起个名字叫:观察点(板书)。2猴子的视线被什么挡住了?它的最高处在哪里?我们给阻碍视线的这个最高点也起个名字,叫阻碍点(板书)。3顺着猴子的视线一直画下去,与地面的交点就是猴子能看到离墙内最近的点A,指名说说猴子看到墙内的哪些地方?从A到墙角之间的这几个桃子,小猴子能看到
3、吗?4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离墙最近的A点的?5如果小猴子继续往上爬,爬到B处或者更高的C处,那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课件出示思考题)指名读题,请你先想一想,再翻开书第34页画一画,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画法和想法。(1)展示学生作业,并指名说明画法,指出离墙最近的点和看到的范围。(2)全班交流汇报,引导发现:小猴子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板书:高,大)6小结: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板书:变化,变化)7想到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里有一句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三、巩固应用(一)活动一:变化的楼房。(课件出示)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A
4、和B。客车行驶到位置时,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一部分;客车行驶到位置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1司机能够看到的是哪一部分呢?是如何确定的呢?2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如何变化的?3学生独立思考再动手在图中画一画,最后与同桌交流。4汽车位置在变化,说明什么在变化?阻碍点有变化吗?5小结:观察点变化,观察范围也发生了变化。(二)活动二:路灯下杆子的影子。1四根同样高的杆子,你能画出它们在同一盏路灯下的影子吗?(课件出示:第35页练一练第2题)2说说此时观察点在哪里?阻碍点在哪里?3教师先演示画出路灯下其中的一根杆子的影子,再让学生自己练习画其他杆子的影子。4全班交流
5、,引导学生发现: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长。5比较变化的楼房和路灯下杆子的影子有何不同?6引导总结: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三)活动三:猫捉老鼠。(课件出示第35页练一练第3题)我们都知道猫和老鼠是一对天敌,当猫看到老鼠就会扑上去捉住它,有这么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就躲到残墙的后面,可是小猫在残墙前,小老鼠可以在哪个区域活动又不会被小猫发现呢,你们愿意帮助它解决这个问题吗?1请你在第35页图2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再与同桌交流一下。2全班交流。(教师课件演示)四、拓展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与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六、拓展练习晚上与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远离路灯时呢?观察的范围观察点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广观察点越低,观察到的范围越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了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伴随学生的推理、想象、交流、创造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