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葛市一高高三语文组众里寻他千百度人物形象诗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2、掌握有关人物形象的命题方式和解题策略。3、灵活有效地把人物形象类的答题步骤运用到诗歌鉴赏中。二、经典精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定风波苏轼(76页)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吟啸:吟咏啸歌。 芒鞋:草鞋。 向来:此处
2、为“方才”之意。(1)比较“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和“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谈谈本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答案:“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不畏严寒,不惧官场黑暗,傲然独立,突出的是“孤傲”;“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体现出的是“淡泊”;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面对挫折打击,能自我解脱,显示出的是“旷达”。(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示例一)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
3、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示例二)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
4、,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
5、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三、高考链接1.(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1.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解析:本诗中的人物形象是诗人自己即抒情主人公。抓住作品中“逐”“立”两个动作和“忘”“爱”这两个心理描写的词语,不难看出诗人是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6、。参考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四、牛刀小试诉衷情陆游 (79页)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试题:简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一)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
7、无门的感慨。(步骤三)五、知识积累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另一类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所以,有时两种形象又具有统一性的一面。二)人物形象鉴赏指导:(1)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鉴赏时做到先了解作者,准确把握与诗人有关的资料,如生平经历、代表作品、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如果该作者不是熟悉的作家,一定要
8、关注题干中给出的作品年代和诗歌给出的相关注解。(2)注意细节刻画,抓住人物特征。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那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词语,尤其是反映心情的词语,在鉴赏时要找出来仔细品味。(3)抓住诗中所写景物。有时还要关注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这样可以准确总结出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孤云敬亭山等,对表现诗人独坐敬亭山时流露出的孤寂情绪起
9、到了映衬作用。(4)注意艺术手法的运用。古诗刻画人物形象、展示性格特征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烘托、对比等。三)人物形象类提问方式: 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 试说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的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 通过诗中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个性等)(深化)。五)知识补充:人物形象常用术语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
10、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
11、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六)常用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