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循环教学设计学科 地理授课年级设计者 工作单位课题名称 水循环授课学时1课时课标依据及分析 课程标准内容“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表达了三个要点: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运用水循环示意图”体现了“标准”对学习“过程”、“方法”的强调。一、 教材 分析 1.教材地位 教材在前面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岩石圈、大气圈等知识,本节课把我们的视野扩大到水圈(尽管知识的落脚点在陆地上),水圈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循环更是把这四大圈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促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各圈层之间实现物质和能量交换;影响气候和生态,塑造着地表形态。 2.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有:水循环过程(类型、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说出”是一般性要求,即了解;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说明, “说明”要求理解和掌握。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水循环的学习,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3、。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有:水循环过程(类型、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说出”是一般性要求,即了解;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说明, “说明”要求理解和掌握。学情分析 学生的已有知识是知道自然界水的存在形态、能够概括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各圈层的特点。已有的技能是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会的知识是河流的补给和水循环,河流的补给学生不容易理解全面,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是难点,特别是水循环的意义学生理解难度大,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完成。教学策略与方法 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
4、的影响。教学难点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课前准备 1.独立完成预习案并在教师批阅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2.独立完成合作探究案并将未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到“我的疑问区”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学习环境( )普通教室 ( )多媒体教室 ( )网络教室 ( )其它教室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媒体的应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通过“提升再生水利用率 ,缓解水资源短缺”视频导入新课学生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明确教学主干内容,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解读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培养动手能力、
5、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水循环的学习,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生倾听,并完成笔记。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及要求3.反馈预习案教师反馈说明预习案解答中出现的问题,梳理对应的知识内容,提出建议和要求,表扬优秀小组及个人。学生倾听多媒体呈现最佳小组和个人提高学生解答分析和表述地理问题的能力4. 小组讨论、展示、点评、质疑分配展示及点评任务并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1) 各小组明确展示及点评任务(2)小组各成员起立讨论、交流及展示。(3) 展示小组到前后黑板展示相应问题,其他同学到黑板书写
6、我的疑问(4)点评组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及教师进行质疑与点评同学进行互动。点评同学分析试题解题思路,剖析展示答案,评价展示书写的规范性、分点作答及字迹工整性。1. 展示分配小组任务。2. 教师点拨后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1)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和书写规范性的能力。5.知识总结及反馈学习目标多媒体投放知识总结框架及反馈学习目标1. 学生完善预习案部分“我的知识体系”2. 认真倾听,做好记录。1.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2.回扣目标,了解教学达成状况。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随堂练习知识点学习目标测试题目内容河流补给类型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综合补给示
7、意图, 读后回答。(14分)(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的水源补给形式, 由图可判断:A是 补给,B是 补给;C是 补给, 判断依据是 。(6分)(2) 判断该图中两条曲线 , 哪一条是在修坝后测到的? ,为什么? 。(3分)(3) 这条河流位于我国地区 。(1分)(4) 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是 ,原因是 。(4分)个性化练习水循环过程及意义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_循环。(6分)(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_和_资源。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6分)(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
8、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_环节。人类可以通过_、_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6分)学习评价 由于本课属于自然地理部分的主干知识,学生在高一阶段有了一定的基础,课程中关于水循环的类型和过程的理解相对容易,但是学生对水循环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及水资源利用和产生问题的理解和表述都不够准确,教学中侧重了关于原因问题的讲述和语言的规范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课后作业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中,均有的环节是和。 (2)人类活动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环节来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4)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该项课题的研究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或教学流程图) 1.课前编制导学案(分为预习案、探究案、巩固提高案三部分),对课前预习案,进行祥批祥改。 2.导入新课 3.解读学习目标 4.反馈预习案 5.小组、讨论、展示和点评质疑,教师点拨 6.总结、反馈学习目标 7.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