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年下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高三历史)一、 选择题(有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2、魏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傅玄在马(钧)先生传中记载,“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 ,令童女儿转之,而溉水自复,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材料中横线处的灌溉工具是 A筒车 B风力水车 C水排 D翻车3、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
2、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4、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5、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A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3、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D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6、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A证明孙中山的阶级属性发生改变 B表明孙中山已完全接受中共革命主张C说明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D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7、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4、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8、恩格斯说,侵略战争给了中国以致命的打击,“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瓦解”。“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和“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恩格斯这段论述主要是 A揭露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严重的危害 B认为侵略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C说明侵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D强调侵略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制度9、下列企业按其性质进行组合,正确的是继昌隆缫丝厂 发昌机器厂 开平煤矿 大生纱厂A B C D10、从下图中,可以获得的结论应该是近代
5、中国国民收入示意图(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A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1936年后各行业产值均大幅下滑 C中国工业化水平处于初期阶段 D“一战”后民族工业陷入萧条11、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一届人大19541958年二届人大19591963年三届人大19641975年四届人大19751977年五届人大19781982年54115A第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十扰D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12、1949年2月,毛泽东第一次走出国
6、门访问苏联。经过谈判,中苏双方于1950年2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当时,毛泽东访苏的主要意图是 A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B支持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C希望苏联成为第三世界的后盾 D借助苏联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13、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14、有研究人员作了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右图显示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它说明A安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受严重的挫折D家庭
7、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15、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16、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8、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17、中美建交公报公布当天,美国政府声明:“今后,美国人民和台湾人民将在没有官方代表机构,也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保持商务、文化和其他关系本政府将寻求调整我们的法律和规章,以便在正常化以后的新情况下得以保持商务、文化和其他非政府的关系。”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美国与台湾交往属民间交流美国政府仍将插手台湾问题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 B C D18、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友左边
9、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这说明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19、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棱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A颁布“解负令” B发放公职津贴 C组成“四百人会议”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20、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
10、判,不得处死刑。”该条款体现了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B 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C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D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21、1913年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奥利弗霍姆斯认为,“如果我们丧失了宣布国会立法无效的权力的话,我不认为美国走到尽头了。但如果我们不能宣布几个州的法律无效的话,我认为联邦就会陷入危机。”这表明,他强调的是维护美国政治体制中A分权制衡原则 B联邦至上原则 C人民主权原则 D契约神圣原则22、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发表声明指出:“美国正在或可能向外国援助,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是每一个美国人严重关切的事情,因为这种援助,美国商人、农民和工人会从大最出口中
11、获得实惠。”为此美国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2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A巴黎公社失败 B欧洲三大工运失败 C俄国七月事件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4、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
12、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D近代德国宪法是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二、非选择题(有2小题,第25题24分,第26题28分,共52分。)25、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大革命”
13、是指什么?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 (2)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10分) (3)“第三次大革命”后,建国初期在建立民主国家的过程中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6分)26、(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了满足洋务运动对洋务人才的需要,在早期留美的容闳上下努力之下,(1872年)120名12岁l5岁的幼童赴美留学,开中国留学运动之先河。洋务运动中期派出近百人的船政留学生,分赴欧洲各国学习船政和军事,回国后担任各级海军将领。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北洋海军将领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等。这批
14、留学生中对中国近代化事业贡献最大的是被称之为“精通西学第一人”的著名维新思想家、翻译家产复。 李尚敏、朱芹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现代启示材料二 清政府于1896年派唐宝锷等13名学生赴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赴日留学的开始。1898年,清政府拟定了遴选生徒游学日本事宜片,规定了官派留学日本的办法,留学日本的国家政策自此确立。 丁相顺晚清赴日法政留学生与中国早期法制近代化材料三 中共旅欧支部于1923年开始从当地选派一批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和华工青年去苏联深造。孙中山逝世后,包括一些国民党委员子女在内的革命青年和国共两党党员,被派往苏联留学,从而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留苏学习高潮。 张彩丽、刘瑞丽中国近代留学
15、教育走向、学习内容及历史意义分析材料四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个人通过托福考试申请国外大学奖学金的出国留学方式开始在一些学习精英中涌现。继早期“留美热”后,“留日热”“留加热”“留澳热”“留英热”又相继形成。据教育部统计,1978年到2007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21万人,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卓越人才。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约32万人。30年来出国留学规模扩大了168倍。 中国教育新闻网1978年:留学史掀开新的一页(1)据材料写出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主要目的地的走向。(2分) 欧美(19世纪70、8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20年代
16、)世界各国(1978年以后)。(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1)问中后两次留学目的地转向的时代背景。(10分)(3)材料中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途径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分)据材料四,简要归纳1978年以后留学教育的特点。(2分)(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概括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6分)从中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2分)三、模块附加题(每题10分,共20分。)27、(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乏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
17、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荆公(王安石)当诸法草创将次就绪之时,不免有求治太急、用人太滥之弊耶?青苗法立意虽善,然以理势度之,不能有利而无弊,其或初年行之颇得其人,故见效多而见病少欤?抑公之聪明犹有所蔽,未及尽察欤?虽然,如当时反对党之诋其有弊而无利,此又殆必无之事。免役法厘革数千年之苛政,为中国历史上讦一新纪元。当改革伊始,虽不免一部分人略感苦痛,然所不利者在豪右之家,前此有特权者耳,自余细民
18、,则罔不食其赐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上万言书的背景和基本主张。(5分)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总体评价。(2分)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改革要取得成功应注意哪些因素?(3分)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的故宫跟西方的宫殿相反,宫殿作为另外一种物品是与城市分隔开来的。但中国的宫殿把各个单体建筑注入了一种融汇的趣味,使宫殿本身只不过是整个城市连同它的城墙街道等更大的有机体的一个部分而已。太和殿作为建筑本身也不高大。西方宫殿的体量远比它要大的多,可为什么会感到太和殿如此雄伟、壮观呢?重要的不是建筑本身,而在于周围环境的衬托,
19、在于事先空间序列的渲染和感受。 据中国古建筑之美和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编写材料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据联合国保护世界遗产公约材料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故宫已陆续进行了600多项大大小小的保护性修缮工作。从2002年开始的故宫大修,预计到2020年
20、完工。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故宫试图限流8万人,事实上故宫接待4104万人,10月2日当天的客流就达到1278万人。 据京华时报请回答:(1)据材料一,北京故宫体现出怎样的建筑设计思想?(2分)(2)据材料二,概述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符合了哪几项标准?(4分)(3)故宫作为皇家宫殿,展示出历史的重要阶段。它展示的阶段特征是什么?(2分)(4)据上述材料,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需要注重哪些原则?(2分)东阳中学2012年下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答题卷(高三历史)一选择题(24小题, 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
21、4二.非选择题(25题24分,26题28分 ,共52分)25、(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 (2)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10分) (3)“第三次大革命”后,建国初期在建立民主国家的过程中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6分)26、(1)据材料写出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主要目的地的走向。(2分) 欧美(19世纪70、8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20年代)世界各国(1978年以后)。(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1)问中后两次留学目的地转向的时代背景。(10分
22、)(3)材料中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途径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分)据材料四,简要归纳1978年以后留学教育的特点。(2分)(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概括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6分)从中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2分)三、模块附加题(共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28、(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上万言书的背景和基本主张。(5分)(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总体评价。(2分)(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改革要取得成功应注意哪些因素?(3分)29、(1)据材料一,北京故宫体现出怎样的建筑设计思想?(2分)(2)据材料二,概述故宫作为世界文化
23、遗产,符合了哪几项标准?(4分)(3)故宫作为皇家宫殿,展示出历史的重要阶段。它展示的阶段特征是什么?(2分)(4)据上述材料,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需要注重哪些原则?(2分)浙江省东阳中学2012年下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高三历史)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ADCDCDCBDCCA131415161718192021222324BDDAADCABBAA25、(1)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6分,每点3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
24、,可酌情给分)(2)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因素: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政治因素:清政府实施的各项改革;民族危机的加深。思想因素: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不同: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采用三权分立制度。(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6分)26、(1)日本 苏联(2分)(2)20世纪20年代:学习西方探索救国道路的挫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国工人运动兴起,中国
25、共产党成立;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共产国际的影响。(6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1978年以后: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进行;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发展;新时期外交方针的调整。(4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变化:经历了首先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继而引进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最后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过程。(6分)特点:留学人数多(规模大);范围广(所涉及留学国多,遍及全世界);出国留学方式多样化。(2分,任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影响:培养了大批各方面人才;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
26、联系;改变了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启示:进一步扩大中外交流,积极吸取国外先进文化;调动广大留学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他观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7、(1)背景:财力困穷;风俗衰坏;法度不彰。(3分)主张:法先王之政(意),实行变法;讲究治财之道,理财以富国。(2分)(2)评价:在肯定变法的前提下;指出变法存在的缺陷。(2分)(3)因素:改革要把握时机;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改革要循序渐进;权衡政策的利弊;处理好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任意3点,3分)28、(1)和周围环境的融汇与衬托(与周围环境之间形成整体性) (2分)(2)它代表一种独特性和创造性;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一种建筑或景观的范例。(任答两点,得4分)(3)明清时期皇权专制空前加强的特征。 (2分)(4)真实性和完整性;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经济利益(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相得益彰。(任答两点,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