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264KB ,
资源ID:82075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2075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终考前拉练试题(2)(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终考前拉练试题(2)(含解析).doc

1、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终考前拉练试题(2)(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西)周人表述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一统观念,天子更多是被尊为共主,其政教之所及,往往是象征多于现实,文化重于政治。材料意在说明西周A. 文化制度优于政治制度B. 在国家结构上具有松散性C.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D. 王权得到诸侯邦国的认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的是井田制下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天子更多是被尊为共主”,“文化重于政治”说明西周时期诸侯独立性较大

2、,天子被尊为共主,所形成的文化心理认同比政治方面影响更大,表明在国家结构上周王室和诸侯国之间具有松散性,故B选项正确;材料中的“文化重于政治”指的是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比政治方面产生的影响更多,不是指文化制度优于政治制度,故A选项解读材料有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故C选项错误;“天子更多是被尊为共主”“其政教之所及,往往是象征多于现实,文化重于政治”,说明西周的文化方面影响更大,没有体现王权得到诸侯邦国的认同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2.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

3、,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 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 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 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小农经济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经济兼并,政治动乱,水旱灾荒),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3.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受过教育的“士”或进入诸侯大夫的机构,或独立于社会,形成一个不拥有政治地位却拥有文化的

4、知识阶层。到了秦汉时期,传统知识分子逐渐转变为思想依傍古人、热衷仕途、委身皇权。导致这一变化的文化因素是A. 优先兴办教育B. 科举制度的僵化C. 背离传统礼制D. 儒家思想的限制【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材料“秦汉时期,传统知识分子逐渐转变为思想依傍古人、热衷仕途、委身皇权”反映了西汉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的文化背景,故D正确;优先兴办教育属于政府的教育政策,不是文化因素,而且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兴办教育的措施,这并不能解释材料中的变化,故A错误;汉代没有科举制度,故B错误;依傍古人、热衷仕途、委身皇权并不与传统礼制相冲突,故C错误。4.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汉赋“

5、包括宇宙,总览人物”“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文化追求,体现了西汉鼎盛时期的主流文化精神。这里的“主流文化精神”是指A. 夸张铺陈B. 奋发向上C. 全面鼎盛D. 贯通古今【答案】B【解析】【详解】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王朝的恢弘气势。展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故选B。A是汉赋的手法,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A。C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贯通古今”的信息,故排除D。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

6、正制好B. 认为科制要优越于察举制C. 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D. 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未提到九品中正制以及科举制,所以不能得出作者对察举制和科举制、九品中正制的比较,故排除AB;材料强调的是察举制原始用意的积极作用,排除C;材料中“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是作者对察举制以品行代替血缘的肯定,故选D。6.上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A. 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B. 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C.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D.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可知,政府对贫贱庶人变卖永业田及富

7、庶兄弟、寺观、王公百官等占田行为无力管控,说明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C项正确。材料反映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不等同于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排除A。从材料中不同文献的记述可以看出,唐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存在百姓“佃食”的现象,自耕农经济仍占主体,“基本取代”说法错误,排除B。材料反映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非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D。7.宋代官田招佃,往往张榜招募流民,采取自愿原则,并订立租佃契约,同时规定如果佃农不愿继续承佃,要求退佃和迁徙,官府不得无理阻拦。据此可知当时A.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B. 中央对地方权力失控C. 租佃双方毁约现象严重D. 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答

8、案】A【解析】由材料“采取自愿原则,并订立祖佃契约,同时规定如果佃农不愿继续承佃,要求退佃和迁徙,官府不得无理阻栏。”,说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租佃双方毁约现象,排除C;材料无关土地兼并现象,排除。8.元世祖时期,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结果每年上百万石的稻米海运至京师。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南北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B. 跨地区长途贸易发达C. 国家经济重心的变迁D. 农作物水稻种植区城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元世祖时期,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可知,稻米主要产自南方,结合

9、所学知识,中原经过长期的战乱摧残,经济发展缓慢,粮食仰赖南方供给,说明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南北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只是反映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稻米主要由南方海运过来,A错误;明清时期跨地区长途贸易发达,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水稻种植区域扩大,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元世祖时期,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联系所学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分析解答。9.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凡故杀他人马牛,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这些法律规定反映出当时

10、A. 小农经济出现衰退现象B. 政府严格控制民间经济活动C. 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D. 民间屠宰耕牛现实普遍【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明朝法律对屠宰耕牛的行为实施严惩。从侧面体现了耕牛对当时社会的重要作用,表明明朝时期农业的耕作方式主要是铁犁牛耕技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是自汉代以来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说明农用动力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故答案为C项。A项,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屠宰耕牛不属于经济活动,排除;D项,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点睛】牛耕技术是农业技术的一大飞跃,它的意义在于: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力;大大提高了农业

11、生产劳作的效率;牛耕使耕作更为精细,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提高了劳动效率;可以大面积开垦荒地,提高产量。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是十分重视对耕牛管理的。10.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A.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B. 绝对禁止中外贸易C.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

12、法令不能随便出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口通商,故D正确。广州为通商口岸,在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故A排除。绝对禁止中外贸易,不符合闭关锁国政策内容,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故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闭关锁国政策11.史学界研究军机处的成立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等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A. 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得以成立B. 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C. 历史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结论D. 军机处的设置具有机密性特点【答案】A【解析】【详解】根

1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军机处逐渐演化,不同的史学家对于它演化完成的认知有差别,故A项正确;中国君主集权在明清一步步走向顶峰,并不艰难,故B项错误;严谨的历史研究是可以得出确切结论的,排除C;军机处设置是为了用兵西北,内容保密,并非机构保密,故D项错误。12.历史学家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材料所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贵族集团追求奢华生活B. “大一统”的集权统治C. 官僚集团普遍贪污浪费D. 巨额的军事、行政开支【答案】B【解析】

14、【详解】材料主旨认为中国古代消费结构是异常的。这种现象根源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即“大一统”的集权统治。故答案为B项;贵族集团追求奢华生活是材料信息,不是原因,A项排除;官僚集团普遍贪污浪费可以成为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C项排除;D项说法是材料部分信息,以偏概全,D项排除。13.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 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1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可知,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答案选B;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但并没有产生新的因素,所以排除A;C、D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繁荣,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14.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这主要说明中国古

16、代城市A. 以政治职能为主B. 以商业职能为主C. 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D. 商业限制被打破【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商业职能依附于政治职能。“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体现了城市对农村的管理及农村服务于城市等特点。故答案为A项,B项排除。CD项,材料没有体现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商业限制被打破,排除。15.探索发现中有文章说:“(明清时)由于徽商的奢侈消费、争造私家园林,一方面抽走了大量可用于生产和交换的商业资本并使部分徽商处于囊中羞涩的窘境;另一方面却又催生了整个扬州的繁荣,使得扬州在城市建设、园林构造等方面独树一帜。”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这一社会现象最重

17、要的影响是A.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 促进了商帮的壮大C. 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D. 使得了商业资本的迅速集聚【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大量可用于生产和交换的商业资本”被“抽走”用于“城市建设、园林构造等方面”,紧扣设问要求“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明清时期,“大量”“商业资本”被挪用,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缺少必要的资金,也就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故答案为A项。B项,促进了商帮的壮大与材料中“并使部分徽商处于囊中羞涩的窘境”不符,排除;C项,从所给材料来看,“扬州的繁荣”是由于“城市建设、园林构造”,不能得出城市的经济功能是否增强的结论,排除;D

18、项,使得了商业资本的迅速集聚与材料中“抽走了大量可用于生产和交换的商业资本”不符,排除。16.如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时期迁出他乡种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18501879年721549818801911年15601183819121939年473077396A. 大量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B. 传统自然经济已率先解体C. 民族工业的发展较为迅速D. 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答案】D【解析】材料从从农民身份变动为切口考察近代农村经济结构变动。材料反映迁出的情况,但没有反映未迁出的情况,所以无法证明大量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排除A;结合所学,中国传统自然经

19、济是逐渐解体,而近代中国,依然占统治地位,排除B;材料没有提到民族工业的信息,排除C;材料反映农村迁出逐渐增多,而且以从事工商业为多,故选D。17.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义利观,有的秉承重“义”的义利观,同时倡导求“利”;有的推崇通过“商战”来维护利权,进而维护“义”;有的倾向通过兴办实业来求“利”,实现富国强国。这些义利观A. 旨在宣扬中体西用的价值B. 减少了社会变革的阻力C. 具有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D. 冲击了传统的纲常伦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对洋务派的义利观重“义”的同时要达到“维护利权”“实现富国强国”,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选C选项;中体西用是指中国的纲常伦理、政治

20、制度为核心,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技术,材料没有体现,不选A选项;材料解释了洋务派的义利观,而没有涉及这种义利观所产生的影响,不选B选项;材料中“秉承重义”“进而维护义”等信息,说明洋务派的义利观也维护“义”,而没有冲击伦理纲常,且古代义利观是重义轻利,洋务派的义利观是重义的同时也重利,更多的是体现了时代特征,不选D选项。18.下图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海军机构示意图,由此推断甲午海战,中国失败的原因是A. 清政府军事体制的落后B. 日本舰队数量比中国多C. 中方军事指挥失误、避战自保D. 日本采用行省制,有利于统一调度海军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此图反映了中日海军机构体制不同,多元化机构,

21、使中国海军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具有浓厚的私属性和派系特征,影响军队的战斗力,而日本用海军省统一指挥联合舰队,战斗力提高,故选A。本图无法反映中日舰队的数量多少,故B错误;C符合史实,是现象,但不是重要原因;日本海军省不是行省,故D错误。19.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喷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A. 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 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C. 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D.

22、 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在下则疾声狂呼,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和“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可知作者想要强调的是言政法不如转而从事生产,所以选择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20.1898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推其原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 留学

23、教育危及清朝统治B. 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C. 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D. 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由于传统观念导致只学习西方表面的东西,而不利于国家的进步、社会的转型,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强调当时的留学教育不利于社会的转型而非危及清朝统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留学教育的弊端而非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教育的半殖民地化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

24、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亚当斯密A. 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B. 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C. 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D. 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

25、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可见亚达斯密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条件22.有人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为了限制一个袁世凯的权力而影响了对整个宪法结构的理性思考:出于对袁世凯个人品质的不信任,仓促地用责任内阁制代替总统制,最终走向了非理性的道路。这实质上反映了A. 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B.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C. 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性的矛盾D. 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从

26、材料“为了限制一个袁世凯的权力而影响了对整个宪法结构的理性思考”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因人设法,人治和法治的理性存在矛盾,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专制统治信息,故A项排除;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的法律,体现了革命派的思想,没有涉及到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袁世凯与孙中山二人的矛盾,故D项排除。【点睛】“为了限制一个袁世凯的权力而影响了对整个宪法结构的理性思考”是解题的关键。23.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这里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

27、断了”指的是辛亥革命A. 使中国开始了全盘西化B. 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C. 将传统文化彻底地击败D. 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D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全盘西化,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了儒学,故C项错误。24.民国初年,女子参政运动兴起,但不被社会舆论认可。到了20年代初,多省建立女界联合会,再次争取女子参政权。20年代后,各省先后承认了妇女参政权。这说明A

28、. 政治民主化取得了一定进展B. 外来文化决定本土社会发展C. 妇女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 男女已完全实现政治的平等【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民国初年女子参政不被社会舆论认可,20年代后承认了妇女参政权,说明政治民主化取得一定进展,故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女子参政权,B项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妇女参政权获得承认,未体现其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故C错误;D项“完全”说法绝对,故D错误。25.蔡元培认为,民族文化如果能贡献于世界者,有两个重要条件,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为养料。材料表明蔡元培A. 已经有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B. 思想观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29、C. 对中国的儒家文化非常推崇D. 对西方文化有绝对肯定的倾向【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蔡元培强调有世界贡献民族文化,具有“以固有文化为基础”,同时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体现蔡元培主张思想观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B项正确。教育思想只是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排除A。题干信息无法体现蔡元培对中国的儒家文化非常推崇,排除C。D项表述与题干中主张文化融合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26.政府往往通过修筑铁路带动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5至8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民国11年,汉

30、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民国14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5至8年何以会有盈余?其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何A. 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B. 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C. 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D. 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民国5年至8年”可以看出正处于一战期间,即1917年至1920年,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具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其它时间则是相反,结合“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

31、关税”分析,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时代背景或“主要原因”的限定要求。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短暂春天”。27.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 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B. 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C. 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D. 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近代中国人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不能表明传统文化的衰落,故A项错误;“师夷长技”不是民

32、主宪政的探索,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人思想观念更新的过程就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是为了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故C项正确;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是指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逐渐解放出来,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28.蒋介石说:“所谓抗战到底,率直言之,就是要与欧洲战争世界战争同时结束。我们只有一心一德抗战下去,以承接中国问题随世界战争结束而解决的自然机运。那时候水到渠成,敌人当然消灭,抗战必达目的。”这表明蒋介石A. 与中共主张相一致B. 坚持积极抗战路线C. 坚持片面抗战路线D. 主张依靠国际力量抗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从材料“就是要与欧洲战

33、争世界战争同时结束”“以承接中国问题随世界战争结束而解决的自然机运。那时候水到渠成,敌人当然消灭,抗战必达目的。”的信息说明蒋介石从国际援助的角度来抗战,故项正确;中一致错误;B中积极抗战错误;C中路线吹蜡烛没有体现。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抗日战争积极抗战29.2014年底,台湾军方推出的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1942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而2014年9月份中国大陆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1943年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一五零师师长许国璋名列其中。这说明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B. 国共联合抗战增强了民族观念C. 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的历史事实D. 国共两

34、党对抗战评价高度一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文字及图片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题干的核心意思,即在强调国共两党积极抗日的史实。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的表述题干及图片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ABD;进一步分析可知,C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抗日战争【名师点睛】抗日战争的意义: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

35、了重大贡献;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30.国学大师钱穆在民族与文化中说:“(把)线装书扔毛厕里、废止汉字、全盘西化于是由政治革命转移到社会革命与文化革命。破坏旧的,人尽同意。一谈到建设新的,则意见各别。各有理想,各有图案。遂使近代中国,多破坏少建设。”作者强调进行社会变革应A.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B. 理性变革,尊重传统C. 囿于传统,因循守旧D. 全盘西化,破旧立新【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钱穆提到“破坏旧的,人尽同意遂使近代中国,多破坏少建设”,主要针对当时全盘西化倾向,只注重推倒传统文化的一切,而不能立足国情实际提出建设性意见,由此可见钱穆

36、的观点是变革的同时也要尊重传统,故B正确;从材料中得不出钱穆勇于创新,实际上钱穆在文化上是比较保守的,排除A;材料中钱穆并不因循守旧,而是反对全盘西化,排除C;材料表明钱穆反对全盘西化,D明显错误。31.毛泽东在强调人民政协的作用和性质时讲道:“人大和国务院分别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材料意在说明A. 人民政协已没有存在的必要B. 人大与政协职责应各有侧重C. 政府决定健全民主集中制度D. 国家要放弃多党合作的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

37、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说明人大和国务院分工明确,职责具体,故B项正确;A明显不符合中共实际;C民主集中制是人大组织原则,不是政府决定的;D也不符合事实。所以答案选B。考点:现代中国政治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师点睛】建国初期民主政治特点(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政治协商会议,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

38、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32.“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这是某年英国泰晤士报刊登的来自香港记者的报道。这份报道A. 评论的是新中国参加亚非会议B. 证明英国没有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C. 反映出英国对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无奈D. 有助于研究新中国成立时西方国家的态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能力。依据

39、材料的关键信息:“(大)都在共产党的手中”“拥有近5亿人民”的中国“政府”,可知题干报道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项符合题意。A与材料中信息不符;和材料中基本没有体现。考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响33.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龚育之认为“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二者都()A. 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B. 全面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影响C. 认识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前瞻性D. 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答案】A【解析】“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基本方向正确”说明两人都肯定

40、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意义,故A项正确;两人没有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影响,故B项错误;“前瞻性”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C项错误;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这说明他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不符合当时的国情,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两者都”,考查的是共同点。34.1970年代,来到中国的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己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的希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当时中国缺乏市场经济观念B. 西方人注重社会调查,看到了中国的进步C. 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在了现代环保意识上D. 美国政府要改善与中国的

41、关系,所以肯定中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970年代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发展缓慢,经济落后,缺乏商品市场观念,故A项正确。B项,题干信息不能充分说明中国的进步性,排除C项。题干与传统文化无关,排除,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美国对中国关系的官方态度,排除。35.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议题是“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以人为本”开辟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面对“文革”造成的破坏及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失衡,党和政府采取的最具“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措施是A. 粉碎“四人帮”B. 实行改革开放C. 恢复高考制度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促进社会各方面发

42、展是“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核心,四个备选项中,改革开放是发展最得力的措施,故答案为B。其他三项只反映了其中一个方面,不全面,排除。36.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指出:“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合作取代争斗、以双赢取代零和,两岸关系才能行稳致远。”实现两岸关系“行稳致远”的政治基础是A. “和平统一”方针B. 政治协商制度C. “一国两制”构想D. 一个中国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习总书记对两岸关系的讲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是一个中国的原则,故D正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排除AC;政治协商制度指我国的政党制度,与

43、两岸关系发展无关,排除B。37.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戏称为“围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2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下列各项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 强调只有掌握现代高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B. 认为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就是网上交流C. 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D. 没有看到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民主成就。微博可以让博主和听众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听到更广泛的民意,从

44、这个角度看,“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这句话看到了微博的积极作用,但是没有看到微博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取决于我国社会民主进程的加快,所以D项符合题意。38.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1949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A.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D. 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

45、人民公社化【答案】A【解析】【详解】新中国刚成立时没有实行土地改革的地区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变成了农民土地所有制,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答案为A项。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到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还有农民土地私有制时期,排除B项;社会主义合作社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特定时期的表现,C项对三大改造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农村经济形式说法片面,排除;互助组是在三大改造中出现,之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D项。【点睛】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制度变化过程中,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实现土地由地主所有转为农民所有

46、;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土地由农民个体所有转为集体所有;改革开放后,实行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农业生产责任制。39.下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在人民日报上出现的频率情况。与图中最高峰值A点出现直接相关的是A. 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B. 邓小平成为党的领导核心C.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 “南方谈话”促进思想解放【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1997年中共十五大通过决定,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故A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时间不符合题意,B错误;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间不符合题意,C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

47、谈话”, 时间不符合题意,D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图片最高峰值1997年后,联系所学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的知识分析解答。40.2017年,“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说明我国A. 改变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B.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有限C. 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D. 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发展影响力【答案】D【解析】【详解】当今国际经济秩序依然不合理,排除A;材料说明大数据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排除B;材料中的现象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排除C;“高铁,支付

48、宝,共享单车和网购”都属于新科技背景下的产物,说明新时期我国科技创新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二、主观题(本题共3小题,41题12分,42题16分,43题12分,共40分)41.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家国同构(情怀)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他(董伸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

49、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材料三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提升儒学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

50、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3)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答案】(1)主要内容:忠孝。主要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等。(2)出发点:建立统治者认定和推广的道德伦理规范(构建官方意识形态)。途径: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3)新内涵:家国天下;世界意识。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详解】(1),“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一信息“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

51、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概括得出:忠孝。“主要措施”,依据所学知识从独尊儒术、设立太学、重用儒生等方面回答。(2),“出发点”,据材料二信息“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概括得出:责任感和使命感。“两种途径”,依据所学知识从格物致知、致良知角度回答。(3),“新内涵”,据材料三信息“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归纳得出:世界意识。“现实意义”,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回答。42

52、.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史记平准书材料二 (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三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这一举动被称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它们带去了大批的机器设

53、备和技术力量,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大后方第一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摘编自刘国武抗战时期内迁民族工业的历史作用(1)材料一表明汉武帝在铁业经营方面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2)材料二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因素。(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经济政策:盐铁专营实施目的: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2)特点:生产规模庞大;

54、资金投入巨大;生产分工细密;实行雇佣劳动。阻碍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3)特点:沿海工业遭受巨大破坏,民族工业大规模内迁。影响:内地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内地近代地区的基础(或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中“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得出:汉武帝采取了盐铁官营经济政策。第二小问“实施目的”,可以从直接目的、根本目的方面进行分析。直接目的主要是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55、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统治。(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中“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得出:生产规模庞大;实行雇佣劳动;依据材料中“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得出:生产分工细密;依据材料中“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得出:资金投入巨大。第二小问“阻碍因素”,主要从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地位、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经济政策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3)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中“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内迁”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中“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大后方第一

56、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得出:内地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内地近代地区的基础;依据材料中“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得出: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点睛】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a.政治方面: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主要原因)。b.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民贫困,购买力十分低下,影响了国内市场。c.政策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地主和大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关卡众多,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外交方面:“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民间海外贸易,不能拥有广大的国外市场。43.小人

57、物的人生经历也可以反映社会大历史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无锡市民贺星允老人从1958年始每天不落的记账,20多本家庭账册以平民角度记录下国家历史的巨变。下表数据是从贺星允老人20多本家庭账册整理出来的。时间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一根大饼油条价格1958年971.2元798.26元4分钱1979年1568.3元1003.97元2角5分2000年30595.12元13705.18元5角2008年65872.45元39564.72元3元2018年112358.68元78546.23元6元摘编自2018年12月28日扬子晚报根据材料找出相互关联的数据自拟题目进行历史解读。(要求:材料数据之间有

58、关联,自拟题目与选取的数据合适,历史解读合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严密。)【答案】示例:题目:改革开放推动国家大发展。解读:表中1958-2018年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庭总收入的变化大幅提高,说明总体上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是国家大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贺星允老人的家庭总收入在1979年以前的增长幅度有限,1979年之后几乎是呈几何倍数的增长,这说明在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更快了;从支出后的剩余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1958年几乎没有剩余,1979年略有剩余,之后剩余的也是呈高速增长状态,这也说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加速提高;从一幅大饼油条物价的上涨1

59、50倍的情况也可以说明这一点。结论:贺星允老人的家庭账本从一个侧面反映反映了改革开放推动了国家大发展【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以来社会与物质生活演变的相关知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开放性,总体难度偏高。根据材料可知,此表是从贺星允老人20多本家庭账册整理出来的,此账册从1958年整理至2018年,从家庭总收入中可以看出来,在1979年之后收入迅速增加,家庭总支出也在1979年之后迅速增长,一幅大饼油条的价格也在1979年之后迅速增长,这些都主要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从这本账册中可以看出,不仅仅反映了一个家庭在改革开放之后生活水平上的变化,更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长。所以改革开放推动了国家的发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