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5 ,大小:1.68MB ,
资源ID:820637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2063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年级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生物试题第I卷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雌雄异体的生物都具有性染色体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参与性别控制C. 具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一定是雌性D. 果蝇的所有细胞理论上均含性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直接的关系,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鸟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详解】A、多数雌雄异体的生物都具有性染色体,而有些由环境条件决定性别,如大多数龟类无性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温度有关,A错误;B、性染色体上有的基因参与性别控制,有的与性别决定无关,如色盲基因等,B错误;C、具同

2、型性染色体的生物不一定是雌性,如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同型性染色体为雄性,C错误;D、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理论上果蝇的所有细胞均含性染色体,D正确。故选D。2. 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基因的概念,把握基因与DNA、

3、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明确摩尔根和萨顿科学研究的方法及结论,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正确;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正确;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可能存在一对相同的基因(如AA),也可能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如Aa),错误;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错误;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正确;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3. 下列关于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

4、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 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B.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C. 不管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均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D.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一条染色体上都只有一个DNA分子【答案】C【解析】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遗传信息是指DNA或R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A错误;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B错误;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C正确;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

5、条染色体上通常只有一个DNA分子,但在染色体复制着丝点未分裂时,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D错误。4.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细胞,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 )A. aXb、Y、YB. Xb、aY、YC. aXb、aY、YD. AAaXb、Y、Y【答案】A【解析】【分析】精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一个精原细胞经过正常减数分类后得到4个精细胞,但只有2种基因型。AaXbY的精原细胞中,A和b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故不用考虑连锁。【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

6、,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细胞,Aa为等位基因,在正常分裂时应当位于两个细胞中,故该精细胞在产生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异常,形成了AAaaXbXb和YY的次级精母细胞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基因A所在的姐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粒断裂后未移动到两个细胞中,故形成了AAaXb和aXb两个精细胞,而另外一个基因型为YY的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得到两个基因型为Y的精细胞,故剩余的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Xb、Y、Y,A选项正确。5. 下图是教材中荧光标记染色体上基因的照片,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图是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最直接的证据B. 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图中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

7、的同源染色体C. 相同位置上的同种荧光点,说明这四个基因是相同基因D. 该图可以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答案】C【解析】【详解】A、据图示可知,荧光点标记的为基因,故是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最直接的证据,A正确;B、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位置相同,故说明图中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B正确;C、相同位置上的同种荧光点,说明这四个基因是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C错误;D、根据不同荧光点的位置分布可以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C。【点睛】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利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8、。图中是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故相同位置上会出现4个同种荧光点,说明这四个基因是可能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每一条染色体从上到下排列着多种荧光点,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6. 如图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的图解,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 F1表现出来的性状黄圆是显性性状B. F2中黄皱种子中纯合子占1/2C. F2中相关表现型的比例是9331D. F1只有1种基因型,F2中有9种基因型【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黄色圆粒(YYRR)纯种绿色皱粒(yyrr)F1均为黄色圆粒(YyRr),F1自交的F2中:共有16种组合方

9、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黄色圆粒):一显一隐(黄色皱粒):一隐一显(绿色圆粒):双隐(绿色皱粒)=9:3:3:1。双显(黄色圆粒):YYRR、YyRR、YYRr、YyRr;一显一隐(黄色皱粒):YYrr、Yyrr;一隐一显(绿色圆粒):yyRR、yyRr;双隐(绿色皱粒):yyrr。【详解】A、亲本为黄圆和绿皱,则F1表现出来的性状黄圆是显性性状,A正确;B、F2中黄皱种子(1YYrr、2Yyrr)中纯合子占,B错误;C、亲本为黄圆(YYRR)和绿皱(yyrr)杂交,F1均为黄圆(YyRr),则F2中相关表现型的比例是9331,C正确;D、F1只有1种基因型(YyRr),F2中有

10、9种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明确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掌握程度。7. 关于孟德尔豌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下列正确的是F2亲本性状占后代的比例是10/16 自由组合的本质是雌雄配子间的结合 F1产生配子 时,Y和y分离,R与r分离,4个基因间自由组合,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 F1雌雄各有4种配子组合,受精机会均等,因此F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有9种基因型。A. B. C

11、. D. 【答案】D【解析】【详解】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孟德尔选用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杂交,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其中亲本性状占后代的比例是10/16,正确;自由组合的本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错误;F1产生配子时,Y和y分离,R与r分离,Y(y)和R(r)间自由组合,产生的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错误;F1雌雄各有4种配子组合,受精机会均等,因此F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有9种基因型,正确。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故选D

12、。8. 眼睛棕色对蓝色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棕眼的夫妇有一个蓝眼的儿子和一个棕眼的女儿,则女儿与她母亲有同样基因型的可能性占( )A. 1/2B. 1/3C. 2/3D. 1/4【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把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把在性状分离中才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详解】根据题意分析:一对棕眼的夫妇有一个蓝眼的儿子和一个棕眼的女儿,说明棕眼是显性性状,蓝眼是隐性性状。因此,这对棕眼的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而棕眼女儿的基因型为AA或Aa,概率为1/3AA、2/3Aa。所以女儿与她母亲有同样基因型的可能性占2/

13、3。故选C。9. 现发现某种植物的绿色叶对花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S、s)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让纯合植株杂交,得到下表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亲本组合F1株数F2株数绿色叶花色叶绿色叶花色叶绿色叶花色叶120053936绿色叶花色叶90024079A. 控制该植物叶色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 表中组合的亲本基因型为AASS、aassC. 表中组合的亲本基因型为AAss(或aaSS)、aassD. 表中组合的F2绿色叶与花色叶个体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绿色叶花色叶1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控制

14、绿色叶和花色叶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S、s)分别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亲本组合绿色叶花色叶的后代都是绿色叶可知:绿色叶对花色叶为完全显性亲本组合的F2中绿色叶:花色叶=15:1,亲本组合的F2中绿色叶:花色叶=3:1进而判断花色叶为双隐性个体(aass)。【详解】根据F2株数的性状比可知,该植株叶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若表中组合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AASS和aass;F1的基因型为AaSs,F2中彩色叶aass占1/16,B正确;若表中组合的亲本基因型为AAss或aaSS和aass;F1的基因型为Aass或aaSs,F2中aas

15、s占1/4,C正确;表中组合的F2绿色叶个体(A_S_和A_ss和aaS_)与花色叶个体杂交,理论上后代为花色叶的概率是1/41/4+1/81/2+1/81/2=3/16,其表现型及比例为13:3,D错误。【点睛】关键:一是根据两组杂交组合F1的结果判断显隐性;二是根据F2的表现型比例确定花色叶的基因型只能是aass,其他基因型只能表现为绿色叶;三是计算表中组合的F2绿色叶与花色叶个体杂交,计算子代中花色叶所占的比例有三种情况,即AaSs占1/4,Aass占1/8,aaSs占1/8,千万不能遗漏。10.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 又患红绿色盲(b)的男孩。此男孩外祖父和外

16、祖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 AaXBY、AaXBXbB. AaXBY、aaXbXbC. AAXbY、AAXBXbD. AaXBY、aaXBXb【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根据题意分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可能是A_XBY、A_XBX-,他们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又患色盲(b)的男孩(aaXbY),则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aXBY、AaXBXb;根据母亲的基因型可以推算出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详解】A、如果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可以生出AaXBXb的母亲,A错误;B、如果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

17、母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可以生出AaXBXb的母亲,B错误;C、如果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不可能生出AaXBXb的母亲,也就不可能有aaXbY出现,C正确;D、如果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可以生出AaXBXb的母亲,D正确。故选C。11. 水稻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抗病(E)对感病(e)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HhEe的水稻与“某水稻”杂交,子代高杆抗病:矮杆抗病:高杆感病:矮杆感病=3:3:1:1,则“某水稻”的基因型为A. HhEeB. hhEeC. hhEED. hhee【答案】B【解析】【分析

18、】【详解】高杆和矮秆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高杆:矮秆=1:1,说明亲本为测交类型子,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Hhhh;抗病与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抗病:感病=3:1,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Ee,综合以上可知,亲本水稻的基因型是HhEehhEe,故B正确。【点睛】本题关键能运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再选出正确的答案。12.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

19、率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C.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D. 一个随机交配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物种的形成、减数分裂以及基因频率等,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而非同源染色体间交换为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如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说明生物发

20、生了进化,而不是有新物种产生,B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只有A和a、B和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时,其后代才会可能出现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C错误;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隐性性状的表现型频率是0.64,因此隐性性状的基因频率为0.8,显性性状的基因频率为0.2,该种群在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是:20.80.2=0.32,D正确;综上所述,选C项。【点睛】本题考查遗传、变异、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3. 如图表示细胞内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其中i是遗传物质的主要

21、载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a) e 基因(f) g + h iA. 碱基对数目的差异是不同f携带信息不同的主要原因B. f在i上呈线性排列,f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C. e为核糖核苷酸,h为蛋白质D. 若g中(G+C)/(A+T)05,则A占g中总碱基数的比例为1/2【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i是遗传物质主要载体,为染色体,其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则h为蛋白质,g为DNA;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因此e是脱氧核苷酸,则bcd为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a为C、H、O、N、P。【详解】A、不同f携带信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A错误;B、基因在

22、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B正确;C、e为脱氧核苷酸,h为蛋白质,C错误;D、若g中(G+C)/(A+T)=0.5,则A+T占g中总碱基数的比例的1/3,A=T占g中总碱基数的比例为1/6,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概念图,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与DNA、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4. 某实验甲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组子代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没有放射性B

23、. 甲组子代没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有放射性C. 甲、乙两组子代都有放射性D. 该实验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将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后,用搅拌器进行搅拌离心,静置后分别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5S的放射性通常随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通常随DNA出现在沉淀物中。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详解】甲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后利用大肠杆菌内被32P标记的核苷酸获得子代病毒DNA,则甲组子代中会有32P的放射性;乙组

24、用32P标记的噬菌体DNA,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后进行正常复制,则乙组子代中会含有亲本DNA中的32P的放射性。故甲、乙两组子代中均有放射性,A、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该实验中,将大肠杆菌也进行了放射性标记,在检测结果上无法体现放射性的来源,故无法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D选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学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步骤,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知识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5.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

25、、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 A. 1、3和4B. 3和4C. 2、3和4D. 1、2、3和4【答案】D【解析】【分析】1号试管有S型细菌的DNA,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只是R型细菌的一部分。2号试管是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DNA酶使DNA分解,R型细菌不会发生转化。3号和4号试管无S型细菌的DNA,R型细菌不会发生转化。【详解】A、2号试管是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DNA酶使DNA分解,R型细菌不会发生转化,故2号试管存在R型细菌,A错误;B、1号试管有S型细菌的DNA,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只是R型细菌的一部分,

26、依然存在R型细菌,2号存在R型细菌,B错误;C、1号试管依然存在R型细菌,C错误;D、1号试管R型细菌转化一部分为S型细菌,依然存在R型细菌。2、3、4三个试管内没有S型细菌的DNA,R型细菌不发生转化,因此1、2、3、4号试管中都存在R型细菌,D正确。故选D。【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明确遗传物质是DNA,并且S型细菌转化的试管中仍存在R型细菌。16. 如图所示,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

27、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重组是指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2.题图分析,图中过程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为受精作用。【详解】由分析可知:过程是一对等位基因分离,形成2种配子,没有发生基因重组;、过程是雌雄配子随机组合,形成受精卵,没有发生基因重组;过程是两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形成4种配子,发生了基因重组。即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故选C。【点睛】17. 下图是A、B两种不同遗传病的家系图,调查发现,人群中患B病的女性远远多于男性。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病是常染色体

28、显性遗传病B. 控制A、B两种遗传病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 如果第代的3号个体与一个只患B病的男性结婚,最好生女孩D. 若第代的6号个体与9号个体结婚,生下一个患B病不患A病孩子的概率是1/6【答案】D【解析】【详解】A、7号和8号都正常,而其父母都患A病,说明A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B、由题意知,两种遗传病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如果第代的3号个体(AaXBXb)与一正常男孩(aaXBY)结婚,所生女孩一定患病,故最好生男孩,C错误;D、若第代的6号个体(aaXBXb)与9号个体(1/3AAXbY、2/3AaXbY)结婚,生下不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

29、1/21/2=1/6,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遗传系谱图,考察基因的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对于此类题目,首先从题目过滤出与患病有关的有效信息,遗传判定方法(包括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等)判定出该病的遗传方式;最后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进行相关计算。18. 以下语句中说法正确的有( )甲型H1N1流感病毒自身可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1个DNA分子只能转录出1种1个mRNA人类猫叫综合征

30、是5号染色体丢失的结果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人体某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从细胞质出来进入组织液共穿过2层磷脂分子层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自身不能发生基因重组;35S只能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减数分裂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所以1个DNA分子能转录出许多种mRNA;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详解】甲型H1N

31、1流感病毒自身只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发生基因重组,错误;用35S标记的是蛋白质,用32P标记的是DNA,错误;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错误;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的组合就会越多,正确;1个DNA可以转录出多种多个mRNA,错误;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缺失,错误;性别与性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有关,错误;遗传信息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正确;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错误。正确,错误,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 某基因的一个片段中的一条DNA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GC,该基因复制三次后发生突变的基

32、因占该基因总数的( )A. 100%B. 50%C. 25%D. 125%【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2、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即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详解】某基因的一个片段中的一条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GC,由于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以该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基因均为突变基因,而以另一条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基因均为正常基因。所以该基因复制3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基因总数的50%。故选B。20. 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

33、时,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A. 111B. 441C. 231D. 121【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频率的计算:(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详解】Dd植株中雌配子有1/2D、1/2d,雄配子d有50%的致死,说明雄配子是1/2D、1/21/2d=1/4d,也就是雄配子中有2/3D、1/3d。所以后代各种基因型的频率:雌雄配子以及后代基因型概率2/3D1/3d1/2DDD1/3Dd1/61/2dDd1/3dd1/6故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

34、例为:DD:Dd:dd=2:3:1故选C。21. 对于下列图解,正确的说法有表示DNA复制过程表示DNA转录过程共有5种碱基共有8种核苷酸共有5种核苷酸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含有DNA和RNA两条链,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若以DNA链为模板,则图示表示转录过程,若以RNA链为模板,则图示表示逆转录过程。【详解】图示可以表示转录或逆转录过程,但不能表示DNA复制过程,错误;图示可表示DNA转录过程或逆转录过程,正确;图中共有5种碱基,即A、C、G、T和U,正确;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正确;共有8种核

35、苷酸,错误;A表示两种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错误。故选C。22.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B. 在“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总数一定要相等C. 杂交实验与测交实验的结果是孟德尔“提出问题”的实验基础D. 调查红绿色盲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增加被调查人数,以减小误差【答案】D【解析】【分析】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

36、片。(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

37、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4、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对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的遗传病一般选择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选取的样本应该足够大。【详解】A、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先进行低温处理,再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进行观察,先制片会杀死细胞,无法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B、在“性状模拟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两个桶内的彩球分别表示雌配子、雄配子,每个小桶内的两种颜色的彩球代表一对等位基因,因此每个小桶内的两种颜色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

38、但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B错误;C、“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结论的检验,C错误;D、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对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的遗传病一般选择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选取的样本应该足够大,D正确;故选D。23.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子代存活个体的表现型比例为( )A. 21B. 32C. 4221D. 6321【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39、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Bb。【详解】由分析可知,黄色短尾的基因型为AaBb,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AaBb),交配时会产生9种基因型的个体,即:A_B_、A_bb、aaB_、aabb,但是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其中AaBb占4份,Aabb占2份,aaBb占2份,aabb占1份。故表现型为黄鼠短尾黄鼠长尾灰鼠短尾灰鼠长尾=4221。即C正确。故选C。【点睛】24. 下列人体内有关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甲、乙、丙三个过程均有

40、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B. 甲、乙、丙三个过程中只有一个过程能在胰岛 细胞核内进行C. 图乙表示翻译,通过多个核糖体的工作,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D. 图甲表示DNA 的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始点,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DNA【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图甲中进行多起点复制,表示DNA复制;图乙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表示翻译过程;图丙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表示转录过程。【详解】A.甲表示DNA复制过程,该过程涉及氢键的破坏和形成;乙为翻译过程,存在氢键的破坏和形成;丙过程为转录形成RNA的过程,该过程存在DNA的解旋,存在碱基之间互补配对形成氢键的过程,

41、A正确;B.胰岛B细胞没有增殖能力,故没有DNA复制过程,但可进行转录和翻译,转录在细胞核内完成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完成,B正确;C.图乙表示翻译,通过多个核糖体的工作,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C正确;D.图甲表示DNA的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始点,细胞可缩短DNA复制的时间而不是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DNA,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25. 果蝇的灰身(A)与黑身(a)、大脉翅(B)与小脉翅(b)是两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灰身大脉翅的雌蝇和灰身小脉翅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脉翅,49支为灰身小脉翅,17只为黑身大脉翅,15只为黑身小脉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2、A. 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B. 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4种C. 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D. 子代中灰身小脉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的子代中会出现黑身小脉翅个体【答案】C【解析】【分析】果蝇的灰身(A)与黑身(a)、大脉翅(B)与小脉翅(b)是两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说明两对等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每一对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可用分离定律来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亲本中灰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后代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为(47+49):(17+15)96:323:1,说明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即基因型都是Aa,大脉翅

43、雌果蝇与小脉翅雄果蝇杂交,后代中大脉翅与小脉翅的比为(47+17):(49+15)64:641:1,说明大脉翅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因此可知亲本中灰身大脉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灰身小脉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据此分析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依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A正确;B、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它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B、Ab、aB和ab4种类型的卵细胞,B正确;C、由于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所以它们的后代中灰身A_大脉翅B_的基因型有AABb、AaBb两种基因型,C错误;D、子代中灰身小脉

44、翅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均为AAbb和Aabb,因此这些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会出现aabb黑身小脉翅的个体,D正确;所以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规律,解遗传规律的习题时关键是要依据题干所给的信息找出亲本的基因型,并依据亲本的基因型推断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26. 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相关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相关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F1雌雄交配,则F2中( )A. 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12种B. 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的父方C. 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D. 雌果蝇中正常

45、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比例为3:1【答案】D【解析】【详解】AD、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aaXBXB)和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AAXbY)杂交得F1,则F1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让F1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采用逐对分析法:AaAaAA、2Aa、1aa,则F2果蝇中正常翅与短翅数目比为3:1;XBXbXBY1XBXB、1XBXb、1XBY、1XbY,则F2果蝇中红眼:白眼=3:1;F2中表现型有23=6种,基因型有34=12种,A错误,D正确;B、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方,故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的母方,B错误;C、由逐对分析法可知,让F1雌雄果蝇个体交配,F

46、2雌果蝇中纯合子AAXBXB与aaXBXB所占比例为1/21/4=1/8,杂合子所占比例为7/8,两者比例不相等,C错误。故选D。2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赢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经研究,该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图示可知,RNA 和-RNA上都含有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B. 过程消耗的嘧啶核苷酸数等于过程消耗的嘌呤核苷酸数C. 可利用抗生素类药物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D. 新型冠状病毒和HIV的增殖过程都需要RNA复制酶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

47、,新型冠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RNA可以通过翻译过程形成蛋白质,即图中、过程表示翻译;、表示+RNA的复制过程,其先合成-RNA,再合成+RNA。【详解】A、由过程和过程可知,+R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而-RNA不能,因此可判断+RNA上有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而-RNA上没有,A错误;B、过程和都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过程消耗的嘧啶核苷酸的数量与过程消耗的嘌呤核苷酸的数量相等,B正确;C、抗生素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不能抑制病毒的增殖,C错误;D、HIV是逆转录病毒,增殖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作用,不需要RNA复制酶的作用,D错误。故选B。28. 已知一个由2条肽链组成的蛋白

48、质分子,共有肽键198个,控制翻译该蛋白质分子的mRNA中A和U共占25%,则控制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中,C和G至少共有()A. 600个B. 700个C. 800个D. 900个【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可知,该蛋白质中含有198+2=200个氨基酸,对应的信使RNA中至少有200*3=600个碱基,对应的DNA中至少有600*2=1200个碱基。【详解】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为:198+2=200个,对应的信使RNA中至少有200*3=600个碱基,其中A+U=600*25%=150个,C+G=600-150=450个,根据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对应的DNA中模板链和非模板链上均

49、为C+G=450个,故双链DNA中C和G的总数为450+450=900。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的解题方法是置换法,转录过程中遵循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故信使RNA中C和G的数目等于模板链中C和G的数目。29. 用X射线照射萌发的番茄种子后,某种子发生了基因突变出现了一个新性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在基因突变形成后,突变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B. X射线照射会提高番茄种子基因突变的频率C. 发生基因突变的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的比例发生了改变D. 该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突变可能是显性突变【答案】C【解析】【分析】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

50、意以下几方面: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4、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生殖细胞突变一般可以遗传给子代。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详解】A、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因此在突变基因形成后,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A正确;B、X射线照射属于物理诱变因素,会提高番茄种子基因突变的频率,B正确;C、发生

51、基因突变的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其比例也未发生改变,C错误;D、该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植株携带显性突变基因,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类型、发生的时期及意义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0. 如图为某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是DNA,其双链均可作为的转录模板B. 一个mRNA分子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多条不同肽链C. 是核糖体,翻译过程由3向5方向移动D. 是tRNA,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一、DNA转录形

52、成mRNA;二、mRNA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为DNA,在转录过程中,只是以其中的一条单链为模板,A错误。B、一个mRNA分子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由于是同一条信使RNA翻译的,故形成多条肽链都是相同的,B错误。C、是核糖体,由转运RNA(tRNA)的移动方向可知,它从核糖体往5方向,则翻译过程由5向3方向移动,C错误。D、是mRNA,其上含有密码子,是tRNA,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D正确。故选D。【点睛】理解转录和翻译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1.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1中3和4所生子女是BBBbbb男非秃

53、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A. 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B. 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C. 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D. 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答案】D【解析】【分析】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2号患色盲,3号正常个体应为携带者,3号不秃顶,但母亲秃顶(bb),说明3号一定含秃顶基因,故基因型为BbXAXa。4号为非秃顶色盲男性,基因型为BBXaY。【详解】假设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为A、a,根据题意可以推出,1号秃顶,应为bb,2号色盲非秃顶,则基因型为BBXaY,所以II-3的基因型为BbXAXa,II-4的基因型为BBXaY。两对性状分开考虑,BbBB1/2BB,1/2Bb,即女

54、孩不秃顶,男孩有一半的可能秃顶;XAXaXaY1/4XAXa,1/4XaXa,1/4XAY,1/4XaY;由于两种性状是独立遗传的,可以推出后代中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21/4=1/8,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4,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21/4=1/8,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遗传规律的运用和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其中“秃顶”性状的遗传比较特殊,Bb在男性和女性中的表现型不同,需要特别注意。32. 下面是几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以及中心法则的图解。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红

55、霉素:能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以阻止其发挥作用;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环丙沙星会抑制a过程,利福平将会抑制b过程B. 除青霉素外,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抑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作用C. 过程d涉及的氨基酸最多有21种、tRNA最多有64种D. e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可知,a为DNA的复制、b为转录、c为RNA复制、d为翻译、e为逆转录;结合题干信息,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环丙沙星抑制DNA复制,红霉素抑制翻译,利福平抑制转录。【详解】A、由题干可知,环丙沙星会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故可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即a过程;利福平

56、会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故可抑制DNA的转录即b过程,A正确;B、青霉素只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的a过程,红霉素能抑制细菌的d过程,利福平能抑制细菌的b过程,由此可见,除青霉素外,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抑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作用,B正确;C、d是翻译过程,涉及的氨基酸最多21种,tRNA最多有61种,C错误;D、e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D正确。故选C。33. 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遗传研究备受关注。如图是某家庭的系谱图,甲乙两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3号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B. 甲病的发病

57、率女性高于男性,乙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C. 5号个体与正常男性结婚,可能生出患乙病的男孩D. 判断12号个体是否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最好用基因检测的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A、据图分析,图中3、4正常,其女儿10有甲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A错误;B、甲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在后代男女性中发病率相同,B错误;C、由于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其儿子有病,说明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根据7患乙病,说明5号是乙病携带者的概率是1/2,与正常男性结婚,后代是患乙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21/4=1/8,C正确;D、由于7号患乙病,则12一定是乙病基因是携带者,不需要基因检测

58、,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有一定难度。34.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在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转运氨基酸的tRNA由三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所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DNA通过自我复制传递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表达遗传信息。DNA分子复制的条件:模

59、板(DNA分子两条链)、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ATP);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而翻译是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真核细胞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发生,错误;因为活细胞中都需要一些相同的蛋白质和酶,如ATP合成酶等,所以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正确;同一条mRNA上可以有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这些核糖体翻译出的多肽是相同的,正确;tRNA呈三叶草结构,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其中一侧的三个相邻碱基构成反密码子,错误;由于密码子

60、具有简并性,所以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所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正确。因此,说法正确的有。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表达过程,明确凡是有DNA的场所都可以进行DNA的复制、转录等活动,知晓转运RNA是生物大分子,是由若干个核糖核苷酸构成的。35. 下图为某细胞一个染色体DNA片段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DNA片段中含有3个起始密码子B. 片段中a基因体缺失,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 若c中碱基对发生改变,则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D. 在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答案】B【解析】【详解】A

61、、图示为DNA,而起始密码子在mRNA上,A错误;B、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而a整个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确;C、c中碱基对发生变化,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错误;D、在减数分裂中交叉互换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错误。故选B。【点睛】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

62、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36. 白化病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两种常见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1和基因2可在同一生物的同一细胞中表达B. 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C. 图中两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D. 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选择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1、分析图解:图中过程表示转录,过程表示翻译。2、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63、。【详解】A、红细胞中不会形成黑色素,基因1和基因2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表达,A错误;B、是转录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是翻译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B错误;C、基因1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2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D、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选择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调查发病率是在群体中随机调查,调查遗传方式是在患者家系中调查,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以及人类遗传病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等,识记基

64、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途径,掌握遗传病调查的方式等,再结合图解信息准确判断各项。37.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 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 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 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个体,基因型XY代表雄性个体,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

65、b不育,而雌配子Xb可育。【详解】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若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当雌株基因型为XBXb时,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窄叶雄株XbY,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会出现雌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且母本的Xb是可育的,说明母本只提供了XB配子,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正确。故选C。38.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

66、为枳”,这句话体现的生物概念是A. 细胞分化B. 细胞凋亡C. 生物遗传D. 生物变异【答案】D【解析】【分析】1、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 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3、 生物遗传:指生物性状从亲代遗传到子代的现象。4、 生物变异:指生物个体在性状上表现出的差异现象。【详解】“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该句话体现了生物性状的变异,故D正确,ABC错误。39. 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都不是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

67、率比单基因遗传病高先天性愚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遗传病,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进行检测只要有一个软骨发育不全基因就会患软骨发育不全人类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但可能遗传给子代基因突变是单基因遗传病的根本原因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1、人类遗传病一般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遗传病先天性疾病,遗传病家族性疾病。【详解】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后天的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关键要看其是不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错误;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5%25

68、%,而单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10万1/100万,正确;先天性愚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遗传病,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进行检测,错误;软骨发育不全是显性遗传病,因此只有一个基因缺陷就可患病,正确;人类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比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但可能遗传给子代,正确;由于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如果突变后的基因是某些致病基因,就能引起单基因遗传病,正确。故选B。【点睛】对于遗传病概念的理解和识记,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40. 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B.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个体不一定是二

69、倍体C. 发生在生物体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子代,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 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分析】(1)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会引发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新的基因。(2)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3)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详解】A、某植物经x射线

70、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可能是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而x射线处理后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所以可能已有新基因产生,A错误;B、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单倍体幼苗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所以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二倍体,B正确;C、发生在生物体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子代,但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遗传给后代,因此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D、高茎豌豆自交发生性状分离,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所以不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B。41. 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

71、 (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进行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 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 实施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 过程的实施中通常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可知,过程为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其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过程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实施过程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详解】A、图中表示杂交过程,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

72、一起,A正确;B、是减数分裂过程,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形成了四种类型的配子,B正确;C、是花药离体培养,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D、过程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者低温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故选C。42. 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和培育出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培育品种的最简捷途径是VB. 通过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C. 通过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 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答案】D【解析】【分析】农业生产上培养优良品种的育种方法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应用能力,【详解】途径为杂

73、交育种,育种上操作最简捷A正确。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通过诱变育种IIIV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B正确。经过培育形成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的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通过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正确。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而不可能处理萌发的种子,D错误【点睛】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具有突变频率低和不定向的特点;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两个过程。43. 图甲是某二倍体高等植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是

74、该生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包括B. 乙图所示细胞只有8个DNA分子C. 乙图表示表示的为有丝分裂中期D. 图甲中时期存在四个染色体组【答案】D【解析】【分析】1、分析图甲:A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其中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表示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示受精过程;C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其中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表示有丝分裂末期。2、分析图乙:图2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

75、】A、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甲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包括(的部分),A错误;B、乙图所示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都含染色单体,所以共含有8个核DNA分子,另外在细胞质基质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分子,B错误;C、乙图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的分裂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错误;D、图甲中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染色体组为四个,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

76、断图1中各区段代表的生理过程及所处的时期;能准确判断图2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44.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亲本中白眼果蝇是父本B. 亲本产生的含Xr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同C. 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8D. F1中出现白眼残翅雌蝇的概率为1/8【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

77、联系的能力。据题干信息,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则子一代雄果蝇中白眼残翅(bbXrY)所占比例为1/411/4,故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RXr和BbXrY。【详解】A、从题目中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bbXrY),再结合亲本的表现型可知,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白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A正确;B、亲本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有1/2含Xr,亲本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也有1/2含Xr,但由于雌配子数目远远少于雄配子数目,故B正确;C、Fl代出现长翅果蝇(B_)的概率是3/4,出现雄果蝇的概率为1/2,所以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C正确

78、;D、F1中出现白眼残翅雌蝇(bbXrXr)的概率为1/41/41/16,D错误。故选D。【点睛】通过分析果蝇的亲子代之间的关系,先推导亲代基因型,然后逐项排查即可。45.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育种进化等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缺失或改变必然引起基因突变 将二倍体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是能稳定遗传的植株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 杂交育种就是将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 北京京巴狗、德国猎犬、澳洲牧羊犬等犬类的多样性反应了物种多样性 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

79、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2.杂交育种:(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3)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4)优缺点: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5)实例:水稻的育种。3.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4.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详解】若碱基对的缺失或改变发生在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则不会引起基因突变,错误;将二倍体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是

80、不可育的单倍体,而不是能稳定遗传的植株,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可以遗传变异的来源,都是不定向的,正确;杂交育种就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错误;北京京巴狗、德国猎犬、澳洲牧羊犬等犬类的多样性反应了基因多样性,错误;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错误。,只有正确。故选C。【点睛】46. 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 :AABb:AAABBb:ABCD :AB. :Aabb :AaBbCc :AAAaBBbb :ABC. :AABB :AaBbCc :AaBbCcDd :ABC

81、DD. :AaBb :AaaBbb :AAaaBBbb :AbC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考查对染色体形态和染色体组概念地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细胞中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判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进而判断其基因组成。【详解】中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有两条,有两个染色体组,则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两个;中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有三条,有3个染色体组,则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3个;中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有4个染色体组,则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4个;中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有1条,有1个染色体组,则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1个。综上所述,的基因型可以分别表示为AaBb、AaaBbb、AAaaBBbb、A

82、bCD,选D。【点睛】三种方法确定染色体组数量(1)染色体形态法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几组。如图中有4个染色体组。(2)等位基因个数法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有几个就有几组。如AAabbb个体中有3个染色体组。(3)公式法染色体组数,如图中有4个染色体组。47. 某动物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基因型AA:Aa:aa=1:2:2,aa个体无繁殖能力该群体经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是( )A. 1/2B. 6/9C. 2/3D. 1/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动物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基因型AA:Aa:aa=1:2:2,由于aa个体失去繁殖能力,所以具有繁

83、殖能力的个体为AA:Aa=1:2。【详解】根据题意:该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能繁殖的只有AA和Aa,它们的比例为1:2,所以A的频率为2/3,a的频率为1/3,因此种群自由交配后,子一代中AA占4/9,Aa占4/9,aa占1/9,则A基因的频率为4/9+2/9=6/9,B正确,故选B。48. 家蚕(ZW型)抗NP病毒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家蚕上有无斑点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两家蚕杂交,F1中非抗性无斑点雄性非抗性斑点雌性抗性无斑点雄性抗性斑点雌性=3311。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WB. 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 无

84、斑点基因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D. F1中非抗性无斑点雄性与非抗性斑点雌性杂交,后代出现抗性斑点的概率为1/18【答案】A【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自然界中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XY型和ZW型,XY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详解】A、由于家蚕属于ZW型,两家蚕杂交,后代雄性全为无斑点,雌性全为斑点,所以亲本为ZbZb(雄性)、ZBW(雌性),A错误; B、后代非抗抗性=31,说

85、明非抗性为显性,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无关,故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性染色体上,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B正确;C、无斑点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C正确;D、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Zb(雄性)、AaZBW(雌性),F1非抗性无斑点雄性(A_ZBzb)与非抗性斑点雌性(A_ZbW),子代出现抗性的概率为2/32/31/4=1/9,斑点的概率为1/2,故抗性斑点的概率为1/18,D正确。故选A。49.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A. 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 c表示新物种形成,与原物

86、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 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b表示生殖隔离;c表示新物种形成,d表示地理隔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正确;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原物种之间存生殖隔离,因此与原物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确;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87、如:帕米尔高原上的多倍体植物的形成没有经过地理隔离,D错误。故选D。【点睛】【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50. 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的深海环境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该环境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这些遗传变异共同造成了这一物种的奇特表型和对超深渊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深渊狮子鱼与温带靠海岸分布的狮子鱼一定不能交配成功B. 在深海环境中,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斗争过程中相互

88、选择,共同进化C. 在海底漆黑环境的诱导下,超深渊狮子鱼的眼睛应已退化D. 因自然选择,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超深渊狮子鱼是一个新物种,故超深渊狮子鱼与温带靠海岸分布的狮子鱼存在生殖隔离,

89、有可能交配成功,但不能产生可育后代,A错误;B、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的生存斗争不属于共同进化,B错误;C、海底漆黑的环境只对超深渊狮子鱼起选择作用,C错误;D、因自然选择,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故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D正确。故选D。51. 对某校学生进行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 )A. 44 %B. 51%C. 68 %D. 102 %【答案】C【解析】【分析】色盲是一种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因男性性染色体为

90、XY,仅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如果男性X性染色体上具有色盲基因,则该男性一定是色盲患者(没有携带着者);而女性性染色体为XX,所以那一对控制色盲与否的等位基因,必须同时是隐性的才会表现出色盲,因此女性可以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基因频率是指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详解】设色盲基因是Xb,由题意知,XbXb=23人,XBXb=52人,XBXB=705人,XbY=65人,XBY=755人,由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Xb的基因频率是Xb(XB+Xb)100%=(232+52+65)(7802+820)100%=6.8%。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色盲是一种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

91、制的遗传病,色盲及其等位基因只存在X染色体上。52. 如下表所示,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的抗性表现不同,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也有区別。若在维生素K含量不足的环境中,对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则褐鼠种群中( )基因型rrRrRR灭鼠灵敏感抗性抗性维生素K依赖性无中度高度A. Rr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B. 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C. 抗性个体RR:Rr为1:1D. 停用灭鼠灵后R基因频率会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的抗性表现不同,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也有区別。”以及图表信息可推测,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仍有基因型为Rr

92、的个体活着。【详解】A、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会导致RR、rr基因型个体存活率下降,则Rr基因型频率会增加,A错误;B、有基因型为Rr的个体活着,因此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是不正确的,B错误;C、抗性个体中,由于Rr对维生素K依赖性是中度,而RR对维生素K依赖性是高度,所以维生素K含量不足的环境中主要是Rr的个体,C错误;D、停用灭鼠灵后,rr个体的存活率提高,导致r基因频率上升,R基因频率会下降,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自然选择的相关知识,学生要把握图表中的信息准确判断各基因型的存活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53.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93、 ) 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A. 二项B. 三项C. 四项D. 五项【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2、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3、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

94、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4、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有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等因素的影响。【详解】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其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正确;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错误;环境条件稳定也会发生基因突变、还可能会发生迁入、迁出等,所以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错误;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出现众多的表现型,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基因突变以及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基因突变的特点,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识记共同进化的概念,识记引起基因频率改

95、变的原因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54. 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9%,aa个体占49%,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同。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A基因的频率和自交产生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A基因的频率变化情况依次为A. 不变、不变;增大、不变B. 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 增大、不变;不变、不变D. 不变、不变;不变、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分析可知,该种群中Aa 个体占42%,则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30%,a基因频率为70%,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9%,A基因的频率为30%;该种群个体自交产生后代中AA占19.5%,A基因的频率为30

96、%,A正确。故选A。55.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是变异根本来源,产生新基因就一定发生了进化B. 一个种群中三种基因型的个体生存能力AA Aa aa, 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属于共同进化C. 抗生素使用剂量的增大,使细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D. 自然选择是基因频率改变的唯一原因,从而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A【解析】【详解】A、由于基因突变,种群中产生了新的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发生进化,A项正确;B、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而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属于同种生物,B项错误;C

97、、细菌抗药能力产生于使用抗生素之前,且变异是不定向,C项错误;D、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和迁入、遗传漂变等都能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D项错误。故选A。56.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其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B. 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C. 该“媒介”pH的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D. 血红蛋白、尿素、神经递质、抗体可存在于该“媒介”中【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只能从内环境中摄取,而细胞代谢

98、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终末产物也需要直接排到内环境中,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由呼吸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详解】A、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A错误; B、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B错误;C、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C正确D、血红蛋白易与氧气结合,在红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C。【点睛】理解内环境的内涵并分析选项是关键。57. 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胆汁胰液血浆淋巴原尿细胞质基质 组织液核液脑脊液胃液A. B. C. D. 【答案】A【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胆汁属于消化液,不属

99、于体液,错误;胰液属于消化液,不属于体液,错误;血浆血浆属于细胞外液,正确;淋巴属于细胞外液,正确;原尿属于体外环境,不属于体液,错误;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内液,正确;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正确;核液属于细胞内液,正确;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正确;胃液属于消化液,不属于体液,错误,故选A。58. 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A.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B. 注射胰岛素C. 牛奶喝进胃中D.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受精【答案】B【解析】【详解】A、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内,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即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不能看作内环境,A错误;B、注射胰岛素,是把胰岛素注射到组织液中,组织液是内环

100、境的组成,能看作进入内环境,B正确;C、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C错误;D、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受精,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D错误。故选B。59. 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 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 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D. O2由乙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须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详解】A、过程2、6受阻时,组织液中大分子

101、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A正确;B、由分析可知: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B正确;C、丁液和血浆相互进行物质交换,丁是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且红细胞中的O2浓度比血浆高,C错误;D、由于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O2由乙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要穿过细胞膜,进入线粒体,共三层膜,需要穿过6层磷脂分子,D正确。故选C。【点睛】60. 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渗透压、温度和pH恒定不变淋巴、组织液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差别

102、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多稳态遭到破坏必然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详解】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正确;体液由细胞

103、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外液也称内环境,错误;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渗透压、温度和pH基本不变,不是恒定不变,错误;淋巴、组织液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血浆蛋白)含量多,错误;稳态遭到破坏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发生改变,若内环境温度升高,会使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降低,错误;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确。综上正确。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61. 图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 3 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过

104、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需要的原料为_,若 DNA 的一 条链上某部分碱基顺序为TGGGCTAAACCG,则其互补链转录生成的mRNA链上的碱基排 列顺序为 _ 。(2)已知过程的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 29%、19%,则与链对应的双链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3)图中、所示的过程在遗传学上分别称为_、_。(4)噬菌体的信息传递途径为_。(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 DNA 进行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_(在“都相同”、 “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_ 。【答案】 (1). 细胞核 (2). 游离的4种核糖核苷酸

105、 (3). UGGGCUAAACCG (4). 26% (5). 转录 (6). 翻译 (7). (8). 不完全相同 (9). 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解析】【分析】本题结合人体内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的复制、细胞分化等知识。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DNA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是以mRNA为模板,进行的是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据此答题。【详解】(1)在人体细胞中,含有DNA分子的有细胞核和线粒体,过程属于转录过程,合成mRNA,所以发生

106、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需要的原料为游离的4种核糖核苷酸。若DNA的一条链上某部分碱基顺序为TGGGCTAAACC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其互补链转录生成的mRNA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为UGGGCUAAACCG。(2)链是mRNA,其中G占29%,U占25%,则其模板链中C占29%、A占25%,再者模板链中G占19%,则T占27%,则链对应的DNA区段中A占(25%+27%)2=26%。(3)图中、所示的过程在遗传学上分别称为转录和翻译。(4)噬菌体的信息传递途径为:。(5)由于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所以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点睛】基因的表达

107、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转录:转录是指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转录的场所:细胞核转录的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转录的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U”代替“T”与“A”配对,不含“T”);与转录有关的酶:RNA聚合酶;转录的产物:mRNA,tRNA,rRNA。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翻译的本质:把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转化成为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特定排列顺序。62. 下面列举

108、了四种育种方法,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第种方法属于杂交育种,其依据的原理是 _。(2)第种育种方法称为_,其优点是_。F1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是_倍体。(3)第种育种方法中使用了秋水仙素,它的原理是_。(4)第种育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此处诱发该变异的因素属于_因素。(5)若要对一种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柴油树(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2条)进行基因组进行测序,至少应测定_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答案】 (1). 基因重组 (2). 单倍体育种 (3).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 单 (5).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能牵引染色体移动到细胞两极 (6). 基因突变 (7)

109、. 物理 (8). 11【解析】【分析】分析图形:表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表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表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表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详解】(1)表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由于从F2代开始出现性状分离,所以需要从F2代开始选择。(2)表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与杂交育种相比,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F1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是单倍体,单倍体植株一般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3)表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该方法的原理是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内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利用多倍体育

110、种方法培育的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所以不育。(4)表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此处诱发该变异的因素属于物理因素。此外还有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也能导致基因突变。(5)由于该二倍体植物柴油树是雌雄同株异花,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2条,因此对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定11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特点,掌握生物变异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掌握几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点和缺点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63.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的问题。 (1)图A、B表示某经济植物M的花色遗传、花瓣中色素的控

111、制过程简图。植物M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 A和a,B和b)控制,据图回答: 结合A、B两图可判断A图中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植物M的花色遗传体现了基因可以通过_从而间接控制该生物的性状。有时发现,A或B基因碱基对改变导致基因突变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并不会改变,请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说明可能的原因_ 。若将A图F1紫花植株测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2)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I-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_基因

112、遗传病由图可知,苯丙酮尿症遗传方式是_;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遗传方式是_。-4的基因型是_;II-1和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若-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_(填男孩或女孩);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_。在临床医学上常常采用产前诊断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者先天性疾病,请写出其中两种手段:_(答任意两种)。【答案】 (1). AAbb、aaBB (2).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3). 基因转录后不同的密码子可以控制相同的氨基酸(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或一种氨基酸可被多种密码子编码) (4). 紫色:蓝色:白色=1:1:2 (

113、5). 单 (6). 常染色体隐性 (7). 伴X染色体隐性 (8). BbXDXd或BbXDXD (9). 100% (10). 女孩 (11). 1/6 (12). 羊水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B超检查、基因诊断【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植物M的花色是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表格中比例可知,9:3:4是9:3:3:1的变式;并且图B中有A基因无B基因时,花色为蓝色,基因型可表示为A_bb,则紫色花可表示为A_B_,因此白色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_。【详解】(1)分析表格中图B可知,有A基因无B基因时,花色为蓝色,基因型可表示为A_

114、bb,则紫色花可表示为A_B_,因此白色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_。因F1自交后代为9:3:4,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亲代蓝花的基因型为AAb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或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的代谢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花色的控制属于第二种,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该植物的花色的性状。基因突变后转录,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不同的密码子可以控制相同的氨基酸,所以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AaBb(紫色)与aabb(白色)测交,后代AaBb(紫色):Aabb(蓝色):aaBb(白色):aabb(白色)=1:1

115、:1:1,即紫色:蓝色:白色=1:1:2。(2)为了便于调查和统计,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根据图谱-1和-2有患苯丙酮尿症的女儿,则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3和-4有一个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的儿子,而-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说明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3表现型正常,则基因型为B_XDX-,-4患苯丙酮尿症,则基因型为bbXDY,而女儿患苯丙酮尿症,儿子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则-3的基因型为BbXDXd,采用逐对分析法:BbbbBb、bb,XDXdXdY1XDXd、1XDXd、XDY、XdY,-4为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基因型为BbXDX

116、d或BbXDXD;-1表现型正常,基因型为B_XDX-,其女儿一个患苯丙酮尿症,一个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则其基因型为BbXDXd,和-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若-1的基因型为 1/3BBXdXd或者2/3BbXdXd,与一正常男人婚配,即XdXdXDYXDXd、XdY,则他们所生的男孩患病,女孩正常,最好生女孩;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BbBb1BB、2Bb、1bb,女孩患苯丙酮尿症概率为=1/42/3=1/6。遗传病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产前诊断是胎儿在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等,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117、。【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基因突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表格中图A确定F1代紫花的基因型,再根据图B判断三种花色的基因型,并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决相关题。64. 果蝇的长翅(B)与短翅(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 长翅红眼长翅白眼短翅红眼短翅白眼雌蝇(只)1510520雄蝇(只)77752526请回答:(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定律。基因B与b互为_基因。(2)亲本基因型为父本_,母本_。(3)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种,其中杂合子占_。长翅红眼雌

118、果蝇细胞中最多有_条染色体。(4)F1短翅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5)现有1只长翅白眼果蝇与1只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子代雄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则子代雌果蝇中出现长翅白眼的概率为_。(6)为验证长翅红眼雄果蝇(BbXRY)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进行了_实验,请写出遗传图解_。【答案】 (1). 自由组合 (2). 等位 (3). BbXRY (4). BbXRXr (5). 4 (6). 5/6 (7). 16 (8). bbXRY (9). 3/8 (10). 测交 (11). 【解析】【分析】分析表格:首先分析长翅和短翅,子代雌果蝇中长翅:短翅=3:1,雄果蝇中长翅:短翅=3:1,该比例

119、符合杂合子自交的后代结果,并且与性别无关,则亲本基因型用BbBb表示;分析红眼和白眼,子代中雌果蝇中只有红眼,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即性状与性别相关联,说明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可以表示为XRXrXRY。【详解】(1) 根据子代雌蝇全为红眼,雄蝇一半红眼,一般白眼,可判断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根据雌雄蝇中长翅残翅=31,可判断翅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长翅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互不影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B与b互为等位基因。(2)由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分别为:BbXRXrBbXRY。(3)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22=4种,分别为BBXRXR、B

120、BXRXr、BbXRXr、BbXRXR,只有BBXRXR为纯合子,比例=1/21/3=1/6,则杂合子占1-1/6=5/6。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长翅红眼雌果蝇细胞中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最多有16条染色体。(4)F1短翅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5) 1只长翅白眼果蝇与1只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子代雄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3/4)(1/2),说明母本含有R和r基因,双亲基因型为BbXRXr、BbXrY,子代雌果蝇中出现长翅白眼的概率为(3/4)(1/2)=3/8。(6)验证长翅红眼雄果蝇(BbXRY)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可进行测交实验,让该个体与短翅白眼雌果蝇bbXrX

121、r测交,其遗传图解为:【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自由组合定律,考查伴性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对表中雌雄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分析,可判断两对相对性状是否与性别相联系,进而判断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65. 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2)几百万年的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 _。(3

122、)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_造成的。(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5)物种形成包括_三个环节, 依据_判断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6)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共同进化。共同进化可以概括为_。(7)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答

123、案】 (1). 种群 (2). 生殖 (3). 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4). 基因突变 (5). 少 (6).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生殖)隔离 (7). 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 (8).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9). 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

124、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1)种群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因此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种群。(2)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生殖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自然选择、地理隔离。(3)生物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根本变异是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新基因。(4)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形成的种群中基因数量较少。(5)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三个环节。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依据

125、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判断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6)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7)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点睛】本题考查物种的概念和形成、共同进化的知识,考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共同进化的概念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66.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a表示_系统,b表示_系统,c表示_系统。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降低/升高),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NaCO3/NaHCO3

126、)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4)图乙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关。B液与A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至少穿过_层磷脂双分子层。 (6)若图乙中组织细胞为肝细胞,则A、B、肝细胞三部位O2 浓度大小关系为_。【答案】 (1). 呼吸 (2). 消化 (3). 泌尿 (4). 降低 (5). NaHCO3 (6).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7). 血浆蛋白、无机盐 (8). B液中含有的蛋白质较多,C液蛋白质含量较少 (9). 5 (10). B液A液肝细胞【解析】

127、【分析】分析甲图:图示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其中a为呼吸系统、b为消化系统、c为泌尿系统。图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内环境也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分析乙图:A为组织液,B为血浆,C为淋巴。【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为酸性物质,其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但血浆中NaHCO3可以与乳酸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

128、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图乙中B是血浆,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血浆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液(血浆)与A液(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较多,组织液蛋白质含量较少。(5)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肺泡壁(单层细胞、2层生物膜)、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2层生物膜)、红细胞膜共5层生物膜,即至少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6)氧气运输过程中,经自由扩散由血浆扩散到组织液,又由组织液扩散到组织细胞,故O2浓度大小关系为B液A液肝细胞。【点睛】本题结合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物质跨膜运输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定的概念,掌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