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027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年级高二学科历史总课时课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第_课时主备人上课时间锁定目标 找准方向备 注【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罗列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国科技事业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多种想法,及时给予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新时期中国科技走向世界提供了科

2、学的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应长期坚持。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自我构建 快乐无限自主学习基础知识一、 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1、科技落后的历史背景(1)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闭关政策等原因,中国古代科技开始停滞;(2)近代中国,由于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等原因,中国科技事业更是远远落后与世界水平。2、中国科研的起步(1)建立科研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依靠政府力量领导和开展科研工作。(2)党和政府通过培养科技人才和吸引海外华人的知识分子相结合的办法,迅速建立一支科技队伍。(3)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3、主要科技成就(新中国成立至改革

3、开放前夕)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防科学技术领域: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年,中国又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中国用自制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送入预定轨道。医学和农业科技领域: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 ;1973年,农业科学家 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战略的理论基础(1)“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复出后的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发出了“尊

4、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2)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2、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863计划”、“火炬计划”三、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1995年全国第三次科技大会号召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将“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2、新时期各个领域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核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20世纪60年代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并注重核技术的和平利用。空间技术领域: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

5、一颗试验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中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从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运载火箭研究方面: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1999年11月以来,中国成功地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5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与回收试验;2003年10月,中国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 ”载人宇宙飞船(杨利伟)信息技术领域: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 ”巨型计算机系统;2002年,中国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生物工程领域:中国科学家于2001年

6、至2002年相继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合作探究 携手共进组内交流形成共识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拓展提升 学以致用 质疑答问拓展思维材料:“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他是谁? _ 材料: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

7、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反馈检测 体验成功1“两弹一星”是指A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C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2最能充分说明袁隆平的成就的是A首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二号” B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C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为外国培训技术专家3、实施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向科学进军 D、尊重知识,尊重人才41978年后中国科

8、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仅1979年一年的重大成果就多于过去十年的总和,这最能说明A 改革开放促进科技发展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当时的形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要求各国重视科技的竞争 D新的知识分子政策使科技人员从过去的政治束缚中解放出巨大创造力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成“两弹一星”、战略核潜艇、银河系列计算机,长征系列火箭并打入国际航天市场等等。这些自主创新的巨大成就出现的重大意义有 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证明中国科技创新体制完善 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 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A B C D6、我国下列科学技术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中国第一座

9、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A、 B、 C、 D、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属目的科技成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有良好的科研基础 D、国际上的帮助8、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邓小平提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来 B、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C、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 D、中国科学远景规划的制定9、 材料分析题:(2011年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测试)教育是立国之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

10、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材料二: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由地方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 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康有为屡次上书失败后,认识到今当多难之秋,“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界,莫亟於教育。”严复明确道:“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张也。” 张良才、孙传宏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材料四: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

11、工作者,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 材料五: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请回答:(1) 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贡献。(2分)(2) 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举措是什么?这一创新举措是哪位封建帝王开始实施的?(2分)(3)材料三中康有为、严复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在他们的推动下,十九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2分)(4)材料四中邓小平充分肯定了19941966的教育工作。经过这十七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1分)(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3分) 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