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1对文中加点的四个“以”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则何以哉加之以师旅A各不相同B全相同C同,不同 D同,不同解析:选D。连词,因为
2、;动词,用,做;介词,用,拿。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记叙了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可分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三个部分。B子路和冉有都志在为政,不过是所治理的国家大小不同而已,而公西华的志向是做一名“小相”,不想参与国家大政。C文章语言简短凝练,却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气质,“率尔”一词体现出子路的自信率直,以及不谦虚的性格。D选文对孔子的描绘着墨不多,却刻画出一个态度和蔼、思想明智、和学生相处融洽、 对学生十分了解。解析:选B。从全文来看,公西华也想参与国家大政,不过是讲得谦虚一点罢了的师长形象。3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则曰:“
3、不吾知也!”译文:_(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译文:_(3)非曰能之,愿学焉。译文:_答案:(1)你们平常总是说:“没人了解我呀!”(2)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就可以使百姓衣食丰足。(3)不是说已经能够做到下面这类事,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学习。4这段文字中,孔子表现出什么样的形象?他为何“哂”子路?答:_答案:孔子是一个平易和蔼、思想开明、胸怀开阔、教育有方的师长,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因为孔子主张“为国以礼”,而子路的回答未注重“礼”,轻率而且毫不谦让。二、语言运用5用“儒学”作开头,重组下面句子,不得改
4、变原意。 中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这是与深受儒学“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分不开的。答:_答案:儒学“和为贵” 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是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的重要原因,也因此,中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或:儒学“和为贵”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使中国人民形成了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从而在国际商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6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语句。要求补写内容与上下文句式协调一致,语意连贯。生活如酒,或馥郁或清洌,_;生活如风,_,它需要一双敏
5、感的双手去感知;_,或轻快或低沉,它需要一对用心的耳朵去聆听。酒有清洌,_,歌有低沉,一如生活,不会一路坦途,面对风雨和挫折的乐观与旷达是我们一生的追求。答案:它需要一个有心的人去品尝 或煦暖或凛冽(寒冷)生活如歌风有凛冽(寒冷)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音、义正确的一组是()A千乘之国(chn,兵车)夫子哂之(shn,讥笑)B比及(b,到)喟然长叹(ku,叹息声)C以俟(s,等待)君子异乎三子者之撰(zhun,写作)D小相(xin,宰相)论语(ln)解析:选B。A.shn;C.撰:述;D.相:祭祀、会同时赞礼、司仪的职位。2下面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陪长者
6、闲坐)B因之以饥馑(蔬菜不收为饥,谷物不收为馑)C风乎舞雩(祭天求雨之处,有坛有树)D如会同,端章甫(穿玄端戴章甫,指穿戴礼服礼帽)解析:选B。饥馑:通常泛指饥荒。饥,谷物失收。馑,果菜失收。3选出下列各用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风乎舞雩B异乎三子者之撰C不吾知也 D加之以师旅解析:选C。C项,为宾语前置句,A、B、D均为状语后置句。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所以裁之B道不行,乘桴浮于海C夫子莞尔而笑D子见南子,子路不说解析:选C。A.所以:用来的方法;B.不行:行不通;D.不说:不高兴。5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礼乐教化
7、,那得有待君子推行了。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什么事情呢?C夫子何哂由也先生为什么笑仲由的话呢?D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理国家靠的是礼让,可他的话不谦逊。解析:选C。C项,“嘲笑”改为“笑”。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8、“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子何哂由也哂:笑B亦名言其志也 亦:仅仅,只是C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D吾与点也 与:赞同解析:选C。撰:述。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如会同,端章甫B风乎舞雩,咏而归C而木之性日以离矣D且硕茂,早实以蕃解析:选C。C.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8下面对上述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是孔子的学生曾皙的行为。他在“侍坐”时不赞成其他同学的观点,自己弹奏瑟。
9、随后舍弃瑟并打断其他同学的谈话,表明自己的观点不同。B曾皙在谈论自己的理想时,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才能,而是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在这种生活图景中寄寓了曾皙从容淡泊的情怀。C礼记中解释:“舞雩,祭水旱也。”可以看出,曾皙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D孔子之所以赞成曾皙的观点,一方面,他的观点符合孔子以礼治国的方略;另一方面,恬淡平和的政治理想与孔子晚年的政治失意过着平静无为的生活不无关系。解析:选A。A项中“他在侍坐时不赞成其他同学的观点”文中无依据。(二)(2011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河内失火,
10、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黯多病,赐告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
11、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选自纲鉴易知录卷十三)【注】谒者:官名。告:休假。贲、育:即孟贲、夏育,两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揖客:只揖不拜之客。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屋比延烧,不足忧也比:并排B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C责大指而已 指:意旨D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解析:选D。夺:强行改变。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2、()A.B.C.D.解析:选B。A.均为连词,表目的,来;B.第一个“而”表承接,于是,就;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均为介词,给,替;D.均为介词,在。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B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C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D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
13、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解析:选C。做本题时应注意把握句子中的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也”,另外,注意诵读和从句意上断句,重点是根据主语的转换来断句。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译文:_(2)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译文:_(3)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译文:_解析:(1)句中的“以”是介词,因为;“数”的意思是“多次”;“切谏”的意思是“直言极谏”。(2)句中“独”的意思是“唯独”,“亢礼”的意思是“彼此以平等的礼仪相待”。(3)句中“贤”为意动用法,认为贤良;“数”的意思是“多次”;“所疑”是
14、所字结构;“遇”的意思是“礼待”;“加”的意思是“超过”。答案:(1)因为(汲黯)多次直言极谏,不能留在朝廷(任职),调任东海太守。(2)公卿以下(官员)都谦卑地侍奉卫青,唯独汲黯与他以对等礼仪相待。(3)(卫青)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问国家朝廷(遇到)的疑难问题,礼待汲黯超过平时。参考译文:当初汲黯做谒者时,因为严正而被人敬畏。河内郡发生了火灾,绵延烧及一千余户人家,皇上派汲黯去视察。他回来报告说:“那里普通人家不慎失火,由于住房密集,火势便蔓延开去,不必多忧。我路过河南郡时,眼见当地贫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灾民多达万余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我就趁便凭所持的符节,下令发放了河南郡官仓
15、的储粮,赈济当地灾民。现在我请求缴还符节,承受假传圣旨的罪责。”皇上认为汲黯贤良,于是赦免他的罪责。因为(汲黯)多次直言极谏,不能留在朝廷(任职),调任东海太守。汲黯喜好清静,把事情都交托自己挑选出的得力的郡丞和书史去办,他不过是督察下属按大原则行事罢了,并不苛求小节。一年多的时间,东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汲黯多病,皇上多次恩准他休假养病,他的病却始终不好。庄助又替他请求休假,皇上问道:“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庄助说:“让汲黯当官执事,没有过人之处。然而他能辅佐年少的君主,坚守已成的事业,以利诱之他不会来,以威驱之他不会离开,即使有人自称像孟贲、夏育一样勇武,也不能强行改变他的志节。”皇上说:“的
16、确是这样。古代有所谓安邦保国的忠臣,至于像汲黯,就很近似他们了。”汉武帝派使臣带着大将军印信,来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各路将领都归卫青统领。汉武帝对卫青的尊崇宠信超过了任何一位朝廷大臣,公卿以下(官员)都谦卑地侍奉卫青,唯独汲黯与他以对等礼仪相待。有人劝汲黯说:“大将军地位尊贵,您不可以不下拜。”汲黯说:“以大将军身份而有长揖不拜的平辈客人,大将军反而不尊贵了吗!”卫青听说后,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问国家朝廷(遇到)的疑难问题,礼待汲黯超过平时。卫青虽然地位尊贵,但有时入宫,汉武帝就坐在床边接见他。丞相公孙弘趁汉武帝空闲时谒见,汉武帝有时不戴帽子;至于像汲黯谒见时,汉武帝没戴上帽子就
17、不接见。有一次,汉武帝正坐在陈列兵器的帐中,汲黯前来奏事,汉武帝当时没戴帽子,远远看见汲黯,急忙躲入后帐,派人传话,批准汲黯所奏之事。三、语言表达13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5个字。中新网7月24日电杭深铁路列车追尾事故发生后,铁道部部长盛光祖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并对救援作出具体部署:一是立即组织足够力量,尽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抢救伤员,把伤亡降至最低限度。二是协调地方政府和卫生部门,不惜一切代价,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三是对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查清原因,深刻吸取教训。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卢春房,铁总主席何玉华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工作。7月23日20时50分,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段,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D301次列车第1至4位脱线,D3115次列车第15、16位脱线。具体伤亡情况不详,事故原因正在调查。铁路部门及地方有关单位已紧急组织救援。答:_答案: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赶赴杭深铁路事故现场指挥救援14阅读下图,概括图表反映的信息。答:_答案:(示例)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为网络、电视、报纸,非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比非网民丰富;非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除电视外百分比都低于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