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017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解析》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有人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 D.朝鲜战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可知是经济政策,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A是政治手段,并且不是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C是军事手段,D是热战,不能体现材料意思。故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开始

2、马歇尔计划2.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崛起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 D.欧洲走向联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对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认识能力。依据所可知,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两极格局为特点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在这种格局下,尽管美苏长期冷战,双方有时甚至剑拔弩张,但由于双方势均力敌,谁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分析选项,A、B都是原因,但不是主要的;C符合题意;欧洲走向联合只是因素之一,D亦不合题意。所以应选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

3、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原因3.美国历史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可知,这反映了冷战的开始,体现了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故D项正确。战后欧洲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故A项排除。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

4、的世界地位弱于美苏两极格局,故B项排除。战后新的经济体系指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材料无关,故C项排除。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开始冷战4.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同集团的成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说明是依据不同制度或者意识形态可以找出共同的地方,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

5、针,符合材料中这一思想,故C正确;雅尔塔会议不存在“和而不同”思想,故A错误;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不同的斗争,与材料意思相反,故B错误;协约国集团的成立在处理民族关系方矛意识形态相同,故D错误。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5.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另起炉灶”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一基础知识。根据题干分析,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交

6、往必须是平等对待对方,双方利益是互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外交国地位、利益平等,符合题干要求,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中国一直奉行的政策。A项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指只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项中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提出来的,体现了中国维护国家和平的目的。D项多边外交政策是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多边外交政策中是基本体现。故选C。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下列成就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

7、议 B中国参加了万隆会议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开始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对所知识的掌握能力。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开始建交的头十年,这十年里取得了很多成就,A选项是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B选项是中国参加万隆会议;C选项是中国同印度和缅甸两国外交中提出的重大外交原则;D选项时间错误,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建交的第一个国家是法国,时间不是在50年代。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重大外交活动7.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

8、组织是(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由“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可知这是不结盟运动组织,所以B选项正确;A选项错在联合国也包括美苏两国;C选项是经济体;D选项部分和题意要求。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不结盟运动8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左边导弹上图案是星条旗,右边导弹上图案是镰刀斧头旗)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答案

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此题没有给出漫画的时间,但隐性信息可以挖掘:两枚导弹一枚上有苏联国旗,另一枚是美国国旗,中间是孱弱的欧洲,表明二战后欧洲地位的急剧衰落,所以需要联合自强,所以本题选C。A选项不符合史实,B选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D选项不是好的解决方式。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欧洲的联合91992年9月,莫斯科的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C

10、.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判断材料中“1992年9月”与“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等信息,可以分析到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随之发生了剧变,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观点发生了变化。A 项说法与事实不符;B项说法较片面;D项与本题无关。故选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0.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两极格局解体C.多极格局已经形成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

11、题考查生对所知识的掌握能力。当今世界政治上是美、日、西欧、中国、俄罗斯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但是美国在其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说明现今虽出现多极化趋势,但这种格局还未定型。因此D项符合题意。A选项和B选项不是当今的格局;C选项说法错误。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目前的局势11.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生产经验的积累总结 B生产组织的规模扩大C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 D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小农经济的内容包括: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经验、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小农

12、经济本身的封闭性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得社会分工表现得不明显。据此本题A、C、D三项属于原因,B项说法错误。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12.商鞅变法后“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国有 B土地集团所有 C土地私有 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由于在古代社会里,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这就容易形成了土地兼并现象,所以答案选C。、BA选项说法错误,当时是土地私有制;C选项说法错误,商品经济发展在明朝

13、时期才出现。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兼并13.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可以看出这是在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通过这个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故选B。材料主要讲的是社日中有关农业的活动,A项不符合材料;

14、C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D项错误,诗歌反映了节日习俗,但不能就认为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的农业经济影响14.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过与桑蚕也。”“其”指的是( )A丝织品 B棉织品 C麻织品 D编织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不论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可以用棉布御寒。棉布和丝绸相比,更为实用廉价,能够被普通的百姓接受,因此选择B。A选项价格太贵,排除;C选项和D选项都不满足条件,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15.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

15、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可知,江宁织造局属于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规模大、分工细、水平高、资金雄厚,生产的产品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和贵族消费,故C项正确,D项错误;私营手工业产品全部投放市场,故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产品部分用于纳税,故B项正确。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16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不可能从事下列哪种活动()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

16、卖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迁移分析能力。唐代长安设有专门的“市”作为贸易场所,政府设专门机构监督管理,所以A、D选项正确;当时长安是世界性大都市,所以B选项正确;“市”、“坊”分开,当时草市也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因此C项不可能出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商业“市”的发展17.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笫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答案】D

17、【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了明代徽商社会地位提高,经商成为当地主要的生活追逐目标,在某些方面甚至已超过科举,这反映了明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并影响到传统观念的改变,答案选D,A、C两项材料中并无体现,B项说法错误,徽商出现在明代。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发展18.“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重农抑商”观念形成

18、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古代,重农抑商观念逐渐得到发展和加强,明清时期虽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农耕文明仍占绝对优势地位,因此“重农抑商”观念在此经济土壤的袒护下不可能基本瓦解。A项叙述正确,封建时代“抑商”的主要手段是广设关卡、征收重税,而不是禁止商人追求利润。B项正确,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C项正确,商鞅变法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增强了秦国国力。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19.史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

19、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前期中国经济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题干材料数据上看,中国当时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西欧各国、美、日本的总和,由此可知D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C项与中国实际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20.有者这样描述:“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作者这一描述旨在说明( )A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B古代中国的经济

20、发展水平领先于欧洲C中国的先进工具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D中西方发展逐渐出现“易位”的原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用木犁”可知古代中国经济领先于欧洲,因为我们的生产工具更先进,从题干中“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可知到近代后,中国经济又落后于欧洲,因为我们的生产工具落后了,题干的信息主要从生产工具的角度说明了中西方发展逐渐出现“易位”的原因,故D项正确。A选项缺少中国方面内容;B选项没有说出本质;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犁牛耕;近代科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

21、气技术的应用工业革命21.1492年8月,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帕洛斯角启航,到了10月7日他们发现了飞鸟,但是没有看到陆地,船员们焦躁不安起来,船长许诺,如果三天内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第三天,他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并在岛上看见几乎全身赤裸土著人印第安人,船长立即宣布该岛为西班牙王室所有。该船长可能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1492年8月”“从西班牙帕洛斯角启航”“全身赤裸土著人印第安人”“该岛为西班牙王室所有”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是哥伦布,依据已知识可知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1492年开辟

22、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他误认为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A、B选项时间和国家不对;D选项行程不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22.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知识不难发现,“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指的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王室大力支持,提供金钱援助这些航海家航行,从而顺

23、利的完成了新航路的开辟,西、葡两国是封建国家商业资本并不发达,金银需求量大也并不大,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王室大力支持23.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 英国展出的最新工业成果中可能包括()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BD不对,内燃机、电灯泡、电话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1851 年展出的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被称为“蒸汽时代”,蒸汽

24、机有推动了火车、轮船的出现。因此C符合题意。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成果2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B.整个革命进程时间缩短C.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D.科与技术紧密结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比较能力。A项是相同点与题意不符。B、C、D都是不同点。但D对工业革命影响深远些。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没有实现科与技术的真正结合,发明者大多为技术工人,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研究推动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新发明。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

25、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25.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C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建设性的D殖民地国家应重视交通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表明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殖民地或半殖民的社会进步,故A项正确;BC两项表述错误,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掠夺财富,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故BC项排除;题

26、干强调的是机器,而不是交通,故D项错误。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殖民活动的影响26.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抓住“19世纪4060年代”这一时间限定,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A项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27、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B项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一度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项亦可排除。因此选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27.著名者辜鸿铭说:“咸(丰)同(治)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东渐的历史潮流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时期的洋

28、务运动,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咸同年间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可知此应为19世纪6090年代,由曾国藩等人掀起的洋务运动。A、B、C三项的表述均与洋务运动主张习西方先进的军事与科技,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史实不符,故排除;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故最终未能挽救清王朝,即“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本题应选D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28.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

29、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瓦解着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有利于西的传播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意思为对旧有的封建统治形成了极大的冲击,结合所可知该冲击表现为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所以选A选项。B选项是思想方面;C选项不是本质含义;D选项是表面现象。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影响29.促使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的主要因素有( )西方列强忙于世界大战无暇东

30、顾民国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政策 民众爱国运动推动民族企业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华的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四个选项都对,选择B选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黄金时期30.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

31、,仅去年上丰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政府征收苛捐杂税;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官僚资本垄断经济;美国对华倾销商品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调动和运用所知识的能力,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为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萎缩的原因,排除。因此B C D三项项均错误。1948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的苛捐杂税搜刮、官僚资本的排挤和美国的经济侵略等。因此正确,故选A项。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31题20分,32

32、题20分,共计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天仙配戏词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期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33、。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是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形成的条件。(6分)(2)材料二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8分)(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6分)【答案】(1)小农经济。条件: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每点2分,共6分)(2)关系: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每点2分,共8分)(3)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2

34、分)主观因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4分)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世纪以来,世界各地联系越来越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稍后,大西洋西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材料二 在19世纪50至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材料三 1900年,各主要

35、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l9%,美国12%,德国l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材料四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年份世界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1880年3668.81890年4994.21900年68118.2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10分)(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

36、展的基本特点。(6分)(3)结合所知识,简要分析上述贸易特点形成的原因。(4分)【答案】(1)变化:由地中海沿岸到大西洋沿岸;英 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4分)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每点3分,任意两点6分)(2)基本特点:多中心贸易格局形成;贸易总量持续增长;各国经济联系加强。(每点3分,答两点6分)(3)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每点2分,共4分)(3)本题考查生对所知识的掌握能力。贸易是伴随着市场的开拓而进行的,因此贸易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使得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贸易更加密切。除了市场之外,我们还需要生产水平的提升,使得物质资产满足需要,所以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