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晋中市名校2016届高三第四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岳麓版必修+必修+必修(第一三单元)。第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如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郡)守,以拒秦、韩”。朝廷往往授予这些“郡守”节制周边县域文武官员,统一调度县域人、财、物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权力。这反映出当时()A郡的设置具有巩固
2、国防的意图 B吴起变法加强了魏国集权体制C魏国地方管理实行郡守负责制 D负责地方管理的郡守都是武将【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解析】“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可见郡的设置具有巩固国防的意图,故A项正确;魏文侯让吴起担任西河郡守,但与吴起变法无关,故B项错误;“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不能代表整个魏国地方管理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负责地方管理的郡守的来源,故D项错误。【答案】A2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云:“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五口为一家肥墒不得独乐,硗墒(质地差的土地)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兵车素定,是谓均
3、民力强国家。”材料说明井田制下()A出现土地兼并现象 B农民拥有土地的支配权C土地经营相对公平 D私田争夺公田的劳动力【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井田制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土地兼并现象,故A项错误;井田制下农民没有土地的支配权,土地所有权归天子,故B项错误;“故三年一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反映出土地经营相对公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私田争夺公田的劳动力,故D项错误。【答案】C3太平御览记载了为诸葛亮造三千口刀(时称“神刀”)的蒲元,他已经能够鉴别取自不同江河的水,由于水质不同具有不同的淬火能力。据此可知当时()A淬火工艺只有少部分人掌握 B三国时期的手工业实行官营C水质对兵器质量有绝对
4、影响 D对淬火冶炼规律有较深认识【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三国时期淬火工艺 【解析】材料中蒲元掌握了淬火工艺,但不能据此推断只有少部分人掌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三国时期手工业的经营类型,故B项错误;“由于水质不同具有不同的淬火能力”,水质是影响兵器质量的因素之一,不能推断是决定性因素,故C项错误;材料中水质对兵器质量的影响,体现出工匠对淬火冶炼规律有较深认识,故D项正确。【答案】D4明代皇帝在处理密疏时,既不需内阁的票拟,又不必司礼监太监代为批红,批答后也不必经过六部驳正发抄。这反映出()A明朝处理奏折的程序混乱 B明朝皇帝用“密疏”监督官员C明代强化君权的措施多样 D内阁充当了内侍
5、、顾问角色【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制 【解析】明代皇帝处理密疏的措施,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加强,并非处理奏折的程序混乱,故A项错误;明朝皇帝用“密疏”监督官员,但非最终目的,故B项错误;除了处理正常程序的奏折外,皇帝还用“密疏”监督官员,本质上体现出明代强化君权的措施多样,故C项正确;内阁充当了内侍、顾问角色,但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故D项错误。【答案】C5元代马祖常诗云:“波斯在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该诗歌()A记载了一段战争往事 B表达了对疆土的热爱C反映元代中外交流通畅 D反映元代桑麻质量较好【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元代对外贸易 【解析】该
6、诗歌与战争往事无关,故A项错误;该诗歌与对疆土的热爱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元代与波斯的贸易往来,体现出元代中外交流通畅,故C项正确;桑麻是元朝与波斯贸易的商品,材料没有反映出元代桑麻质量好坏,故D项错误。【答案】C6黄宗羲等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材料意在说明明末清初思想()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 B适应了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C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思想主张 【解析】黄宗羲的主张是对明朝灭亡的反思,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黄宗羲修补封建专制制度的主张,
7、体现出他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故B项错误;明末清初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故C项正确;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C7下面是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情况表。这说明()年份进出口总额(千关两)出口额(千关两)1890年94865486551936年1057308452979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 B对外贸易有效抵制了西方的经济入侵C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加深【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解析】1890年中国进口额是9486548655=46210(千关两),贸易顺差是4865546210=244
8、5(千关两),1936年中国进口额是1057308452979=604329(千关两),贸易逆差是452979604329=151350(千关两)。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亏损严重,故A项错误;对外贸易没有抵制西方的经济入侵,故B项错误;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故C项错误;贸易逆差的增大,反映出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加深,故D项正确。【答案】D81930年6月,共产国际断定“最近将来革命形势即使不能够包括整个中国,但至少也要包括几个有决定意义的省份,在这一种情况下,中共应该为迫在眉睫的解放战争做好准备”。这反映出()A中共对革命目标做出了调整 B共产国际可以指挥中国革命C中共革命受共产国际的影响 D中共
9、认识到夺取大城市的重要性9民国时期,一些国货广告也以洋货为其诉求方式,即便是国货也要取洋名。甚至许多人放弃很好的绸缎不穿,都去穿外来的洋布。这些穿着方式的出现说明()A人们的心理影响消费 B西方的商品质优价廉C广告宣传效应影响大 D当时崇洋风尚开始形成【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消费心理变化 【解析】这些穿着方式的出现反映出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带来“国货也要取洋名”,“都去穿外来的洋布”,影响消费的选择,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西方商品的质价,故B项错误;广告宣传效应是影响人们消费的因素,但材料没有体现其影响大小,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当时崇洋风尚,但不能推断是其开始形成,故D项
10、错误。 【答案】A101956年1月1日,中国青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姑娘们,穿起花衣服来吧的文章指出:“在经济条件的许可下,适当地讲究一些穿着,这种建筑在劳动基础上的改善生活,与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只讲吃穿是不同的。”这反映出()A计划经济取得重大成就 B中国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D新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认可【考点】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衣着的变化【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衣着的变化,与计划经济成就的关系,故A项错误;“适当地讲究一些穿着”,是“在劳动基础上的改善生活”,体现出中国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故
11、B项正确;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C项错误;衣着的变化是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与女性社会地位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11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提出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来“取代九二共识”。其意在() A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B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C回避“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与大陆进行政治对抗【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解析】“九二共识”是祖国统一大业的保障,柯文哲否定“九二共识”,不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故A项错误;也不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故B项错误;柯文哲否定“九二共识”,实际上是回避“一个中国”的原则,故C项正确;柯文哲的主张
12、中并没有反映出与大陆进行政治对抗,故D项错误。【答案】C12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中被非法剥夺了20多年的席位得到恢复。美国等国家提出的“双重代表权”的提案破产。这实质上反映出()A国际格局出现重大调整 B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C美国对中国的封锁结束 D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解析】当时世界国际格局仍然是两极格局,故A项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中国的结果,故B项正确;中美两国仍然处在敌对状况,故C项错误;中国仍然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没有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故D项错误。【答案】B131978年
13、前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出国考察热潮。据当时的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统计,仅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经香港出国和赴港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其中专程赴港考察的有112批,共824人。这一现象的出现()A进一步缓和了中美之间的关系 B表明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C为即将开始的经济改革找到了方法 D有利于借鉴西方现代化成功的经验【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出国考察热潮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故A项错误;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是在21世纪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找到了经济改革的方法,故C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在此
14、前后出国考察主要是借鉴西方现代化成功的经验,故D项正确。【答案】D14演说在雅典民主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可直接影响到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决策。这体现出雅典()A文化高度繁荣 B公民大会决策受制于个人C人文思想泛滥 D崇尚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演说在雅典民主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现出直接民主制的特征,没有反映出文化高度繁荣,故A项错误;个人演讲影响公民大会决策,而非决定性因素,故B项错误;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主权在民的特征,与人文思想泛滥无关,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主权在民、轮番而至,体现出崇尚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故D项正确。【答案】D15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
15、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已,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A知识即美德 B拯救人类心灵 C认识你自己 D追求生命价值【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主张(认识你自己)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苏格拉底拯救人类心灵,故B项错误;“要返求于已,研究自我”,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苏格拉底追求生命价值的主张,故D项错误。【答案】C16罗马国家在政治上经历了王政、共和、帝政专权和帝政分权四个时期,在
16、经济上经历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庄园经济三个阶段,但并没有使罗马法在现实的生活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和无所适从。这说明罗马法()A以自然法为指导原则 B是斗争和妥协的结果 C兼具实用和民主特征 D保持着渐进性地发展【考点】罗马法罗马法的发展(渐进性) 【解析】材料与罗马法的自然法精神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斗争和妥协,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实用和民主特征,故C项错误;材料中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政治上的四个时期、经济上的三个阶段,保持着渐进性地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17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
17、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 B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 C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 D摆脱了宗教和专制束缚【考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解析】人文精神的起源于古希腊,与宗教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推断其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的宗教改革无关,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的艺术以宗教形式宣传“人体美和自然美”“ 世俗人物的形象”,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艺术没有摆脱宗教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C18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
18、法权委托给由人民临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这说明法国1791年宪法()A体现了民主与共和的原则 B带有明显的启蒙思想特征C仿效英国君主立宪的政体 D在法律上阻断保皇派复辟【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1791年宪法) 【解析】法国1791年宪法将“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法国1791年宪法体现出启蒙思想家的分权学说,故B项正确;英国的司法权归贵族组成的上议院,与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不同,故C项错误;这一法律上规定并没有阻断保皇派的复辟,故D项错误。【答案】B1919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901年
19、,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下令禁止缠足。这说明()A近代放足运动具有反封建政治意义 B传教士主张男女的社会地位平等C维新人士反对缠足的态度最为坚决 D女性群体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关注【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废除缠足 【解析】传教士提倡天足,与反封建政治意义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传教士提出该主张的目的,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维新人士反对缠足态度的地位,故C项错误;废除缠足表明女性群体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关注,故D项正确。【答案】D20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
20、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A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 C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前完成21俄罗斯巴枯宁认为巴黎公社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巴枯宁认为巴黎公社()A缺少有效的和统一的政权管理 B缺乏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而最终失败C没有工人参加而缺乏群众基础 D没有采取维护人民利益的革命措施【考点】巴黎公社 【解析】巴枯宁认为巴黎公社没有“一个先锋队”、没有“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 缺少有效的和统一的政权管理,故A
21、项正确;巴枯宁认为巴黎公社缺乏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这只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不够全面,故B项错误;“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是指缺少政党领导,而非没有工人参加,故C项错误;巴枯宁的观点没有反映出巴黎公社是否采取维护人民利益的革命措施,故D项错误。【答案】A22有学者统计,美国在1933年时的工会会员不到300万,1939年就已达900万;工会组织冲破了行业界线,出现大量蓝领工人的产业工会;工会组织大规模地进入钢铁、汽车等基础工业。这反映出经历经济危机后的美国()A社会福利制度基本健全 B走出了经济困境 C基层民主政治趋于完善 D注重缓和劳资关系【考点】罗斯福新政缓和劳资关系 【解析】工会组织的壮大与
22、社会福利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国是否走出了经济困境,故B项错误;工会组织与基层民主政治无关,故C项错误;工会组织是协调资本家与工人劳资关系的组织,它的壮大反映出经历经济危机后,美国注重缓和劳资关系,故D项正确。【答案】D23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粮食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徘徊,19841986年,农产品平均产量增长速度为26,而19871989年下降为15。19861989年,进口粮食137亿吨,年均进口量为3430万吨。材料表明() A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 B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延续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 D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未达预期【考点】戈尔巴乔
23、夫改革 【解析】依据材料不能推断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故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冲破了斯大林模式,不是其延续,故B项错误;因此不能反映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并没有带来粮食产量的增加,因此未达预期,故D项正确。【答案】D24有学者认为,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使许多具有全球化经济特色的交易逃避了各国政府的控制,或者只受到最低限度的管理。国界对一些大公司的交易和许多支撑全球经济的金融活动越来越无关紧要。材料表明()A经济活动由全球关系取代了国家间关系 B国际金融贸易组织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C政府态度越来越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
24、家的功能逐渐消失【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国际金融贸易组织 【解析】国界对经济活动越来越无关紧要,经济活动推动国家间关系向全球关系的转变,但是并没有取代,故A项错误;因此国际金融贸易组织加强了国家之间的交流,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政府态度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故C项错误;全球化进程推动国家间关系向全球关系的转变,但国家间关系没有完全被取代,因此民族国家的功能还没有消失,故D项错误。【答案】B25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有三个重要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
25、济地位下降的趋势,经济获得强劲发展。这些变化从侧面反映出()A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 B冷战后世界单极化趋势增强 C世界多极趋势始于冷战结束 D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区域内【考点】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析】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三个重要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推动了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A项正确;冷战后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企图建立世界单极化趋势削弱,故B项错误;世界多极趋势始于冷战期间,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区域之间,故D项错误。【答案】A 第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 H 13分,第28题1
26、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这一政治结构的设计师是战国时代的韩非,韩非认为国家权力的运行与管理的实现,应当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摘编自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材料二 伯利克里虽然出身贵族,但却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雅典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它不仅要解决一般的政策性问题,还要对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所有活动做出详细决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
27、三 17、18世纪,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显得格外狭窄。政府的职能范围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财产不受侵犯等,政府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 摘编自黄旭现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变迁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与近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共性。(3分)(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政府的性质特征及组成方面的不同。(4分)【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雅典民主政治;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28、解析】(1)第一小问结构,材料一中“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是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特点的概括。第二小问影响,从正面的促进国家统一发展,以及负面的阻碍社会转型两方面分析。(2)古代雅典与近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共性,材料二中“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雅典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材料三中“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显得格外狭窄”,可见政府职能受到其他公共机关的严格监督和制约。(3)分析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政府的性质特征不同,围绕君主专制与民主制度的区别分析;分析组成方面的不同,围绕官僚制度与代议制的区别分析。【答案】(1)结构: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2分)影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造
29、就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专制制度下的政府,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4分)(2)共性:政府职能受到其他公共机关的严格监督和制约。(3分)(3)不同:古代中国的政府是君主专制统治的机构,是由君主及其选派的幕僚组成;西方国家的政府是由代表国家执政的群体组成,官员是由选举产生,具有民主的特点。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
30、料二 李约瑟说过:“直到17世纪中叶,中国和欧洲科学理论大约处于同等水平。仅仅在那段时间后,欧洲思想才开始迅速向前发展。”李约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国在古代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革命? 王渝生中国古代科技与传统文化(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思想原则方面“相通的地方”。(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李约瑟提出的问题。(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分别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3分)【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主张(2)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李约瑟难题”(3
3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主张【解析】(1)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思想原则方面“相通的地方”,即回答他们的共同点,从人的价值和道德修养等方面分析。(2)回答李约瑟提出的问题,即回答明清时期中国在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围绕政治上政治制度的强化、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封闭落后、“海禁”政策阻碍对外部的了解、思想上宋明理学、八股取士对人才的扼杀,等方面分析。(3)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的影响,分别从思想统一与禁锢、思想的解放两方面分析。【答案】(1)“相通的地方”: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强调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4分,答出2点即可)(2)问题:从政治发展
32、来看,古代古代长期处于君主专制的统治下,缺少必要的政治氛围;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科学的是为了农业发展服务,带有明显的农业经济属性;从思想上看,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愚化政策,不断加强思想控制,社会上普遍对创新缺乏进取精神;从对外交流上看,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海禁和闭关,加强思想控制,限制对外交往。(6分)(3)影响:孔子的儒家思想后来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苏格拉底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借鉴。(3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地举行“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展览时,陈列了一块主题为“国军抗日十大名将张自忠
33、”的展板,主要内容如下: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同时也是二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一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张自忠将军殉国后,日军设在汉口的广播电台在张自忠死后当日发出报道称张自忠为“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周恩来写下文章,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从此蒋介石
34、的办公桌上就摆上了张将军的遗像,后被追授为陆军上将,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张自忠为“革命烈士”。2009年9月10日,张自忠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假如你是展览解说员,请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对其加以解说。(12分,说明:可以提取材料中一个或多个信息进行解读,可以加以补充或提出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解析】首先提炼明确的观点,材料涉及抗日战争时期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军人如张自忠等给予的高度评价。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共此举的具体目的,最后归纳出中共站在民族
35、利益立场上,客观评价国民政府的抗战,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全民族抗战”的肯定。【答案】示例:信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对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军人高度评价的态度。(4分)解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肯定了张将军的抗日功绩,并且把它作为中国抗战的楷模,这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可以激发抗日军民的信心和勇气,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积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将张自忠将军追认为“革命烈士”,这是对他以及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精神的肯定,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全民族抗战”的肯定。站在民族历史的高度看近代中国史,国民在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在各自的领域以血肉之躯对抗日本帝国主义
36、,是中华民族的光荣诗篇。抛开两党纠葛,正视全民族的事实,给与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功绩以充分肯定,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站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场上尊重历史、捍卫历史的表现,有利于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统一。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已在欧亚大陆一地区
37、和另一地区之间贩运 大部分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到18世纪末叶,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体积庞大的必需品的交换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大西洋贸易的情况尤其如此,因为美洲种植园为供应欧洲,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以后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所以他们进口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包括谷物、鱼、布匹和金属产品。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出现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产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材料二 按照历史的观点,新帝国主义无疑将被看作是世界的一大进步,正如工业革命 是欧洲人的一大
38、进步一样。实际上,新帝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在于将工业革命推进到其逻辑上必然的结局使工业国家即工业资本主义能为世界性的规模起作用。这导致了对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地利用。无疑,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便无法估量地提高了。 以上材料均摘引自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世界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5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新帝国主义”的看法。(7分)【考点】(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工业革命“新帝国主义”【解析】
39、(1)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从商品的种类、贸易规模与范围、贸易中心的变化等方面,概括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世界贸易的变化;第二小问影响,从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和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两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观点,材料二中“新帝国主义无疑将被看作是世界的一大进步”。第二小问看法,结合“新帝国主义”对欧洲、殖民地国家、全球的影响分析,突出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经济全球化、落后地区的社会转型的影响。【答案】(1)变化:商品由社会奢侈品为主转变为日用品为主;贸易规模扩大;贸易范围由亚欧大陆扩展到亚非拉等地;贸易中心由亚洲转向欧洲。(3分)影响: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
40、的世界市场的发展。(2分)(2)观点:新帝国主义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1分)看法:对欧洲,新帝国主义促进了欧洲国家的扩张,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近代世界格局,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对殖民地国家,新帝国主义导致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贫困与落后;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地区的社会制度转型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对全球,新帝国主义促进了世界各地联系,使世界市场确立,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6分) 山西省晋中市名校2016届高三第四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C
41、DCCCDCABCB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CDCBDBADDB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 题 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13分)(1)结构: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2分)影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造就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专制制度下的政府,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4分)(2)共性:政府职能受到其他公共机关的严格监督和制约。(3分)(3)不同:古代中国的政府是君主专制统治的机构,是由君主及其选派的幕僚组成;西方国家的政府是由代表国家执政的群体组成,官员是由选举产生,具有民主的特点。27(1
42、3分)(1)“相通的地方”: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强调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4分,答出2点即可)(2)问题:从政治发展来看,古代古代长期处于君主专制的统治下,缺少必要的政治氛围;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科学的是为了农业发展服务,带有明显的农业经济属性;从思想上看,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愚化政策,不断加强思想控制,社会上普遍对创新缺乏进取精神;从对外交流上看,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海禁和闭关,加强思想控制,限制对外交往。(6分)(3)影响:孔子的儒家思想后来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苏格拉底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借鉴。(3分)28(12分)示例
43、:信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对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军人高度评价的态度。(4分)解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肯定了张将军的抗日功绩,并且把它作为中国抗战的楷模,这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可以激发抗日军民的信心和勇气,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积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将张自忠将军追认为“革命烈士”,这是对他以及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精神的肯定,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全民族抗战”的肯定。站在民族历史的高度看近代中国史,国民在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在各自的领域以血肉之躯对抗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诗篇。抛开两党纠葛,正视全民族的事实,给与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功绩以充分肯定
44、,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站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场上尊重历史、捍卫历史的表现,有利于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统一。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29(12分)(1)变化:商品由社会奢侈品为主转变为日用品为主;贸易规模扩大;贸易范围由亚欧大陆扩展到亚非拉等地;贸易中心由亚洲转向欧洲。(3分)影响: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发展。(2分)(2)观点:新帝国主义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1分)看法:对欧洲,新帝国主义促进了欧洲国家的扩张,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近代世界格局,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对殖民地国家,新帝国主义导致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贫困与落后;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地区的社会制度转型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对全球,新帝国主义促进了世界各地联系,使世界市场确立,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