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93MB ,
资源ID:818464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846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国通用版)2020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主题训练二.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国通用版)2020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主题训练二.doc

1、主题训练二(时间:3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厦门三模,28)鸦片战争后,湖南安化、平江等传统绿茶产地,多转而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红茶,各地竞相仿制,一批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陆续出现。这反映了湖南当地()A茶业生产经营因时而变B饮茶风尚渐与国际接轨C官府大力扶持私营产业D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解析:A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于是出现题干中“转而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红茶”现象,故选A项;题干论述的是“制茶”出现新现象,不是“饮茶”现象,排除B项;题干中提到了“一批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陆续出现”的现象,但没有提及清政府对此现

2、象的态度问题,排除C项;“手工工场”不属于民族工业,排除D项。2(2019潍坊一中周考,4)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A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B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C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D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解析:CA项中“谓田皆天王之田”说明封建君王意识严重,故A项错误;“或一见即杀”体现封建社会血腥性,故B项错误;“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出自资政新篇属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有利于近代化,故C项正确;“特权的森严”体现等级特别,故D项错误。

3、3(2019新余段考,14)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1898年张之洞出版劝学篇,提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中体西用”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普遍接受的主张B张之洞把西政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C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有救亡图存的目的D19世纪末,“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解析:C根据题干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表

4、明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以救亡图存为目的,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有不同的救国主张,排除;B项错在“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张之洞和维新派各自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其思想不会趋同,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标志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失败,故证明不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排除D项。4(2019丰台区二模,16)下表摘编自清末重臣戴鸿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国考察后撰写的出使九国日记。由此可知戴鸿慈()参观地感想伦敦博物馆吾国宫内宝物,流传外间者不少,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美国总统故居诚哉!不以天下奉一人也德国中国“观望不前,未知用电之理”,实属可耻A.

5、是立宪派代表B主张民主共和C反对清朝统治 D充满爱国情怀解析:D据材料可知,戴鸿慈对国宝流亡海外“刻骨铭心,永不能忘之”,对中国“观望不前,未知用电之理”深以为耻,明显体现了戴鸿慈的爱国情怀,故选D项;材料中未涉及立宪主张,排除A项;主张民主共和,与材料中“清末重臣”不符,排除B项;是“清末重臣”,维护清朝的统治,排除C项。5(2019漳州质检,29)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1922年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62人,代表12个城市、100多个工会组织、27万多名会员。这体现了()A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B

6、马克思主义影响迅速扩大C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D五四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解析:B据材料“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代表共162人,代表12个城市、100多个工会组织、27万多名会员”说明共产党成立后,工人运动工作成效明显,据所学五四运动后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相结合可知马克思主义影响迅速扩大,故选B项;材料强调工人组织的扩大,并未说明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排除A项;据所学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年,排除C项;据所学五四运动在1919年,排除D项。6(2019甘青宁联考,29)著名学者傅斯年认为,“五四运动可以说是社会责任心的新发明”。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五四运动(

7、)A使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激发了民众参与爱国运动C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方向D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解析:B由材料“五四运动可以说是社会责任心的新发明”可知五四运动促进民众的爱国热情,激发民众参与爱国运动,故选B项;国人民族意识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觉醒,排除A项;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方向是指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与材料“五四运动可以说是社会责任心的新发明”不符,排除C项;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7(2019莆田一中月考,14)中共成立初期,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中共领导人同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遭到反对,但1923年党的三大正式确定了实行以“党内合作”为形

8、式的国共合作方针,就是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期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合作()A可以弱化国民党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B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C将扩大中共在南方的群众、军事基础D有利于改造和纯洁国民党的阶级成分解析:B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时间上,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这个时间是国民党势力快速增长的阶段,只有与国民党联合才有可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故本题选B项;A项错误,削弱他的势力不是目的,目的是与其合作实现革命;C.D两项不是主要目的。8(2019安庆期中,3)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

9、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B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解析: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前后,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下,中共在江西等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使当地的豪绅地主大量涌入城市,故A项正确;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926年北伐战争,C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9(2019内江二模,29)19世纪末上海、汉口等地开始出现一些小规模的由同乡或行会组织的抵制洋货运动;进入二十世纪后,因政治原因如“二十一条”“九一八事变”

10、等引发了多起由学生带头倡导的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这反映出这一时期()A工商学界联合斗争局面形成B民族资本家利用民众热情牟利C民族复兴思潮得到迅速发展D经济斗争成为外交的主要内容解析:C据材料“19世纪末上海、汉口等地开始出现一些小规模的由同乡或行会组织的抵制洋货运动;进入二十世纪后,因政治原因如二十一条九一八事变等引发了多起由学生带头倡导的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得出这一时期民族复兴思潮得到迅速发展,故选C项;材料强调了学生的带头作用,无法得出工商学界联合斗争,排除A项;材料强调抵制日货,没有涉及民族资本家利用民众热情牟利,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外交方面的信息,排除D项。101941年中共

11、中央指出:“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对英美的统一战线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在与英美合作之下消灭日寇是中国民族解放的必要前提;他方面,中国内部团结一致改革政治、军事,积极牵制打击敌人,积极准备战略反攻,又是英美战胜日寇的重要条件。”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维护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B国共两党实行完全相反的政策C中国共产党利用英美的影响力结束内战D中国共产党的内外政策受到英美控制解析:A“一方面在与英美合作之下消灭日寇是中国民族解放的必要前提;他方面,中国内部团结一致改革政治、军事,积极牵制打击敌人,积极准备战略反攻,又是英美战胜日寇的重要条件”表明中国共产党维护和支持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故选A项;抗战期

12、间,国共合作抗日,没有实行完全相反的政策,排除B项;“中国内部团结一致改革政治、军事,积极牵制打击敌人,积极准备战略反攻,又是英美战胜日寇的重要条件”1941年是在抗战时期,不是在内战时期,排除C项;“中国内部团结一致改革政治、军事,积极牵制打击敌人,积极准备战略反攻,又是英美战胜日寇的重要条件”表明中国为反法西斯胜利做出贡献,没有涉及到中国共产党的内外政策受到英美控制,排除D项。11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相关决议和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以上举措()A确立多党合

13、作、民主协商制度B完善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C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解析:B通过题干中“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可知该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故选B项;题干不涉及其他党派问题,排除A项;在1954年宪法中,就已经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C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才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排除D项。12(2020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模拟,21)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

14、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A消除城乡区域差别 B增加城乡居民收入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开启农产品商品化解析:C根据材料“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计划经济时期控制“粮油关系”;因此2001年取消“粮油关系”的目的是在粮油供给和消费关系方面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正确;取消“粮油关系”的目的与消除城乡区域差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开启农产品商品化无关,故A.B.D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六),

15、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宋代是乡村社会救助的发展时期。社仓、乡约、义庄、社邑等社会救助形式丰富了宋代乡村社会救助手段。社仓是建立于乡村的地方仓储形式;乡约在社会救助中更多的作用是社会道德教化和劝导人们进行社会救助活动;义庄建立体现了宗族内部成员救助的规范化特征;社邑所表现的社会救助形式是乡村救助的普遍情况。宋代社会处于“国贫民富”的时期,以士绅、富民为代表的民间力量在乡村平时的社会救助中占据主导地位。摘编自陈国柱宋代乡村社会救助的新特征 材料二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人们开始感觉到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当时“救济乡村”“复兴乡村”的呼声特别高涨。一些在农村已设立试验区、

16、从事乡村教育的教育机构、团体开始逐渐将工作重心从乡村教育转移到乡村建设上来,先后设立各种试验区1 000多处,乡村建设运动逐渐兴起。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减贫政策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政策阶段、扶贫攻坚政策阶段的努力,中国农村反贫困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的绝对贫困状况得到了很大缓解。摘编自吕书奇中国农村扶贫政策及成效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乡村社会救助发展的表现及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7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

17、知识,说明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开展的意义。(6分)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一“社仓、乡约、义庄、社邑等社会救助形式丰富了宋代乡村社会救助手段”可得出形式多样;根据材料一“乡约在社会救助中更多的作用是社会道德教化和劝导人们进行社会救助活动”可得出重视道德教化;根据材料一“体现了宗族内部成员救助的规范化特征”可得出宗族救助规范化;根据材料一“以士绅、富民为代表的民间力量在乡村平时的社会救助中占据主导地位”可得出民间力量占据主导。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乡约在社会救助中更多的作用是社会道德教化和劝导人们进行社会救助活动”可得出传统儒家“礼治”影响;根据材料一“宋代社会处于国贫民富的时期,以士

18、绅、富民为代表的民间力量在乡村平时的社会救助中占据主导地位”可得出政府无力救助,民间士绅、富民的热衷等,根据所学可得出宋代土地兼并严重,农村宗族力量的增强等。(2)根据材料二“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可知民族危机严重,内忧外患;根据材料二“人们开始感觉到农村问题的严重性”连年战乱,农村经济日益凋敝;根据材料二“当时救济乡村复兴乡村的呼声特别高涨”可得出“复兴乡村”呼声高涨;根据材料二“从事乡村教育的教育机构、团体开始逐渐将工作重心从乡村教育转移到乡村建设上来”可得出乡村教育进行等。(3)根据材料三“农村的绝对贫困状况得到了很大缓解”结合所学可得出提高了农民收入,缓解了农村贫困状况,增强了

19、地方财政自给能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等。答案:(1)表现:形式更加多样;重视道德教化;宗族救助规范化;民间力量占据主导。原因:土地兼并严重;传统儒家“礼治”影响;农村宗族力量的增强;政府无力救助;民间士绅、富民的热衷。(2)背景:内忧外患;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复兴乡村”呼声高涨;乡村教育进行。(3)意义:提高了农民收入;缓解了农村贫困状况;增强了地方财政自给能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以下是一组关于新中国历史变迁的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图片进行比对,选择两张或两张以上图片,提取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依据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解析:材料中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消费状况。图一说明上世纪50年代中国经历长期战争后经济残破,人民生活水平低,无钱购买商品;图二说明上世纪60年代中国由于轻工业、农业发展不足,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粮食、轻工业产品缺乏,因而实行“票证经济”,人们购物必须要有相应的票,因而有钱无票也购买不了商品。图三反映上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动乱,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物资匮乏,因而出现无货,买不着商品的局面。图四反映上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后经济有所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传统消费观的影响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不敢大量消费,有钱后多进行储蓄。图五反映上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

21、革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物资、商品种类不断增多,人们在消费时面临多种选择,因而出现“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的情况。图六反映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购物可以不用现金,刷卡、微信等多种电子支付方式的兴起,使人们“不拿钱也能买东西”。从材料中任选两张及以上图片,提取一个角度,如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科技发展影响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等进行论述即可。答案:示例一:论题:改革开放前后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论证:图二、图五经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得以确立,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

22、水平相对较低,国家通过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资供应的问题,于是出现了图二中“光有钱买不了东西”的场景。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发展,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五花八门的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市场的商品琳琅满目,消费者的选择性多了,但却更加无法选择了,于是出现了图五中“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的情景。示例二:论题:20世纪6070年代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论证:图二、图三经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得以确立,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国家通过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资供应的问题,于是出现

23、了图二中“光有钱买不了东西”的场景。20世纪70年代,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而不是以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义,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这一时期的物资更加匮乏,于是出现了图三中“有点钱买不着东西”的情景。示例三:论题:科技发展影响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论证:图二、图五、图六图二反映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资供应的问题。图五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发展,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五花八门的票证逐步退岀历史舞台,人们凭现金购物。图六反映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信用卡竞相兴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出门购物。注意: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如果考生能够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等角度拟定论题、进行阐述亦可,但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