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教学设计设计思路:一、 如何破题、如何在本课教学中凸显十九大精神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是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的整合课,本课在设计之初,进行了打破常规的实验,大胆重组整个专题,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所以在本课的立意中应该着重突出。 就本课而言,新课程标准对本课提出了四项学习要求:(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2、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二、如何结合十九大精神,同时落实新课标要求,教研组老师群策群力,热心提建议帮助笔者想办法。最终,笔者参考岳麓版在本课的设计,将整个专题整合成一课,凸显主线与变化,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自学互学为主,完成本课教学。就本课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言,应以核心素养作指导,所以本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从五个方面来体现:1.时空观念:自学整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认识新中国外交从世界舞台的边缘到中心的历程。2.史料实证:外交政策
3、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针,通过史料,探究外交方针的变与不变,理解外交方针变化的原因,提高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能力。3.唯物史观: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外交方针的变与不变,自然而然的得出影响外交关系的基本因素这一规律性认识。4.历史解释:通过合作探究,对始终不变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结合十八大和十九大的相关材料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含义。5.家国情怀:设计课堂活动“你对中国威胁论怎么看?”,让学生自主思考,理性客观地认识现实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考虑到高一学生史料阅读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在材料的选
4、择上以简单直白为首选,设问的难度上切合学生情况设计为一般难度。综上所述,我将本课的主题定为新中国的外交,本课由两条线贯穿,一条明线,是时间线;一条暗线,是和平线。设计为两大篇章:第一章忆往昔峥嵘岁月,第二篇大道之行看今朝。以学生活动为主,贯彻落实生本课堂理念。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展示“和平尊”图片并进行解说:2015年9月,中国向联合国赠送“和平尊”。2016年2月,联合国将“和平尊”正式安放在纽约总部,“和平尊”向全世界传递着中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愿望和信念。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朴素的愿望,也是中国始终不渝的追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5、,新中国的外交。(设计意图):结合时事导入本课主题:新中国的外交。(暗线展开和平外交)第一篇章:忆往昔峥嵘岁月展示预习成果师:首先,请同学们准备好学案,展示预习成果:预习要求如下: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的基本外交政策是什么?2.请同学们根据时间顺序,列表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同学们展示)。时 间重 大 成 就3.请同学们根据外交成就和教材内容,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时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50年代: 60年代:(可不写)70年代:80年代:(设计意图):学生课前自学教材并查找相关资料,自己独立完成预习案,对本专题知识有基本了解。预习成果由学生展示,共听共思,并在第三问的基础
6、上认识到外交方针在不同时期有明显的变化,自然过渡到下一步的学习。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方针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我们选择其中之一进行探讨。同学们还可以找出其他变化课后进一步探讨。合作探究: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变化之一:“一边倒”到中美关系正常化展示材料:第一组材料: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几乎没有重工业,天灾战乱造成的灾民达到4000万人,城市失业人口达到400万人。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师用书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时,正是东西方冷战升级,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时候。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顽固的坚持与中国为敌的立场,严重威胁着中国和亚洲的和平与安全。
7、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师用书材料三 “积孙中山四十年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决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四 “苏联革命成功后,遭十几国干涉,而我国革命胜利的时候,帝国主义并未来干涉我们,并不是怕我国人民,主要是有苏联存在,这对我们鼓励很大,当时若无苏联存在,美国一定要来的,它不仅在台湾,还要到大陆来。”1956年9月毛泽东在接见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代表团时的谈话第二组材料:材料一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
8、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1971年)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四 美国武装力量占领中国台湾和台湾海峡
9、,是中美关系紧张的关键问题,中国政府一直愿意以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 1970年11月周恩来委托巴基斯坦总统向美国转达的口信。要求: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一边倒”、“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2.结合第一问,思考从“一边倒”到“中美关系正常化”变化的原因。【能力提升】综合以上两组材料,归纳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设计意图):学生在回答方针变化时,学生很有可能发现更多的变化,此处只选择一个变化:“一边倒”到“中美缓和”的变化,既是应为这两个内容是一、二课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从史料中寻找答案,同时能力提升,归纳影响外交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他变化通过课后练习的方
10、式让学生在课堂结束后还能保留疑问,有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寻找更多的史料,进行分析,教师提供查找史料的途径和建议。师:变化的背后有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呢?第三组材料材料一 毛泽东同志的外交思想给我们开辟了道路。我们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和经济文化往来。邓小平在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材料二 要坚持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江泽民十五大报告材料三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胡锦涛十七大
11、报告要求: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上不变的是什么?(设计意图):展开暗线,新中国始终坚持对和平的追求,激发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师过渡: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定不渝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新时代我国对和平的追求有了新的目标。第二篇:大道之行看今朝合作探究:新时代大国外交政策第四组材料材料一 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
12、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习近平十八大报告材料二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十九大报告要求:1.根据材料分析归纳,新时代我国外交有什么新目标?2.你知道我国在新时期有哪些重大外交活动么?(此处配上一组图片材料,PPT展示)3.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新时代外交的认识。(设计
13、意图):紧密结合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思想,使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通过活动了解中国言出必行,用行动实践这一理念。该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的责任与担当,既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又有利于世界各国的长远发展,符合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学生理解并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增强国家与民族自豪感。师过渡:当我国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时,世界上确有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围绕着中国,这就是“中国威胁论”。你如何看待这种论调呢?材料一 中国威胁论的漫画材料二 日前,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称,澳情报机构将中国列为“极端威胁”,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毫不隐晦地指责中国是亚太地区的“破坏性力量”。环球网国际新闻频道请问: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思考,理性客观地认识现实社会问题。【本课小结】学完本课,请用一个词汇来概括你眼中的新中国外交,并说说理由。(设计意图):学生用一个词汇概括,教师能从其概括中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同时,也有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不一样的感受,有利于课堂的进一步深入。【课堂练习】设计4道选择题,难度始终,从史实到解释,层层深入。【课后作业】 把本专题的重要知识以课后练习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课堂一定程度留白,引导学生养成课后自主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