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8 ,大小:2.40MB ,
资源ID:8177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774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3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3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ppt

1、模块一 政治文明历程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栏目导航1234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史料探究 历史解释课堂训练 双基提能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知识体系|素养热词 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基石;互利共赢是中国外交的追求;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的宗旨。|学法指导|1.有关新中国初期外交的三个关键点(1)围绕一个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注意一个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理解三大政策:“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有关开创外交新局面的两个关键点(1)掌握三大突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2)识记四点建树:开展

2、多边外交,参加地域性国际组织,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 1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背景(1)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 1 _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2)国内环境: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国家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政权巩固和建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社会主义2外交方针(1)基本方针:奉行 2 _政策。(2)基本政策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 3 _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

3、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阵营3外交成就(1)第一年与苏联等 17 国建交,与苏联签订 4 _。(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1953 年,5 _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内容:互相尊重 6 _、互不侵犯、互不 7 _、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周恩来主权和领土完整干涉内政|素养感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植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植于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沃土中。它谋求各国的和平共处,争取各个主权国家的和谐共存状态,体现了中国“和”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3)参加日内瓦会议概况:1954

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 8 _。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 9 _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4)参加万隆会议概况:1955 年 4 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10 _”的方针,促使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影响:第一次没有 11 _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形成“12 _”。日内瓦协议大国身份求同存异殖民主义万隆精神|知识拓展|“两个拳头打人”和“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1)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末,“两个拳头打人”战略。20 世纪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开始,中国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

5、设;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从中国撤回专家,同时在中蒙、中苏边境大量增兵,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放弃“一边倒”外交战略,提出了团结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美帝国主义、苏联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推进世界革命的新战略,被称为“两个拳头打人”。(2)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实施“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一条线”即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一大片”指“一条线”周围的国家,其目的是团结“一条线”和“一大片”的所有国家,共同遏制苏联的扩张势头。二、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原因:国际地

6、位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美国 13 _的政策逐渐破产。(2)概况: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 14 _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意义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孤立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2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威胁中国安全。(2)过程1971 年 3 月,“15 _”打开了两国交往的大门。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订 16 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 年 1

7、2 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 17 _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建交,两国关系实现了 18 _。乒乓外交中美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常化3中日邦交正常化(1)原因:19 _的缓和直接推动;日本舆论的强烈要求。(2)概况:1972 年 9 月,20 _首相访华,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3)意义: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推动了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中美关系田中角荣|易混易错|中美关系的缓和不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国家利益,这才是根本原因|知识拓展|“两个中间

8、地带”和“三个世界”(1)两个中间地带:20 世纪 60 年代,美苏为争霸世界开始了新的对抗;西欧国家的联合自强意识和对美国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中苏关系恶化;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迅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论断。一个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个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个中间地带的国家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和干涉,反对美苏称霸世界。(2)“三个世界”:1972 年 2 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指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

9、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至此,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政策调整(1)1985 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持反对 21 _。(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是 22 _。(3)实行对外开放,坚持 23 _。霸权主义不结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外交成就(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24 _:2000 年,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2001 年 10 月,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促进了亚太经济合作。(3)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 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10、,丰富了以 25 _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多边外交结伴而不结盟|素养感悟|中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进入新时代,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图解历史|新中国三次建交高潮 19492008 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史料探究 历史解释 2主题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一)家国情怀“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史料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 年 11 月 8 日)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独立自

11、主”与“一边倒”政策是否矛盾。说明理由。提示 不矛盾。“一边倒”政策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是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历史解释|对“一边倒”政策的分析(1)原因分析:战后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格局形成,新中国政权的建立与苏联的支持密不可分,苏联为其全球战略,必然要求新中国在外交政策上与其保持一致性。新中国建立之初,贫穷落后,政权还不十分巩固,需要苏联的继续扶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长期支持国民党政权,再加上双方意识形态的冲突,彼此对立敌视状态难以一时改变。因此,当时的中国只能“选边站”,除了“一边倒”,中国没有其他选择余

12、地。(2)政策理解:“一边倒”指总方向上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抗,主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除社会主义国家外,新中国也和一些非社会主义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或欧洲传统中立国建交,这与苏联支持国际民族独立运动的方针并不矛盾。同时,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中的某些国家,如英国等也因为国家某些利益,承认新中国,但新中国政府还没有超越苏联的底线,与其正式建交。(二)史料实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史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

13、国家主权平等。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史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54 周年探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原因。提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历史解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征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

14、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科学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标对应训练

15、 1(2019 届山东青岛二模,31)1954 年 7 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门是关不住了,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有欲关不能之势。”毛泽东十分同意这个看法,他说:“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周恩来的这一判断反映出()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B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消除C朝鲜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D万隆会议提高中国的影响力解析:选 A“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为和平共处原则的实施提供了条件,故选 A 项;“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可见苏联对中国有很强的影响力,排除B 项;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于 1953 年 7 月,排除 C 项;“万隆会议”召

16、开于 1955 年,排除 D 项。主题二|70 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一)时空观念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史料 解读 1971 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直接原因是第三世界国家在第 26 届联大上支持中国。(二)史料实证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史料一 1969 年 1 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的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 年 6 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

17、、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史料二 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 月 28 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探究(1)据史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

18、因。(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提示(1)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理解: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历史解释|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的影响外交环境中美关系的改善是 20 世纪 70 年代震惊世界的大事,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掀起与中国建交的高潮,美国围堵中国的联盟彻底崩溃。苏联也开始检讨对华政策,中国的

19、外交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经济建设中美建交后,中国执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祖国统一中美建交后,美国从台湾撤军,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外国势力从台湾的撤退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20 世纪 80 年代后,中国逐渐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方针,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教育生活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留学的目的地逐渐从苏联转向美国,促进了中美文化交流,中国人的生活日益受到美国的影响(三)家国情怀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史料一 1919 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 10 年一小变、30 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

20、。每隔 30 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 1919年、1949 年和 1979 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史料二 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只是没有美国的指手画脚。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因此上合组织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些截然不同国家都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摘编自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欧亚巨人解读 史料一中作者认为 20

21、 世纪的中国外交呈现周期性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随着周期性变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周期性变化是内外因素联动的结果。史料二中作者认为上合组织是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一种新选择;该组织有利于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使成员国分享全球化的成果;该组织在地区中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地区国家的吸引力不断扩大。|历史解释|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依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

22、国际关系准则,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6)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对应训练 2(2019 届江西上饶二模,31)1979 年 3 月,美国国会通过所谓与台湾关系法。该法案表示遵从卡特政府与北京谈判中接受的原则,即将来与台湾的关系是一种非官方关系,并规定在台湾建立一个民间性代表机构美国在台协会,由它来处理美台关系。可知()A

23、这表明中美关系已完全正常化B台湾认可中美关系的改善C美国并未放弃台湾,仍干涉中国内政D美国只从事中国政府认可的与台湾相关的外交事务解析:选 C 通过题干中“将来(美国)与台湾的关系是一种非官方关系”以及“在台湾建立一个民间性代表机构美国在台协会,由它来处理美台关系”,可知,在中美正式建交之后,美国并没有放弃台湾,仍旧试图干涉中国内政,故选 C 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 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正式建交之后,已经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排除 A 项;题干没有提及 B 项中的“台湾认可”和 D 项中的“中国政府认可”的相关信息,并不成立,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B、D 两项。课堂训练 双基提

24、能3|A 组|1(2016 年全国卷,31)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1957 年 17.9%上升到 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解析:选 B 新中国 1972 年之后才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A 项错误;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增加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来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故 B 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政策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C 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中国与西

25、方国家贸易额的增加,并不能说明中国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故 D 项错误。2(2019 年海南卷,11)1953 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社会上流行颇广的“技术一边倒”口号“是不恰当的”,“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这一指示()A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调整B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施行指明方向C旨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D有利于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解析:选 D 据材料“技术一边倒口号是不恰当的”和“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可知,这有利于学习和利用各种技术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

26、化倾向,故选 D 项;材料主要涉及技术不是外交政策,排除A 项;“科教兴国”提出于 1995 年,时间不符,排除 B 项;材料主要强调技术区别于政治不是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地位,排除 C 项。3(2019 年江苏卷,1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解析:选 C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政治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出现,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影响,故

27、C 项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没有改变美苏对峙格局,故 A 项错误;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无法消除,故 B 项错误;70 年代,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是美苏,中国还没有强大到能决定国际关系,故 D 项错误。4(2018 年江苏卷,12)1984 年 10 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解析:选 A 和平共

28、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这种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与材料中“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相符,故 A 项正确;1949 年 10 月 2 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而 B 项中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与史实不符,故 B 项错误;和平共处并没有消除矛盾,故 C 项错误;2001 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29、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与材料中“1984年 10 月,邓小平”不符,故 D 项错误。5(2015 年海南卷,25)19711978 年,我国共援助 37 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 470个项目,超过 19551970 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 16 年总和的 109%。这反映了()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解析:选 D 据材料中“19711978 年,我国共援助 37 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 470个项目”可知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外交出现

30、转折的情况下,积极通过经济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故 D 项正确。|B 组|1(2019 届安徽合肥三模,31)毛泽东在提到某一条约时说:“(它)巩固了两国的友好关系,一方面使我们能够放手地和较快地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又正在推动着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和民主反对战争和压迫的伟大斗争。”该条约是()A日内瓦公约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C朝鲜战争协定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析:选 D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巩固了中苏友好关系,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这与材料信息一致,故选D 项;日内瓦公约有世界五大国参加不是“两国”,排除 A 项;中美友好

31、通商航海条约是蒋介石政府签订的,不是“毛泽东”,排除 B 项;朝鲜战争协定不符合“巩固了两国的友好关系”,排除 C 项。2(2020 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1)万隆会议之前,亚非地区除朝鲜、蒙古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外,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仅 5 个;万隆会议之后到 1959 年有 10 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19601964 年有 14 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这说明万隆会议()A扩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B使中国外交战略发生根本转变C消除了亚非各国的误解D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奠定了基础解析:选 A 中国参加了万隆会议之后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增多,可知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

32、方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故选 A项;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战略由强调斗争到主张合作,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排除 B 项;“求同存异”方针缓解了亚非各国的误解,“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C 项;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为重返联合国奠定了基础,排除 D 项。3(2019 届河北唐山摸底考试,31)1973 年 2 月 17 日,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的时候,表述了“一条线”的思想,他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说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由此推知,“一条线”外交战略的核心就是()A联美抗苏B和平共处C一边倒D不结盟解析:选 A 1973

33、 年,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改善,由材料“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可知为联美抗苏,故 A 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 1954 年,故 B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 C 项错误;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故 D 项错误。4(2019 届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五次质量考评,31)在尼克松政府表示希望同中国对话并采取改善关系的措施后,毛泽东随即公开表示:“如果尼克松访华,他高兴同他谈,不论作为旅游者,还是作为总统都行。”这表明当时()A美国放弃遏制共产主义B美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C中美之间分歧基本化解D中美双方都有合作需

34、要解析:选 D 据材料“尼克松政府表示希望同中国对话并采取改善关系的措施”“他高兴同他谈,不论作为旅游者,还是作为总统都行”,可知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需要,故选 D 项;材料强调的是美中之间改善关系的需要,而非强调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政策,排除 A 项;材料围绕美中关系展开,而未涉及美苏关系,排除 B 项;材料强调中美之间的合作,而未涉及中美之间的分歧,而且分歧基本化解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C 项。5(2019 届福建厦门高三上学期期末,14)邓小平在 1981 年 1 月发文表示:现在美国有些人认为“如果美国政府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像台湾这样的问题,中国可以吞下去”,对该类言论我们必须加以

35、澄清,否则很可能导致中美关系的后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外交局面需要新的突破B中国对发展中美关系的立场坚定C美国民众质疑政府外交政策D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冲击了中美关系解析:选 B 据材料邓小平驳斥美国某些人的观点以维护发展中美关系,故选 B 项;材料的主旨在于防止中美关系的后退,没有体现出中国外交局面需要新的突破,排除 A项;材料强调邓小平对美国某些人的观点澄清以发展中美关系,而不是美国民众质疑政府外交政策,排除 C 项;1989 年 5 月 16 日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会晤,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排除 D 项。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4谢 谢 观 看 THANKS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