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时溶液考题分层训练考点1溶液的组成1.2019房山一模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醋B.食盐C.蔗糖D.花生油2. 2019石景山一模对图7-4所示溶液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图7-4A.是稳定、均一的混合物B.溶质为NaClC.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0D.溶质质量分数为10%3.2019燕山一模下列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图7-5实验现象:A中固体几乎不溶;B中固体可溶;C中固体可溶。现象(填序号)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考点2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含义4.2019西城一模在下表对应的温度下,向4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 g KCl固体
2、,充分溶解。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7-6。图7-6烧杯序号温度/20305060(1)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B.C.D.(2)下列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B.溶液质量C.溶质质量分数6.2019石景山一模温度不变,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7-9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图7-9A.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二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实验二后,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实验二后,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考点3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 2019密云一模根据以下信息完成78题。20 时,将20 g 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3、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 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图7-107.图中所示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A.20 时的a溶液B.20 时的b溶液C.50 时的a溶液D.50 时的b溶液8. 50 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20%B.16.7%C.28.6%D.24.2%9.2019延庆一模已知:20 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和88 g。序号固体种类NaClNaClNaNO3NaNO3NaNO3固体的质量/g306030609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上表是20 时按图7-11所示实验得出的数据,根据该数据,则下
4、列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图7-11A.溶质质量:=B.溶液质量:C.溶质质量分数:=D.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22510.2019平谷一模如图7-12所示,在分别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温度/t1t2KNO3的溶解度/g6090图7-12A.甲、乙、丙均为饱和溶液B.乙升温至t2 ,溶液质量增加C.甲、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0%11.2019燕山一模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温度/204060溶解度/gKCl333845KNO33164110A.KNO3的溶解度始终大
5、于KClB.60 时,110 g KNO3完全溶解最少需要100 g 水C.20 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3%D.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不饱和KCl溶液会变饱和12.2019门头沟一模图7-13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图7-13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2 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大C.M点表示在t1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t2 时,将55 g的a物质放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55 g溶液13.2019通州一模t2 时,将甲、乙各80 g分别放到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 ,现象如
6、图7-14,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7-14(1)能说明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a的证据是 。(2)下列关于t2 时,甲、乙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A.溶质质量:甲”“”或“=”)硝酸钾的溶解度。(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3)若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从40 降温到10 ,(填“有”或“无”)晶体析出。(4)20 时,某实验小组取不同质量的硝酸钾,分别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对应关系如表: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硝酸钾的质量/g20.025.030.035.0所得溶液的质量/g120.0125.0130.01
7、31.6根据上表数据,实验二所得的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7.溶液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用途。(1)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KNO3溶液常用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制100 g该营养液需要的溶质是,其质量为g,配制时常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2)某KNO3固体(混有少量NaCl),要用它配制上述营养液,需在配制前进行提纯(图7-19甲为溶解度曲线)。60 时,KNO3的溶解度为g,将该固体溶于水配制为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其理由是 。图7-19(3)探究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如图乙所示。固体X是NH4NO3或N
8、aOH,固体Y是KNO3或Ca(OH)2,烧杯中盛放20 Y的饱和溶液(有少量Y的固体剩余)。往试管中滴加适量水,烧杯中固体逐渐消失,写出X与Y可能的组合:。8.将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 g分别放入盛有100 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下图像:图7-20分析图像,回答问题。(1)在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吸热现象的是(写名称)。(2)对NaOH而言,a点右侧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 。【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D解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
9、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食醋、食盐和蔗糖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形成溶液;花生油不能和水相互溶解,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形成的是乳浊液。2.C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正确;固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所以氯化钠属于溶质,故B正确;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9,故C错误;由标签中内容可知溶质质量分数为10%,故D正确。3.A、C4.(1)A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 、3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均小于40 g,50 、6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40 g,向4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 g KCl固体,充分溶解,则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属于不饱和溶液。(
10、2)C解析因为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30 的溶解度大于20 的溶解度,溶质质量,故选项A正确;50 的溶解度大于30 的溶解度,50 时加入的40 g KCl固体完全溶解,溶液质量。6.B解析溶液具有均一性,不论分成几份,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正确;实验二后,乙烧杯中饱和溶液加入5 g氯化钠,氯化钠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错误;实验二后,甲烧杯中饱和溶液加入5 g水,溶剂质量增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正确;实验二后,甲烧杯溶质质量不变,乙烧杯加入的5 g氯化钠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也不变,故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正确。7.A
11、8.B9.A解析已知20 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和88 g,所以中固体能完全溶解,且为不饱和溶液;而中只能溶解36 g氯化钠形成饱和溶液,中只能溶解88 g硝酸钠形成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6 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0 g,溶质质量:。溶液的质量为30 g+100 g=130 g,溶液的质量为36 g+100 g=136 g,溶液质量:。溶液和均是在 100 g 水中溶解了30 g溶质,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是在100 g水中溶解了88 g硝酸钠,所以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8 g100 g=2225。10.C解析t1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 g,该温度下100
12、 g 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60 g;t2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 g,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90 g。t1 时甲中有10 g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为饱和溶液;t1 时乙中加入的硝酸钾完全溶解,恰好形成饱和溶液;t2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90 g,丙中加入的硝酸钾只有60 g,为不饱和溶液;乙升温至t2 ,溶解度增大,但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变;甲、乙、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均为60 g;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0 g60 g+100 g100%b,A中固体全溶,B中固体有剩余,所以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a。(2)t2 时,将甲、乙各80 g分别放到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
13、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 ,甲、乙所得溶液的溶剂质量相等,固体甲全部溶解,固体乙有剩余,所以溶质质量:甲乙;固体乙有剩余,所以乙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甲、乙所得溶液的溶剂质量相等,固体甲全部溶解,固体乙有剩余,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甲乙;t1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将甲、乙所得溶液降温至t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能力提升1.B解析蒸馏水长期放置不分层,但它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溶质指溶液中被溶剂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固体(如溶于水中的糖和氯化钠等)、液体(如溶于水中的酒精等)、或气体(如溶于水中的氯化氢气体等);有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
14、析出;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当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其浓度不变。2.B解析t2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说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t1 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小,说明溶解等质量的溶质,乙所需要的水较少;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需升温;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需要限定溶液的质量。3.D解析20 时甲的溶解度为40 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40 g甲,那么50 g水中最多可溶解20 g甲,得到70 g溶液;甲、乙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升温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欲知析出晶体的质量,需限定溶液的质量。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饱和溶液和不
15、饱和溶液。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在20 时第一组中的15 g NaCl固体全部溶解,而第二、三、四组的NaCl固体均溶解了18 g,所以20 时,NaCl固体的溶解度是36 g,20 时,50 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小于18 g,故A说法错误;蒸发氯化钠溶液时溶剂水不断减少,可以使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B说法正确;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8 g50 g=925,故C说法正确;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在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故D说法正确。5.D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不能用曲线丙表示;由于
16、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因此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溶解度的曲线分别是甲和乙,故A说法正确。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结合曲线中t2 时乙的溶解度为35.0 g,表中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0 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可知t1 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在34.0 g至35.0 g之间,故B说法正确。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2 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故C说法正确。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若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蒸发结晶
17、的方法提纯,故D说法错误。6.(1)(2)增大(3)有(4)不饱和31.6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从40 降温到10 ,溶解度减小,所以有晶体析出。(4)由图表中数据可知,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31.6 g硝酸钾,所以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31.6 g;在100 g水中溶解的溶质小于31.6 g属于不饱和溶液,实验二只溶解了25 g 硝酸钾,属于不饱和溶液。7.(1)KNO33加快溶解速率(2)110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随温度降低其溶解度急剧减小,
18、所以降温时硝酸钾晶体能析出(3)NH4NO3、Ca(OH)2;NaOH、KNO3解析(1)配制100 g 3%的硝酸钾溶液,其中溶质是硝酸钾,需要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为100 g3%=3 g;配制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加快硝酸钾的溶解速率。(2)由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可知,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 g;硝酸钾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降温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急剧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降温时不会析出,过滤即可提纯硝酸钾。(3)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此时烧杯Y中固体逐渐消失,说明Y的
19、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可知当X是硝酸铵时,Y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此时烧杯中的Y逐渐消失,说明Y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知当X是氢氧化钠时,Y为硝酸钾。8.(1)氯化钠、硝酸铵(2)降低溶液散失热量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1)从图中可以看出,NaOH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说明NaOH溶解放热,NaCl和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说明NaCl、NH4NO3溶于水吸热。(2)a点时溶液温度最高,则说明此时NaOH恰好完全溶解,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量逐渐散失,则溶液温度逐渐降低,最后恢复到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