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训练15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作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解析以土地神和谷神作为国家的代称,体现了二者对国家的重要性,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B2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农产品产量增加 B人口数量增
2、加C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D水利事业发展解析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与铁农具的出现和增加无直接关系,故选C项。答案C3.沈氏农书中记载说:“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解析提取材料信息:完成工作量与不完成都有一定的营利,说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农户自己完成说明生产成本较低。答案D4.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
3、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D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材料信息,挖掘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切入点是古代农业经济。谢灵运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材料反映的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即依据自然规律生产生活,很少与外界交往,一般生活必需品在田庄里都有。答案D5王祯农书指出:“提水灌溉则必须借助机械,所用机械根据耕地与水源之间位置关系的不同而不同:耕地临近水源,且高差不大,能够一次提水成功时,可采用翻车、筒车和桔槔等机械。”其中,翻车主要盛行于()A西汉时期的西域地区 B三国时期的魏国地区C唐朝时期的长江流域 D三国时期的蜀汉地区解析本题主要
4、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入点是古代中国农业。解答本题要明确掌握翻车、筒轮(筒车)和桔槔等机械出现的时代及主要应用地域,桔槔出现在商代初期,筒车盛行于唐代长江流域,而三国时期魏国马钧发明的翻车得到推广使用主要是在魏国。答案B6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饮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C灵渠 D芍陂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水利工程的有关知识,重点考查解读历史材料、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及分析比较判断问题的能力。首先注意对题干材料中“旱”“雨”“水旱从人”“蜀相”
5、等有效信息的理解,再综合理解材料,可知该项水利工程应属于在蜀地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既能泄洪又能灌溉的水利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符合题意。答案A7汉代谚语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唐代田园诗人孟郊在织妇辞中说:“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古代男女平等 B古代商品经济发达C古代手工业经济发达 D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解析材料描写了男耕女织的分工方式,这是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答案D8杜甫石壕吏:“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A唐朝均田制遭到破坏
6、B唐朝小农的兵役和徭役沉重C唐朝的租佃关系发展D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反映的信息看,一家之中三个男子都要服兵役,老妇人被官员征召服徭役。答案B9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做“国有六职”。这反映出在战国时期()A纺织业技术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B纺织业已成为国家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C纺织业生产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D纺织业已成为社会经济中最主要的部门解析题干中的材料反映出,纺织业已成为“六职”中的一职,这充分说明它在经济生活中已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答案C10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
7、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的酿造加工,纺织、农具和兵器制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A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D田庄经济自给自足解析材料没有提到农民受到剥削,也没有涉及手工业者的劳动状况,田庄生产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不是用来出售,因此A、B、C三项错误。田庄的生产包括农业,也包括手工业甚至兵器制造等,说明田庄经济能够自给自足。答案D11汉书地理志载汝南郡安城设“陶官”,齐鲁封泥集存有“安城陶尉”封泥。这主要表明()A汉代的制陶手工业非常发达B汉代有专门主管制陶业的机构和官吏C汉代
8、制陶产地遍及齐鲁各地D汉代的官府制陶手工业达到鼎盛时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切入点是古代中国的手工业。解答本题要分析材料内容,从“陶官”“陶尉”等可以看出汉代设有专门管理制陶的机构和官员。答案B12古代苏州的某作坊以生产武器等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为主,其产品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这一作坊属于()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C个体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某作坊生产的目的及技术水平,藉此判断属于官营手工业。答案D13.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
9、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A BC D解析从材料“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说明松江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又从材料中“从店中给筹取值”说明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明朝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说法有误。从材料中无从体现。答案B14“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脱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
10、中国的()A瓷器 B丝绸C铁器 D青铜器解析从材料中“18世纪初”、“景德镇”可判断。答案A15有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因此,也有人把中国的瓷器称为“变土为金”。下列瓷器出现在英国市场上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的是()白瓷青花瓷青瓷珐琅彩A BC D解析题干材料提到的四种瓷器分别出现于唐代、元代、汉代、清代。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国史概要图一二牛抬杠(北方地区
11、)图二唐曲辕犁(又称江东犁)操作较为灵便,特别适于在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使用材料二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太湖地区农业史材料三新设备(注:下图广告图片。19世纪末。农业设备在变化。从美国传入第一批收割机、蒸汽脱粒机、割草机。机械化减轻了农民的劳动,然后取代了大量劳力。)材料四在18、19世纪,农业飞速发展:更合理的轮作制,粮食产量提
12、高,用了新机器,以及对牲畜品种与农业技术的改革。与城市化相关的人口爆炸需要日益增多的食品,于是人们便进行集约耕作,甚至扩大耕种面积。这些变化往往来自荷兰或英国,被称作“农业革命”,然而这些改变并不像工业上的变化那么迅猛,所以称之为“农业变革”较为妥帖。田野上可以看见新的农业机器,出现了蒸汽脱粒机。在英国,传统农民已经消失,从此土地由农业工人或小耕作者耕种。1850年左右,将农民系于土地之上并迫使他们耕种土地的封建制在西欧已基本上消失由于农业产量的提高和运输业的发展,欧洲人口的食物得到改善,周期性缺粮情况越来越少,但发展并不均衡。农业变革使工业化更充满活力。农业的盈余创造了资本,资本再次投入运输
13、业与工业,促进了新技术在欧洲的传播。材料三、四摘自欧洲史(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说明18至19世纪欧洲发生“农业革命”的主要原因及对欧洲带来的影响。(4)怎样理解材料一与材料四所述的农业领域中的“革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综合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东汉“二牛抬杠”(耦犁)到唐代曲辕犁回答农业的发展概况,可以联想到犁耕区域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第(2)问需要紧贴材料,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说明
14、耕作变化的表现和原因。材料二共四句话,逐一分析、判别。“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属于稍难题,需要思路开阔。第(3)问18至19世纪欧洲发生“农业革命”的主要原因也要紧密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概括出答案。“对欧洲带来的影响”可以按照材料概括出来的内容一一回答。第(4)问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主要是联系铁器、牛耕推广后封建生产关系出现这一结论上。欧洲农业革命主要是指农业生产工具的巨大变革。答案(1)变化:农耕技术逐步普及,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江南地区土质特点和耕作的需要。(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使用牛耕成本高。影响:耕作技术上出
15、现倒退,农业难有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原因:轮作制使农业产量提高;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对牲畜品种的改良和农业技术改革;城市化带来食品需求大增。(答出任意3点即可)影响:食物增加,缺粮得到缓解;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在西欧逐渐消失;农业人口减少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农业革命为工业提供原料和资本。(答出任意3点即可)(4)理解:材料一农业革命是指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并取代井田制,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成为中国传统的经济形式。材料四农业革命是指农业机械化,解放农村劳动力,如英国圈地运动,雇佣农业工人,属于资本主义农业。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6、。材料一以官府经营的采矿、冶炼、铸造、煮盐及铁器制作等手工业来说,有人认为:“总一盐铁”,除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外,还是“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的手段。因为由官府来经营这些重大的手工业,可以改变“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在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的危险局面;也可限制像吴王濞那样“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赡养穷乏,以成私威”的割据势力;官府“总盐侯”和“铸农器”还可以使国家“财用饶”,使农民“器用备”而“务本”,并“一其用,平其贾,以便百姓公私”。白寿彝中国通史秦汉时期(上册)第一
17、节官府手工业材料二以官府制造的铁器来说,农民购买时,“善恶无所择”;又“多为大器”,而且是一个模式,“不给民用”;有时农民需要购买,而出卖铁器的“吏数不在,器难得”;出卖铁器的地方离农村太远,农民往往“弃膏腴之日,远市田器”,以致误了农时;官府规定的价格太高,出现了“盐铁贾贵,百姓不使”的情况;有的器物质量太低劣,农民购买以后,以致“民用钝弊,割草不痛”,弄得农民“作剧”而“得获者少”;当质量低劣的铁器无法出卖时,就强制摊派于民,所谓“铁官卖器不售,或颇赋与民”,即指此事。在采矿、冶矿和制作铁器的过程中,又“征发无限”,“更繇以均剧”,使“百姓疾苦之”。有时被征发服役的更卒,强迫他们出钱代役,
18、出现了“郡中卒践卒更者,多不堪责取庸代”,也正如卜式所说:“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所有这些情况,都是官府手工业特别是官营铁器制作手工业带来的弊端。白寿彝中国通史秦汉时期(上册)第一节官府手工业材料三第一,在于管理不善,如铁器的大小、规格,制作时“务应员程(注:指规定人数、期限的工作指标)”,故不合民用,因而不随“秦、楚、燕、齐土力不同”的特点,使铁器的“刚柔异势”和大小适宜;或价格规定太死,官府“一其贾”,使购买者无可选择;或者布局不合格,不能把冶铸之所,靠“通铁炭”地区,造成“咸远而作剧”和“道次发僦运盐铁烦费”的状况。第二,主管者用人不当,“吏或不良,禁令
19、不行,故民烦苦之”;更有甚者,“吏不奉法以存抚,倍公任私,各以其权充其嗜欲”;“为吏既多不良矣,又侵渔百姓,县吏厉诸小吏,小吏厉诸百姓”;“吏匠侵利”,贪污盗窃,或“吏恣留难”百姓,或“行奸卖平”,以次充好。第三,劳动者消极怠工。如钱币铸造,“废天下诸钱,而专命水衡三官作。更匠便利,或不中式,故有厚薄轻重”。白寿彝中国通史秦汉时期(上册)第一节官府手工业(1)材料一的看法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官府手工业的主要作用。(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官府垄断重要手工业的主要弊端。(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官府手工业的主要特点并说明造成其经营弊端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准确、完
20、整、合理地解读有效信息,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运用归纳、概括、分析等方法论证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切入点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手工业)。解答第(1)问第一小问应联系汉代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分析这种做法对巩固中央集权和维护统一的作用,可知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第二小问要阅读材料,注意从材料表述的各个角度进行归纳说明。解答第(2)问主要依据材料归纳、提炼相关信息,注意语句通顺、逻辑严谨,切莫照抄原句。解答第(3)问第一小问应联系所学知识从生产组织形式、工艺技术、生产规模、产品及其与市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说明;第二小问要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进行概述。答案(1)这些看法基本符合当时的实际。作用:官府垄断采矿、冶炼、铸造、煮盐及铁器制作等手工业,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市场价格、发展农业生产、打击割据势力和富商大贾、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的有力措施。(2)主要弊端:官府制造的铁器模式单一,经营地域离农村较远,不利于农民购买;有的定价太高、质量低劣,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质量低劣的铁器强制摊派给农民,采矿、冶矿等征发(劳动力)无限,或者强迫农民出钱代役,大大增加了农民的负担。(3)特点:官府垄断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产品仅供贵族和官府使用;产品主要是武器等军需品和奢侈品。经营弊端的原因:管理不善,主管者用人不当,劳动者消极怠工。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投稿可联系QQ:108459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