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8 ,大小:3.95MB ,
资源ID:816594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659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专题1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ppt

1、模块一 政治文明历程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栏目导航1234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史料探究 历史解释课堂训练 双基提能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宏观把握历史时空时序|时空坐标时空坐标主旨概览特征商周建立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将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等级关系结合起来,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秦汉秦朝最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西汉解决了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隋唐宋元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了成熟的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枢权力机构、以科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和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等。明清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明代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主线(1)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基本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国一体。(2)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其演化趋势是君权和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这一制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体系|素养热词 神权色彩浓厚的早期政治;“家国同构”的西周体制;初步形成的民族国家统一意识。|学法指导|(1)掌握三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2)理清两对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互为表里关系,大宗和小宗的相对关系。(3)理解三个表现:宗族生活政治化,政治生活等级化,等级观念生活化。(4)注意两个结合:血缘和政

3、治相结合,王权和族权相结合。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 1一、夏商政治形式1夏朝国家出现,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1_”的局面逐渐形成。家天下2商朝王权承袭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王位传承方式有父子相传和 2 _政治特点贵族以 3 _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通过 4 _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行政管理中央:设有相、5 _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兄终弟及血缘占卜卿士|概念阐释|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出现,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开端,它标志着社会财富和社会权力的集中,即“家”的私有观念深化。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含义:分封制

4、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前提下,把一定的 6 _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2目的:对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的 7 _。土地统治3概况分封对象8 _、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诸侯义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 9 _诸侯权利 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统治权初期封国鲁、齐、燕、卫、宋、晋、楚等等级序列天子 10 _卿大夫士王族朝觐述职诸侯4.作用(1)进步性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 11 _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

5、意识)。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严密,是一种制度创新。(2)局限性: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 12 _,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华夏族独立性|概念阐释|分封制的实际效能及影响|知识关联|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分封制、宗法制也随之崩溃。|素养感悟|共同体意识 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扩展,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这种“大一统”的“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含

6、义:利用 13 _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14 _、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内容: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4特点:15 _继承制,家国合一,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父系血缘关系权力嫡长子5作用(1)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 16 _,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2)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内部纷争|知识拓展|宗法制的作用和影响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指导思想,同时具有规范社会秩序、整齐生活习俗的作用。宗族作

7、为家和国的中介,发挥着协调两者关系的作用。自秦汉以下,“封建”不再是政制主体,而“宗法”却得以延续,从封建时代夏、商、周直至帝制时代秦汉至明清,余韵流风延及近现代,如祖庙、祠堂、宗谱、族田等都是宗法观念在后世的反映。|素养感悟|精神血脉 宗法文化中的亲亲友爱、团结互助的思想,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团结。宗法文化强调爱国、忠孝,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修祠堂、宗谱有助于加深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培养自己对家乡的热情,对延续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四、西周的礼乐制度权力认同制度“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内容礼乐制度

8、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目的 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实质维护 17 _与宗法制的工具影响 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分封制|知识拓展|西周国家结构的特点 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归纳总结|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的关系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礼乐制是其维系机制。(1)宗法制:宗族生活政治化(

9、2)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3)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史料探究 历史解释 2主题一|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一)史料实证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史料 武王克商后,开始分封诸侯。孟子说周公灭五十国逸周书世俘解说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中国通史说周公杀武庚,灭东方十七国,才实行大封建探究 根据“周初灭小国,实行分封”的历史叙述,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提示 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目的有三:一是“建立藩屏,护卫王室”;二是“稳定政局,镇抚各族”;三是“抵御外侮,巩固边防”。|历史解释|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1)周灭商后,其人口和军力无法控制全国的广阔区域,所以需要诸侯国来镇守。(2)当时还没有发生较大

10、规模的民族融合,各个地区差异较大,需要通过分封来促进各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二)时空观念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史料解读(1)血缘标准及分封主体: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在富庶地区或战略要地大都是姬姓贵族,在偏远和贫瘠地区往往都是异姓贵族。(2)对异姓诸侯既拉拢又防范的态势,比如对殷商后代封国宋国的“半包围”之势。(3)同姓不婚:通过婚姻加强与异姓贵族的联系,以固结权势,并维护宗族内的伦常关系。(4)当时黄河流域是政治、经济中心。|历史解释|分封制的特点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纵向联系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11、横向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三)唯物史观西周分封制的影响史料 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逐渐建立起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总体来看,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12、新知识探究 根据史料分析分封制的影响。提示 积极作用:形成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推动民族融合。消极作用:诸侯国有一定的独立性,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西周后期诸侯割据。|历史解释|1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影响(1)积极方面分封制改变了商朝内外服制度下王畿内外松散的联盟关系,确立了严格的君臣关系,由之前的诸侯承认天子转变为天子分封诸侯,由不同家族对天下的统治变为同一家族对天下的统治。通过分封制,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加强了统治。分封的过程使地方的权力来源于中央(周王室),分封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统治网络,商的方国被周的封

13、国代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中国古代第一次实现了上层政治组织的统一。分封制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交流。一方面,被分封子弟及其率领的技工等与封地的土著族群相互通婚,构成一个多元的社会,促进了民族融合。另一方面,周朝的很多思想文化在分封制的影响下被传播到各地,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国不断向周围的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2)消极方面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维系的政治军事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王室实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统一和安定。2分封制对后世社会的影响(1)分封制影响着后世皇权专制和

14、皇权至尊的皇族分封体制。(2)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的政治控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纽带,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人们的心理认同,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分封制使中华文化在整体传统文化格局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如我国各省份的简称有些就来源于分封制下的封国名称: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等。(4)分封制对中国的风俗文化影响深远。如中国的很多姓氏来源于古代的封国或封地名称,如姓氏中的齐、鲁、赵等;战国时秦国与晋国曾联姻,后世就以两家联姻称为“秦晋之好”。对应训练 1(2019 届博雅闻道高三测评改编)有学者说,分封制不仅使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

15、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封地里的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A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B抑制了君权的集中C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D可以有效管理地方解析:选 B 根据题干“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封地里的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下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在各自辖区内有极大的自主权且世袭统治,上级领主无法干预下级领主辖区内部事务,不利于君主权力的加强,故 B 项符合题意。A 项,材料未涉及分封制扩大统治疆域的作用,故排除。C 项,分封制下家国同构的国家意识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排除。D 项,说法与题干中

16、关于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管理不足的表述相悖,故排除。主题二|血缘维系的宗法制(一)史料实证宗法制的特点及实质史料 解读 由图得知: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相结合。大宗与小宗既是宗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历史解释|宗法制的特点及实质(1)特点宗法制是区分嫡庶、亲疏,在家族内部确立地位、财产继承权的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宗法制是影响古代中国社会与家庭结构的重要因素。宗法制崩溃后,嫡长子继承制和王位世袭制长期延续,而其得以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延续。宗法制度下,统治和束缚人民

17、的有政权、神权、夫权和族权。族权是从父系社会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政权的补充。宗法制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2)实质: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体系的核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融为一体,是周朝统治者维护奴隶社会政治秩序的基础。(二)家国情怀宗法制的影响史料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

18、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摘编自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探究 根据史料,分析说明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深远影响的表现。提示 西周宗法观念和传统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极大,导致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宗法制对封建社会政治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宗法制影响封建社会政治的一大表现就是亲贵合一、裙带作风及封建统治者的反对理性和守旧思想。|历史解释|宗法制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1积极影响(1)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体现为家天下的延续、家族制度延续和家国同构。(2

19、)形成了中华民族重人伦、重亲情、重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3)形成了中华民族重祖先、重传统、重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2负面影响(1)从政治上讲,导致了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人们的民族观念和民族精神普遍缺乏。(2)从经济上讲,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建设。(3)从文化上讲,导致了中华民族重传统轻变革、重伦理轻科学,缺乏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精神,思想上表现为守旧、保守。对应训练 2(2019 届湖南郴州一模)“我从哪里来?”关于自己姓氏的来源是每

20、个华裔关注的话题之一。这是因为()A姓氏制度是自古以来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B便于国家管理、社会治理C追远思亲,受血缘宗亲的文化心理影响D分封制和宗法制长期影响的结果解析:选 C 姓氏制度并非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故 A 项错误;分封制便于国家管理、社会治理,材料反映出宗法制的影响,故 B 项错误;姓氏制度追远思亲,产生家族认同,体现出血缘宗亲关系的影响,故 C 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出宗法制的影响,故 D项错误。主题三|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史料实证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史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

21、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探究 根据史料,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后在社会政治制度方面有何重要变化。提示 变化:地缘社会取代血缘社会;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政治统治从分权到集权。|历史解释|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通过垄断神权来加强王权;国事以占卜方式决定。2浓厚的部族色彩:由于是从父系氏族演变而来,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法律及选官制度都带有

22、浓厚的部族色彩。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封国自主权较大,天子对诸侯领地并无实际统治权;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周的文化及习俗在不断传播和影响着诸侯国。4贵族政治特征明显:世卿世禄制下,官僚都是贵族,贵族有封地但无薪俸。诸侯国内的劳动者不对国家承担赋税等义务,只对诸侯履行义务。对应训练 3(2019 届芜湖模拟)学者许倬云曾说:“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B宗法制下形成强大的家族凝聚力C家国同构促进周

23、代稳定与发展D周王通过宗族纽带维护中央集权解析:选 A 由“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即分封制和宗法制,说明西周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故 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而非宗法制的影响,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而非其产生的影响,故 C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形成是在秦汉时期,故 D 项错误。课堂训练 双基提能3|A 组|1(2019 年全国卷,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

24、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解析:选 B 据材料“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11代 12 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周期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 B 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 A 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 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且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 D 项。2(2019 年全国卷,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

25、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解析:选 A“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里面的“孝”“悌”“乐”“礼”都是宗法制的内容和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选 A 项;“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不强调“血缘”,不会突出“孝”“悌”,排除 B 项;“郡县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和伦理道德无关,排除 C 项;“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但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即服务于宗法制的,排除 D 项。3(2019 年全国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

26、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解析:选 D 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选 D 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 A 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B 项;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但与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关系不大,排除 C 项。4(2018 年全国卷,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

27、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解析:选 A 由材料可知这种网开一面的仁爱之心赢得了诸侯拥护,最终灭夏建商,故 A 项正确;夏商时期已经形成奴隶制生产方式,不是主要依靠捕猎,B 项错误;由材料“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商汤认为四面设网捕猎鸟兽的方式过于残忍而非保护环境,C 项错误;夏商更替的主因在于社会矛盾的激化而非资源争夺,D 项错误。5(2017 年全国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

28、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选 A 根据材料信息,周王把子弟分封到河南、山东、北京等地,这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并使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故 A 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故排除 B 项;当时,周天子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 C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 组|1(2020 届河南顶级名校高三开学摸底,1)周幽王当政时,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竟在没有敌寇的情况下,命令

29、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以为自己的天子遇到了大敌,纷纷率兵救难勤王。即使到了春秋中叶,还出现过“诸侯城周”的勤王举动。这反映了分封制使()A周王拥有绝对权力B周朝有效控制边疆C宗法等级秩序森严D权力中心意识明确解析:选 D 通过题干内容,在西周时期和春秋中叶,都出现了诸侯“勤王”现象,说明在分封制之下,各地诸侯把周王作为国家的权力中心,即权力中心意识比较明确,故选 D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封制之下,各地诸侯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周王还不能拥有绝对的权力,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封制之下,周王对边疆并没有实现有效的控制,排除 B 项;题干着重述及在分封制之下,各地诸侯的权力中心意识比

30、较明确,没有涉及宗法制,排除 C 项。2(2019 届云南二模)史料与考古发现备注俘殷献民,迁之九毕(西周的东都成周郊区之地);作大邑成周于中土(国土中央)选自逸周书作洛解迁“有方(商的方国)多士暨殷多士”至成周选自尚书周书成周驻扎有八师(西周军队的最高编制单位)青铜器舀壶铭文记载在原成周地区发掘出一批与殷人习俗相同的殷周之际墓葬,其中随葬的青铜礼器种类繁多考古出土对上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亲商势力全部被武力安置在成周B成周的建成消除了殷商贵族的反抗C成周对周王朝具有重要战略意义D成周被分封给商贵族作为祭祀之地解析:选 C 据材料“俘殷献民,迁之九毕”“迁有方(商的方国)多士暨殷多士至成周”

31、“成周驻扎有八师(西周军队的最高编制单位)”说明成周用来安置商之遗民并驻扎大量军队,意在加强对殷之遗民的控制,故选 C 项;材料“迁有方(商的方国)多士暨殷多士至成周”不能说明亲商势力全部被武力安置在成周,排除 A 项;材料强调周对商朝遗民的控制,不能说明成周的建成消除了殷商贵族的反抗,排除 B 项;材料强调周对商朝遗民的控制,未体现成周是周分封给商贵族的祭祀之地,排除 D 项。3(2019 届赣州高三适应性考试)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武王此举主要是为了()A体现新政权的合法性B分封功臣以巩固政权C学习圣人的英

32、明之举D体现天下为公的精神解析:选 A 武王分封先代贵族后代意图得到其对新政权的认可,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武王分封功臣,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武王分封先代贵族后代,并未提及学习圣人之举,故 C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天下为公的精神,故 D 项错误。4(2019 届广西南宁摸底)按照周代庙制,祖先的宗庙,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超出定制之庙,要择吉日将神主迁入太祖之庙,而其宗庙则被毁弃,此举称为“迁庙”。这说明周代()A天子具有绝对权威B祭祀仪式非常严格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D注重维护亲疏贵贱解析:选 D 据材料“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说明周朝的贵族

33、都可以确立宗庙,不能说明天子的绝对权威,故 A 项错误;据材料“按照周代庙制”可知涉及庙制而不是祭祀仪式,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庶人无庙”和“宗庙则被毁弃”可知宗法观念不是根深蒂固,故 C 项错误;材料“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和“超出定制之庙,要择吉日将神主迁入太祖之庙,而其宗庙则被毁弃”体现了严格亲疏贵贱,故 D 项正确。5(2020 届吉林长春一模,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宗法制及宗法观念()记述出处“(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周礼春官“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北宋)刘恕通鉴外纪“谱系之作,所以敦孝

34、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清)李希莲重修李氏族谱序A始于西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传承B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C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D成为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解析:选 B 第一个史料表述的是周代小史管理宗庙祭祀,记载家谱,第二个史料表述的是姓氏起区分血缘亲疏的作用,第三个史料表述的是家谱的影响,可知宗法制和宗法观念在人们祭祀祖先、姓名和家谱中都有体现,故反映了宗法制和宗法观念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故选 B 项;材料中所给的三则史料体现的是宗法观念的作用,不是反映其发展历程,排除 A 项;宗法制是关于家族、血缘的制度,不能体现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排除 C 项;材料仅介绍了宗法制及其观念的影响,不能说明宗法制是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排除 D 项。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4谢 谢 观 看 THANKS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