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2.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3.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对天气、气候的影响。教学重点区时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以及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和小组讨论。教学过程这是一节习题课,也是一节复习课A组导学内容因为是一节复习课兼习题课,因此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然后代表发言给大家讲讲小组内成员是如何做这个题目的,因为知识点学过有一段时间了,并且这段内容对学生们来说比较难,因此我有带着学生们把知识点复习一遍再把题目中的难点讲解下。(1)时区差(或区时差)的计算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大减小);两地
2、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2)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注意“号的选用”:东加西减,即所求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否则用减。题目如下: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会3月24日上午9:45在海南博鳌(1931N,11018E)开幕,会议为期三天。据此完成第1题1纽约(西五区)网民实时观看大会开幕直播的时间是A3月23日20:45B3月24日2:45C3月24日22:45D3月23日22:45B组导学内容时间变化规律回顾:太阳直射点移动图,通过已学知识点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那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那天是冬至日。从夏至到冬至
3、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从冬至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之中太阳直射两次,北回归线到赤道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点最小的日期是冬至日,南回归线到赤道之间的地区的是夏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那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那天是夏至日。夏至到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从冬至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减小,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2.昼夜长短变化昼弧、夜弧。昼弧越长,白昼时间越长。春秋分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其中北极圈内极夜。冬至反之。赤道地区始终昼夜等长。北半球各地昼长以及变化规律:春
4、分和秋分时昼夜等长,冬至至夏至昼变长,夏至至冬至昼变短题目如下: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会3月24日上午9点45分在海南博鳌(1931N,11018E)开幕,会议为期三天。据此完成第2题2博鳌亚洲论坛举行期间,海南博鳌当地A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昼变长B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昼变长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昼变短D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昼变短C组导学内容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思考
5、假设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D组导学内容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大气环流是鲁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教师最后要总结:当某个地区受西风带控制时通常降水较多,气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温度降低,水汽易凝结,成
6、云制雨;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流上升,温度降低,水汽易凝结,成云制雨,降水较多。60N气流40N30N题目如下: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对一些地区气候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图1为某区域局部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高气压带图1D极地高气压带4若图中四地位于大陆西岸,则四地降水较多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ABCD教学反思本节课因为孩子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不重视或者没有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而基础不牢固,又是基础相对较弱的班级,临近期末考试,复习时间紧,因此上课时孩子们和我都比较紧张,但孩子们还是能够和我一起努力,配合得越来越好,以后我会继续加油!谢谢评委老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