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43.24KB ,
资源ID:816395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639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武邑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七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七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河北武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年级第七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23题,150分。(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4)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生态文学作家们努力探索和尝试,让生态文学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大地扎下根来。总结当代生态文学创作面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质。一、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

2、种文学体裁并进。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物、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长篇小说如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儿童文学如黑鹤写动物的银狐等,都可圈可点。二、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显著,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更加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很多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

3、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三、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生态文学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作家创作活动和作品,不难发现,生态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摘编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材料二:新冠肺炎病毒正在全球肆虐的时候,生态文学的话题似乎有了更多的关注度。传统的文学

4、,长时间以来被人们理解为是人的文学,是以个性的语言故事、人物探析表达人的社会环境存在感受和命运的文学,是围绕着人的价值利害情景展开的语言叙述。生态文学则是对包含着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其包含对象和目标显然是远远广泛于传统的文学界地的。自古老的诗歌开始,文学就在以各种方式努力表达着人的社会感受和理想追求。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和文学表达过程后,如今人们渐渐发现,仅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着眼人类自己感受追求范围内的内容,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与环境、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与迷茫了。在人类痴迷地实现着自己的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价值目标,甚至以近似疯狂的力量和速度

5、呈现影响结果的时候,却对自身赖以生存生长的摇篮地球的破坏严重地忽略了,对于与人类一起生长于地球上的各种具有生命的动植物的被毁坏严重忽略了,以致发生了地球生态家园的严重危机。这个现实而严重的危机,正是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和生态文学现象新生的时代背景,正是生态文学对传统文学以革命与变革的表现提出挑战的根源。因此,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生态文学的时候,最先要清楚地意识和理解,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那种几乎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历史、政治、文化、民族等局限性特点的文学表达有着质地的不同。生态文学,应当是出于人类的认识感受、在全球视野仔细认真地探求地球生命如何相互依存、共生并长的途径,实

6、现共同长远和谐发展目标的新的未来的文学。这种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下,方能感受到她的魅力和瑰丽身姿。(摘编自李炳银生态文学:文学的变革与革命)材料三: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生态文学可以深入反映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文学反映现实、抚慰人心、启发思考的社会责任。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首要是中国主题、中国题材、中国成就、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表现,它可以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生态属于全人类,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

7、国样本,可以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宝库。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今后,中国生态文学应继续沿袭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创作出更多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反映绿色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成就,赞美绿水青山,讴歌美好生活的作品。同时,生态文学也应继续致力于鞭挞那些肆意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推动人们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摘编自李朝全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

8、的一种文学形态,在中国发展时间虽不长,但已经蔚为大观。B. 生态文学与传统文学明显不同,它不是关于人的文学,而是对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C. 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与历史、政治等因素仍有关系。D. 生态文学作品既要赞美绿水青山,呈现人与自然新的关系,也要肆意鞭挞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恶行。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引发了生态文学作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B. 生态文学从关注自然生态到关注人类精神生态,与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整体进行观照有关。C. 中国生态文学应立

9、足于中国化表达,反应中国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相应责任。D. 与传统文学相比,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全人类读者也更容易广泛接受和认可这种文学形式。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 老舍的草原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以及主客联欢图,抒发了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B. 姜戎的狼图腾表面上是写狼的习性,却折射出了生态系统的可循环性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必然性。C. 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讲述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D. 迟子建的原野上的羊群通过羊群与都市人的对比,写出了人性的扭曲,呼唤了人类天性的回归。4.

10、材料二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4分)5. 通观三则材料,你认为中国生态文学发展的意义价值是什么?试分条陈述。(6分)(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材料一:套不住的手赵树理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

11、,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

12、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

13、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

14、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

15、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

16、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材料二: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

17、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

18、,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6.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老农民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B. 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C. 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D. 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

19、,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B. 老舍认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C. 套不住的手构思巧妙,老舍赞其以“手套”串联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识到:这是一双普通农民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D. 标题“套不住的手”,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8. 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9. 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材料一

20、,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衅社,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爽曰

21、:“我之所以弗避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宁淮夷东上,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

22、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便百姓,百姓说。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节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注:箕子,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地。匔匔,恭敬的样子。毕,地名。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B.

23、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C.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D.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衅社,是指杀牲取血以祭社神,“社”在古代常指五谷神。B. 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可指婴幼儿时期。C. 践阼,本义是走上庙寝堂前主阶,后来引申为帝王登基、即位。D. 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见群臣皆面南而坐。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周公才华横

24、溢。建典章制度。作大诰为兴师东伐作战前动员,恐成王淫佚,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B. 周公尊贤重士。在洗头时,多次捉起头发,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急忙起来礼待贤士,怕失去了天下的贤人。C. 周公高瞻远瞩。虽然天下安定了,但周朝的官吏制度还未安排得当,于是他厘定了官吏职责,天下的百姓为此很高兴。D. 周公心怀天下。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公担忧周朝天下不稳,代成王执政,待成王长大后又还政成王。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我之所以弗避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2)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14. 汉代贾谊评价周公“集大德大

25、功大治于一身”,结合文段,概括周公有哪些“大功” (3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故人寄茶李德裕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其余不敢费,留伴读书行。【注】作者一说曹邺。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开篇扣题,“缄题”扣“寄”,“剑外”“玉京”暗寓千里寄茶情意深厚。B. 作者将茶碾碎烹煎,已至半夜还邀请僧人前来品饮,足见其爱茶之深。C. 绿色茶汤悦人眼目,香气四溢,轻落于盏旁花朵增添了饮茶的意趣。D. 作者不愿耗用余茶,

26、要留下在读书时饮用,表现了对茶和友情的珍视。16. “微月”“泉声”“竹”三个意象对写饮茶一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用鸟的鸣叫和在林间环绕飞翔表示蜀道之难的两句是:“ , ”(2)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3)天寒更觉衣被薄,故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_”、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_”的相似体会。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丰收节”的设立有助于保护民

27、族文化,重新认识和挖掘利用乡村多元价值。节日期间,各地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办节,重点打造和推出 的节日品牌, 了民俗文化、休闲旅游、采摘体验等活动内容,增强了节日的吸引力,起到了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的作用,也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文化动力。“丰收节”期间,各地本着“农民主体办节”的原则,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开展了民俗表演、乡土美食 、特色农产品展示、各类体育竞赛和游戏等活动。这些活动体验性、互动性强,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助推了产品销售,吸引了城乡群众的广泛参与,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不足的现状。节日的形成需要集体的创造与传承。现代社会中产生的“丰收节”具有传统的 ,也

28、尚需探索和融入新时代文化内涵,形成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传承模式,创建为新的节日品牌。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独具慧眼 融合 鉴赏 渊源B. 独具特色 融合 品鉴 渊源C. 独具慧眼 融汇 品鉴 源头D. 独具特色 融汇 鉴赏 源头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农民主体办节”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 他们把许多老祖宗的艺术品送给外国人,算是“发扬国光”,这确实让人惊诧不已。B. 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C. 绘画要重视眼睛的描绘,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能够折射出不同的内心活动。D. 古人对

29、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有理。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两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产销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450万辆,占全球50%以上。然而,在买与不买的选择中,续航难题还是难倒了不少人。 ,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随着充电桩建设的不断提速,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问题得到局部缓解,目前全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已超过130万个。不过,私人充电桩安装率偏低,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高,充电桩的使用体验也不佳。既要“装得上”,充电

30、模式改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换电模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只不过,由于换电站建站成本不菲、维护成本太高,再加上电池型号不统一、不兼容等因素,推广普及换电模式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22. 请分别用一个转折复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3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她说:“我们要松弛下来,要发现孩子的喜爱,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要引领孩子发现自我,而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而她说:“我们必须拼了,要不停地刷题,要死记硬背,要用填鸭式教育逼

31、孩子走出贫困和大山,要考上浙大、武大、厦大和川大。”她们,一个是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一个是华坪女中的老校长、2020年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老师。即将参加高考的你,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高三七模语文答案:1. C【A项,“但已经蔚为大观”分析错误,夸大其词。原文的表述是“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 B项,“它不是关于人的文学” 分析错误,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

32、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所以“它是关于人的文学”; D项,“也要肆意鞭挞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恶行”分析错误。原文表述是“生态文学也应继续致力于鞭挞那些肆意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肆意”修饰的是“滥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而选项换成了“肆意”修饰“鞭挞”,曲解了文意。】2. D【

33、D项,“与传统文学相比,生态文学更具有世界普遍性”主观臆断,原文的表述是“生态属于全人类,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不等于“与传统文学相比,生态文学更具有世界普遍性”。】3. B【材料二强调“生态文学则是对包含着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其包含对象和目标显然是远远广泛于传统的文学界地的”,ACD都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传统文学,而B项中的“表面上是写狼的习性,而背后折射出了生态系统的可循环性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必然性”则体现了生态文学是对包含着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4

34、. 由新冠肺炎疫情切入,并通过与传统文学对比,提出中心论点;回溯传统文学发展的历程,揭示出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进而提出生态文学的意义价值;进一步强调生态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指出在人类和全球视野下才能够感受到生态文学的魅力。5. 探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逐步改善自然环境;突破传统文学的困窘,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为世界生态文学带去有益的启示;推动人们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6. D【“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现象”错误。小说通过对陈秉正一双手的描写,赞扬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并没有批判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35、选项属于过度解读。】7. B【“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错误。从材料二“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来看,老舍同志并没有拿本文与老农陈秉正传比较的意思;同时老农陈秉正传是老舍假设的作品,并不真实存在。】8. 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语言描写: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最后表示自己“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心理描写:看

36、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侧面衬托: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9. 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零散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伏笔照应。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

37、手,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结尾突转。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10. C【“封”的对象是“武庚”,所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D;“蔡叔”是主语,“傅”是谓语,“之”是宾语,句子结构完整,“之”后断句,排除选项B。】11. A【“社在古代常指五谷神”错误。“社”是指土神。】12C【“他厘定了官吏职责,天下的百姓为此很高兴”错误。由原文“作立政,便百姓,百姓说”可知,写了立政,以利百姓,百姓欢悦。由此可知,应该是制定了立政,使百姓便利,所以天下百姓很

38、高兴。】13. (1)我不避嫌疑代理国政的原因,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2)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明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1)所以:的原因。摄:代理。畔:背叛。无以:没法。告:向交代。(2)从:伴随。以:来。明:表明。臣:意动用法,以为臣。】14. 辅佐武王灭商;平定叛乱;还政成王;建章立制。【参考译文】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文王还在世时,旦作为儿子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到武王即位,旦经常佐助辅弼武王,处理很多政务。武王十一年,讨伐商纣王,军队到达牧野,周公佐助武王,发布了动员战斗的牧誓。周军攻破殷都,进入商王宫。杀了商纣王以后,

39、举行衅社之礼,向上天与殷民昭布纣之罪状。把箕子从囚禁地中释放出来。给商纣王儿子武庚封地,命管叔、蔡叔辅助他,以承续殷的祭祀。遍封功臣、同姓及亲戚。封周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就是鲁公。但周公没有去自己的封国,而是留在朝廷辅佐武王。 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说:“我不避嫌疑代理国政的原因,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是

40、我这样做的原因。”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管叔、蔡叔、武庚等人果然率领淮夷之人造反。周公乃奉成王之命,举兵东征,写了大诰。于是诛斩管叔,杀掉武庚,流放蔡叔。收服殷之遗民。平定淮夷及东部其他地区,二年时间全部完成。诸侯都宗顺周王朝。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去洛邑营造成周京城,并进行占卜,得卦象大吉,于是就以洛邑为国都。成王长大,能够处理国事了。于是周公就

41、把政权还给成王,成王临朝听政。过去周公代替成王治天下时,面向南方,背对扆壁(屏风),接受诸侯朝拜。七年之后,还政于成王,周公面向北站在臣子之位上,仍谨慎恭敬如履薄冰。 周公归国后,怕成王年轻,为政荒淫放荡,就写了多士毋逸,用来告诫成王。当时天下虽已安定,但周朝的官职制度尚未安排得当,于是周公写了周官,划定百官职责。写了立政,以利百姓,百姓欢悦。周公在丰京患病,临终时说:“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成王特准鲁国可以行郊祭天和庙祭文王之礼。鲁国有周天子一样的礼乐,是因为褒奖周公的德行啊。15. C【曲

42、解诗意。“轻落于盏旁的花朵增添了饮茶的意趣”不当。“香泛乳花轻”是说茶汤表面泛起如花般的茶沫,茶沫轻盈,茶香四溢。】16. “微月”点明开茶的时间,渲染了清幽的气氛;“泉声”以动衬静,突出了碾茶时环境的清静;“竹”写出了饮茶之处的雅致。三个意象展现了烹茶饮茶的美好环境,从侧面烘托出饮茶的清雅脱俗之趣。17.(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3)布衾多年冷似铁 狐裘不暖锦衾薄18B【独具特色:形容具有自己的特点。独具慧眼:具有别人没有的眼光或见识。这里指打造节日品牌,用“独具特色”更恰当。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融汇:融合汇聚。语境是将民俗文化、休闲旅

43、游、采摘体验等合在一起,用“融合”更恰当。品鉴:品评鉴别。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这里与美食搭配用“品鉴”更合适。渊源:比喻事物的本源。指学术上的师承关系。源头:水发源的地方。语境是说“丰收节”的传统来源,用“渊源”更恰当。】19. D【例句表示强调。A表反语讽刺;B.表引用;C.表特殊意义;D. 表示强调。】20. 这些活动体验性、互动性强,吸引了城乡群众的广泛参与,不仅助推了产品销售,而且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不足的现状。【原句语病有,语序不当:“吸引了城乡群众的广泛参与”应放在“互动性强”后面;“不仅而且”后面的句子语序不当,应当先说“助推了产

44、品销售”,再说“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搭配不当:“释放现状”动宾搭配不当,将“释放”改为“缓解”。】21. 只有解决续航难题 也要“用得好” 相比于充电模式 22.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但存在续航难题。我国充电桩建设不断提速,但充电模式尚需大力改进。换电模式速度和效率更佳,但成本、电池型号等因素影响推广。23【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审题:题目以清华大学刘瑜副教授、“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作为引发考生思考的写作情境,刘瑜强调教育要松弛,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引领孩子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张桂梅强调教育要严格,要用填鸭式的方式逼迫孩子走出贫困与大山:两者的

45、站位不同、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教育观自然不同。考生要立足于此展开思考联想。题目要求考生针对两种教育观去思考,若仅写其中一种则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若忽视材料而只写“尊重个性”“奋斗”“应试教育”等则容易落入话题写作窠臼,是泛化写作。考生应按照要求从高中生的角度写作。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两种教育观并不存在非黑即白的关系,两者也,不存在对错优劣的区别。它们一是“精英阶层”为消除内卷化而做出的多维度实现个体价值而不是仅仅聚焦于考名牌大学的努力,一者 是“底层”为提升成功几率、实现自我价值而进行的奋斗。从这个角度上讲,考生需要去分析两种教育观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背景、适用的对象以及各自存在的不足,而不能进行孰优孰劣的定论。考生应在此基础上关注、思考这个问题。考生只要围绕这两种教育观,从任何一个角度入手分析都可建构文章。比如,考生可以分析两种教育观提出的背景、适用的对象、存在的隐患,等等;也可以综合论述;还可以高屋建瓴,站在教育大局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两种教育观的共同指向,即两种教育观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人,只不过途径、方法存在不同,而方法不存在好坏,只有合适与否的差别。立意:1.环境不同,教育方法不同;2.立足环境的教育更现实、更客观;3.填鸭式教育背后也是人性关怀;4.以快乐教育缓解教育的内卷化;5.“因境施教”是对“因材施教”的发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