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知能提升模块四 选修部分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栏目导航123主干整合考情分析单元测试卷(十六)主 干 整 合 1考 情 分 析2考点分布年份全国卷全国卷全国卷2019 年阿拉曼战役中国战区的设立第二战场成功开辟2018 年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中国参与联合国创建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2017 年开罗会议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 日本侵略口号的变化2016 年越南战争罗曼罗兰的反战活动威尔逊“十四点”计划2015 年 戴高乐将军的活动苏联研制原子武器命题规律考情盘点:对于一战及一战后的世界知识的考查,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何惩治战败国、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对于二战及二战以来的
2、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考查,侧重于复杂的国际关系、局部战争以及核武器的研发、制造及影响等。命题核心思想集中在重温历史,杜绝悲剧重演,热爱和平等方面上。考查方式:考查形式都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设问方式上,一般为两问,考查某种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或战争出现某种结果的原因及影响。考向预测:试题的设计和题材的选取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考查内容以现代史为主,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近几年试卷侧重考查世界环境下亚洲地区的战争与和平,考查的问题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这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备考时需重点关注。|真题感悟|考法
3、一 依托教材,创设情境,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战役【例 1】(2019 年全国卷,46)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1942 年 6 月,德意军队
4、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解析 第(1)问,据所学 1942 年元旦,中美英苏等 26 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得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据所学 1942 年 7 月1943年 2 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和 1942 年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得出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据材料“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
5、”可知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由材料“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可知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第(2)问,据所学阿拉曼战役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与瓜岛战役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可知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和二战的转折点之一;由材料“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分析可知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答案(1)背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
6、势危急。(2)意义: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考法二 中外联系,价值引领,凸显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大作用【例 2】(2019 年全国卷,46)材料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 年 1 月 1 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 26 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
7、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解析 第(1)问,由材料“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得出太平洋战争爆发;由材料“1942 年 1 月 1 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 26 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得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由材料“中国
8、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得出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第(2)问,由材料“1942 年 1 月 1 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 26 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得出加强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由材料“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得出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由材料“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得出沉重打击日本法西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答案(1)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9、形成;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2)意义:加强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沉重打击日本法西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考法三 注重实证,强调解释,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际关系【例 3】(2019 年全国卷,45)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血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1942 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同年 8 月,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丘吉尔把法西斯在欧洲的统治比喻为鳄鱼,主张应该
10、首先打击它“柔软的下腹部”,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在 1943 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1944 年 6 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拖延第二战场开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战场成功开辟的意义。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血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得出英国初期军事力量不足,保护自身的安全,根据材料“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
11、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得出英国抢占传统势力范围优先,将本国利益置于盟国整体利益之上等。第(2)问,“第二战场”的打击对象为德国法西斯,其直接意义应是对德国形成两面夹攻和加速了德国的溃败及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材料“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1942 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1944 年 6 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也体现了反法西斯国家最终团结统一,一致维护人类和平的精神。答案(1)原因:初期军事力量不足;集中力量保护英国的安全;抢占英国传统势力范围优先
12、;将本国利益置于盟国整体利益之上。(2)意义:显示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团结一致;对德国形成两面夹攻;加速了德国的溃败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探规寻律|一、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考1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1)要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2)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3)面对侵略势力的威胁,应该联合起来,奋起反抗。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祸水他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4)在战争威胁还没有消失之前,一个国家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5)要增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
13、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2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抑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战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想赢得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必须之事。正是这种从至今最惨烈的战争中产生出来的对战争自身的否定力量,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发展,并成功抑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局部战争与冲突的扩大。今天,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3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
14、妥协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促使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学会更加谨慎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伴随着“冷战”的开始与结束,妥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
15、结果的另一种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 70 多年来,妥协实例比比皆是,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与“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 20 世纪上半叶的战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对应训练 1(2019 届云南昆明期末)材料 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家的论述中,国家发动战争的权力不断被肯定,而且对战争手段也没有加以任何限制。1899 年海牙和平会议缔结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虽然没有从法律上否定战争,但是规定各国应尽力免除诉诸武力,而用和平手段解决纷争。1907 年海牙和平会议进一步对战争权力加以限制,并对斡旋和调停作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做了较详细
16、的规定。1919 年的凡尔赛和约设立了追究战争犯罪的内容。1920 年的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将战争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之前三个月内不得从事战争。1928 年签署的巴黎非战公约,更是进一步正式提出,禁止将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尽管国际争端解决机制还存在种种缺陷,但其在国际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摘编自刘长敏从承认战争自由到惩治战争犯罪的里程碑(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西方对战争认识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形成的历史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知近代西方对战争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对战争手段没有加以任何限制、提倡和平解决争端、设置战争犯罪内容、
17、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战争进行限制。概括材料可知国际上对战争的态度从不限制到限制;从提倡和平手段到以法律禁止随意发动战争;从战争自由到缔结公约、完善争端解决机制。近代西方对战争认识的变化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和平的珍视。第(2)问,由材料“在国际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可知,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和平放在解决战争争端的首位;据“争议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之前三个月内不得从事战争”可知,在一定程度上对霸权主义的推行有限制作用,遏制战争的发生;同时“追究战争犯罪的内容”体现了机制的存在和不断完善也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提供了法律的依据。答案:(1)变化:由承认战争自由到提倡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由限制战争权力到禁止
18、将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结国际公约,形成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以国际法追究战争犯罪,维护世界和平。(2)意义: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法理依据;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战争发生;有利于推动世界形成和平与发展的共识;为后世解决国际争端提供借鉴。二、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战争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热战”的原因(1)根本原因: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两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但在亚洲,美国控制能力较低,苏联的势力也不能直接控制,于是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在“冷战”中出现了“热战”。局部“热战”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的矛盾被双方所利用,导致局部战争发生。美国对华“扶蒋反共
19、”失败后,对东亚、东南亚特别戒备。(2)直接原因在朝鲜半岛,美国一直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眼中钉,希望能有机会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于是立即做出反应。在越南,美国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社会主义力量的普遍增长,故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立即开始向越南渗透。(3)结果中国和苏联在这两场战争中,都给予朝鲜、越南人民以大力支持。美国在这两场战争中都以失败告终。历史表明:称霸世界的政策不得人心;侵略他国、干预他国内政是行不通的。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局部战争的原因(1)地区资源及种族、宗教、领土纷争等矛盾交织在一
20、起。(2)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的影响,争夺世界霸权、大国插手地区事务、干涉别国内政。(3)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加深了这些地区的矛盾和冲突。320 世纪 8090 年代初国际关系变化对局部战争的影响(1)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国际“冷战”格局开始降温,呈现美攻苏守的特点,局部战争增多。(2)20 世纪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结束,原来抑而未发的各地民族和领土等争端在国际力量失衡状态下爆发。对应训练 2(2019 届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一模)材料 二战后,虽未发
21、生世界性战争,但局部战争风起云涌。朝鲜战争中,喷气式飞机首次得以大规模运用,空中加油技术运用于实际作战之中。越南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开始大量使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装备的可垂直起降的海鹞式飞机创下了不败的战绩;在美军入侵巴拿马的作战中,第一次动用了隐形飞机;在海湾战争中,当今世界各种高新技术都不同程度地登上舞台进行了表演。但是战争的目的更加简约,一般不再谋求全面征服对手;战争规模变小,战争手段的采用受到节制;二战后技术兵器的广泛运用使现代战场的空间增大,战场日益由平面转向立体;战争目的未必要经过若干次战役的胜利才能达成,实现战役目标也不一定需要若干次战斗的积累,首战可能就是决战。摘编自张海麟
22、、彭训厚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局部战争刍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局部战争风起云涌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局部战争的特点和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是美苏“冷战”的产物;中东战争起因于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两伊战争起因于领土争端、资源矛盾、宗教和民族矛盾;海湾战争起因于地区力量失衡和边界争端。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朝鲜战争中,喷气式飞机首次得以大规模运用,空中加油技术运用于实际作战之中。越南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开始大量使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装备的可垂直起降的海鹞式飞机创下了不败的战绩;在美军入侵
23、巴拿马的作战中,第一次动用了隐形飞机;在海湾战争中,当今世界各种高新技术都不同程度地登上舞台进行了表演”可知,武器装备科技含量提高;根据材料“战争的目的更加简约,一般不再谋求全面征服对手首战可能就是决战”可知,战争目的简单,节奏加快;根据材料“战争规模变小,战争手段的采用受到节制”可知,规模变小,手段受限;根据材料“二战后技术兵器的广泛运用使现代战场的空间增大,战场日益由平面转向立体”可知,空间增大,趋向立体化。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局部战争风起云涌”可知,破坏了地区和平稳定,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根据材料“喷气式飞机首次得以大规模运用,空中加油技术运用于实际作战之中精确制导武器开始大量使用可垂直起降的海鹞式飞机创下了不败的战绩第一次动用了隐形飞机世界各种高新技术都不同程度地登上舞台进行了表演”可知,刺激了军事技术不断升级;结合所学可知,破坏了世界和平,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答案:(1)原因:“冷战”背景下美苏争霸(霸权主义肆虐);领土纠纷;民族宗教矛盾;大国势力的参与;历史遗留问题;争夺资源。(2)特点: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有限性(战争目的、规模等受到限制);立体化(空间增大);节奏加快。影响:给某些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破坏了世界和平,影响国际关系;刺激了战争技术水平不断升级;影响世界经济。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单元测试卷(十六)3谢 谢 观 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