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99KB ,
资源ID:816057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605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一个社会文明有序,既靠先善其身的私德,也离不开相善其群的公德。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阐释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这就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供了依据。纲要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

2、新高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人际和谐的基础,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五个方面的社会公德内容,涵盖了维护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既针对全体公民也面向领导干部,有着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把这些社会公德要求融入日常生活,强化制度保障特别是法律法规保障,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培护社会公

3、德,关键在于引导公众超越个人狭隘眼界和功利目的,从公益众利层面实现小与大、私与公、家与国的融洽协调。“环保是别人的事情,与我无关”“大善做不了,小善不想做”“凭啥自己冒风险助人为乐”公德遇阻,说到底是因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群己权界观念等的缺失。张扬社会公德的要诀,就在于唤起人们的公共责任心,公民义务感,破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狭隘心理。广大民众明礼守法的公共文明意识,其实正是最宝贵,最强大的道德资源。道德是生活的哲学。道德建设既重视对孰善孰恶的辨析,更重视知行合一。从公共场所举止文明到邻里相处和睦互助,从举手之劳保护环境到心底无私为民服务,人人谨守社会公德,努力实现行为之善,思想之真、精

4、神之美,就能让道义的力量汇流成河,润泽社会和谐使其有序运转。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对个人而言,激发其“见善如渴,闻恶如聋”的意愿,增进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动力,就能使其成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每个人心底都蕴藏着善的种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纲要强调:“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高举光照世道人心的公德火炬,培护引领社会和谐的公德高地,激励人们行动起来守卫心中的道德律,一定可以奏响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和声,让德耀中华、德

5、佑未来成为现实。(选自人民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而无德,行之不远”,这里面的“德”,内涵丰富,包括两个层面,“先善其身的私德”和“相善其群的公德”。B. 纲要的印发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对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的推动,具有重大指导意义。C.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使社会文明有序,这就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供了依据。D.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都属于社会公德的内容,我们应把它们融人日常生活中。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新时代公民道

6、德建设展开论述,指出社会公德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B. 文章第认为,人有“私德”,也有“公德”,本文主要从“公德”的角度进行论证。C. 文章第段列举了现今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从正面论证了社会公德与个人的密不可分的关系。D. 文章引用“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每个人心底都存有善,表现出作者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未来抱有期待。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私德是对个人而言的,激发了善的思想并付诸行动,可以让一个人“精神富有”。B. 社会公德之所以是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原因在于社会公德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C. “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是狭隘心理,只要克服了这

7、种心理,就是一个有公德心的人。D. 知行合一,用行动守卫心中的道德律,一定可以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成为现实。【答案】1. C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C项,“这就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供了依据”错误,指代错误,从第段可知,“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供了依据”的是“纲要”。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8、,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从正面论证了社会公德与个人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对,应是“反面论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B项,“社会公德之所以是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原因在于”错误,因果倒置。C项,“只要克服了这种心理,就是一个有公德心的人”错误,混淆关系,克服狭隘心理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D项,“一定可以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成为现实”错误,

9、曲解原文,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述是“一定可以奏响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和声,让德耀中华,德佑未来成为现实”。故选A。【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

10、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粮食年产量增长近5倍,从1949年的2263.6亿斤增加到2018年的13157.8亿斤;年人均占有量翻了一番多,从400多斤到900多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稳定丰收的成就来之不易,既要克服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害,还要面对日益趋紧的水土资源,缓解价格和成本等压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事实证明,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仓

11、廪实的背后,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能力不断提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大面积推广。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摘编自70年,中国粮食年产量增长近5倍)材料二:(摘编自2015年2019年7月我国粮食出口数量及增速调查报告)材料三:在回答记者有关粮食安全的问题时,韩长赋表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创纪录的“十五连丰”,近4年都保持在1.3万亿斤以

12、上,我们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470多公斤,明显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粮食安全平均线水平,我们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关于粮食安全,韩长赋介绍了三个方面。一是强化政策支持。首先是巩固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产粮大县奖励和生产者补贴这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守住耕地红线。在全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每年建设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全国将完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可以基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包

13、括科技研发、现代种业、现代农机装备,现在主要农作物品种大体5年就可以大规模更换一次。集成推广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的生产技术。现在全国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产已经提高到了374.7公斤,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倍多。土地是农业之本,也是农民的命根子。现在全国有5.4亿亩耕地在各种主体间进行流转,有7200万户的农户参与了土地流转。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的确权登记,这为下一步的30年延包打下了基础。针对当前出现的粮食问题,中央印发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配套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摘编自中国粮食安全有保障)材料四:因为常年研究水稻,袁隆平院士

14、关心农业,关心农民。他发现,现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与粮价有关系。粮价一涨其他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粮价一跌,谷贱伤农,农民没有种田的积极性。在政协的时候,袁隆平院士提了一个提案,国家既要保持粮食丰收,又要抑制粮价上涨。他建议政府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再平价供应市场。这样的话粮价不涨,通货不膨胀,农民获得了国家补助,可以提高种粮积极性。现在的问题是农民不种粮,袁隆平院士对此表示很担忧。现在绝大部分青壮年都已不参与农业,出现了“妇老农业”的情况。(摘编自中国粮食不够吃担忧农民积极性)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克服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各种各样的困难,粮

15、食年产量从1949年的2263.6亿斤到2018年的13157.8亿斤。B. 我国粮食生产近4年都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十八大以后,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C. 从材料二可知,我国20152018年的粮食出口数量逐年增长,2019年前7个月粮食出口数量就已接近2017年全年的水平。D. 当下,划定了粮食生产的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保护区,就可以改变我国原来那种靠天吃饭的局面。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人口众多,保障粮食安全对我国来说有重大意义,虽说现在粮食丰收了,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B.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连

16、续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了国际上确定的粮食安全人均水平线。C. 耕地是粮食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已在全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全国有5.4亿亩耕地在各种主体间进行流转。D. 当前农村绝大部分青壮年不参与农业,参与农业的大多是妇女、老人,袁隆平院士对农村这种现状表示了深深的忧虑。6. 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答案】4. D 5. D 6. (1)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产粮大县奖励和生产者补贴这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国家既要保持粮食丰收,又要抑制粮价上涨,政府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再平价供应市场,让农民种粮

17、获得国家补助;(3)政府鼓励青壮年参与农业。【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D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材料三第2段“二是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守住耕地红线。在全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每年建设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全国将完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可以基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可知是“可以基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而不是“划定了粮食生产的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保护区,就可以改变我国原来那种

18、靠天吃饭的局面”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D项,“袁隆平院士对农村这种现状表示了深深的忧虑”曲解文意,通过原文材料四“现在的问题是农民不种粮,袁隆平院士对此表示很担忧”以及可知袁隆平院士担忧“农民不种粮”的多方面问题,而“现在绝大部分青壮年都已不参与农业,出现了妇老农业的情况”只是“农民不种

19、粮”的一个方面。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整合时注意归大类。本题要求“分析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通过分析可知本题答案在原文的材料三和材料四,通过材料三第2 段“一是强化政策支持。首先是巩固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产粮大县奖励和生产者补贴这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可得出“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产粮大县奖励和生产者补贴这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种粮

20、的积极性”;通过材料四“他发现,现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与粮价有关系。粮价一涨其他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粮价一跌,谷贱伤农,农民没有种田的积极性。在政协的时候,袁隆平院士提了一个提案,国家既要保持粮食丰收,又要抑制粮价上涨。他建议政府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再平价供应市场。这样的话粮价不涨,通货不膨胀,农民获得了国家补助,可以提高种粮积极性”可得出“国家既要保持粮食丰收,又要抑制粮价上涨,政府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再平价供应市场”,从材料四“现在绝大部分青壮年都已不参与农业,出现了妇老农业的情况”可得出政府应该鼓励青壮年参与农业。【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

21、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抢炮蒙福森赵万福在抢炮庙里三叩九拜,焚香祈福之后,拿出怀表看了一下时间,谦恭地问渡边一郎:司令官阁下,您看,抢炮可以开始了吗?渡边点了点头。下面的群众骂了一声赵万福:哼,狗汉奸!赵万福站起来,看了一圈人群,大声说:各位父老乡亲,一年

22、一度的抢炮活动即将开始,有请渡边司令官致辞!渡边致辞完毕,一声“开始”,抢地的四支队伍(每队4人),整装待发,神情肃穆地站在抢她庙前宽阔的草坪上。四周,彩旗飘扬,猎猎有声。时间在那一刻仿佛凝固了,停止了,全场鸦雀无声,静静地等待抢炮开始,似乎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咚咚咚咚咚咚蓦然间,鼓声骤起,震耳欲聋。赵万福往空中高高地抛出红炮,红炮飞出一道孤线,落到地上,队员们齐声一吼:抢炮啦寂静的草坪瞬间就变成了一个战场,像风平浪静的海面突然间刮起了一阵飓风,风高浪急,卷起万丈波涛;又似万马奔腾,撼天动地,他们如猛虎下山,蛟龙入海,奔跑如飞,争抢激烈。抢炮是大鹏古镇流传了上千年的风俗习惯。镇上有一座抢炮庙

23、,香火鼎盛,庙里供奉着个巨大的红炮,粗如大树,庙前有一个宽阔的草坪。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盛大的抢炮活动。据说,谁哪年抢到红炮,哪年就添丁发财、家宅平安。红炮用一层层红纸缠绕挤压而成,似竹棍大,半米长,便于传接。抢炮源于先祖的一个古老传说:在一千多年前,先祖族人为躲避战乱,拖家带口,跋山涉水,来到这里,见古镇山环水绕,草木藏蕤,土地肥沃,便定居下来,耕田种地,繁衍生息。一天晚上,德高望重的族长做了一个梦,梦见仙人赐给族人一个巨大的红炮,之后,他们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为感念上苍,他们建了一座庙,名曰“抢炮庙”。每年正月举行抢炮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日军占领大鹏镇后,在镇后的北帝山上建了一

24、个秘密雷达站,监控盟军丹竹空军基地。雷达站驻扎着一个日军联队,戒备森严。不远处有一个山洞,是日军的秘密军火库。北帝山地势险要,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日军在山下设立关卡,严禁外人靠近;从北帝山下来唯一通往外面的大鹏镇路口,更是岗哨林立,盘查严密。自从日本人来了之后,有两年不搞抢炮活动了。今年,渡边突发奇想,搞一次盛大的抢炮活动,要全镇的老百姓参加,以示中日友好、大东亚共荣。赵万福是大鹏镇维持会会长。他一家一户上门请求大家组队参加。一个老人说:赵万福,你就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当汉奸?你有辱“精忠报国,耕读传家”的祖训啊!赵万福不吭声,低头走了。老人叹息一声。有人连门都不开,有人冲赵万福的背

25、影碎一口:狗汉奸!最后,只组成三队。以前,最少四队。赵万福小心翼翼地向渡边提议: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张老三,家在临近的一个小镇,要不请他组一队参加?渡边想了一下,说:可以。此时,抢地场上激战犹酣。抢地队的每一个队员,胳膊、腿、头,甚至全身,有力地搏击着:他们挥汗如雨,奔跑如风;红地在他们之间飞来飞去,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忽高忽低,迅疾加风,眼花缭乱。全场观众时而凝神观看、鸦雀无声,时而发出阵阵喝彩声、喊叫声、欢呼声,声震四野。那时,大家暂时忘记了战争带来的饥荒、灾难、恐惧和死亡。渡边看得如痴如醉,频频点头,连声说:吆西吆西!赵万福像渡边身旁的一条狗,极尽卑微,不时地给他介绍抢炮的风俗和

26、典故。最终,张老三那队抢得了红炮。他们带着红炮离开大鹏镇。在城门口,他们被拦下了。日军仔细搜身,除了一身汗臭熏人的破脏衣服,一无所有。日军拿起红炮看了又看,要撕开红炮。张老三赶紧说:太君,这是渡边司令官亲自颁发的红炮,拆开就不吉利了。你们可以打电话问司令官。日军迟疑了一下,最终没有拆开。张老三的心都要蹦出胸口了,冷汗直冒红炮里,藏有赵万福画的北帝山雷达站地形图!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十多架中美空军轰炸机满载弹药,从丹竹盟军飞机场起飞,在茫茫夜色的掩护下,飞越崇山峻岭,向北帝山日军雷达站悄然扑来日军查出传递情报的是赵万福。不久,他被敌人枪杀了。鹏化志载:赵万福,大鹏镇人,中共地下党员,为摧毁北帝山日

27、军雷达站和军火库立下不朽功勋(选自微型小说月刊2019年07期)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画线处的场景描写渲染了抢炮活动开始前紧张的气氛,为下文人物的出场蓄势。B. 文章介绍日军雷达站和军火库地势险要、戒备森严,暗示了赵万福所传递情报的重要。C. 文章描写赵万福成功向渡边推荐张老三的情节,为后文张老三顺利送出红炮做了铺垫。D. 文章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刻画赵万福,突出赵万福的形象,也让读者印象更加深刻。8.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抢炮活动的历史渊源,并强调了红炮于大鹏镇百姓的意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9. 文章以鹏化志中关于赵万福的

28、记载结尾,这样设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概括。【答案】7. D 8. 推动情节发展。正因为抢炮活动是大鹏镇流传近千年的风俗习惯,在当地百姓中极受欢迎;才让渡边有了搞抢炮活动的想法;为赵万福的情报工作提供了契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红炮美好的寓意使抢炮活动在当时极具影响力,所以渡边对抢炮活动十分重视,当参加的队伍数量太少时,赵万福找到了机会让张老三带着队员来参加,这为张老三的出场埋下了伏笔。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赵万福借抢炮活动完成了重要情报的传递,表现了他沉着机智,忍辱负重的高贵品质,凸显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9. 从表现主题上看,与前文多处写到人们唾骂他为“汉奸”的情形形成

29、对比,说明他未忘老人话中的“精忠报国,耕读传家的祖训”,升华了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更突出了赵万福为了民族大义而忍辱负重,精忠报国的精神品格。从读者情感体验看,使读者更能感受故事的真实性,获得完满的情感体验。【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项,“文章运

30、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刻画赵万福”,手法分析错误。应该是欲扬先抑。先是刻画赵万福狗汉奸的形象,后来真相大白,他是“中共地下党员,为摧毁北帝山日军雷达站和军火库立下不朽功勋”。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作用,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手法等三方面。本题,从结构上来看,“抢炮是大鹏古镇流传了上千年的风俗习惯”“每年正月举行抢炮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正因为如此,渡边才会突发奇想,开展抢炮活动。“红炮用一层层红纸缠绕挤压而成”,便于赵万福开展情报工作。这样就推动了情节发展。从情节手法上看,“抢炮源于先祖的一个古老传说”“梦见仙人赐给族人一个巨大的红炮,之后,他们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每

31、年正月举行抢炮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如此,强调了抢炮对当地百姓的重要意义,让渡边十分重视,才在队伍不足时,让张老三出场,抢炮的重要意义,对张老三出场埋下了伏笔,使得情节自然而然,不显突兀。从内容上看,赵万福通过这个活动完成情报传递,文中说:一个老人说:赵万福,你就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当汉奸?你有辱“精忠报国,耕读传家”的祖训啊!赵万福不吭声,低头走了。由此可以见出他的忍辱负重。他顺利完成任务,可以见出他的沉着机智。因抢炮活动,小说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其形象更加丰满。【9题详解】本题考查是情节的作用效果。这类题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内容上,是指情节本身、情节对环境、情节

32、对人物、情节对主题、情节对读者(效果)的作用;二是结构上 是指对其他情节(上下文)的作用。从情节对人物的角度来看,“中共地下党员”体现了他的忍辱负重,“为摧毁北帝山日军雷达站和军火库立下不朽功勋”体现了他精忠报国的献身精神。从情节对读者的角度来看,最后揭晓谜底,原来赵万福是中共地下党员,那么他前面的一系列举动便显得合情合理,情节更加真实。从情节对主题的角度来看,在结尾升华了主题了,他并没有忘记“精忠报国,耕读传家”的祖训。从情节对其它情节的角度来看,此处与其阿文写人们对他的误解形成对比。欲扬先抑,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

33、面小题。黄琬字子琰。少失父。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时司空盛允有疾,琼遣琬候问,会江夏上蛮贼事副府,允发书视毕,微戏琬曰:“江夏大邦,而蛮多士少。”琬奉手对曰:“蛮夷猾夏,责在司空。”因拂衣辞去,允甚奇之。稍迁五官中郎将。时陈蕃为光禄勋,深相敬待,数与议事。旧制,光禄举三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异者为茂才四行。时权富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以穷退见遗。于是琬、蕃同心,显用志士,平原刘醇、

34、河东朱山、蜀郡殷参等并以才行蒙举。蕃、琬遂为权富郎所见中伤,事下御史中丞王畅、侍御史刁韪。韪、畅素重蕃、琬,不举其事,而左右复陷以朋党,畅坐左转议郎而免蕃官,琬、韪俱禁锢。琬被废弃几二十年。至光和末,大尉杨赐上书荐琬有拨乱之才,由是征拜议郎。中平初,出为右扶风,又为豫州牧。及董卓秉政,以琬名臣,征为司徒,更封阳泉乡侯。卓议迁都长安,琬与司徒杨彪同谏不从。时人惧卓暴怒,琬必及害,固谏之。琬对曰:“昔白公作乱于楚,屈庐冒刃而前;崔杼弑君于齐,晏婴不惧其盟。吾虽不德,诚慕古人之节。”琬竟坐免。卓犹敬其名德旧族,不敢害。后与杨彪同拜光禄大夫,及徙西都,转司隶校尉,与司徒王允同谋诛卓。及卓将李榷、郭汜攻

35、破长安,遂收琬下狱死,时年五十二。(选自后汉书黄琉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B.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C.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D.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蛮夷,旧时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B. 茂才即秀才,东

36、汉时,避光武帝刘秀的讳,将“秀才”改为“茂才”。C. 左转,升官、升职的含义。古代表示官员升职的词语有“擢”“拔”等。D. 中平,年号,旧时用来纪年的名号,常与干支纪年法并用。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黄琬少年聪慧。建和元年,太后下诏询问日食状况,他的祖父黄琼正考虑怎样回答,正在一旁才七岁的黄琬马上说,就说日食所剩,如新月一般。B. 黄琬任人唯贤。当时权势富豪之家多以人事请托而入选,而清贫简约守志之人总是因穷困而被拒之门外,黄琬和陈蕃公开大张旗鼓地选用有志之人。C. 黄琬遭人陷害。黄琬因选拔人才遭到中伤,平时就看重黄琬的官员没有向上汇报此事,而左右近臣又捏造黄

37、琬朋党之罪,黄琬因此被禁锢。D. 黄琬不惧权势。董卓当权时主张迁都长安,黄琬坚决反对,当时许多人认为黄琬肯定要遇祸,结果因黄琬出身于有社会名望的家族,董卓竟没有加罪于他。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允发书视毕,微戏琬曰:“江夏大邦,而蛮多士少。”(2)及董卓秉政,以琬名臣,征为司徒,更封阳泉乡侯。【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盛允打开报告看完后,跟黄琬开了个小玩笑,说:“江夏是块大地方,却是蛮人多而士大夫少。”(2)等到董卓当权,因黄琬是名臣,征召回京任司徒,改封为阳泉乡候。【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

38、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诏”是“应”的宾语,且“而”为连词,表承接,所以应在“应诏”后断句,排除A、D两项;“拜”是授予官职的意思,“童子郎”是“拜”的宾语,所以在“童子郎”后断句,排除C项。译文:黄琼很惊奇,就拿他的话回应皇太后,而深深地喜爱这个小孙子。后来黄琼担任司徒,黄琬因是其孙被授为童子郎,他推辞说有病而不就职,京城的人都知他的名字。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能力,重点考查了解词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

39、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C项,“左转,升官、升职的含义”错误,“左转”是指贬官、降职。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40、D项,“董卓竟没有加罪于他”说法错误,原文“琬竟坐免。卓犹敬其名德旧族,不敢害”意思是说黄琬竟因此而罢官。董卓考虑到他出身于有社会名望的家族,不敢加害。“不敢加害”不等于“没有加罪”。故选D。【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发”,打开;“毕”,完;“戏”,与开玩笑。(2)“及”,等到;“秉政”,当权;“以”,因为;“更封”,改封。【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

41、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译文:黄琬字子痰。年幼丧父。早年就聪明智慧。他的祖父黄琼初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了日食,京城看不到,黄琬把情况上报。太后下诏询问日食情状,食去多少,黄琼正考虑怎样回答才能具体形象地说明。黄琬才七岁,正在一旁,说:“为何不说日食所剩,就如新月一般?”黄琼很惊奇,就拿他的话回应皇太后,而深深地喜爱这个小孙子。后来黄琼担任司徒,黄琬因是其孙被授为童子郎,

42、他推辞说有病而不就职,京城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当时司空盛允有病,黄琼派他去看望,正碰上江夏上报蛮贼情况的表章交到司空府来,盛允打开报告看完后,跟黄琬开了个小玩笑,说:“江夏是块大地方,却是蛮人多而士大夫少。”黄琬捧手回答说:“蛮夷冲犯华夏,责任在司空身上。”随即拂袖而去,盛允很欣赏他的敏捷敢言。不久迁升为五官中郎将。当时陈蓄任光禄勤,对黄琬十分敬佩,常与他一起议事。旧有的制度,光禄勋推举朝廷三署的郎官,符合功高、久于任所、才学和德行特别优异等条件,方可入茂才四行之列。当时权势富豪之家多以人事请托而入选,而清贫简约守志者总是因穷困而不能求进被关在门外。于是黄琬、陈蕃共下决心,公开大张旗鼓地选用志

43、士,平原的刘醇、河东的朱山、蜀郡的般参等都因有德有才有行而被选中。陈蕃、黄琬二人因此遭到权势富豪之家子弟的中伤,案子交到御史中丞王畅、侍御史刁韪手中。刁韪、王畅二人平时就看重陈蕃、黄琬,没有向上汇报此事,而左右近臣又捏造他们四人是朋党,王畅因而降级为议郎,陈蕃丢官,黄琬、刁韪同时被禁锢。黄琬被排斥差不多有二十年。直到灵帝光和末年,太尉杨赐上书推荐黄琬有拨乱之才,这才被征召为议郎。中平初年,出任右扶风。又出任豫州牧。等到董卓当权,因黄琬是名臣,征召回京任司徒,改封为阳泉乡候。董卓主张迁都长安,黄琬与司徒杨彪一起反对。当时的人恐惧董卓的凶暴,以为黄琬肯定要遇祸,坚决劝阻他进言。黄琬回答说:“当年白

44、公胜在楚作乱,屈庐迎着白刃上前谏止;崔杼在齐杀害了君主,晏子不惧其胁迫。我虽没什么德行,倒是倾慕古人的品节。”黄琬竟因此而罢官。董卓考虑到他出身于有社会名望的家族,不敢加害。后来与杨彪同任光禄大夫,及至迁都长安,改任司隶校尉,跟司徒王允商量杀死董卓。等到董卓手下大将李催、郭记发兵攻破长安,于是逮捕了黄琬,他被投入监狱而死,当时他五十二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入瞿塘峡白居易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注】此诗是诗人贬官忠州路上过三峡时所作。稔:纤夫拉船用的竹纤。滟滪堆:江中

45、巨大石礁。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夜上信难哉!”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瞿塘峡的艰险,奠定了全诗基调。B. 颔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两岸山峰比作“双屏”,将天空比作“匹练”。C. 颔联一个“合”字凸显两岸崖壁险狭,一个“开”字凸显天空的辽阔。D. 颈联“逆风”“惊浪”描写了瞿塘峡行船时风大浪急的危险场景。15. 尾联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答案】14. C 15. “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愁之深重,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设问、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愁之绵长。“欲识愁多少,

46、高于滟滪堆”表现的是仕途失意,前途难料的忧愁,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现的是一个亡国之君无穷的哀怨忧愁。【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等能力。做题时,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要考虑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C项,“天如匹练开”意思是仰头看天,就像一匹细长的白绸那样展开着,因此“开字凸显天空的辽阔”说法错误。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和手法的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

47、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另外,对于诗歌中常见的比喻、拟人、借代、排比、对偶、夸张等手法能够做到熟练运用。在对瞿塘峡的奇险和惊险的描写基础上,尾联“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联系诗人的不幸遭遇,写出了诗人心灵的振颤和沦落的哀愁。诗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说自己的愁绪比江中巨大石礁还要高,写出了愁之深重;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设问、比喻的手法,自问自答,把自己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写出了愁之绵长。“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不只是因瞿塘峡的艰险而发出的叹息,它一语双关,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自己因仕途蹭蹬、命运坎坷而发出的

48、人生叹喟,表现的是仕途失意、途难料的忧愁;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现的是一个亡国之君无穷的哀怨忧愁。【点睛】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三)名篇名句默

49、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从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蜀道中水流湍急势猛的两句是“ _ ,_”。(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了琵琶女弹琴的优美动作,先是“_”,似述说自己平生的不行遭遇,后是“ _” ,弹出了当时著名的霓裳羽衣曲。(3)荀子劝学中,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两句是“ _ ,_”。【答案】 (1). 飞湍瀑流争喧豗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弦弦掩抑声声思 (4). 轻拢慢捻抹复挑 (5). 故不积跬步 (6). 无以至千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

50、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湍”“豗”“砯”“壑”“掩”“捻”“跬”“至”。【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51、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荀子的劝学中,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两句是“ _ ,_”。(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大量运用对比描写阿房宫的奢靡,其中将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相比的两句是“ _ ,_”。(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两句是“ _ ,_”。【答案】 (1). 故不积跬步 (2). 无以至千里 (3). 管弦呕哑 (4). 多于市人之言语 (5). 佛狸祠下 (6). 一片神鸦社鼓【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52、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跬”“呕哑”“祠”“鸦”“鼓”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陶渊明的诗文( ),往往需要反复推敲,才能得其确解。比如那篇_的桃花源记,说到渔翁进入桃源之后眼前呈现的场景,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数语。倘若_地读过,恐怕不会给予过多的_,甚至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不过是说桃源中人的服饰打扮与外间全然相同罢了。实际上并非如此,恐怕还别有深意。导致误解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读桃花源记的时候是否

53、忽略了陶渊明另有一篇桃花源诗造成的。桃花源诗里有一句“衣裳无新制”,对应的正是桃花源记中的那段描写。所谓“无新制”,并不是说衣物陈旧破败,而是指其不符合新的服饰制度。在古人的观念中,衣着服饰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味。王朝的兴衰交替,免不了一系列_的举措,改易服色正是题中应有之义。在陶渊明生活的晋宋时期也概莫能外,只要翻一翻晋书舆服志和宋书礼志,就能发现不少相关记载。因此,“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是说桃花源中的居民也像世人一样有衣裳蔽体,并不是未曾开化、赤身裸体的蛮族野人。至于身着衣物的具体形制,则显然还保持着秦代的式样,和外面的世界存在不少差异。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54、A. 既有平易清浅一面,也有意蕴丰厚一面B. 既有意蕴丰厚一面,也有平易清浅一面C. 看似意蕴丰厚,实则平易清浅D. 看似平易清浅,实则意蕴丰厚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耳濡目染 囫囵吞枣 关心 改头换面B. 耳熟能详 囫囵吞枣 关注 革故鼎新C. 耳濡目染 一目十行 关心 革故鼎新D. 耳熟能详 一目十行 关注 改头换面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误解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读桃花源记的时候是否忽略了陶渊明另有一篇桃花源诗。B. 导致误解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读桃花源记的时候忽略了陶渊明另有一篇桃花源诗引起的。C. 误解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读

55、桃花源记的时候忽略了陶渊明另有一篇桃花源诗。D. 导致误解产生的原因,是读桃花源记的时候忽略了陶渊明另有一篇桃花源诗造成的。【答案】18. D 19. B 20. C【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分析四个选项的不同,结合不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答案。后文是“往往需要反复推敲,才能得其确解”,根据启下原则,应将B、C两项排除;“既有平易清浅一面,也有意蕴丰厚一面”同时强调“平易清浅”和“意蕴丰厚”,而“看似平易清浅,实则意蕴丰厚”则强调“意蕴丰厚”。从文段整体上来看,文段强调的是诗

56、文表面上平易清浅,实际上意蕴丰厚,所以排除A项。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成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成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耳熟能详:听得多了,就能细述出来。耳濡目染:因经常听到而不知不觉受到影响。根据语境,桃花源记是大家非常熟悉了解的文章,应用“耳熟能详”。囫囵吞枣: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甄别,不求甚解。一目十行:形容阅读速度特别快。根据后文“甚至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不过是说桃源中人的服饰打扮与外间全然相同罢了”可知,此空是说不求甚解地读,应用“囫囵吞枣”

57、。关注:关心重视。关心: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根据语境,这里要表达的是“不重视”,应用“关注”。革故鼎新: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改头换面:比喻改正错误或改变现状;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实质不变。根据“王朝的兴衰交替”,应用“革故鼎新”。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试题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对句子进行分析;做题时还要比较四个选项的不同,从不同点入手结合病句知识分析作答即可。本题原句中有两处错误:一是“误解产生的原因”与“是否”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二是“的原因”与“造成的”重复杂糅。A项,没有消除“两面对一面”的语病;B项,把“

58、造成的”改为“引起的”,但依然没有消除句式杂糅的语病;C项,修改正确;D项,没有消除“句式杂糅”的语病。故选C。【点睛】此类试题是将连贯,辨析并修改病句,成语辨析合并考查。这就更加要求考生具有对文段整体把握的能力,拥有正确使用成语恰切表意的能力。所以读懂文段主要意思,结合语境是作答的前提。较传统的考查题型,辨析并修改语病的难度其实是有所降低的,考生可以比较选项与原文之间,选项与选项之间的不同点来确定正确答案。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好的翻译应该不只是“翻译”,_ 。翻译家的创造性体现于将文学作品变为充满美感的艺术

59、品。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要 _ ,更要传达美学气息。翻译家创造性的发挥,对文学翻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好的翻译家应当让读者分辨不出哪个是原文,_,若用其母语创作,大约也能写出像样的文学作品;但在翻译时,应当识别出原文作者的风格特点,在遵守作者意图的同时将其传达给外国读者。【答案】 (1). 还需要“创造” (2). 传达原文的基本信息 (3). 哪个是译文【解析】【详解】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第一空,依据前文“不只是”可知,所填句子应以“还需要”开头;依据后文“翻译家的创造性体现于”可知,此空应填

60、“还需要创造”等类似意思的句子。第二空,依据后文“传达美学气息”可知,此空应填“传达信息”,而依据“翻译”的特点,首先应该传达的是“原文的基本信息”,所以此空可填“传达原文的基本信息”等类似意思的句子。第三空,依据“分辨不出”可知,分辨不出的应该是“原文”和“译文”,所以此空可填“哪个是译文”。【点睛】应对此类题目要注前后文在语意和结构上的照应。一般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文段脉络,理清句子关系。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找出前后文的关键词,注意合理推导。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字数合规。22.把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5个字。本报石家庄7月1日电(张志锋、张英)盛

61、夏时节,走进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寿东村“粮画小镇”,如同走进了画的世界。近年来,当地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的信贷支持力度,建设了诸如“黄瓜小镇”“杂粮小镇”“鹊桥小镇”等一系列特色文化小镇和一批精品绿色旅游景区。这些特色小镇和景区既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又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助农致富脱贫。【答案】馆陶寿东村被誉为“粮画小镇”,既是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又增加了村民收入,这得益于金融机构助农信贷。【解析】【详解】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

62、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本题,第一句引出陈述对象“馆陶寿东村粮画小镇”;第二句写由于当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出现了一系列的特色文化小镇和一批精品绿色旅游景区;第三句写这些特色小镇和景区既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又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最后将三点信息加以整理,注意字数限制。【点睛】压缩语段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

63、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小童话邵燕祥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这首诗歌运用拟人手法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羡慕的心理。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怀有缺憾,而对他人生活心生向往,拼命地追逐别人的东西,忘记自己也有值得他人羡慕的地方。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窗棂边的栀子

64、花树叶想像花一样开放,而花朵想像鸟一样飞翔,孔雀却想像树一样成长。其实,这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羡慕的心理,正如卞之琳诗中所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生命中我们常常忽略窗棂边的栀子花,而去徒然想象邻家花园中的花一定更为馥郁芬芳,就如同我们明明就住在一个星星上,却总以为夜空中的星辰如同宝石般晶莹透亮。漫漫人生中,我们不也总认为自己的生命总是坎坷荆棘不断,而别人的生命总充满花儿般的芬芳?然而,没有谁可以拒绝痛苦,没有哪个生命不烙刻苦痛的伤痕。别人的、微笑中也可能隐藏深深的痛楚,只是在寂静的暗夜,你未曾听过他呜咽的哭泣。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

65、生?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谪。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是啊,你把苏轼生命中的伤痛忽略了,只看到了他的光环,看到了世人对他的敬重与赞扬,于是羡慕他的生命,于是恨自己生命的苍白乏味。你何时才懂得去欣赏自己,去嗅一下窗棂旁栀子花的芬芳?你是否羡慕过陶渊明的人生?是啊,他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然而,你是否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他也有济事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在无尽的无奈中选择出世。

66、他的无奈,他的焦灼,他的伤痛,你懂吗?是啊,你未曾看到,你只顾嗅五柳先生舍前寒菊的芬芳,你只顾陶醉于南山的山水,于是你羡慕他们的生命,同时埋怨自己生命的焦灼与劳累。你何时才懂得正视自己生命的欢乐,嗅一下窗棂边栀子花的芬芳?不要总认为自己的生命苦难重重,而别人的生命充满阳光,生命中的苦难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而在不顺的生命里你也会有欢乐的踪影。不去羡慕他人,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也许你会拥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情趣;也许你会拥有“去留无意,静观天上云卷云舒”的坦然。以这种情趣和那种坦然在人生的河流中穿行。在历史的脚步昂首。还有什么大风大浪过不去呢?还有什么大沟大坎迈不通呢?正视自己的生命,

67、欣赏自己的命运,纵然命途多舛也要淡然、坦然。历史的河流中,没有不受伤的船。多希望明早醒来,你可以面带微笑,去嗅一嗅窗棂上的栀子花,人面与栀子花交相辉映,或许会构成这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解析】【详解】审题:这是一则综合型材料,采用了“诗歌十引导语”的方式。把诗歌的主旨与引导语的提示结合在一起分析,联系现实考查考生对于“羡慕他人”与“学会欣赏肯定自己”之间辩证关系的思考;同时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此題既有限制性又有开放性,二者要兼顾。正因为羡慕所以才会追求,追求可以让我们焕发生命的活力,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但也不能一味而忘记自己本身所拥有的特质,应当认清目前的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

68、的人生观,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参考立意:既能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能肯定自我价值;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做好自己;与其临潮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素材:1. 六国毕,四海一”,但秦皇不安于现状。焚书坑儒,以愚黔首。收兵铸人,以弱天下之民。并施以暴政,民不聊生。然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与人民作对注定就要覆灭。于是有了揭竿为旗,斩木为兵的起义。经历了多少代心血的金城千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正是因为秦国君王的不知足导致了朝代的灭亡。可见不知足者则常忧。2.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桠间寻找快乐;

69、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3. 鱼儿拥有飘逸轻快尾巴能就遨游无垠的大海;雄鹰拥有矫健的翅膀能融入蓝天广阔的怀抱。这就是它们的幸福所在,然而当它们相互羡慕对方的幸福,相互交换幸福,它们都将得到很悲惨的结局,因不能适应对方的环境而死去。鹰终究是鹰,而鱼也终究是鱼。它们的局限是不能交换幸福的。它们的教训告诉我们:不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而盲目追求他人的幸福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才会有真正的幸福。4. 做一行爱一行,这是少数;做一行恨一行,这是常态。任何让外人羡慕异常的工作,局中人却常常一副苦

70、逼的样子。好像人人都在讨厌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又都在羡慕着别人的工作。多金的工作太辛苦,轻松的工作没前途,有趣的工作不自由,自由的工作没激情,或者是要经常加班,或者疲于应付考核,或者以为对不起自己的能力,或者觉得对不起自己的未来。不能暴富就对不起时代的时代,我们常常想得太多活得太累。志向高远不是坏事,内心浮躁也需要安抚,但是,泡沫是自己鼓捣出来的,自己就要承担代价,选择了一种刺激的人生模式,就应该知道过山车有高有低,得意时不忘穿上底裤,避免他日走光,失落时就着泡沫干杯,不怨天尤人。结构:本题只要明确文体即可。给出的参考范文则是采用了议论文文体。议论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71、。一看标题就能知道作者的写作中心。平时注意积累优秀范文的标题,然后加以改造。能标新立异并能表明观点就更加理想了。例文以“窗棂边的栀子花”为题,富有诗意,又是全文的中心。(二)引述材料+表态+观点。例文开篇引述诗中的内容,回扣材料,第二段表明观点“生命中我们常常忽略窗棂边的栀子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阐述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等。例文由东坡的人生,到陶渊明的人生,再联想到自己和他人的人生,每一段都紧扣“窗棂边的栀子花”,观点明确,层层深入。(四)提出呼吁。“正视自己的生命,欣赏自己的命运,纵然命途多舛也要淡然、坦然”。(五)点题,再次

72、明确观点。“你可以面带微笑,去嗅一嗅窗棂上的栀子花,人面与栀子花交相辉映,或许会构成这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记叙文的结构与议论文不同,它没有严密的结构安排,但也有几种类型的写作模式,如时序顺进式、平列展开式和对比映照式等,注意采用多种描写方法使记叙文更生动,感情表现更真挚。【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句有:白色的底子、底色会影响整幅画的色调、发展密切相关、一个人具有或选择怎样的底色。考生可以根据以上关键词句进行审题立意,在写作的时候注意扣住材料的中心“底色”,进一步结合生活挖掘材料中心内含。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