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533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程标准】1、认识 19 世纪末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意义;2、认识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与局限性。【知识梳理】一、戊戌维新运动(1895年1898年)1、背景:(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3)思想基础: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等文章,更是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4)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

2、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过程:时间历程事件概况1895年序幕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 请愿书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年6月11日开始“明定国是”诏书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高潮百日维新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清政府的守旧势力以种种理由阻止变法的开展。1898年9月21日失败戊戌政变(1)失败标志: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2)结果: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

3、、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3、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封建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A、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B、维新派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C、变法措施头绪繁多,操之过急。(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4、评价(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2)特点: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托古改制,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3)意义: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4、; 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教训: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二、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1900年)1、原因:(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2)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反洋教斗争的兴起,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2、过程:(1)兴起:19世纪末反洋教斗争中。(2)发展:1898年,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3)高潮:1900年5月,英、美、法、德、俄、日、奥匈

5、、意8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1900年6月10日,第一批联军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1900年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投入天津保卫战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7月14日,天津陷落。(4)失败:1900年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皇出逃,后到西安。逃亡途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谕旨。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3、清政府态度:先抚后剿招抚利用镇压剿灭4、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1)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5、评价:(1)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

6、爱国运动(2)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3)局限:存在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三、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901年)1、原因(1)根本原因: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2、经过时间概况1900年6月10日第一批联军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各国“宣战”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八国联军

7、占领北京后,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3、影响:(1)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2)东南互保,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东南互保含义:是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之役期间,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1900年6月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等十一国同时宣战后,张之洞、李鸿章和袁世凯等人,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的主要内容即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东南各地方政府不奉行宣战诏令,列强也不得在东南地区启衅。东南督抚们的举措,也得到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的支持。(3)19

8、01年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条约内容主要影响惩“凶”: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2)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赔款: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设馆: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使得“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驻军: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严

9、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列强控制了京津地区。禁考: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断绝亲义和团的乡绅提升的道路,为列强控制清政府铺路【知识拓展】一、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质。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二、列强侵略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项目条约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

10、民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知识巩固】1(2021浙江温州高三5月选考适应性考试10)近代某条约规定:“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诸国人民遇害被虐各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有关该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废除科举制度促使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蓬勃兴起西南门户被打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

11、B C D2(2021浙江温州高三5月选考适应性考试9)自秦汉以来,士大夫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决不可变更。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变法就无从下手。为打破“思想的难关”,康有为()A发动“公车上书” B出版孔子改制考C与革命派展开激烈论战 D率先冲破“天朝上国”观念束缚3(2021北京门头沟高三综合练习一7)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但康有为是否向都察院递交了“万言书”,历来众说纷纭。下表列举了相关材料,据此可知()出处材料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至四月初八日投递,都察院以既已用宝,无法挽回

12、,却不收。沪上哀时老人未还氏公车上书记是夕,议者既归散,则闻局已大定,不复可救,于是群议涣散议遂中寝,惜哉惜哉。台湾学者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李鸿章写的中日和约合议已成折是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八批准,初九才正式盖玉玺。而且在四月初八当天,都察院代递了反对与日讲和的上奏十五件。所以说四月初八当天,都察院并没有拒收呈文,康有为所说上书被拒是不符合史实的。A当事人的回忆接近史实 B史学家的文章具有权威性C时人的评述可信度更高 D历史研究应准确考证史料4(2021山东青岛高三自主检测8)1922 年梁启超提出,“我国有力之政治思想,乃欲在君主统治之下,行民本主义之精神。此理想虽不能完全实现,然影响于国民意

13、识者既已甚深,故虽累经专制摧残,而精神不能磨灭”。梁启超意在()A颠覆传统儒学构建新文化 B借助传统文化传播新思想C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基础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5(2021福建南平二模8)戊戌变法期间,日本出现了“亚洲主义”复兴的局面,即以日本为盟主,与中、朝等亚洲国家合作共同抵抗西方列强入侵。戊戌政变后,日本政府彻底否定了“亚洲主义”路线,而将中国视为怀柔与瓜分对象。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失败()A推动了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 B促进了日俄同盟关系的形成C掀起了日欧瓜分中国的狂潮 D影响了日本对外战略的调整6(2021山东济宁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7)甲午战后,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改革

14、选官制度的重要性。百日维新时期颁行的法令规定,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这一法令的颁行()A废止了传统的科举制度 B揭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C引发了强烈的反对声浪 D开启了民族资本的“黄金时代”7(2021山东青岛高三5月统一模拟检测8)1900年7月,美国总统麦金莱在写给光绪帝的信中表示:“我们派部队到中国的目的,是从严重危险中营救美国公使馆。同时,本政府在取得其他国家的同意后,将乐于以此目的为陛下进行友好的斡旋。”美国总统此举旨在()A保障美国公民在华利益 B维持与清廷的良好关系C获取对华侵略优势地位 D美化其侵略扩张的行径8(2021山东青岛高三5月统一模拟检测7)有学

15、者在评论近代某派别时说,“他们可谓是在反传统的形式之下捍卫传统”,最终“思想回归保守,被历史的激流甩在身后”。以下属于该派别主张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C君主立宪 D民主科学9(2021江苏南京、盐城二模6)1875年,军机大臣文祥上密陈大计疏:“说者谓各国性近犬羊,未知政治,然其国中偶有动作,必由其国主付上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卿士也;付下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庶人也。议之可行则行,否则止,事事必合乎民情而后决然行之。自治其国以此,其观他国之废兴成败亦以此。”这说明文祥主张()A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B效仿西方的政治体制C借鉴西方的宪政精神 D畅通舆情反映的渠道10(2021北京海淀区高三

16、第二学期期末6)下图为列强侵华时“京师形势”的示意图。下列各项与图中所示对应正确的是()A“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B“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C“庚子年发生义和团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D“国难日亟,东北四省沦亡之后,华北五省又在朝不保夕的危机之下了!”11(2021福建龙岩三模8)“中国之亡于静”是维新思想家共识。知识精英看待“天人之辩”时,不再把“天”理解成超人的主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幅机械论的宇宙图式。梁启超提出“创造、竞争”的“力的秩序”,认为免予劣败淘汰之数“于命丝毫无与者也”。这表明()A儒家传统宇宙观受

17、到全面冲击 B维新思想依靠武力重建秩序C变法图强成为朝野的普遍共识 D近代自然科学影响维新思想12(2021辽宁沈阳三模7)晚清时期,郑观应指出,要振兴商务,应“仿西法”在各省设立商务局,“公举殷商及巧工设为董事”,“各省商务局绅董,秉呈军机转奏,庶下情上达,不至为一人壅蔽也”。这说明当时()A民主化改革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破产C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D传统经济政策受到质疑13(2021福建厦门三模7)刊登梁启超记江西康(爱德)女士一文:她是一名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新女性,“发念救众生疾苦因缘故,于是专门学医以中国之积弱引为深耻,自发大心,为二万万人请命,思提挈而转園之”。这反映了()

18、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留学生普遍接受维新思想C新式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D医学救国的思想成为主流14(2021北京通州区一模6)“每一场重要的革命都有一个伏尔泰或一个卢梭。”1912年初,纽约美国书评评论的一篇文章谈到20世纪初的革命时,将“伏尔泰”和“卢梭”的赞誉给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结合所学判断,作者此举是认为康、梁()A是最先开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 B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将“中体西用”的思想付诸实现 D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浪潮15(2021福建泉州三模8)梁启超提出,孔子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梁启超这一论断()A

19、激发国民投身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中 B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C揭露儒学是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根源 D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51(2021天津河西区二模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孟子(战国时期思想自由风气的杰出代表)是继孔子之后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被尊称为仅次子孔子的“亚圣”。晋朝以孔孟并举,到唐代韩愈则大倡道统说,认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相承的道统,由孔子直接传给孟子。宋儒用孟子配论语,更把孔孟这一说法固定下来。 中国儒学发展史材料二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战国的“思想自由”风气在秦、汉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分)(2)请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1418世纪欧洲的一例论证材料二的观点。(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