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460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素养评价A(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模块素养评价A (专题一至九)(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联宗、联族和撰写家谱、族谱之风盛行,并深入一般平民家中。与这种习俗的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是()A.宗法制B.禅让制C.王位世袭制D.分封制【解析】选A。本题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以家族为本位”“家谱、族谱”,可知这体现的是宗族观念,与此有密切关系的是宗法制, A正确。2.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 母贵也。”这一做法()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B.严重地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C.是春秋时期

2、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解析】选A。依据“立適(嫡)以长不以贤”“桓何以贵?母贵也”等可知材料体现了周代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A正确。B、C、D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3.(2020长沙高一检测)秦朝“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最高官职,如“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秦朝中央机构的设置()A.使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B.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标志君主专制发展到最高峰D.具备了民主政治的最基本特征【解析】选A。材料中的“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是为了保证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手中,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机构的设

3、置,不是对地方采取的措施,不能起到有效控制地方的作用,排除B;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发展到最高峰,排除C;通过对中央机构的分权,使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与民主政治无关,排除D。【补偿训练】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A.消灭六国B.创立中央集权制度C.创立皇帝制度D.推行郡县制度【解析】选B。材料实际上强调了秦朝对中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因此,B正确。C、D包含在B中。A是秦统一过程的具体史实,不符合题意。4.“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

4、,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枢机构设置调整【解析】选D。隋唐时期,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尚书省长官是宰相);到了明代,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因此六部长官品级提高,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官吏级别的变化而不是官员晋升,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科举选拔,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机构,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错误。5.下图是某朝前后期平民与贵族出身的官员通过某一方式入仕比重的变化情况示意图,与图示现象有关的是()A.战国世官制B.汉代察举制C.曹魏九品中正制D.唐朝科举制【解析】选D

5、。科举制下,平民通过科举制可以入仕,贵族因为经济、文化实力雄厚,能够潜心科举,故科举入仕的贵族增长很快,故D正确。6.下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完善B.中央机构的精简C.君主专制的强化D.行政效率的提高【解析】选C。依据图中“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C正确。7.日本1887年制定清国征讨方略,公然叫嚣:“欲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进而巍立于万国之列间,保持安宁,则不可不分割清国,使之成为数个小邦国。”这反映了日本()A.明治维新后必然脱亚入欧 B.开始认识到清王朝的威胁 C.面临来自邻国的军事压力 D

6、.推行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解析】选D。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但A不能由材料信息体现出,错误;C说法与史实不符。根据材料信息“欲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不可不分割清国,使之成为数个小邦国”可知,随着日本实力的增强,其公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以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所以B错误、D正确。8.“它的经济基础始终是在封建的农业社会里,所以它是一个无组织的原始的农民之反帝国主义暴动徒有其冲动的反抗热情, 而没有看到历史的进化趋势,不了解科学的革命方法,所以失败。”“它”指的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选C

7、。从材料中“封建的农业社会”“农民之反帝国主义暴动”“没有看到历史的进化趋势”“不了解科学的革命方法”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 C正确。9.有学者指出,抗战时期华北日军进攻除根据其战略方针外,一般是在春冬两季和夏初秋尾的时候,此时的华北河水消落,干涸结冰,植物未长茂,与此相反夏秋两季是八路军作战的活跃期。材料反映()A.八路军没有与日军正面作战的能力B.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抗战路线C.日军的时机选择便于发挥武器优势D.实力悬殊决定双方战术选择【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游击战,采取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战略战术,题干中,夏秋两季草木茂盛,有利于游击

8、作战,B正确。【补偿训练】抗战打响后,国民政府提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湖南人喊出“中国如果要灭亡,除非湖南人全死光”的口号,四川人提出“只要四川不亡,中国就不会亡”。这反映出()A.中国抗战的艰巨性B.西南地区是抗战主战场C.全民抗战成为共识D.川、湘地方军战斗力最强【解析】选C。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是全国抗战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其感召下全国各地、各族人民积极加入到抗战的洪流中去,四川、湖南是其中典型的代表,C正确。题意主旨强调的是抗战的全民性而不是“艰巨性”,A不准确,排除;B、D与史实不符,排除。10.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

9、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解析】选B。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各省长官来源于社会各阶层,资产阶级革命派只占一部分比例,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B正确。11.1930年2月,中共中央在向全党发出的通知中指出:“一切分散红军,逃避敌人进剿,向偏僻地区发展的观念在现时局势下,便成为极端错误的取消观念。”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统一军事领导权B.党内存在严重的逃避主义倾向C

10、.国共两党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D.革命道路中国化尚未达成共识【解析】选D。材料认为中国共产党当时不应该走农村革命的道路,但未提及军事领导权的问题, A错误;分散红军、躲避围剿是符合当时革命实情的正确方略,B错误;C错在“巨大变化”,当时中国共产党力量仍旧弱小;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内以毛泽东为代表提出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但材料认为中国共产党不应当走农村革命道路,说明革命道路中国化尚未达成共识,D正确。12.1952年3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个文稿时写道:“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即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时期”“不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的想法

11、,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思想”。这表明毛泽东()A.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大的发展B.承认当时国内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C.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D.认为资产阶级应该保留自己的立场【解析】选C。结合题意可知毛泽东认识到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非社会主义因素存在的长期性,C正确。“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时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A错误;“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是一种客观现实,他们的存在不一定非要用阶级斗争才能解决,B错误;毛泽东并非认为资产阶级应该保留自己的立场,而是对现阶段的一种正确认识,D错误。13.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

12、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时把原宪法条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次修宪()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B.表明宪政建设在曲折中前进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D.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解析】选B。1978年春的这次修宪仍然保留了“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但也有进步,如提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此这次修宪反映了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B正确。1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的,尤其在国民党为挽回面子宣称要反攻大陆的情况下更

13、是如此。可以说台湾的自治直到今天仍使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面。”对“相持局面”的理解是()A.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的统一B.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C.中国共产党热切盼望台湾回归祖国D.美国不再干涉台湾问题【解析】选B。1949年以后,国民党撤退到台湾,海峡两岸形成对峙局面,这意味着国共两党的内战并没有结束,海峡两岸仍然是一个中国,因此对“相持局面”的理解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B正确。15.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

14、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解析】选B。1965年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与此同时,中国与西方一些国家改善了关系,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 B正确。16.1973年,毛泽东会见美国基辛格博士时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HANDINHAND”,“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基辛格表示赞同。由此可知,此次会谈中美两国()A.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使世界政治格局改变C.结成牢固的政治联盟D.达成了遏制苏联共识【解析】选D。中美双方的关系早在1972年时就已经开始走向正常化,A错误;中美会谈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并没有促

15、使世界政治格局改变,B错误;中美两国从来没有结成牢固的政治联盟,C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的这条“横线”,就是为了孤立和割裂苏联,D正确。17.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解析】选A。材料中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倡的“平等互利”等原则得到

16、认可,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A正确。18.通过梭伦改革,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逐渐遭到排斥。这说明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A.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力 B.实现全体公民之间的平等C.便于工商业奴隶主参政议政 D.成为平民控制政府的工具【解析】选C。根据“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逐渐遭到排斥”可知,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打击了旧贵族,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便于工商业奴隶主参政议政,C正确。19.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B.判决体现权力来

17、源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析】选B。由材料“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可知,陪审法庭的制度设计和拥有的权力合乎雅典人的民主观念,其判决也体现着权力的来源,B正确。20.十二铜表法把作为辅助法的诉讼程序法排在前面,作为主体法的人法和物法则排在后面;后来出现的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则与此相反。此变化反映出罗马()A.阶级矛盾逐渐消除B.思想启蒙运动出现C.社会商品经济发展D.法律规定长期不变【解析】选C。罗马阶级矛盾逐渐消失不符合史实,在阶级社会阶级矛盾始终存在,故A错误;启蒙运动出现在17、18世纪,故B错误;

18、作为主体法的人法和物法由排在后面到排在前面,表明人法和物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的,故C正确;法律规定要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21.182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三个市(新兴工业城市)的人口总计50万,却从未派出一名议员;而衰败选区老萨勒姆已成为无人居住的农田,却拥有7张选票。这表明()A.此时议会主要是贵族统治的工具B.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C.英国政府不重视工业的发展D.新兴工业城市不愿派出议员【解析】选A。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英国议会主要由贵族把持,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这种情况才发生变化,A正确。22.(2020重庆高一

19、检测)“小铁片”也有大文化,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色彩纷呈,五花八门。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A.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B.邦联制下的松散无序状态C.交通管理没有统一的规范D.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解析】选A。根据材料,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的设计五花八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各州依法享有其权力,是联邦制国家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故选A;美国实行邦联制时,汽车还未出现,B错误;各州汽车牌照的设计不同,不能说明其交通管理不规范,C错误;仅就各州汽车牌照设计的不同,不能得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和制衡原则,D不符合题意。23.1870年法国保皇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

20、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保皇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保皇派()A.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B.希望建立贵族联合统治C.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D.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解析】选A。根据题干材料“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保皇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说明保皇派与共和派有一定的共同利益,有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要求,A正确。24.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

21、、职员约10人。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是()A.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B.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C.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D.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解析】选C。据材料“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可知并未消除选民在职业上的限制,且未体现在性别上的限制,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B错误;据材料可知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D错误。【补偿训练】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指()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2、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条件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解析】选C。马克思的论断包含“特殊条件下”和“一个城市”两个限定语,如此限定,不是强调其必然性,而是强调其偶然性。事实上,巴黎公社革命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政策违背人民意志的结果,其爆发具有偶然性和自发性。25.1962年10月27日,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中最严重的事件,一架美国U2飞机被击落,驾驶员当场毙命。事发后,赫鲁晓夫紧急命令苏联驻古巴最高军事长官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肯尼迪则拒绝了美国部分强硬派军官提出的进行报复的要求

23、。这表明当时()A.美苏两国实力相当B.美苏两国领导人已达成和解C.冷战重心仍在欧洲D.避免战争符合美苏两国利益【解析】选D。美国飞机被苏联击落坠毁,但是苏联领导人并未因此有获胜者的心态,而是发出紧急命令,要求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这说明了苏联并不愿意扩大冲突范围;美国领导人拒绝了部分军官报复苏联的要求,也说明美国并不想借此事件来发动战争。这说明了两国都希望避免战争发生,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里、亭。郡有郡守

24、、郡尉、监御史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1

25、)根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指出秦与汉初政治制度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汉高祖对秦制之失的分析是否正确。他所制定的矫枉之策的推行有何影响?(4分) (3)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指出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后,诸侯的权力和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举措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1)题可结合材料和所学对比秦汉政治制度的内容,然后列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第(2)题首先结合汉初出现的王国问题推理出汉高祖的分析是错误的,然后回答其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第(3)题第一问据材料二、三概括即可;第二问结合“推恩令”的内容推理

26、出其在巩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方面的作用即可。答案:(1)同:沿用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设郡县。(若答沿用秦朝中央机构或地方制度亦可) 异:分封王侯,实行郡国并行制。(2)分析:不正确。影响: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3)变化:诸侯统治范围缩小;地位降低;社交范围受限制;受中央的严格监管。(任答3点即可)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27.(16分)“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晚清以来, 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 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

27、, 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据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等材料二“中国梦”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财富、名誉、地位;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大国梦、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

28、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提到“中国梦”,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美国梦”。美国梦的核心观念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据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 “中华民族复兴”这一观念形成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梦”提出的意义。(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外历史的有关内容。第(1)题可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推理出“中华民族复兴”观

29、念形成的内外因素,可以从国内外形势以及爱国志士的努力等方面回答。第(2)题需从中美的不同国情以及在民族成长过程中的共同诉求两方面回答。第(3)题可以从对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回答。答案:(1)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内忧外患;西方近代民族观念的传入;资产阶级各派论战,促进民族观念的形成和传播;孙中山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2)异:“中国梦”强调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的结合,是二者的共赢;“美国梦”更强调个人主义。同:都是两国人民的美好愿景和共同努力的结果;都顺应了国内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变化。(3)意义:激发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勇气;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开新视野;为推动世界和

30、谐发展注入活力,是对世界文明和人类的贡献。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第八条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但关于财政法案应先在众议院提出并通过。第九条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材料二第二帝国18年间,法国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和工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是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迅速膨胀。他们凭借日趋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扩大的社会影响,以前所未有的凌厉攻势重新提出了对政权的要求。在70年代,农民已经习惯了共和国,他们反对保皇

31、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于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对于这种情况,保皇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德莫子爵就无可奈何地说过:“我们是保皇派,但法国不是。”此外,保皇派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一个王位,三个王位觊觎者)、共和派内部的相对一致、以及共和派采取的正确的斗争策略(分化瓦解保皇派、积极争取军队和农民等),都对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起了重要作用。让马蒂耶法国史材料三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

32、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共和制下法国议会有哪些权力。(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议会拥有这样的权力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怎样的状况? (6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德国议会的权力和法国有何不同?(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代议制的扩展情况。第(1)题可依据材料一直接概括得出。第(2)题可结合工业革命对法国社会造成的政治、经济、阶级等方面的影响回答。第(3)题需要对比1875年宪法和1871年宪法的不同内容以及两国不同的国情,得出德国议会受制于皇帝的窘境。答案:(1)立法权;总统选举权;行政制约权。(2)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共和派力量的增强。(3)不同:立法权受皇帝制约;无行政制约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