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2 ,大小:694.50KB ,
资源ID:814117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411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忻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4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忻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4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山西省忻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4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孟德尔通过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中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B. F2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性状组合C. F2黄色皱粒种子中纯合子占1/16D. F2中杂合黄色圆粒种子占1/2【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问题都可以用定律定律解决:从每一对相对性状入手,用分离定律推断出子代性状分离比和相关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再用概率乘法率组合。【详解】每一对相对性状都遵守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亲本为黄圆绿皱,F1都是黄圆,F1自交子代F2出现黄

2、皱和绿圆为重组类型,B正确。F2黄色皱粒种子比例=3/41/4=3/16,纯合子YYrr比例=1/41/4=1/16,(1/16)/(3/16)=1/3,C错。F2中杂合黄色圆粒种子有:YYRr比例为1/41/2=1/8,YyRr比例为1/21/2=1/4,YyRR比例为1/21/4=1/8,1/8+1/4+1/8=1/2,D正确。故选C2. 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

3、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根据题意,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可以知道,野鼠色是双显基因控制的,棕色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黄色、黑色分别是由单显基因控制的。故选A。3. 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若让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的白色盘状

4、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根据杂交实验的数据,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A. “某南瓜”是纯合子B. 子代南瓜纯合子占1/4C. 配子形成过程中A和B遵循分离定律D. 1/8的子代南瓜与亲代南瓜性状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逐对分析法分析:(1)白色和黄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白色比黄色为3: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2)盘状和球状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盘状比球状为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bb。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某南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详解】A、由图可知,白色:黄色=3:1,亲本杂交方式为AaAa;盘状:球状

5、=1:1,亲本杂交方式为Bbbb,已知一个亲本为AaBb,另一个亲本为Aabb,“某南瓜”为杂合子,A错误;B、亲本为AaBb、Aabb,子代纯合子概率=1/21/21/4,B正确;C、A与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故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亲本AaBbAabb,子代南瓜为ABb:Abb:aaBb:aabb=3:3:1:1(A:aa=3:1,Bb:bb=1:1),与亲代南瓜性状不同的占(1+1)/(3+3+1+1)=1/4,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准确判断F1的基因型及F2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计

6、算相关概率。4.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III、IV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 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C. 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甲同学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

7、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模拟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正确;B、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B正确;C、乙同学的实验可出现4种类型,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正确;D、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都必须相等,每个小桶内小球的总数不一定相等,D错误。故选D5. 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且两对基因完全显性)各控制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植株甲与乙进行杂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如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B. 如F1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C. 如F1出现3

8、1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D. 如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应有一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或隐性纯合【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如子二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子一代为AaBb,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xaabb或AAbbxaaBB,A错误;B、如子一代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xaabb或AabbxaaBb,B错误;C、如子一代出

9、现3:1: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xaaBb或AaBbxAabb,C错误;D、如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可能的杂交组合有4种情况,分别是:AABBxaaBB、AABBxAAbb、AAbbxaabb、aaBBxaabb,D正确。故选D。6. 在家蚕遗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表:黑蚁黄茧黑蚁白茧淡赤蚁黄茧淡赤蚁白茧组合一9331组合二0101组合三3010下列对各种组合的判断错误的是( )A. 组合一中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一定是Aa

10、BbAaBbB. 组合三中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可以是AaBBAaBBC. 若组合一和组合三亲本杂交,所有子代性状及比例与组合三的相同D. 组合二亲本一定是Aabbaabb【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组合一:根据后代性状比为黑蚁淡赤蚁=31;黄茧白茧=31,说明了双亲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组合均为杂合体,即双亲组合基因型AaBb、AaBb。组合二:根据后代性状比为黑蚁淡赤蚁=11;后代只有白茧一种性状,说明了双亲控制体色基因组合是Aa、aa,而茧色只有一种基因组合:bb,即双亲组合基因型Aabb、aabb。组合三:根据后代性状比为黑蚁淡赤蚁=31,说明了双亲控制体色基因组合

11、均是Aa;而茧色全为黄色说明了双亲之一必为纯合体BB,由此可推知双亲的基因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详解】A、由于组合一后代性状比为黑蚁淡赤蚁=31,黄茧白茧=31,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A正确;B、组合三后代性状比为黑蚁淡赤蚁=31,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AaBB,B正确;C、由于组合一的亲本是AaBb,而组合三亲本有多种可能,所以组合一和组合三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与组合三的不完全相同,C错误;D、组合二后代性状比为黑蚁淡赤蚁=11,后代只有白茧一种性状,所以亲本一定是Aabbaabb,D正确。故选C。【点睛】本

12、题结合两组杂交实验的结果,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能利用逐对分析法,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亲代的基因型;然后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7. STR是DNA分子上以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STR用作亲子鉴定,如7号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GATA”为单元,重复717次;X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ATAG”为单元,重复1115次。某女性7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DNA的上述STR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STR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B. 为保证亲子

13、鉴定的准确率,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STR进行检测C. 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8和(GATA)14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D. 该女性的儿子X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13的概率是1/2【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女性7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DNA的STR位点图解,其中7号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GATA”为单元,重复714次;X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ATAG”为单元,重复1115次。由于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即具有特异性,因此可用于亲子鉴定。【详解】A、用于亲子鉴定的STR一定要具有特异性和稳定性,A正确;B、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STR进行检测,可提高个

14、体的特异性,进而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性,B正确;C、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遗传物质和母细胞完全相同,所以每个子细胞均含有(GATA)8和(GATA)14,C错误;D、该女性只能遗传一条X染色体给其儿子,所以该女性的儿子X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13的概率是1/2,D正确。故选C。8. 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B. -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C. -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1D. 若-1的基因型为XABXa

15、B,与-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1、-2有病,其女儿正常,说明双亲各含有一种显性基因,-1、-2的基因型分别为XaBXab或XaBXaB、XAbY,II-3的基因来自I-1和I-2,且表现正常,同时含有A、B基因,基因型一定为XAbXaB。II-4和III-2的基因型均为XABY,II-4和II-3婚配,其女儿III-3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I-2的基因为XAbY,子代II-3正常(同时含有A、B基因),I-1患病,只含有B基因,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A正确;B、II-3的基因来自I-1和

16、I-2,且表现正常,同时含有A、B基因,基因型一定为XAbXaB,B正确;C、II-4和III-2的基因型均为XABY,II-4和II-3婚配,III-3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表现型为正常,III-2和III-3婚配,IV-1的基因型为XaBY或XAbY,致病基因来自于I-1或I-2,C错误;D、II-1的基因型为XABXaB,II-2的基因型为XaBY或XabY,二者婚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D正确。故选C。9. 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I1基因型为AaBB,且2与 3婚配的子代都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A. 2的基因型一定为

17、 aaBBB. I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 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D. 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答案】A【解析】【详解】AC、I1AaBB不会患病,说明A-B-的个体正常,II2和II3都有病,而其子代都没有病,说明其子代应都是AaBb,II2为aaBB,II3为Aabb,A正确、C错误;B、因II3为Aabb,因此I3的基因型有可能是AABb,AaBb,B错误;D、2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6/16或7/16,因为无法确定aabb的个体是否患病,D错误。故选A。10. 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说

18、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表示的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B. 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C. 图中表示的a、b、c、d 4个细胞不可能有3个极体D. 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一定是过程出现异常【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表示果蝇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图,表示精原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表示精细胞;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一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该过程中主要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详解】A、据图分析,图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A错误;B、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

19、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错误;C、图示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且中的性染色体是XY,因而是雄性个体细胞细胞减数分裂,所以图中的a、b、c、d 4个细胞不可能有三个极体,C正确;D、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既可能是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也可能是过程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移向同一极而出现异常,D错误。故选C。11. 图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ab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B. bc段的细胞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 处于cd段的细胞可以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 着丝点断裂发生在de段【答案】B【解析】【详解】ab

20、段表示G1期,细胞中进行蛋白质合成,所以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A正确;曲线bc段为间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此时细胞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曲线cd段可表示G2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正确;曲线de段是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D正确。12. 如图甲为某动物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四个精细胞,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精子的形成过

21、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大体

22、相同,只有很小部分颜色有区别,如图。故选B。13. 某生物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字母代表染色体编号),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A. 2 种 和 2 种B. 4 种 和 2 种C. 2 种 和 4 种D. 8 种 和 4 种【答案】B【解析】【分析】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4个精子。【详解】据图可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DD,且三对基因独立遗传,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该生物可产生的配子种类有221=4种;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

23、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图中基因组成判断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14. 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 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C. 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 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

24、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雌性动物体内细胞;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雌性动物内细胞。【详解】A. 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为(第一)极体,A错误;B. 图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B正确;C. 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 D. 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15. 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

25、中相关物质()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A. 所处阶段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 可代表初级精母细胞C. 代表染色体D. 中的数量比是244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表示染色体,表示染色单体,表示核DNA分子。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是有丝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

26、期、中期;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是精细胞。【详解】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以上分析可知,所处阶段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A正确;B.可代表初级精母细胞,可代表次级精母细胞,B错误;C.代表染色体,C错误;D.由图可知,中的数量比是2421,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6. 如图是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DNA指纹

27、,据此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基因标记母亲父亲女儿1女儿2儿子基因和基因肯定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基因与基因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由表中信息可知,基因I和均存在于母亲体内,后代中有且只有这两个基因中的一个,所以基因I和最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但不能肯定在同一对染色体上,错误;基因和的遗传情况是一样的,同时出现,所以基因和最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正确;基因的遗传特点是父亲传给了两个女儿,没有传给儿子,所以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正确;如果基因V位于Y染色体上,那么遗传特点是父亲只能传给儿子,但女儿1也

28、有此基因,所以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错误。所以正确的有。故选D。17. 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AXBXB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另外三个配子是aY 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可能正常X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解答本题运用了减数分裂的特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裂,因此等位基因发生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位于两条姐

29、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发生分离。【详解】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AXBXB型配子,则该细胞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B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产生AXBXB型配子和A-型配子,这两个配子对应的次级精母细胞应该为AAXBXB型,则另一次级精母细胞应该为aaYY型,产生的最终精子为两个aY型,所以另外三个配子的类型为aY、aY、A-,错误;等位基因A、a正常分离,证明2号染色体的减数分裂可能正常,正确;产生一个AXBXB型配子,则该细胞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B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正确;产生AXBXB型配子,证明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分离

30、,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查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异常分离导致产生异常配子的情况,要求考生能熟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识记同源染色体在减一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在减二分离。18. 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下列示意图最能表明其原因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人类的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表现正常的夫妇(XBX_XBY)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并伴有色盲的男孩(XbXbY),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性

31、染色体组成为XXY并伴有色盲的男孩的基因型为XbXbY,则该男孩是由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而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是由于次级卵母细胞中两条含有基因b的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同一极所致,即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由于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着丝点分裂,所以D图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9.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a、b、c分别进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B. OP的核DNA含量比MN增加1倍,原因是NO发生了受精作用C. JK发生同

32、源染色体联会与分开D. CD与OP的染色体数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其中AC段表示分裂间期,CD段表示前期、中期和后期,E点之后表示末期。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其中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GH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IJ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c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其中LM表示受精作用,MO表示有丝分裂间期,OP表示前期、中期、后期,Q之后表示末期。【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a进行的是有丝分裂、b进行的是减数分裂、c进行的是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A错误;B、OP的核DNA含量比MN增加1倍,原

33、因是NO发生了DNA的复制,B错误;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而JK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C错误;D、CD和OP表示的时期相同(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因此两者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正确。20. 某生物体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以下关于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丙均表示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B. 在该生物的精巢里可以同时发现这3种细胞C.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和乙D. 丙可以产生卵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甲有同源染色体,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行为,

34、属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图丙没有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属于次级精母细胞。【详解】A、甲、乙、丙细胞质都在延长,准备将细胞一分为二,都是后期,故A正确;BC、甲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两极都有成对同源染色体,发生单体分离,为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两极无同源染色体,发生单体分离,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精原细胞可以有丝分裂生成精原细胞,也可以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故BC正确;D、丙细胞质分配平均,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会形成2个精细胞,或者为第一极体,形成2个第二极体,如果是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分配不平均,故D错误。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

35、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21. 某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朱红眼色和暗栗眼色是相对性状,基因cn与基因cl为等位基因B. 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C. 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只会出现在雌配子中D.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cn、cl、v、w 会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所示常染色体上有朱红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两种基因; X染色体上有辰砂眼基因(v)和

36、白眼基因(w)两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此题中的朱红眼基因和暗栗色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同理辰砂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也不是等位基因。【详解】A、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一条常染色体上,属于非等位基因,A错误;B、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基因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因此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即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B正确;C、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存在于X染色体上,X染色体可出现在雌配子中,也可出现在雄配子中,C

37、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所以基因cn、cl不能自由组合、基因v、w 也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B。22. 如图所示为某一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 A. 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B. 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 该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D. 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1、2正常,3、4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于女儿患病,父亲正常,因此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正常,孩子患病,因

38、此父母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都为杂合子。假设致病基因为a,则父母基因型为Aa,患病儿子和女儿基因型均为aa。【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母亲为杂合子,子女为纯合子,A错误;B、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遗传不受性染色体的影响,男女患病比率相同,B错误;C、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正确;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和母亲,D错误。故选C。23. 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细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

39、: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不致病;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现用PenrS型细菌和R型细菌进行下列实验,对其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 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B 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C. 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S型细菌D. 丁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Penr S型细菌和R型细菌进行的实验示意图”为情境,实则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Penr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从题意中提取关键信息:R型不致病、对青霉素

40、敏感,抗青霉素的S型。在此基础上,分析题图所示的各组实验中是否存在“转化因子”,进而明辨是否发生转化并对各选项作出判断。【详解】A、抗青霉素的S型(Penr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在甲组中,将加热杀死的PenrS型细菌与活的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部分活的R型细菌会转化为PenrS型细菌,部分小鼠会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体内有抗青霉素的S型菌存在的小鼠不能康复,A错误;B、在乙组中,PenrS型细菌的DNA与活的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可观察到R型细菌和PenrS型菌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R型细菌生长受到抑制,只有PenrS型菌落继续生长,B错误;C、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活的R

41、型细菌不能生长,也不能发生转化,因此无菌落出现,C错误;D、丁组中因为PenrS型菌的DNA被DNA酶催化水解而无转化因子,且活的R型细菌不抗青霉素,因此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D正确。故选D。24. 下列有关生物学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提出了等位基因的概念B. 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D.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R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1.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

42、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3.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存着转化因子。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

43、构。【详解】A、孟德尔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而是提出遗传因子的概念,A错误;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证明了存在某种转化因子,B错误;C、沃森和克里克利用物理模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C正确;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25.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RNA中没有氢键;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或2个DNA;细胞核中的DNA是遗传物质,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绝对不同,含氮

44、碱基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DNA指纹技术的原理是DNA的多样性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

45、碳糖是核糖;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3.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大多数以DNA为遗传物质,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正确;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正确;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包括DNA和蛋白质,因此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正确;RNA分为tRNA、rENA和mRNA,其中tRNA中含有氢键,错误;染色体没有复制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

46、分子,染色体复制后单体分开前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正确;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绝对不同,含氮碱基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正确;DNA指纹技术的原理是根据DNA的特异性,即按照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进行鉴定,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6. 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中的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和30,那么在其互补链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 )A. 30 21B. 34 12C. 34 30D. 24 12【答案

47、】D【解析】【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中A=T,G=C;一条链中A(G)与另一条链中T(C)相等,据此可以计算。【详解】已知某DNA分子中,碱基A和T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2,且A与T互补配对,两者的数量相等,因此A=T=21%,则C=G=50%-21%=29%。又已知其中一条链上的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和30,即G1=24%,T1=3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1=C2,T=(T1+T2)/2,所以互补链中胞嘧啶C2=24%,T2=12%,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27. 某双链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30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DNA分子

48、一条单链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占50%B. 该DNA分子第三次复制时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90个C. 该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标记,在普通培养基中复制5次后,放射性DNA所占比例为1/16D. 该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DNA结构、DNA复制的特点和相关计算,理解和把握知识要点,总结规律和技巧是顺利解答的关键。【详解】A、T=A=30,所以A1T1=A2T2=1/2(AT)=30,所以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占一条链的30% ,A错误;B、T=A=30,所以C=G=1/2(20060)=70。该DNA分子第三次复制时以4个DNA为模板合成8个

49、DNA,相当于新合成4个DNA,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704=280个,B错误;C、DNA分子是半保留式复制,该DNA在普通培养基中复制5次得到32个DNA,含放射性只有2个,所占比例为1/16 ,C正确;D、DNA分子两条链之间通过碱基形成氢键结合,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脱氧核糖和磷酸连接,D错误;【点睛】重点:1、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两条链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所以有:A=T 、C=G ,A1=T2、 T1=A2 、C1=G2 、G1=C2。2、DNA是半保留是复制,无论复制几次,亲代DNA的两条链只能存在于2个子代DNA中。3、一个DNA复制n此形成2n个DNA,相当于新

50、合成2n1个。28.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有标记的元素为()A.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 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D. 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答案】B【解析】【分析】噬菌体属于DN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专一侵染大肠杆菌。【详解】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均会带上放射性,让其侵染细菌,由于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菌细胞内,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体内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

51、质外壳,故子代噬菌体只有部分DNA带有15N、32P放射性,蛋白质外壳不带放射性。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9. 在氮源为14N或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或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和),用离心方法分离提取到的大肠杆菌的DNA,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代大肠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B. 代大肠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C. 预计代大肠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

52、b/8D. 上述实验的结果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可知,14N-DNA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离心后位于试管中轻带的位置,15N-DNA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离心后位于试管中重带的位置,代大肠杆菌DNA离心后位于中带的位置,推测其分子中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详解】A、代大肠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A正确;B、代大肠杆菌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占全部(4个)DNA分子的1/2,B错误;C、由于1个含有14N的D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每条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1个含有15N的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每条链的

53、相对分子质量为b/2;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三代,共得到8个DNA分子,这8个DNA分子共16条链,其中有2条链含15N,14条链含14N,因此总相对分子质量为b/22+ a/214=b+7a,所以每个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C正确;D、该实验的结果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故选B。30. 在含重氮(15N)培养基中培养多代的细菌转移到含轻氮(14N)培养基中培养相当于复制4轮的时间,则关于细菌DNA组成分析不正确的是A. 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B. 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C. 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16D

54、. 含有14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5/16【答案】B【解析】在含重氮15N培养基中培养多代的细菌为DNA的两条链均为15N的细菌,转移到含轻氮14N环境中培养复制4轮的时间,由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所形成DNA有16条,一半14N、一半15N的DNA有2条,均为14N标记的DNA有14条,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A正确。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00%,B错误。总的脱氧核苷酸链为32条,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2条,占1/16,C正确。含有14N的脱氧核苷酸链30条,占15/16,D正确。二、主观题31. 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3个复等位基因IA、IB 、i控制ABO血型,

55、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血型的基因型有IBIB、IB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下图,-3 和-5均为AB血型,-4和-6均为O血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2 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_。(2)-5 个体有_种可能的血型。-1 为Tt且表现A 血型的概率为_。(3)如果-1 与-2 婚配,则后代为O 血型、AB 血型的概率分别为_、_。(4)若-1 与-2 生育一个正常女孩,可推测女孩为B 血型的概率为_。若该女孩真为B血型,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 (2

56、). 2/3 (3). 3 (4). 3/10 (5). 1/4 (6). 1/8 (7). 5/16 (8). 13/27【解析】【详解】(1)-1、-2正常,而-1(女性)患病,可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就该病而言,-1患病,则-1、-2基因型均为Tt,-2正常(T_),TT:Tt1:2,则其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2/3。(2)由于-5为AB血型(IAIB),则-5基因型可能为IAIA、IAIB、IAi、IBIB、IBi,血型共3种:A型、B型、AB型。-1、-2基因型均为Tt,又-3为AB血型,则-3基因型为(1/3TT、2/3Tt)IAIB,由于-3患病,又-4为O型,

57、则-4基因型为Ttii,-1正常(T_),TT:Tt=2:3,则Tt占3/5,血型为A型(IAi)的概率为1/2,故-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3/51/2=3/10。(3)就血型而言,-1基因型为1/2IAi和1/2IBi,由于-5为AB型(IAIB),-6为O型(ii),则-2基因型为1/2IAi和1/2IBi,-1与-2产生的配子均为IA:IB:i=1:1:2,二者婚配,则后代为O型(ii)的概率为1/21/2=1/4,AB型(IAIB)的概率为1/41/42=1/8。(4)-1和-2的女儿为B血型(IBIB或IBi)的概率为1/41/4+1/41/22=5/16。就该病而言,-1基因

58、型为2/5TT、3/5Tt,产生的配子为7/10T、3/10t,由于-3患病,则-5、-6基因型均为Tt,则正常-2(T_)基因型为1/3TT、2/3Tt,产生的配子为2/3T、1/3t,-1和-2婚配,正常女儿(T_)中TT和Tt的比例为14:13,其中携带致病基因(Tt)的概率为13/2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正确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写出各个体的基因型,判断后代患病的概率。32. 据图回答问题:(1)过程和表明,将S型细菌的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_型细菌。(2)过程表明,将S型细菌的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在培养基中可分离得到_细菌。(3)实验最

59、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4)艾弗里等人发现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仍不足以完全说明DNA是转化因子,又做了一组补充实验,将_加入培养基,和R型细菌混合培养。如图甲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甲图中有:_种碱基,有: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_相连。(2)图乙过程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分别是_ 和 _。(3)图乙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原料、酶分别是_。(4)由图可知,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具有_的特点。(5)已知某DNA分子共含1000个碱基对、2400个氢键,则该DNA分子中

60、含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_个;若将其复制4次,共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_个。【答案】 (1). R (2). DNA (3). R型和S型 (4). 把具有荚膜的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地去观察它们在细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5). S型的DNA用DNA酶处理后 (6). 4 (7). 2 (8). 氢键 (9). 细胞核 (10). 拟核 (11). 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12). 边解旋边复制 (13). 400 (14). 9000【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

61、将S型菌转化为R型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分析甲图:甲图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分析乙图:乙图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该图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时双向进行的,且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详解】(1)过程和表示利用S型细菌的多糖和蛋白质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其后代为R型细菌。(2)过程表明,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所以可以得到R型和S型细菌。(3)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

62、是把具有荚膜的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地去观察它们在细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4)补充实验:将S型的DNA用DNA酶处理后,加入培养基,和R型细菌混合培养,后代全为R型细菌,说明DNA是遗传因子。(1)由图看出DNA分子中有A、T、C、G4种碱基;两条链的一端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共2个;两条链之间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进行连接。(2)图乙过程表示DNA复制,在真核细胞DNA府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原核细胞中DNA复制主要场所是拟核。(3)图乙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的条件是脱氧核苷酸(原料)、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4)由图可知,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

63、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5)已知某DNA分子含共1000个碱基对、2400个氢键,A、T之间为2个氢键,C、G之间为3个氢键,则该DNA分子中含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400-10002=400个;DNA中A+G=1000个,G=400个,则A=600个,若将其复制4次,共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600(24-1)=9000个。【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明确其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识记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等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3. 下列甲图中

64、曲线表示某雄性生物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配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结构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示意图。乙图是该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 DNA含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曲线表示_的数量变化,其中段该结构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2)甲图b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3)a细胞中有_个四分体,含有_个DNA分子。(4)甲图ae中属于乙图bc段的细胞是_。(5)甲图a、b、c、d、e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6)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该动物性原细胞,最终产生了一个Ab的子细胞,则跟它同时产生的其它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

65、。(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答案】 (1). 染色体数量 (2).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造成染色体数目加倍 (3). 精细胞 (4). 2 (5). 8 (6). a、c、d、 (7). a、d、e (8). Ab、aB、aB【解析】【分析】甲图表示某生物(2n=4)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表示有丝分裂末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表示精子。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

66、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e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图中段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段是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造成染色体数目加倍造成。(2 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子细胞是生殖细胞,由于该动物

67、是雄性,所以子细胞是精细胞。(3)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从图中看出有2个四分体,共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都含姐妹染色单体,所以共有DNA分子8个。(4)乙图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所以对应甲图中的a、c、d、。(5)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同源染色体存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和有丝分裂全过程,所以在图中a、d、e都含同源染色体。(6)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所以其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

68、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转判断甲图和乙图曲线各区段所代表的时期以及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34. 黄羽肉鸡(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羽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M/m基因和位于Z染色体上的N/n基因共同控制,且M/m基因或N/n基因会影响另一对基因的表达。现用黑羽色的雌雄鸡交配,F1雄鸡中,黑羽色白羽色=31,雌鸡中,黑羽色黄羽色白羽色=332。请回答下列问题。“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热敏发现的性逆转现象,即母鸡转变为公鸡从而出现打鸣现象。现有一只黄羽色的公鸡和各种已知基因型的母鸡,请你通过一次最简

69、单的杂交实验判断该公鸡的基因型(注:WW致死)实验方案:_。预期结果和结论:_。现有一只司晨的“公鸡”,请你通过一次最简单的杂交实验判断这只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注:WW致死)。实验方案:_。预期结果和结论:_。【答案】 (1). 将该公鸡与基因型为mmZnW的白色母鸡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及羽色 (2). 子代雌雄比例相同且均为黄色,基因型是MMZnZn;子代雌雄比例相同且黄色与白色为11,基因型是MmZnZn;子代雌雄=21且均为黄色,基因型是MMZnW;子代雌雄=21且均为黄色,基因型是MMZnW。 (3). 让该公鸡与正常母鸡杂交 (4). 若子代雌雄比例相同,则其性染色体组成为Z

70、Z;若子代雌:雄=2:1,则其性染色体组成为ZW。【解析】【分析】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公鸡的性染色体组型是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型是ZW,由题意知,M(m)位于常染色体上,N(n)位于Z染色体上,黒羽色的雌雄鸡交配,F1雄鸡中,黑羽色白羽色=31,雌鸡中,黒羽色黄羽色白羽色=332,雌鸡和雄鸡的有色白色=31,因此亲本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型为杂合子Mm、Mm,亲本雄鸡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亲本雄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杂合子,因此亲本公鸡的基因型是MmZNZn,亲本母鸡的基因型是MmZNW。【详解】黄羽公鸡如果不是性反转,可能的基因型是MMZnZn、MmZnZn,如果是性反转则可能的基因型是MMZnW

71、、MmZnW;判断该公鸡基因型的方法是将该公鸡与基因型为mmZnW的白色母鸡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及羽色。如果基因型是MMZnZn,与基因型为mmZnW的白色母鸡杂交,子代基因型是MmZnZn、MmZnW,子代雌雄比例相同且均为黄色;如果基因型是MmZnZn,与基因型为mmZnW的白色母鸡杂交,子代基因型是MmZnZn、MmZnW、mmZnZn、mmZnW,子代雌雄比例相同且黄色与白色为11;如果基因型是MMZnW,与基因型为mmZnW的白色母鸡杂交,由于WW胚胎不发育,子代基因型及比例是MmZnZnMmZnW=12,子代雌雄=2:1且均为黄色;如果基因型是MmZnW,与基因型为mmZn

72、W的白色母鸡杂交,由于WW胚胎不发育,子代基因型及比例是MmZnZnMmZnWmmZnZnmmZnW=1212,子代雌雄=21且黄色与白色为11。如果该公鸡是正常的,则其性染色体组成是ZZ,如果是性反转形成,则其染色体组成为ZW,所以可以让该公鸡与正常母鸡杂交,观察子代的性别比例;如果不是性反转的公鸡,性染色体是ZZ,与母鸡ZW杂交,后代母鸡公鸡=11;如果是性反转的公鸡,性染色体组型是ZW,与母鸡ZW杂交,后代ZZZWWW=121,其中WW不发育,因此公鸡母鸡=12。【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ZW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学会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推测基因的位置及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应用分离定律解答自由组合问题,掌握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方法,学会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