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忻州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甘蔗中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B. 残枝败叶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果糖C. 胆固醇是真核生物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D. 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脂质而导致溶血【答案】D【解析】【分析】1、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二糖有麦芽糖(葡萄糖和葡萄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和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2、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详解】蔗
2、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A错误;多糖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B错误;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C错误;酶具有专一性,磷脂酶可将脂质中的磷脂水解,D正确。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煮沸的豆浆遇双缩脲试剂无颜色反应B. 肝糖原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溶液呈无色C. 观察花生子叶中的红色脂肪颗粒时,需要借助显微镜D.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时,应用盐酸解离后,再用健那绿染色【答案】C【解析】【分析】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具体如下: 还原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 橘黄色脂肪苏丹 红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紫色 淀粉碘液 蓝色【详解
3、】豆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经高温煮沸,破坏的只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其肽键没有被破坏,故煮沸后的豆浆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紫色,A错误;非还原糖(如糖原)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的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即Cu(OH)2的颜色,B错误;鉴定花生子叶的脂肪时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若是鉴定花生匀浆中的脂肪则不需要显微镜,可直接观察,C正确;健那绿染液是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细胞不需解离,D错误。【点睛】在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淀粉”中,注意三个 “唯一”:唯一需要加热的是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唯一使用酒精的是脂肪的检测,唯一使用显微镜的是脂肪的检测。在这个实验中考点较
4、多,比如:本题中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成分相同、浓度不同、反应原理不同、使用方法不同)、苏丹IV染液和苏丹染液颜色的比较(识记为三黄四红)、酒精的作用(洗去浮色)等,所以要求同学们要对这个实验中的各个考点熟练掌握。3.破骨细胞可以吞噬并降解骨组织中的羟基磷灰石(HAP),HAP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降解,释放Ca2+等离子,促进骨组织的发育和重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破骨细胞吞噬HAP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B. 溶酶体中的酶发挥作用后,即刻被酶分解失活C. 溶酶体酶在降解HAP时的适宜pH应小于7D. Ca是骨骼的组成成分,婴幼儿缺钙会发生佝偻病【答案】B【解析
5、】【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破骨细胞吞噬HAP的过程属于胞吞;溶酶体为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内有很多水解酶,由于这些酶的最适pH为酸性,所以称为酸性水解酶。【详解】由破骨细胞可以吞噬并降解骨组织中的羟基磷灰石(HAP)可知,破骨细胞以胞吞方式吸收HAP,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A正确;酶可以重复利用,发挥作用后不会立即被降解,B错误;溶酶体内的环境呈酸性,故溶酶体中的酶适宜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C正确;Ca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婴幼儿缺钙会发生佝偻病,D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酶是一种有机催化剂,具有催化剂的特点,反应前后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不变。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对
6、酶、激素、神经递质这几类物质的作用进行归纳、比较,注意区分。4.下图为钠离子和钾离子进出人体神经细胞的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细胞膜的N侧上应该还分布有糖蛋白,以进行信息识别B. 钠钾泵催化ATP分解的原理是能增大ATP水解所需的活化能C. 当神经细胞恢复静息电位时,K+通道打开,且钠钾泵只对Na+开放D. 钠钾泵能运输K+、Na+,也能催化ATP水解,但并不能说明其无特异性【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钾离子浓度,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在细胞膜表面存在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蛋白和钠-钾泵,钠离子和钾离子通过通道蛋白的运输为被动运输,通过钠-钾泵的运输属于主
7、动运输。【详解】神经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大于膜外,钠离子浓度膜外高于膜内,由此可知,M侧为神经细胞膜外侧,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外侧,具有识别信息的作用,A错误;由图可知,钠钾泵具有催化ATP分解的部位,说明其具有催化作用,酶发挥作用的原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错误;当神经细胞恢复静息电位时,K+通道打开,K+大量外流,同时少部分膜外的K+通过钠钾泵进入细胞内,此时Na+通过钠钾泵运出细胞,以此来维持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C错误;虽然钠钾泵能运输K+、Na+,也能催化ATP水解,但是它们的结合位点是不相同的,该钠钾泵仍具有特异性,D正确。【点睛】方法指导:在记忆钠离子和钾离子在细胞内外分布时
8、,考生容易记混,所以在记忆时可以总结为“内高钾、外高钠”,钾与家同音,家在内,所以细胞内钾多。5.在适宜条件下,向叶绿体的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下列关于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氧气和H产生B. 一定需光合色素的参与C. 所需ATP由线粒体提供D. 可说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类囊体上进行【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总反应:CO2+ H2018 (CH2O)+ O218 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H20H+
9、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NADPH(递氢) ADPATP (递能) 2.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CO2+C5化合物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C3化合物(CH2O)+ C5化合物(有机物的生成) 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详解】某些指示剂在氧化态或还原态时呈现不同颜色,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可产生还原H,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水光解时还会产生氧气,故A正确;光反应需要光合色素的参与,故B正确;光反应
10、阶段产生ATP,不消耗ATP,故C错误;题目中的反应是在类囊体悬液中进行的,说明光反应在类囊体上进行,故D正确。6.下图所示为光合作用C3和C5的含量在a和b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示包括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B. a条件可能是CO2供应不足,b条件是光照强度降低C. 若减少CO2供应,则光反应因所需ADP不足而随之降低D. 农业生产上增产的措施有适当增强光照强度,增大CO2浓度等【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CO
11、2+C5化合物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详解】暗反应分为二氧化碳的固定(C3来源)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3去路).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A正确;当在a条件后,C3增多,C5减少,一般认为C3来源不变、去路减少则会发生此情况,a通常为停止光照(降低光照);当到b条件时,C5增多,C3减少,一般认为C3来源减少、去路不变会发生此情况,说明此时的二氧化碳不足,B错误;若减少二氧化碳供应,则固定的速率减慢,还原速率不变,导致C3的含量降低;由于ADP是光反应合成ATP的原料,暗反应消耗ATP少,产生ADP相应减少,因此光反应也随之下降,C正确;由图示说明在农业生产上增
12、加产量的措施有适当增强光照强度,增大CO2浓度、适当提高光合作用的温度等,D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含量变化关系:两者之间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再分析条件变化所直接影响的是光反应还是暗反应过程,再根据反应式加以分析即可。7.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应剪取洋葱根尖23mm的区域放入解离液中解离35minB. 使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根尖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C. 解离后的根尖应放入龙胆紫溶液中进行染色,染色后用清水洗去浮色D. 显微镜下观察时,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使用大光圈增加通光量【答案】C【解析】【分析】观
13、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高等植物体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便于观察。2.实验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4d,待根长约5cm。(2)装片的制作:取材:取根尖2mm解离,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1:1);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时间:35min漂洗液:清水;漂洗目的: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时间:约10min染色,染液: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目的:
14、使染色体(质)着色;时间:35min制片:用子尖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压(3)观察低倍镜观察:根据根尖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高倍镜观察:先找中期,再找前、后、末期细胞,最后找间期细胞(4)绘图: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详解】根尖23mm的区域为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分裂最旺盛,A正确;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组成.使用解离液解离根尖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正确;根尖解离后,应先漂洗再染色,C错误;显微镜下观察时,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调节光圈或使用凹面镜使视野变亮,D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点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重对
15、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的实验进行比较,包括实验原理、实验试剂、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等,并归纳总结,比如化学实验的检测方法、实验中常用的器材和药品的作用、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结果的检测等。8.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MSC可分裂分化为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肌细胞和成骨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MSC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 MSC分化成的各种组织细胞中的DNA是MSC的一半C. 当MSC细胞凋亡时细胞中所有基因都不能表达D. 各种组织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受核质比的限制【答案】D【解析】【分析】1、多能干细胞是当前干细胞研究的热
16、点和焦点,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多能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发育潜能受到一定的限制。2、细胞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MSC仅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并未形成完整的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MSC分化成的各种组织细抱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遗传物质基本不发生变化,B错误;细胞调亡受基因控制,只有当细胞中的凋亡基因表达时,细胞才开始凋亡,C错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有一定的比值关系,细胞核内所含的DNA是一定的,控制细胞活动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细胞不可能无限长大,D正确。9.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提出问题的基
17、础是纯合亲本杂交的实验B.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不属于假说内容C.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 验证分离定律时所选相对性状不一定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运用了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1、假说演绎法应该包括这么几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说、得出结论。2、具体到孟德尔分离定律,这几步的具体过程是:(1)提出问题:孟德尔通过七对相对性状的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F1只有一种性状而F2却有两种性状且比例为3:1呢?(2)做出假说:即孟德尔的对分离现象进行的四个解释。(3
18、)演绎推理:如果上述假说是正确的,那么F1与隐性个体杂交(即测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4)验证假说:进行测交实验,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结果与推理的结果完全一致。(5)得出结论:孟德尔分离定律。【详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通过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提出问题,A错误;“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属于假说内容,B错误;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验证分离定律时所选相对性状必须是1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是两对或多对基因控制,则结果可能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10.下列关于仓鼠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丝
19、分裂前期无同源染色体联会,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B. 有丝分裂中着丝点分裂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两次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与有丝分裂后期的数目不同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数目与有丝分裂中期的数目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共同点和差别如下:相同点: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能是细胞增殖方式,都能产生新的子细胞。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变化。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DNA的复制.。差别:1、有丝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2、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
20、的数目和母细胞相同;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减半。3、有丝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是生殖细胞。4、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特殊的行为变化。【详解】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A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但是着丝点不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两个染色体组,C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又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量一样多,D正确。11.已知
21、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侵染烟草叶片,且两者都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如图是探索HRV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RNA的操作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烟草叶上出现的不同病斑B. 杂交病毒1和杂交病毒2产生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 该实验只能说明TMV、HRV的遗传物质是RNAD. 若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选择15N进行标记【答案】C【解析】【分析】1、本实验属于病毒重建实验,病毒的结构简单,含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2、分析实验可知:用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离和聚合方法,合成杂交病毒1和杂交病毒2,只有杂交病毒2
22、含有HRV的衣壳蛋白和TMV 的RNA,当将其感染植株后,只产生由TMV-RNA提供的病症,且可从植株病灶中分离出TMV病毒,从而证明在植物病毒中,决定其遗传性的遗传物质是RNA。【详解】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烟草叶上出现的不同病斑,自变量是不同病毒,A错误;基因重组主要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B错误;根据相互对照实验只能证明HRV和TMV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RNA均含有N,故无法用15N将蛋白质外壳和RNA区分开,因此不能选择15N标记,D错误。12.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环状DNA分子结构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一个磷
23、酸相连B. DNA的碱基数等于该DNA上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C. DNA分子进行转录时,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位于RNA上D. 具有a个腺嘌呤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个腺嘌呤【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两条主链;两条主链是平行但反向,盘旋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一般是右手螺旋,排列于DNA分子的外侧;两条链之间是通过碱基配对连接在一起,碱基与碱基间是通过氢键配对在一起的,其中A与T以2个氢键相配对,C与G之间以3个氢键配对。【详解】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两个磷酸相连,而链状DNA分子的两条单链末端只有1个磷酸与1个脱
24、氧核糖相连,A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中存在不是基因的片段,因此DNA分子的碱基数大于该DNA分子上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B错误;DNA分子复制和转录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位于DNA分子上,C错误;第n次复制净增加的DNA数量是(n-1)次复制后产生的DNA数量,故第n次复制需2n1a个腺嘌呤,D正确。13.流感病毒是一种单股负链RNA(RNA)病毒,其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流感病毒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B. 正常情况下,过程和过程中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C. 图中过程所需的酶是由宿主细胞的遗传
25、物质控制合成的D. 含32P标记的一RNA通过图示过程组装出来的子代病毒也含有32P【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为以负链RNA为模板复制形成正链RNA;为在正链RNA的作用下翻译出病毒蛋白质;为以正链RNA为模板复制出病毒的负链RNA。【详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逆转录病毒,与流感病毒的增殖方式不同,A错误;过程表示RNA的复制,过程表示翻译,正常情况下RNA复制过程和翻译过程中发生的都是AU,CG之间的配对,碱基配对方式相同,B正确;过程中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复制时所需要酶应是以自身的遗传物质为模板合成的,C错误;含32P标记的一RNA通过
26、图示过程合成蛋白质和一RNA所消耗的原料都是由宿主细胞提供的,故组装出来的子代病毒不含有32P标记,D错误。1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都可能会引起生物变异B.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C. 染色体变异可以引起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 通过基因突变进行的育种方式能大大缩短育种年限【答案】A【解析】【分析】变异类型包括不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不遗传变异是只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可遗传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可遗传变异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详解】生物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
27、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是环境因素引起的,A正确;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C错误;单倍体育种能大大缩短育种年限,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不是基因突变,D错误。15.下列关于物种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 物种形成过程中都发生了突变或基因重组B. 自然选择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 物种形成可不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经过生殖隔离D. 马和驴杂交生育出骡子,这说明马和驴可进行基因交流【答案】D【解析】【分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而形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常见类型,但多倍体的形成不需要地理隔离就能产生。【详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28、、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来源,A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自然选择使生物朝不同方向发展变化,B正确;物种形成可不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经过生殖隔离,如异源多倍体的形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正确;马和驴杂交虽生育出骡子,但是骡子不可育,所以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错误。16.下图为静脉点滴过程中药物送到细胞内液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b、c、d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蛋白质B. 若静脉点滴的是胰岛素则I端比端葡萄糖含量低C. 若静脉点滴的是0.9NaCl溶液,则会导致b渗透压降低D. d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时必须通过由a、b构成的内环境实现【答案】B【解析
29、】【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d为细胞内液。血液流动方向是由端到端。【详解】体液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若静脉点滴的是胰岛素,由于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所以端比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低,B正确;静脉点滴的是0.9%NaCl溶液,属于生理盐水,与血浆等渗,所以不会导致b渗透压降低,C错误;人体内环境主要由a、b、c构成,D错误。17.足球运动员们在绿茵场上精彩抢断、带球和射门等都离不开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在比赛过程中,球员的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B. 球员们完成射门这一活动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C. 球员们在带球的过程中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
30、信号的信息转化D. 当足球砸到球员手臂时,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传至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答案】B【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2、兴奋的传导和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信号转变: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单向传递。3、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详解】球员们在比赛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A正确;球员完成射门这一活动属于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错误;带球的完成需要反射弧的参与,兴奋在反射弧中的突触结构处需要经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C正确;足球
31、砸到运动员手臂时,其手臂的感觉神经未梢产生兴奋,并沿着神经纤维将兴奋传到大脑,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D正确。18.研究者发现HIV侵入人体后只与T细胞相结合,是因为只有T细胞表面含有CCR5的特殊蛋白质(由CCR5基因编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T细胞起源于胸腺,在体液免疫中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B. 人体中随着HIV浓度的增大,效应T细胞数量会逐渐增多C. 某人感染HIV而患艾滋病,说明HIV已突破人体第三道防线D. CCR5蛋白由T细胞合成分泌,与神经递质一样属于信息分子【答案】C【解析】【分析】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其中免疫细胞又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
32、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两种,都在骨髓中产生,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2、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由第三道防线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详解】T细胞起源于骨髓,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在体液免疫中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A错误;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可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随HIV浓度增大,机体效应T细胞数量将减少,B错误;因感染病毒而患病,说明亥病毒已经突破了人体的三道防线,C正确;信息分子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如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
33、因子等统称为信息分子,它们的唯一功能是与细胞受体结合,传递细胞信息,CCR5蛋白分布于T细胞膜表面,具有受体的作用但不属于信息分子,D错误。19.为了解决某农田的鼠害,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该农田中数年内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甲)以及某一时期不同鼠龄的个体数量(如图乙)。据图分析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 投药会导致田鼠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B. 若去除天敌,田鼠种群数量将呈虚线模型增长C. 在B点之前,田鼠的生活环境优越,不存在环境阻力D. 图乙所示田鼠的年龄结构是在D点对应的时间调查的【答案】A【解析】【分析】1、分析图甲可知,在投药之前,田鼠种群数量以“S”型增长曲线变化,其中C点时种群增长率最
34、大,投药后种群数量下降后又上升,与田鼠种群中抗药性个体有关。2、分析图乙可知,田鼠种群中幼年个体最多,老年个体最少,所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详解】投药后,在药物的选择下,田鼠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A正确;图甲表示田鼠种群数量的“J”型和“S”型增长曲线,图乙表示田鼠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去除天敌,由于食物和空间的限制,田鼠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B错误;环境阻力在开始就有的,只是在B点之前田鼠的生活环境优越,环境阻力较小,C错误;图乙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点种群数量已经稳定,所以调查的时间应该在D点之前,D错误。20.太平洋中大量的塑料废物被分解成微观粒子后会被浮游动物吞食,而塑料中含有某些
35、难以分解的致癌化学成分。下图为海洋食物网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海洋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B. 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水母为三级消费者C. 若磷虾大量被人类捕食,则水母数量会大量增加D. 塑料中含有的某些致癌成分在人类中积累量最高【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生产者为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为浮游动物,次级消费者为磷虾和水母,三级消费者为金枪鱼和人,四级消费者为人。其中磷虾和水母为竞争关系,金枪鱼和人为捕食和竞争关系。食物网中的生物一般不包括分解者。【详解】太平洋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其中包括分解者,A错误;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水母为次级消费者,B
36、错误;若磷虾大量被人类捕食,金枪鱼会大量捕食水母,则水母数量会大量减少,C错误;根据生物富集作用,塑料中含有的某些致癌成分在人类中积累量最高,D正确。二、非选择题21.下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过程,甲戊表示物质,表示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和丙分别是_;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写出过程的具体过程:_(用图中相应序号和文字作答)。(2)若停止戊的供应,则可以发生的过程有_(填图中序号)。(3)有的生物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某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按下表设计进行探究实验.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9h,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100mL
37、破碎细胞(细胞器完整)A25mL75mL通氧B25mL75mL无氧100mL未处理C25mL75mL通氧D25mL75mL无氧.A.组耗氧量_(填“”“=”或“”)C组,原因是_.实验结束后若向AD组提取液中分别加入重铬酸钾试剂,则请指出样液变为灰绿色的实验组及颜色深浅情况并说明原因_。【答案】 (1). 丙酮酸、H (2). 细胞质基质 (3). 戊和丙在线粒体内膜上结合生成水(丁) (4). (5). (6). C组酵母菌是完整的活细胞.酶含量充足,A组破碎的细胞含与呼吸有关的酶量有限,所以C组消耗的葡萄糖一定多于A,耗氧量也一定大于A (7). B组和D组都变灰绿色,且D组的颜色比B组深
38、,因D组产生的酒精较B组多【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包括三个阶段,分析题图可知,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物质甲为丙酮酸;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物质乙为二氧化碳,一二阶段都产生的物质丙为还原氢;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戊为氧气,丁为水。2、酵母菌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中甲和丙分别是丙酮酸和H;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具体过程是戊和丙在线粒体内膜上结合生成丁。(2)若停止氧气的供应,则可以进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所以发生的过程有。(
39、3):由于A组的细胞不完整,酶的数量都是有限的,而C组的是活细胞,能够不断地产生酶,所以A组的有氧呼吸强度小于C组,A组氧气的消耗量小于C组。:重铬酸钾是检测酒精的试剂,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由于B组和D组进行无氧呼吸,B组和D组都变灰绿色,且D组的颜色比B组深,因D组产生的酒精较B组多。【点睛】本题是对细胞呼吸的方式、过程、场所及产物的检测的考查,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需要同学们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做到准确记忆。22.某科研人员利用M、N两种矮化突变体大豆作实验材料,探究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相互关系。已知M品种大
40、豆成熟植株株高10cm左右,N品种大豆成熟植株株高30cm左右。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M品种除几乎不含赤霉素外.其他植物激素及含量与N品种相同。由此推测赤霉素具有的生理功能是_。为了验证这一推测,请你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 (2)用某浓度的生长素类以物溶液处理若干生长发育状况相似的N品种大豆幼苗,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幼苗的生长速率_(填“一定”或“不一定”)大于对照组,请说明原因_(3)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结果发现在这
41、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作用也越强。对照组的处理方法:_。据此实验结果推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答案】 (1). 促进植株生长 (2). 取若干生长发育状况相似的M品种大豆的幼苗,均分为两组,一组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另一组用等量清水(等量蒸馏水)处理,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计算并比较两组实验成熟植株的平均株高 (3). 不一定 (4). 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该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未知,可能高于、低于、等于N品种大豆所需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其生长速率与对照组相比可能无差别,或生长速
42、率加快或生长速率减慢甚至死亡 (5).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的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6). 根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乙烯会抑制根近地侧的生长【解析】【分析】1、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2、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 ,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
43、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 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详解】(1)由于M品种除几乎不含赤霉素,而其他植物激素及含量与N品种相同,但是株高却低20厘米,由此推测赤霉素具有的生理功能是促进植株生长。为了验证这一推测,实验组需要用赤霉素处理幼苗,比较未处理组的株高,所以实验设计思路为:取若干生长发育状况相似的M品种大豆的幼苗,均分为两组,一组用
44、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另一组用等量清水(等量蒸馏水)处理,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计算并比较两组实验成熟植株的平均株高。 (2)由于 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该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未知,可能高于、低于、等于N品种大豆所需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其生长速率与对照组相比可能无差别,或生长速率加快或生长速率减慢甚至死亡 ,所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幼苗的生长速率不一定大于对照组。(3) 根据单一变量原则,结合实验组的处理,可知对照组的处理方法为: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的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据此实验结果推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根近地侧高浓度的
45、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乙烯会抑制根近地侧的生长。【点睛】本题是关于植物激素实验探究的相关内容,实验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对照原则。23.下图为人体激素的两种作用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过程合称为_。合成物质a所需原料是_。(2)激素的作用机制I表明,膜上的蛋白质具有_功能。不同激素作用的受体不同,体现激素具有_的特点。(3)若机制I中激素A是抗利尿激素,则释放该激素的内分泌腺是_,该图中的靶细胞是_。(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性激素发挥作用的机制是_(填“机制I”或“机制I”),并说出推断理由_。【答案】 (1). 基因的表达 (2).
46、 (4种)核糖核苷酸 (3). 信息交流 (4). 专一性 (5). 垂体 (6). 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7). 机制 (8). 性激素为脂溶性固醇类激素,分子较小,可以透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与相应的受体分子相结合【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机制I是内分泌腺A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至靶细胞的细胞膜,进而使靶细胞产生物质a,物质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通过影响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生命活动;机制是内分泌腺B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至靶细胞内的受体,二者结合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通过影响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生命活动。【详解】(1)图中是指转录,是指翻译
47、,过程合称为基因的表达。物质a是mRNA,合成mRNA所需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2) 机制I中,激素作用于膜上的受体,膜上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交流功能。不同激素作用的受体不同,体现激素具有专一性的特点。(3)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所以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4) 由于性激素为脂溶性固醇类激素,分子较小,可以透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与相应的受体分子相结合,所以性激素发挥作用的机制是机制。【点睛】方法指导: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激素的调节方式和调节机制的综合性题目,根据题图梳理相关的过程,然后结合问题进行解答。24.已知果蝇的翅型同时受位于号
48、和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G、g和F、f)控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说明生物性状与基因数量的关系是_。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是_。(2)果蝇的翅型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中的_定律,可以选择基因型为_的果蝇作为亲本组合来验证这一结论。(3)某同学对果蝇的翅型进行了调查,并绘制遗传系谱图如下:若1号和2号都是纯合子,则3号基因型是_。让4号与5号个体多次交配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F1),则后代(F1)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分别为_。让7号与3号个体交配,则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与3号相同的概率是_。【答案】 (1). 生物性状可受两对或多对基因控制 (2). 3条常染色体
49、+X染色体或3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 (3). 自由组合 (4). GgFf与GgFf (5). GgFf (6). 4、3 (7). 1/4【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根据题意知,果蝇眼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分别位于、号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所以基因型为GgFf个体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GF、Gf、gF、gf=1:1: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G F :G ff:ggF :ggff=9:3:3:1;
50、其中G F 表现为正常翅;G ff和ggF 表现为小翅; ggff表现为残翅。【详解】(1)由图可知:翅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生物性状与基因数量的关系是生物性状可受两对或多对基因控制。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所以一个染色体组是3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或3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2)根据分析可知,果蝇的翅型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中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基因型为GgFf与GgFf的果蝇作为亲本组合来验证这一结论。(3)由题意可知, 1号和2号都是纯合子且都表现为小翅,子代3、4 均为正常翅。可知1号和2号基因型为GGff和ggFF(或ggFF和GGff,)则3号基因型是GgFf。4号基因型
51、和3号相同, 5号个体为残翅,基因型为ggff,4号与5号多次交配(测交)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F1),则后代(F1)基因型为4种,表现型3种。让7号(基因型Ggff或ggFf)与3号个体交配,则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与3号相同的概率是1/21/2=1/4。【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翅型由同时受位于号和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G、g和F、f)控制”,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然后根据题意写出每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再利用“将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基因分离定律”的思维解决具体问题即可。25.玫瑰精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精油,是制造高级名贵香水的重要原料,大约5kg玫
52、瑰花只能提炼出1滴纯正的玫瑰精油,被称为“精油之后”。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玫瑰精油提取实验。图1是流程,图2是提取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所采用的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是_。(2)图1中玫瑰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比是_,分离油层时通常应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_以促进该过程进行。B过程表示的是_,需要向提取液中加入_。(3)图2中的装置进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的目的是_。(4)橘皮精油的提取方法与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是否相同,并请说明原因_【答案】 (1). 水蒸气蒸馏法 (2). 1:4 (3). NaCl (4). 除水 (5). 无水Na2SO4 (6). 保证冷凝管内充满冷水,且使冷
53、水与蒸气接触面积增大,接触时间长,以利于蒸气的冷凝 (7). 不同,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使用水中蒸馏法又会产生原料焦糊的问题,故一般采用压榨法【解析】【分析】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常用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萃取;选择方法的依据是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2、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离出油层和水层。【详解】(1)根据图2可知:该实验所采用的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是水蒸气蒸馏法。 (2)提取玫瑰精油时,玫瑰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比是1:4,分离油层时通常应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以促进该过程
54、进行。B过程表示的是除水,需要向提取液中加入无水Na2SO4。(3) 为了保证冷凝管内充满冷水,且使冷水与蒸气接触面积增大,接触时间长,以利于蒸气的冷凝,图中的装置进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4)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使用水中蒸馏法又会产生原料焦糊的问题,故橘皮精油的提取方法与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不同,一般采用压榨法。【点睛】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要求同学们对几种提取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比较记忆。如下:1.水蒸气蒸馏法:原理:水蒸汽可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水油分层。方法:水中蒸馏:原料放在沸水中加热蒸馏。水上蒸馏:原料隔放在沸水上加热蒸馏。水
55、汽蒸馏:利用外来高温水蒸气加热蒸馏不足:有些原料不适宜于水中蒸馏,如柑橘、柠檬等易焦糊,有效成分容易水解。2.常用压榨法(通过机械压缩力将液相物从液固两相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简单操作.)3.萃取法:原理: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溶剂挥发后得到芳香油。如石油醚、酒精、乙醚等。方法:原料浸泡在溶剂中得到浸泡液有机溶剂挥发芳香油。不足:有机溶剂中的杂质影响芳香油的品质26.现试管婴儿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了。与第一代、第二代试管婴儿相比,第三代试管婴儿站在基因遗传学的角度使试管婴儿技术有了新的突破。2018年6月13日,一对患有遗传性多囊肾病的夫妻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顺利产下一名健康男婴,这是山西省首例
56、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阻断遗传性成人型多囊肾的试管婴儿。第三代试管婴儿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获得多个卵母细胞,需对母体注射_激素,以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受精时卵母细胞为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_。对于质量比较差的精子需要通过_技术将精子直接注入卵母细胞中。(2)培养受精卵细胞时,需在培养液中加入_等天然成分,同时需提供5%的CO2气体的目的是_。(3)早期胚胎需要培养至_期才能移植入母体的子宫,在早期胚胎移植之前需取_细胞做PGS检测(遗传学筛查技术)。(4)试管婴儿技术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否相同,并请说明原因_【答案】 (1). 促性腺 (2). 透明带反应
57、和卵细胞膜反应 (3). 显微注射 (4). 血清、血浆 (5). 维持培养液的pH (6). 桑椹胚或囊胚 (7). 滋养层 (8). 不同,试管婴儿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有性生殖,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为无性繁殖【解析】【分析】1、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2、体外受精包括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和体外受精。3、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配种或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移植;移植后的检查。【详解】(1)为了获得多个卵母细胞,需对母体注射促性腺激素进行超数排卵。受精时卵母细胞为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
58、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对于质量比较差的精子需要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精子直接注入卵母细胞中。(2) 受精卵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培养时,需在培养液中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同时需提供5%的CO2气体以维持培养液的pH。(3)进行胚胎移植时,需要将早期胚胎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期;在早期胚胎移植之前需取滋养层细胞做PGS检测(遗传学筛查技术)。(4) 试管婴儿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有性生殖,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为无性繁殖,所以两者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同。【点睛】胚胎工程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因此,完成胚胎工程的试题,就必须识记并掌握哺乳动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