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B卷) 考试范围:必修五、选修;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文本选段,完成文后各题。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
2、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
3、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
4、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
5、”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1下列对作者认为用“推”比用“敲”好的理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推”字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须自掩自推,足见其乃孤零一人。B“敲”字显得拘礼,也显示了不甘寂寞,破坏了温暖的人情。C“推”可以无
6、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也似乎平添了搅扰。D“推”字所呈现的情境似乎比“敲”所呈现的情境更调和一些。2下列各项中,关于字的“联想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它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的种种关系的累积。B它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绚丽迷人,又变化莫测。C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个性的,因而难以运用。D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支离。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因为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所以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B文学语言的“推敲”标准,应在于哪一种境界是符合作者当时所要说的。C科学的文字意义精确,文学的文字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D文中的“点铁成
7、金”实指苏轼在原句中巧妙用上了“天上”“人间”两个词语。【答案】1B2B3A【解析】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中的要求,如“用推比用敲好的理由”“不正确”;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文字,最后进行比对。A项,文章第一段“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选项与之一致。C项,文章第一段“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选项与之一致。D项,文章第一段“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选项与之基本一致。只有B项,在转述的过程中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故错
8、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人物遇到大人物马丁苏特在我们所有人的身上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我们因为意外地遇见了某个重要人物而一下子手足无措。我们说话颠三倒四,找寻线索,结结巴巴或者迸不出一个字来。类似这样的事霍力格就遇上过。一场关于目标管理之复兴的报告结束之后,他在会议宾馆的衣帽柜前排队。他前面的那个头发灰白、身材魁梧的先生取了大衣,正在找一枚硬币给那个管衣帽的服务生。霍力格出于着急而不是为了抢先,就递给了他两瑞士法郎。这位先生吃惊地转回头是马海。马海!两次年度最佳经理人,这个国家最近几个真正热门的股份公司之一的董事长和总裁,经济界的巨头!而霍力格却像塞给小
9、厮一样给了他两个瑞士法郎,而他竟接受了!马海把它递给了管衣帽的服务生,将大衣和围巾搭在手臂上,道了声谢,走开了。霍力格让人把他的大衣取出来递给他,却发现自己已经把身上最后的零钱都牺牲掉了,只好给了一脸惊讶的服务生十块的票子,希望还能够赶上马海。他如了愿。马海站在前厅,正在扣大衣,像是在等着霍力格。总之,他向他伸出手并介绍自己叫“马海”,好像他不是每两天就出现在一份霍力格看到的报纸上一样。霍力格也介绍了他自己,然后他们就简单地聊了聊,泛泛地谈了谈目标管理,特别讲到了那场报告。霍力格并不是太专心,因为他一直在用一只眼睛注意着是否有认识他的人看见了他在和马海说话。真的,那是谁一摇一摆地走过去了?是弗
10、兰肯贝克的左右手路易特女士。如果他除了弗兰肯贝克以外,还希望让谁看见他与马海这么无拘无束地聊天,那这个人当属路易特女士。她会注意到这个场景的细枝末节:霍力格一边讲话一边扣大衣的那种随意的姿态,好像他天天都和经济界巨头聊天。马海对他微笑着,仿佛霍力格刚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笑话。弗兰肯贝克肯定会装着没看见。他才不会站在一旁看着他与马海谈天,让霍力格得意呢。弗兰肯贝克会扭转头去不看并且忽略所有的细节。但路易特女士不会这样。她会牢牢记住这些细节,然后逐一地讲给她的老板听。她朝他们这边看过来,愣了一下,然后微笑着点点头。就在他脑子里想着路易特女士的时候出了事马海说:“好,再见,霍力格先生,再次非常感谢。”
11、霍力格回答道:“这不算什么,马海女士。”“这不算什么,马海女士。”这可是肯定有一百公斤重,一百八十五公分高,六十三岁的国家经济界的巨头!马海女士!命运的安排,使得这个两次年度最佳经理人、这个国家最近几个真正热门的股份公司之一的董事长和总裁得知了一个叫斯蒂芬霍力格的人的存在甚至将他的姓记住了几分钟!他却管他叫马海女士!仅仅因为恰好在告别的当儿,路易特女士,他的最大的嫉妒者弗兰肯贝克的左右手,一扭一扭地从他们身边走过。“这不算什么,马海女士。”马海好像没听见,再次冲他友好地微笑了一下,然后向出口走去,他的穿制服的司机可能在那里等着他呢。霍力格像瘫痪了一样立在原地。这瘫软至少使他没有犯试图改口的错误
12、。“嗯,我当然是想说,先生。这不算什么,马海先生。不是女士。先生。”霍力格的头一个反应就像所有人在遇到大灾难之后的反应:他希望这事没有发生。也许他只是觉得自己说了“女士”。或者他只是在想象中遇见了马海。当霍力格又能走动了之后,他立刻冲向出口。在那里他刚好还可以看见一辆轿车的尾灯从禁止停车区消失,他知道,这不是想象。他替马海给了管衣帽的服务生小费,然后又称他为“马海女士”。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至几个月中,霍力格平静了下来。也许马海并不是装着没听见。霍力格没把“女士”说得很重。他说得很急促。这个词如此不经意地滑出他的嘴唇,这也完全可以是“先生”呵。在会议宾馆喧闹的大厅里一个Hr(先生)与一个Fr(女
13、士)根本就听不出差别。尤其不会被一个已经几乎到了退休年龄的、据他所知曾是炮兵军官的老者听出来。他们都有轻微的听觉障碍。而且就算他以为听见了“女士”,他也会因为这个想法的荒唐,即一个陌生人会在会议宾馆的衣帽柜前称他为“女士”,而将其归为自己的听觉错误。今天,两年之后,他又在同一个会议宾馆遇见了马海,这次是在男厕所。洗手的时候霍力格鼓起勇气说:“也许您还记得我,我是那个曾在衣帽间替您付了两个瑞士法郎的,斯蒂芬霍力格。”马海一边烘干手,一边打量着霍力格。“啊,当然,”他高兴地叫出声来,“霍力格小姐!”(有删改)4下列各项中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题目是“小人物遇到大人
14、物”,这里的小人物指的是霍力格,大人物是马海。霍力格第一次遇到马海就主动拿出两瑞士法郎替他付小费,以此来讨好他。B霍力格追上马海并和他攀谈,是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临别时一句“这不算什么,马海女士”又让他陷入不安之中。C马海是这个国家经济界的巨头,也是彬彬有礼的绅士,为了顾全霍力格的面子,才没有为称呼翻脸。D小说运用动作、语言、肖像和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霍力格这一典型的小人物形象。5霍力格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5分)6霍力格在口误之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种心理的看法。(6分)【答案】4B5卑微而又势利。霍力格两次看见马海都表现出对他的
15、尽力讨好。虚荣心强。霍力格非常希望别人注意到自己和这位大人物说话,并表现出“随意的姿态”,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价。善于自我安慰(逃避现实)。明明因为不专心叫错了,却反复安慰自己马海没有听到。6这是一种逃避现实、自我欺骗的心理。这种心理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它是无法改变现实的。霍力格由于不专心而说错了话,他担心这样做会影响自己在马海心中的形象,所以反复暗示自己马海没有听到,逃避现实。而事实证明霍力格这种心理只是自我安慰,是改变不了事实的。生活中,我们也会由于不敢承担后果故意美化事实、自欺欺人,这不仅不能改变现实,还可能让我们懈于改变。所以,我们要直面现实,积极行动。【解析】 点睛: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
16、的鉴赏。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霍力格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解题思路可分四步: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6试题分析:倒数第三、四段中关于霍力格的心理描写有“没把女士说得很重”“说得很急促”“这个词如此不经意地滑出他的嘴唇,这也完全可以是先生呵”根据这些心理描写可知这是一种自我欺骗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心理也是存在的,这种心理的实质就是不
17、敢面对现实,是一种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表现。因此考生答题时要答出“想要改变就要敢于面对现实”之类的内容。(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材料一: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5611万。其中,2016年海外人才归国率高达794%,共计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在中国强势发展的大背景下,巨大的“人才磁铁”效应正在全面显现。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现象级的人才回流态势,对于迅速崛起、走向复兴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好事。而且,随着人才国际化大势,不仅中国留学生纷纷选择回国发展,很多“洋人才”也倾向于来华“淘金”。数据显
18、示,当前中国内地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与日俱增,在职业发展机会方面已位列全球前茅。从业领域渐由科研向创业、公共服务等多元化扩展,人员结构从“高精尖”向多层次转变,这种全方位的“登陆”,正促使中国从过去的“智力出口国”转向“智力进口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海归潮涌是国家实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国家潜力的有机来源。我们不仅要张开双臂欢迎八方人才,更要把那些“千里马”用好,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人才资源这个第一资源成为赢得未来最坚强的战略支点。(摘编自邱亭“最大海归潮”会来得更猛烈,2017年11月10日北京日报)材料二:现在留学生回国后发展机遇多而广,其中一条越来越宽的道路就是自主创新创业。海
19、归创业早已有之,但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批归国学子创业呈现出新的态势。今年8月12日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国内创业的新生代海归中,半数左右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这5座城市,呈现“一线城市为主导,二线特色城市快速崛起”的特点。在创业行业分布上,海归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最集中的是信息产业,占比近五分之一,其次是服务和文体教育、工艺美术。与物质条件相比,新海归更注重精神追求与价值实现。“如今,发展成为点燃当代年轻人内心激情的火种。”北大创业训练营首席执行官王健表示,“欧美国家给年轻人留下的机会太少,加上语言文化隔阂,他们的才能与价值体现大多呈现等
20、量偏弱的关系。”各国留学生都可能面临这一窘境,但中国留学生最为幸运的就是他们身后遍布机遇的祖国厚土,一个蓬勃创新的环境能让青年的个人价值和理想抱负实现几何级的增值爆发。对当代归国学子而言,他们的激情还基于对祖国发展的坚定信心。他们在出国前就对中国势不可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因此,大量留学生的人生规划中,选择“暂时离开”的目的直指“凯旋”在海外提升自我,有一定积累后果断回国,投身创业大军。这也是青年海归创业者群体的一个新特点,即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机遇紧密结合,相互成就。除了客观条件的变化,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促使海归们思想解放。王健分析说:“当留学生看到国内80后、90后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
21、他们也会想,自己为什么不去试试呢?”对于留学生回国创业热潮的未来,陈庚和王健所见略同:目前,归国学子创新创业正值爆发期,此后,热潮将逐步稳定下来,确立起更成熟的发展模式,前景会更好。(摘编自陈沫、王庆环发展机遇点燃喷薄的创新力,2017年9月12日光明日报)材料三:“回国后,舞台更大,更有归属感。”走进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张欣的办公室时,她正埋头工作。张欣2012年7月从哈佛大学医学院回国,从事磁场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她和同事的最新研究发现,磁场可以改变肿瘤细胞中一种蛋白质的排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相关发现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许多海归博士共同感受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因为经济下滑
22、而大量缩减科研经费,给项目制的科研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但国内情况恰恰相反。”“现在的科学研究需要整合越来越多的资源、学科和人才,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叉研究,而中国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能从国家层面集中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人才,参与到同一个大型科目项目当中。”(摘编自徐靖科研报国,快马加鞭,2017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三则材料以描写式的导语开篇,勾勒一幅画面,从一小视角,生动形象写出张欣归国后的工作状态。B第三则材料是一篇通讯,以归国学子张欣为例,介绍了海归人才的归国后取得的成果和感受。C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
23、“海归热”彰显了国家实力的提升,并提出将“海归”人才用好至关重要。D第二则材料是一则新闻消息,介绍了新一批归国学子创业呈现出的新态势,体现了新闻消息的时效性。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2016年海外人才回国人数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在中国强势发展的大背景下,这股热潮还将持续一段时期,进而逐步稳定。B当前中国内地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与日俱增,中国已经从过去的“智力出口国”转向“智力进口国”。C现在留学生回国后发展机遇多而广,其中自主创新创业是最有前景的一条道路。D对于不看重物质条件,而注重精神追求与价值实现的新海归来说,最为幸运的就是他们身后有着遍布机
24、遇的祖国厚土。E“海归”是国家潜力的有机来源,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中国大型科研项目的开展。9请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出现“海归热潮”的原因。(5分)【答案】7D8AE9从国际形势来看,人才流动趋向国际化。中国经济实力提升,发展机会多。中国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能从国家层面集中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人才,参与到同一个大型科研项目当中。新海归注重精神追求与价值实现,他们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机遇紧密结合。【解析】77试题分析:D项,“第二则材料是一则新闻消息”不当,不是新闻消息,而是通讯。点睛:本题重点考查新闻文体知识,新闻消息与通讯的区别主要有:(1)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它应该比通
25、讯来得更快;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通讯发稿件较慢,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不求细节反映;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全面深入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3)从篇幅上看,消息一般篇幅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4)从表达方式上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也以叙述为主,可以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5)从语言上分析:消息写作主题采用第三人称叙
26、事,即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通讯则不然,出于详尽深入需要,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我”、“你”、“他”在描写、议论、叙述、抒情中各取所需。消息较少有议论、描写,极少有抒情,通讯常常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考生可依据这些区别来确定答案为D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孙鑨,字文中。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武库主事。世宗斋居二十年,谏者辄获罪。鑨请朝群臣,且力诋近幸方士,引赵高、林灵素为喻。中贵匿不以闻,鑨遂引疾归。起故官,进大理卿。都御史吴时来议律例,多纰戾,鑨力争之。帝悉从驳议。为吏部尚书。吏部自宋纁为政,权始归部。至
27、鑨,守益坚。故事,冢宰与阁臣遇不避道,至鑨益径直。张位等不能平,因欲夺其权。建议大僚缺,九卿各举一人,类奏以听上裁,用杜专擅。鑨言:“廷推,大臣得共衡可否,类奏启倖途,非制。”给事中史孟麟亦言之。诏卒如位议。自是吏部权又渐散之九卿矣。大计京朝官,力杜请谒。文选员外郎吕胤昌,鑨甥也,首斥之。考功郎中赵南星亦自斥其姻。一时公论所不予者貶黜殆尽。王锡爵方以首辅还朝,欲有所庇。比至而察疏已上,庇者在黜中,亦不能无憾。会言官论劾虞淳熙、杨于廷。鑨议留淳熙、于廷。给事中刘道隆言淳熙、于廷不当议留,乃下严旨责部臣专权结党。鑨言:“淳熙,臣乡人,安贫好学。于廷力任西事尚书石星极言其才今宁夏方平臣不敢以功为罪若
28、知其无罪以谏官一言而去之自欺欺君臣谊不忍为也。”帝以鑨不引罪,夺其俸,贬南星三官,淳熙等俱勒罢。鑨遂乞休,且白南星无罪。左都御史李世达以己同掌察,而南星独被谴,亦为南星、淳熙等讼。帝皆不听。鑨固请赐骸骨,仍不允。鑨遂杜门称疾。疏累上,帝犹溫旨慰留,赐羊豕、酒酱、米物,且敕侍郎蔡国珍暫署选事,以需鑨起。鑨坚卧三月,疏至十上,乃许乘传归。居三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清简。(选自明史,孙鑨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廷力任西事/尚书石星极言其才/今宁夏方平/臣不敢以功为罪/若知其无罪/以谏官言/而去之自欺/欺君臣谊不忍为也B于廷力任西事/尚书石星极言其才/今宁夏
29、方平/臣不敢以功为罪/若知其无罪/以谏官一言而去之/自欺欺君/臣谊不忍为也C于廷力任西事/尚书石星极言其才/7今宁夏方平/臣不敢以功为罪若/知其无罪7以谏官言而去之/自欺欺君/臣谊不忍为也D于廷力任西事/尚书石星极言其才/今宁夏方平/臣不敢以功为罪若/知其无罪/以谏官一言而去之自欺/欺君臣谊不忍为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卿,文中指古代中央政府的九个髙级官职,也就是官位很高的人,但不一定是九个人。B首辅,明朝的首辅是指首席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有宰相之权而无宰相之名。C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称为“赐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D
30、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具有褒义的称号,如武帝、清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鑨为国尽力,恪尽职守。他上奏请斋居二十年的世宗上朝接见群臣,被宦官隐瞒不上报;他指出吴时来的错漏,被皇帝采纳。B孙鑨坚持抓权,遭到反制。他担任吏部尚书,坚持抓权,张位想剥夺他的权力,向朝廷提出建议,他反驳张位,但朝廷最终同意了张位的意见。C孙鑨力保贤才,遭遇挫折。朝廷考核京官,力求杜绝请托,他驱逐了赵南星的姻亲,却因坚持留任包括自己老乡在内的人而遭受打击。D孙鑨看淡官场,不恋官位。他请求退休,并为赵南星辩解,皇帝都没听从,他就托病不出门,尽管皇帝极力挽留,他
31、还是坚持要辞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事,冢宰与阁臣遇不避道,至鑨益径直。(2)比至而察疏已上,庇者在黜中,亦不能无憾。【答案】10B11D12C13(1)旧例,冢宰和内阁大臣路上相遇不回避,到孙鑨更加直趋不回避。(2)等他到了朝廷考察的奏疏己经递上去了,想庇护的人在驱逐的名单中,也就不能没有怨恨。【解析】10试题分析:原文标点:于廷力任西本,尚书石星扱言其才。今宁夏方平,臣不敢以功为罪。若知其无罪,以谏官一言而去之,自欺欺君,臣谊不忍为也。注意“以为”固定结构不要断开,“自欺欺君”固定词语,不要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
32、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以为”固定结构不要断开,“自欺欺君”固定词语,不要断开。 参考译文:孙鑨,字文中,考中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任武库主事。世宗过着斋戒生活二十年,直言规劝的人总是遭罪。孙鑨请求皇帝上朝接见群臣,并且极力谴责亲近皇帝受宠的求仙炼丹的人。举赵高、林灵素作为比喻,宦官隐瞒着不让皇帝知道,孙鑨于是托病回家。起用担任原职,升任大理卿,都御史吴时来议沦法律,很多错漏,孙鑨尽力辩驳。皇
33、帝全部听从了他的辩驳意见。担任吏部尚书。吏部宋纁掌管政事,权力才回到部里。到孙鑨掌管得更加牢靠。旧例,冢宰和内阁大臣路上相過不回避,到孙鑨更加直趋不回避。张位等人不服气,于是想夺去孙鑨的权力,张位等人建议大官位空缺,由九卿各推举一人,分类上奏饪凭皇帝裁决。以此来杜绝专权。孙鑨说:“朝廷推举,大臣可以共同权衡是否妥当,分类上奏打开了侥幸获官位的大门不符合制度。”“给事中史孟麟也进言说这件事。皇帝下诏最终同意了张位的意见。从此吏部的权力又逐渐分散给了九卿了。大力考核京城朝廷的官员,尽力杜绝请托。文选员外郎吕胤昌,是孙鑨的外甥,首先被驱逐,考功郎中赵南星也自己驱逐了姻亲,一时间舆论不支持的人被驱逐光
34、了,王锡爵刚任首辅回到朝廷,想庇护一些人。等他到了朝廷考查的奏疏已经递上去了,想庇护的人在驱逐的名单中,也就不能没有怨恨。刚还言官议论弹劾虞淳熙、杨于廷。孙鑨建议留下虞淳熙、杨于廷。给事中刘道隆进言说虞淳熙、杨于廷不应当留任,朝廷于是下诏书,眼里指责部里的大臣专权结党。孙鑨说:“虞淳熙,是我同乡人,安于贫穷喜欢学习。杨于廷尽力负责溪边的事务,尚书石星激励称赞他的才能。现在宁夏刚刚平定,我不敢把功劳当作罪过。如果知道他们没有罪,凭着谏官的一句话而驱逐他们,自欺欺君,我主张合乎正道,不忍心这样做。”皇帝认为孙鑨不认罪,剥夺他的俸禄,降赵南星三级官,虞淳熙等人都被勒令罢职。孙鑨于是请求退休,并且边界
35、赵南星没有罪。左都御史李世达因自己与赵南星一起掌管考核,而赵南星一人被贬,也为赵南星、虞淳熙等人申辩是非。皇帝都没有听从。孙鑨坚决请求辞职回家,朝廷还是不答应。孙鑨于是托病不出门。奏疏多次递上,皇帝还是下旨好言慰问挽留,上次猪羊、酒酱、米物,并命令侍郎蔡国珍暂时代理选官的事务,以等待孙鑨新任职。孙鑨坚持不出门三个月,奏疏达到十次,才打印做官家的车回去。家居三年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清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路六侍御入朝杜甫童稚情亲四十年, 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 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桃花红似锦, 生憎柳絮白于棉。剑南春色还无赖
36、, 触忤愁人到酒边。【注】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两人重见,杜甫已51岁。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作“忿”。生憎:犹言偏憎、最憎。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首联既写出了与儿时朋友分别时间之久,又表明两人童年时代的友情之深。B颔联写久别重逢之欢,又写乍逢又别之愁,还猜想再相聚之地,慨叹人事难料。C诗的前四句由过去想到未来,再由未来回到眼前,如天外奇峰,化板滞为飞动。D诗人恼怒剑南春色无赖,是因为后会无期,离怀难遣,加重了诗人的离愁别感。E此诗写法独特,是先抒情后写景,与诗人杜甫登高的表现手法有相似之处。
37、15本诗颈联“不分桃花红似锦, 生憎柳絮白于棉”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答案】14BE15用乐景写哀情(用乐景反衬哀情),桃花盛开红似锦、柳絮纷飞白于棉的绚丽春景本应让人喜悦,而作者用“不分”“生憎”表示反感,强化了作者与路六侍御离别的悲哀之情。【解析】殊之处,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的分析。此题主要从“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的角度分析,即诗歌用“桃花盛开红似锦、柳絮纷飞白于棉的绚丽春景”衬托“离别的悲哀之情”。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此题从“以
38、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的角度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2小题,5分)16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从正面来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言说自己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_”。【答案】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一尊还酹江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题中易错的字“锲”。第II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39、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我国航天技术民用化已经不是新鲜事,现如今已经覆盖汽车、电子通信、医疗仪器等多个民用领域,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世界社会主义曾遭受重大挫折,西方一些人弹冠相庆,鼓噪马克思主义终结、社会主义终结、人类历史终结,以为资本主义将一统天下。面对被比喻为“工程师灾难”的泥灰岩,日本、意大利、土耳其等国的企业都曾折戟沉沙,而中国企业破解这道世界级难题之路也并不平坦。珠峰奇石寻访过程异常曲折,充满艰辛,但有惊无险,主要是有藏族同胞对汉族人民乏善可陈的热心帮助、鼎力支持和友好情谊。北京APEC峰会、杭州G20峰会盛大召开,众多国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40、公立医院改革、精准扶贫等政策落地,让我们的自豪感呼之欲出。“代驾碰瓷”实施者之所以能屡试不爽,顺利达到敲诈钱财的目的,是因为抓住了危险驾驶者宁愿接受敲诈也不愿意报警处理的软肋。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无以复加:没有什么可以再增加的了。达到极限程度。多用于贬意。用在此处褒贬误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语出汉书。含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折戟沉沙: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折戟,断戟沉没在泥沙里,成了废铁。形容失败十分惨重。乏善可陈:表示一件事物没有什么优点可以述说。含有不太满意的意思。用在此处褒贬误用。呼之欲出:指好像叫他一声,他就会出来似的。
41、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十分生动。用在此处对象错配或望文生义。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意即都能获得成功。18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能否解决腐败问题,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保持社会安定和经济平稳增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B因现金比较紧张,如果不能早点拿到贷款,程先生可能会放弃购车甚至延后提车时间。C梁实秋先生认识梁任公先生的时候,他正当四十多岁的年纪,年富力强,风神潇洒。D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新词新语产生的源泉,新词新语又是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答案】D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凡打算人住本酒店的客人,一律要凭护
42、照、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验明身份并登记后,方可下榻。B中考成绩出来了,家长们都很关系一中的录取分数线,今天我就斗胆预测以下,测得不准,还请大家海涵。C刘明明的家父是敬业的工程师,家母是严谨的中学教师,刘明明却瞒着他们偷偷去纹身,回家后自然挨了一顿胖揍。D选择骑行便选择了一种责任,当你踏上爱车的时候,请你千万斧正骑行中的不良习惯,是为自己,也是为了你的家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得体。A项,下榻:原指客人来家中住宿,敬词;现泛指住宿。不用于宾馆。B项,海涵:敬辞,大度包容(用于请人原谅时)。使用正确。C项,家父: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使用错误。D项,斧正:是请别人修改
43、文章的敬词,又叫指正。使用错误。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从文献记载来看,“史”字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在甲骨文中,_,还刻有“大史” “卸(御)史” “公史” “西史”等词语,它们代表着各不相同的某种身份,或某种职位。由于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极为不便,用字必定非常俭约,能少一个字就少一个字。所以,甲骨文中出现不同类型的“史”字,正说明了_。这种分工的事实正是人们在用甲骨文进行记录时不辞繁复的根本原因。这种分工的事实又可以使我们的历史学家确信:_。【答案】(1)甲骨文中不但有“史”字 (2)殷商时
44、代“史”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3)我国很早就有了职权各异的史官。【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前文“在甲骨文中”,第空注意后面的“这种分工”,第空注意前文“某种职位”。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保健品或许可以补充体力不足,抵抗疲劳,但也能破坏人体调节能力。有人天天补钙,突然不吃钙片就抽筋。这是因为身体产生了对外来钙质的依赖,钙调节失衡。可见,饮食保健品定会惯坏人的身体。另外,体弱不等于有病,保健品不能治病,为了治病而饮食保健品,只能使身体更弱。实际上,只要调节能力正常,即使体能、力量、
45、柔韧性以及耐力差一点,人也一定不会得病。饮食保健品不一定会惯坏人的身体。_。_。【答案】为了治病而饮食保健品,不一定会使身体更弱。 调节能力正常并不一定保证身体不得病。 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肥胖率、近视率不断攀升。事实上国家早就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人们也知道体质的重要性,不过,对高分的狂热追求,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滥用法规给学校带来的困扰等,导致学校体育活动难以很好地进行,而家庭本身也没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体育指导。
46、对于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好日子养出弱孩子”:功利主义下的初心迷失中学生运动会记录“沉睡”40年无人破、高中班里引体向上少有人达标、体育课长跑改短跑日前,新华社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体质下滑引发“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担忧,被广泛关注。中学生运动会记录“沉睡”40年无人破、高中班里引体向上少有人达标、体育课长跑改短跑日前,新华社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中小学生
47、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体质下滑引发“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担忧,被广泛关注。中小学生体质下降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肥胖率、近视率更是高得吓人。比数据更直观的是发生在校园的一起起“意外”事故,长跑猝死事件频频见诸报端,不少学生连几十分钟的开学典礼都站不下来,一些学校直接取消了长跑测试“好日子养出弱孩子”是不争的事实,运动会记录“沉睡”数十年毫不奇怪。问题是,中小学生体质下滑早已引发各界深深担忧,无论职能部门还是业内专家也没少开“药方”,但始终收效甚微,原因何在?政策措施已出台多年,大道理人人都懂
48、,谈起问题无不痛心疾首,但就是没有行动,这才是“好日子养出弱孩子”背后的真问题。早在2007年,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但十年后的今天,当时文件提出的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降低青少年近视率、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等要求,依旧没有落到实处,甚至在不少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多年前就迫在眉睫的问题依旧迫在眉睫。无论是部门、学校,还是家长及学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虽然学生体质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未来发展,虽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路人皆知,但还是分数来得实际。人们普遍相信,高分就意味着更好学校、更好的工作、
49、更好的平台、更好的未来。看透应试教育的本质,依旧发自内心地热爱分数,这就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事实。这种情况下,重视学生体质只是嘴上说说、摆摆样子而已,追求高分才是各方心照不宣的“硬道理”。别的不说,在减负多年以后的今天,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之重以及家长砸锅卖铁给孩子报补习班的热情,令人瞠目。遗忘初心,怎得始终?破除功利主义、回归教育初心,道阻且长、任重道远,怎一个“难”字了得!教育改革亟待提速,育人观念亟待改变,孩子成长等不起。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阅读的意义。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