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现代诗歌 学案2 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第2讲 现代诗歌阅读之主观题课时演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381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现代诗歌 学案2 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第2讲 现代诗歌阅读之主观题课时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现代诗歌 学案2 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第2讲 现代诗歌阅读之主观题课时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现代诗歌 学案2 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第2讲 现代诗歌阅读之主观题课时演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现代诗歌 学案2 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第2讲 现代诗歌阅读之主观题课时演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现代诗歌 学案2 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第2讲 现代诗歌阅读之主观题课时演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现代诗歌 学案2 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第2讲 现代诗歌阅读之主观题课时演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现代诗歌 学案2 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第2讲 现代诗歌阅读之主观题课时演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现代诗歌 学案2 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第2讲 现代诗歌阅读之主观题课时演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现代诗歌 学案2 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第2讲 现代诗歌阅读之主观题课时演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现代诗歌 学案2 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第2讲 现代诗歌阅读之主观题课时演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二现代诗歌阅读学案二第2讲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16分)壮士心臧克家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突然睁大眼睛,战鼓在催他,(深夜里木鱼一声又一声)跨出门来,星斗恰似当年,铁衣上响着塞北的朔风。前面分明是万马奔腾,他举起剑来嘶喊了一声,从此不见壮士归来,门前的江潮夜夜澎湃。【注】这首诗作于1934年1月11日,中国正处于日军践踏华北、窥视中原的危急关头。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写一位壮士寄居于江边的一个寺庵,从淹留中奋起,决然上马杀敌的故事,壮士就是爱国志士的缩影。B“枕着一卷兵书,

2、一支剑”,主要突出壮士的孤独;“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说尽岁月的蹉跎和英雄迟暮的感慨。C“星斗恰似当年”一句,涵盖了很大的时间跨度,包容了丰富的故事内容,可以想见壮士当年的英勇无畏与艰辛。D壮士从梦境中冲向战场,义无反顾,执着地为理想信念而战,充满了英雄豪气,也暗喻了诗人的渴盼之情。【答案】B【解析】“主要突出壮士的孤独”错误,“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表现壮士的身份。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既交代地点,又说明时间。“和”在这里是动词,简洁的一句诗渲染了一种寂寥的氛围。B“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梦能开花,诗人想象奇特瑰丽,匠心独具

3、,一点不落俗套,字里行间沸腾着诗情。C第三节,壮士举剑嘶喊,在万马奔腾中前进。这一句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可能是想象中的战斗,也可能是真实的战斗。D这首诗弥漫着一种沉郁的色调和凄凉的氛围,并在这种色调氛围中描述了一个悲伤哀婉的故事,收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答案】D【解析】“描述了一个悲伤哀婉的故事”错误,诗歌在这种色调氛围中描述了一个悲壮热烈的故事。3诗歌的第一节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出两组。(4分)【答案】热烈的梦境与凄凉的江庵。壮士叱咤风云的当年和孤身衰老的现实。4诗歌末句“门前的江潮夜夜澎湃”非常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案】用景物作结,寓情于景,意味深长,意蕴深远,给读者

4、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江潮澎湃,契合了壮士壮烈的胸怀,突出了人物形象。隐喻在壮士的感召下,众多抗日勇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江潮波澜壮阔,有力地烘托了抗战激情,升华了爱国主题。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16分)南高原于坚太阳在高山之巅摇着一片金子的树叶怒江滚开一卷深蓝的钢板白色的姑娘们在江上舞蹈如春天之鹤天空绷弯大弓把鹰一只只射进森林云在峡谷中散步林妖跑来跑去拾着草地上的红果阳光飞舞着一群群蓝吉列刀片刮亮一块块石头一株株树干发情的土地蜂拥向天空蜂拥向阳光和水长满金子的土地啊长满糖和盐巴的土地啊长满神话和公主的土地啊风一辈子都穿着绿色的筒裙绣满水果白鹭蝴蝶和金黄的蜜蜂月光下大地披着美丽的麂

5、皮南高原的爱情栖息在民歌中年轻的哲学来自大自然深处永恒之美在时间中涅槃南高原南高原在你的土地上诗人和画师都早已死去或者发疯南高原南高原多情的母兽人类诞生之地生命之弦日夜奏鸣南高原南高原那一天我在你的红土中睡去醒来时我已长出绿叶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怒江滚开一卷深蓝的钢板”,展现了高原奔泻、摇曳、鼓荡、辐射着蓬勃的生机。B诗人很注重颜色的运用,如“金子的树叶”“深蓝的钢板”“白色的姑娘们”“草地上的红果”等,描绘了红土高原所特有的斑斓、绚丽的色彩。C“天空绷弯大弓/把鹰一只只射进森林”,这句诗体现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展现了大自然残酷的一面。D“在你的土地上/

6、诗人和画师都早已死去/或者发疯”,这句诗意在强调这色彩斑斓的南高原,曾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画师”为之献身。【答案】C【解析】“体现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展现了大自然残酷的一面”错,这句诗主要展现了雄鹰迅猛矫健的身姿,凸显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活力。2下列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怀着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民族的深深眷恋和挚爱之情,把笔触伸向红土高原,绘出了一幅旷达豪放、坚韧厚重的风景图。B“风一辈子都穿着绿色的筒裙/绣满水果白鹭蝴蝶和金黄的蜜蜂/月光下大地披着美丽的麂皮”,诗人把只有人才有的形体动作赋予了自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发情的土地蜂拥向天空/蜂拥向阳

7、光和水”,这些自然意象充满了人的欲望、力量和人性,揭示了红土高原蕴藏着的强盛的生命力。D本诗先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万物写起,然后热情讴歌哺育万物生灵的高原大地,结句用比喻的手法含蓄地揭示了人与高原之间生死相依、彼此相融的关系。【答案】D【解析】“用比喻的手法”错,结句“醒来时我已长出绿叶”运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3谈谈本诗的语言特色。(4分)【答案】口语式语言。如“南高原南高原/在你的土地上/诗人和画师都早已死去/或者发疯”,诗人用平实的、口语化的语言,体现了人们为色彩斑斓的南高原景色而倾倒的状态。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充满张力。例如“风一辈子都穿着绿色的筒裙/绣满水果白鹭蝴蝶和金黄的蜜蜂/

8、月光下大地披着美丽的麂皮”,体现了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关系。意象密集,色彩斑斓。例如“金子的树叶”“深蓝的钢板”“白色的姑娘们”“草地上的红果”等借助色彩,绘出了一幅旷达豪放、坚韧厚重的风景图。4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和主旨。(6分)【答案】诗人描绘了南高原色彩斑斓的风景图:波涛滚滚的怒江;天空绷弯大弓,把一只只鹰射进森林;云在峡谷中散步;林妖跑来跑去拾着红果;阳光刮亮一块块石头,一株株树干;风穿着筒裙,裙上绣满水果白鹭蝴蝶和金黄的蜜蜂;大地披着麂皮。这首诗没有停留在对山川风貌的表层的描绘,而是力求表现它们内在的变化和动态;也没有停留于表层的时空变化的展现,而是着力凸显山川风貌在生长中的行动轨迹,从而

9、表达了对万物生灵在红土高原的时空里繁衍生长的赞扬。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16分)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故国哟,啊啊,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1下列关于第一节的四行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10、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递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D这四行诗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答案】D【解析】只有第四行是白描手法。2下列对第三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既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

11、,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爱护的心态。B“沾着些故国的泥土”的槐树叶,使诗人感情激荡,禁不住用了“故国哟”的呼告语,感情充沛,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C尾句和首句呼应,以视觉方式再一次写槐树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完成了全诗中心意象的整体构造,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D这一节,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既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答案】C【解析】诗的首句写的是视觉意象,而结尾“淡淡的槐花香”则是清香逸远的,是嗅觉意象。视觉和嗅觉交错,加强了诗的感染力。3如何理解第二节前两行“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的含意?(4分)

12、【答案】这两句诗不是特指江南或江北,某个城市或某个园子,而是泛指大江南北、城市乡村。这从心理表现的角度来看,是实写,而从表情达意的角度来看,则是虚写。虚实相生,大大拓展了思乡的幅度大陆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寸土地,都是值得怀念的。4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6分)【答案】因为这片槐树叶来自“故国”,沾着故国的“泥土”,所以它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又因为离开了哺育它的“泥土”,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所以它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16分)错误郑愁予

13、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节以“莲花的开落”比喻“打江南走过”的“我”的容颜憔悴,突出“我”倍受相思煎熬。B“东风不来”“跫音不响”既点出环境的冷清幽静,又暗示等待的人没有归来。C“柳絮不飞”“春帷不揭”的状态,和“寂寞的城”“窗扉紧掩”的比喻,刻画了闺中女子寂寞、闭锁的心境。D第三节表明“我”并不是女子等待的“归人”,“我”只是骑着马路过这个江南小城的“过客”。【答

14、案】A【解析】“莲花的开落”应比喻“闺中女子”的容颜憔悴。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莲花”“柳絮”“青石”“春帷”“窗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在诗中营造了浓厚的江南气息,使诗歌具有古典美。B“美丽的错误”是本诗的诗眼,说是个“错误”,是因为“我”并不是闺中女子所等待的那个人;说是“美丽的”,则强调女子容颜漂亮,让人惊艳。C诗歌首尾呼应,第二节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为界,前面两句和后面两句在内容上和句式上基本相同,使全诗结构齐整而巧妙。D诗歌运用了“我”与女子两种视角,“我”和“你”两个叙述人称,并使他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中自始至终未点明“我

15、”与女子的关系,反而留下丰富的遐想空间。【答案】B【解析】说“错误”是“美丽的”,是因为这瞬间的误会传达出一种带悲的美。3如何理解“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中的“错误”一词的含义?(4分)【答案】“错误”二字,实际上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以至歉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主人公的“打江南走过”究竟是真实的行动还是一种幻想?诗人并不作答,而是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的余地。4这首诗被广为传诵,它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6分)【答案】鲜明的韵律感,比喻手法的运用,具有古典美的意象,以及含蓄动人的故事情境,是本诗最主要的艺术特色。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16分)故园别(节选)流沙河别了太

16、阳照不到的园庭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我熟悉园墙上的每一条裂缝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我熟悉庭上的每一个凹坑就像熟悉自己的面影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在这里悄悄地结了婚在这里歌在这里哭在这里第一回当了父亲在这里做过愚蠢的书生梦在这里偷看着天上的风云现在我要回城去了眼泪滴着恋栈之情别了我的小母鸡感谢你天天为我下蛋别了我的老公鹅感谢你夜夜为我守门纸窗不须糊了让它去破柴灶不须烧了让它去冷菜园不须种了让它明年野草青青让蝼蛄来弹琴让蟋蟀来吹笙奏一支思乡曲飞入我的梦境【注】故园指金堂县城厢镇(今属成都市青白江区)槐树街5号的余家老宅。诗人流沙河4岁到16岁(19351947),36岁到48岁(1967

17、1979)曾生活在那里。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别了太阳照不到的园庭”,既照应了诗歌的题目,点出告别的对象,又交代了故园的特点。B“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由“消磨”一词可以看出“我”认为在这园庭生活是虚度时光。C“在这里歌在这里哭”,园庭生活有喜悦也有悲伤,园庭是“我”这十二年人生经历的见证者。D“纸窗不须糊了让它明年野草青青”三句,写出了“我”要回城因时间仓促而决绝,无暇顾及纸窗、柴灶、菜园。【答案】D【解析】“写出了我要回城因时间仓促而决绝”理解错误,诗歌并没有说时间仓促,也表达了对故园的留恋,并非“决绝”。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18、是(3分)()A诗歌第三到六行,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园庭的每个地方都十分熟悉。B“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活动来写园庭生活。C“让蝼蛄来弹琴/让蟋蟀来吹笙”,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蝼蛄、蟋蟀在“我”离开后的喜悦。D“奏一支思乡曲飞入我的梦境”,思乡曲入梦,写出了故园牵绊着“我”,感情真挚动人。【答案】C【解析】“写出了蝼蛄、蟋蟀在我离开后的喜悦”错误,“让蝼蛄来弹琴/让蟋蟀来吹笙”中“让”字是“我”的主动行为,与“奏一支思乡曲”连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眷恋。3“眼泪滴着恋栈之情”中的“恋栈之情”如何理解?(4分)【答案】“恋栈”指马舍不得离开马棚,

19、“恋栈之情”指诗人恋念故园。诗人在故园生活了十二年,故园有着诗人的回忆,“眼泪滴着恋栈之情”写满了诗人的不舍与眷恋。4诗歌选择小母鸡、老公鹅作为告别的对象,有何用意?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答案】小母鸡、老公鹅是故园中的家禽,小母鸡“天天为我下蛋”,老公鹅“夜夜为我守门”,它们与“我”朝夕相伴。聚焦“我”与小母鸡、老公鹅的关系,体现了人与故园动物的和谐相处。感谢小母鸡、老公鹅,抒情对象具体化,有利于诗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感恩与不舍。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16分)写给当炮兵的儿子丁芒信里先不寄家乡一撮土,也不寄亲友故旧的叮咛,不寄屋前杏花三两瓣,不寄水井旁的笑语殷殷

20、。既然跨出了家乡的门槛,既然帽子缀上了红星,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我只寄你一缕硝烟,和电一样的刀光,霞一样的血影,寄给你,我的战友的雄姿,寄给你,战壕里泥土的温馨。也寄给你春天的溪流,饮饱冰雪的柳芽已经发青,寄给你雷霆似的脚步,寄给你汗气熏蒸的白云。让你去把握革命未来的节奏,让你去呼吸时代飞迸的火星,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让千山万水都来向你叮咛。你再去寻觅家乡的云树,像从百花园中采一朵芳馨,你才会有深沉壮阔的爱,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选自解放军文艺,有删改)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节中的四个“不寄”,意味着儿子参军后曾写信表

21、达对家的思念,诗人让他放下这种思绪。B“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诗人委婉告诫儿子要沉下心来保卫祖国边疆。C第三节和第四节都写到要“寄”什么,但内涵有所不同,第三节侧重激励儿子要有军人的血性。D“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中的“炮弹”体现了儿子的军种,暗示儿子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炮兵。【答案】D【解析】“暗示儿子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炮兵”理解有误,本句在于鼓励儿子作为一名炮兵,要有对国家的热爱,对和平的追求。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始说“不寄”,接下来又说“寄”,在“寄”与“不寄”的鲜明对比中,表达了深沉的情怀。B与“寄”和“不寄”

22、搭配的多为抽象的名词或形容词,这就增强了让读者求索回味诗意的情味。C诗人开始说不给儿子寄家乡的什么,最后却让儿子“寻觅家乡的云树”,形成矛盾纠结的呼应。D诗歌每四句构成一节,不少地方又反复某个词以连带一组句子,强化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答案】C【解析】“形成矛盾纠结的呼应”分析有误,最后是情感的升华,不存在“矛盾纠结”。3如何理解“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4分)【答案】让儿子心中时刻装着祖国,热爱自己的国家。鼓励儿子作为战士应尽职尽责,保卫祖国辽阔的边疆。(意思对即可)4诗歌采用家书的形式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答案】形式方面:使诗歌的构思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人称方面:便于运用第二人称,与儿子“见字如面”地贴心交流。情感方面:便于以长者身份表达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