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54 ,大小:3.44MB ,
资源ID:813528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352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课件:模块1 第5单元 第18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课件:模块1 第5单元 第18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ppt

1、模块一 政治文明历程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8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栏目导航1234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史料探究 历史解释课堂训练 双基提能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知识体系|素养热词 不断加强的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动荡并存的世界局势;“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学法指导|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理解一个“根源”: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2)了解两大“影响”:挑战美苏霸权地位、冲击两极格局。(3)认识四种“力量”:欧洲、日本、不结盟运动、中国。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认识一种“局面”:和平与动荡并存。(2)理解一种“趋势”:多极化趋势加强。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 1一、世界多极化趋

2、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国家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的道路。(2)进程1951 年,西欧六国签订 1 _,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1967 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 2 _。(3)作用西欧加强经济合作,实力大增。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巴黎条约欧洲共同体2战后日本的崛起(1)原因进行 3 _,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4 _使美国在日本进行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政府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3、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2)表现:到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影响: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 5 _的目标。民主改革朝鲜战争政治大国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2)标志: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3)政策初期奉行非集团、6 _的政策。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把 7 _作为重要任务,以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影响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

4、了帝国主义 8 _的崩溃。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 9 _。4中国的振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体系两极格局|误区警示|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欧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才能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辨析比较|欧共体与欧洲经济共同体不是一个概念。“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 1967 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把“欧共体”混同于 1958 年成立

5、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素养感悟|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根源在于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来看,社会历史发展动力是一个“合力”。从欧洲共同体的建立的因素来看,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在因素,也包括美苏“冷战”、西欧国际地位衰落等外在因素。|误区警示|不结盟不合作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但是不结盟不是不合作,也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实质:10 _发

6、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1989 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 年,民主德国并入 11_。社会制度联邦德国(2)苏联解体原因:12 _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苏联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过程:1990 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1991 年底,13_成立。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戈尔巴乔夫独立国家联合体2“冷战”后的形势(1)特点:缓和与紧张、14 _并存。(2)表现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1 年,发生“911”事件,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和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遭恐怖分子袭击。和

7、平与动荡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表现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 15 _。欧洲:1993 年,16 _成立,国际地位提高。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 17 _席位。俄罗斯联邦:取代了 18 _在联合国的席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结果:世界格局呈现出“19 _”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单极世界欧洲联盟常任理事国苏联一超多强|拓展提升|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1)国际格局的改变:从两极格局变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加速发展。(2)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范围内的计划经

8、济体系与市场经济体系的对立随着美苏两极对立消失而消失,原先以意识形态不同而划分的不同国家经济交往与联系的体制障碍得以消除,世界逐步趋向单一的市场经济。(3)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主导的单极世界。(4)各种矛盾凸显:由于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原先各种掩盖着的矛盾,如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凸显。|误区警示|有关多极化的几个误区(1)世界格局由两极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3)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仅仅说明的

9、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史料探究 历史解释 2主题一|走向联合的欧洲(一)唯物史观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史料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摘编自世界史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使欧

10、洲走向联合的因素。提示 欧洲统一的历史渊源;法国与德国的和解;战后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美苏争霸的威胁。|历史解释|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1)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3)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4)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二)史料实证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史料 1951 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8 年,上述国家建立欧

11、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5 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2 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 12 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 年欧盟成立;1999 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4 年,欧盟成员国达到 25 个。摘编自欧洲一体化:神话与现实探究 根据史料,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中有何显著特点。提示 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领域;成员国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水平较高。|历史解释|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个领域扩展。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

12、扩大。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2)影响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促进了欧洲的和平发展。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有利于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阔的市场。对应训练 1(2019 届河南洛阳三模)1958 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提出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洲”,通过“缓和、谅解、合作”逐渐实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最终走出“雅尔塔”。这一外交方针的提出()A表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B说

13、明法国主导着欧洲联合C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D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实现解析:选 C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霸主地位没有动摇,故 A 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在欧洲联合过程中,法国主导着欧洲联合的说法过于绝对,故 B 项错误;材料“欧洲人的欧洲”“走出雅尔塔”表明法国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独立自主,这有利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 C 项正确;20 世纪 50 年代,欧洲一体化刚刚开始,故D 项错误。主题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一)史料实证二战后美日关系的演变史料 解读 从漫画一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既“勾肩搭背”,又背后用枪,这说明其关系是既有合作又有矛盾斗争。漫画二

14、表明了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逐步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历史解释|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表现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

15、界政治舞台上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二)史料实证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史料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将对世界秩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提示 有利于各国间的对话与交流;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历史解释|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1)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2)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16、治,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对应训练 2(2019 届广东百校联考)有学者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进一步利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联合图强成为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表明多极化的发展()A是世界多样性的必然要求B推动了和平力量的增长C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D避免了世界大战的

17、发生解析:选 B 材料中并未体现世界的多样性,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可推断,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打击了霸权主义,也推动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故 B 项正确;题干材料更倾向于多极化的影响,而不是多极化局面出现的原因,故 C 项错误;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并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故 D 项错误。课堂训练 双基提能3|A 组|1(2018 年全国卷,35)下图反映了 19451975 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解析:选 A 根据图中联合国成

18、员国数量的洲际分布变化可知,从 1945 年到 1975年,亚洲和非洲成员国明显增多,而亚非国家多为第三世界国家,说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故 A 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 1945 年到 1975 年欧洲成员国增加,但不能反映欧共体成员增加,并且这也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国变化情况,与世界贸易和经济区域化趋势无关,故 C、D 两项错误。2(2015 年全国卷,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解析:选 C 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根本利益也不

19、相同,故 A 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故 B 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由于实力均衡,确立了两分天下的两极格局,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美苏两国实力此消彼长,最终苏联因政治和经济问题积重难返而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故 C 项正确;美苏双方的敌对意识没有淡化,故 D 项错误。|B 组|1(2019 届江西九校联考)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英国拒绝参加该组织的谈判。其原因主要是()A国内经济还处在恢复之中B遭到六个成员国的强烈抵制C法德两国尖锐矛盾的影响D拥有丰富的资源

20、和海外市场的优势解析:选 D 英国在二战中没有直接被法西斯侵略,在西欧国家中经济损失相对较轻,故 A 项错误;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时曾邀请英国参加进来,但却被英国拒绝了,故 B 项错误;二战后法德和解,法国和德国的矛盾不是英国拒绝的主要原因,故 C项错误;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时,英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海外市场的优势,不需要煤钢合营,故 D 项正确。2(2019 届福建宁德二模)从 1959 年起,法国采取一系列步骤逐步脱离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先是将海军撤出北约组织,并拒绝美国在其领土储存核武器。1966 年,法国最终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这表明()A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挫折B法国奉行相对独立的

21、对外政策C西欧与美国关系初现裂痕D法国谋求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解析:选 B 欧洲一体化是欧洲的联合,而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控制西欧的军事组织,故 A 项错误;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原因在于维护国家独立自主和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摆脱美国的控制,故 B 项正确;法国的态度不能代表西欧,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而不是谋求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故 D项错误。3(2019 届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下图是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拟定的参与该组织的国家需要符合的部分标准。这反映出不结盟运动()A协调了内部的矛盾和纠纷B成员国存在着严重的经济困难C力图避免大国集团的干扰D接受了

22、中国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解析:选 C 图片内容反映的是参与不结盟运动的“标准”,不能协调内部的矛盾和纠纷,故 A 项错误;图片内容没有反映成员国的经济困难问题,故 B 项错误;通过图片中“奉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独立外交政策或者倾向于这一政策”“未加入为大国冲突服务的多方军事同盟”,可以判断出该组织力图避免大国集团的干扰,故 C 项正确;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是中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来的,故 D 项错误。4(2020 届河南安阳毕业班第一次调研)美国二战后的战略,是以中国为重要的盟友,共同防止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到了 1948 年底,转为扶植日本对付革命以后的中国。这一转变(

23、)A促进了多极世界到来B增强了美国亚太影响C体现出殖民主义本性D带有鲜明的“冷战”色彩解析:选 D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美国政策转变的原因,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冷战”的对抗,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美国“转为扶植日本对付革命以后的中国”可知,国民政府败退台湾,使美国开始寻求与日本的合作以应对苏联的威胁,故 D 项正确。5(2019 届河南天一大联考)“冷战”结束后,一些实力较强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极力争取“极”的地位,出现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这一“态势”反映出()A新国际格局尚未定型B国际力量出现了平衡C美国力量遭到了削弱D世界多极化基本形成解析:选 A“冷战”结束后,当今世界处于多个较强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争“极”的状态,说明新的国际格局尚未定型,故 A 项正确;一些实力较强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极力争取“极”的地位的原因在于国际力量的不平衡,故 B 项错误;美国是“冷战”结束后唯一的超级大国,故 C 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中,而不是基本形成,故D 项错误。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4谢 谢 观 看 THANKS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