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一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关系第15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栏目导航1234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史料探究 历史解释课堂训练 双基提能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宏观把握历史时空时序|时空坐标|微观了解历史阶段线索|主旨概览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知识主线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个国家,
2、两种制度”的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中国争取发展与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主旨概览主旨归纳(1)新中国政治建设经历了确立、曲折发展和完善的历程,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2)香港、澳门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新中国的外交历程充分展示了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知识体
3、系|素养热词 社会主义阵营的新生政权;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三大制度;“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实践。|学法指导|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掌握两个“文件”: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了解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认识一个“理念”:依法治国。(2)掌握两大“表现”: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祖国统一大业(1)掌握一个“理论”:“一国两制”。(2)认识三个“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 1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条件(1)军事:国民
4、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解放战争在全国基本取得胜利。(2)理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3)筹备: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立了首都、国旗、代国歌,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标志: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3意义(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2)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形成:中国人民
5、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 1 _的性质。作用:代行 2 _的职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做了准备。职能转变:1954 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主要职能转变为 3 _和民主监督。(2)新阶段:1956 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临时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标志: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成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与 4 _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意义:5 _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
6、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确立:“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6 _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1954年宪法|思维点拨|共同纲领与 1954 年宪法(1)共同纲领是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它确定新中国的首都、国名、国旗和代国歌,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因政协不是由普选产生的正式代议制机构,它通过的共同纲领只起到临时宪法作用,不是正式宪法。(2)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是 1954 年第一
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它延续了共同纲领的多数内容,在体现人民民主原则的同时,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误区警示|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政协属于政党制度的范围,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其决议无法律效力。三、“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法律制度:公民的 7 _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2社会秩序:从中央到地方掀起夺权风暴。3民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8_制度也不能实行。基本权利多党合
8、作和政治协商四、新时期民主与法制的建设1法制建设措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9 _”的法制建设方针对包括刘少奇在内的各种冤假错案平反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就形成了以 10 _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违法必究宪法2.民主制度(1)重新召开各级 11 _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1982 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1984 年,政府颁布
9、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 12_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 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3 _。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归纳总结|近代以来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法律文献(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 19491954 年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3)195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1982 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素养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
10、,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和人民民主思想的实践,能够代表多数人的利益,是由我们政权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有利于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五、“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理论(1)酝酿: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提出: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14 _”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3)内涵一个国家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11、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2.实践概况15 _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祖国意义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1997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从内战状态到和平状态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新局面从长期隔绝到互相交往1987
12、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从民间交往到半民半官交往1992 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称为“16 _”两岸“三通”2008 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九二共识|辨析比较|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知识延伸|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依据(1)公元 230 年,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水军到达台湾。(2)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3)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列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4)1661 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 年,台湾回到祖国
13、的怀抱;1683 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 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5)1885 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史料探究 历史解释 2主题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一)史料实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史料 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是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摘编自张荆红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探究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提示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
14、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历史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色(1)本质: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2)特色根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15、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民主化、法制化为保障,依法治国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二)史料实证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史料“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979 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视立法。第五、六和七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 138 部法律,对 10 部法律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1997 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16、目标制定了 104 部法律,对 57 部法律进行了修改。摘编自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新时期我国修订法律的特点。提示 吸取历史教训,注重与时俱进,改旧与立新结合,兼顾各类法律。|历史解释|新时期我国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原因(1)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大的曲折。(2)旧中国留下的封建专制影响深远,民主法制意识淡薄。(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4)要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就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之间的关系。对应训练 1(20
17、19 届湖南株洲一模)学者俞可平曾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这一“增量”包括()A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B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解析:选 D“一国两制”主要针对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属于国家统一的方针政策,与题干无关,故 A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经济改革的相关措施,不是政治制度,故 B 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民主存量”范畴,故 C 项错误;在新时期,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
18、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属于“民主增量”的范畴,故 D 项正确。主题二|祖国统一大业(一)史料实证“一国两制”的构想史料一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史料二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反分裂国家法探究 根据史料一、二,说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提示 立场:以和平方式实现
19、统一,台湾问题为中国内政问题,绝不容许外国插手;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历史解释|“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时代性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形成创新性允许与自己不同的、对立的社会制度存在科学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成功解决了港、澳问题示范性为世界上和平处理遗留问题、争端提供了借鉴原则性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策略性照顾实际,符合港、澳、台地区及大陆人民的利益包容性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国家之内开放性两种制度取长补短,和谐共存(二)家国情怀祖国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史料解读 无论是“国”中右下方的一点,还是“China”的
20、“i”上的一点,两则漫画都把台湾看作是中国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领土,少了台湾,中国领土就不完整了,所以漫画充分表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历史解释|台湾问题解决的历史必然性(1)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2)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3)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通,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高层人士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不断增多。(4)
21、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5)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对应训练 2(2019 届广东清远期末)2018 年 10 月 2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仪式。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桥隧工程,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完工并通车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国的桥梁建设领先于世界B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交往C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D“一国两制”实践推动更大成功解析:选 D 材料没有说明此大桥的技术含量,故 A 项错误;“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桥隧工程”客观上“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内地
22、的交往”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但不是“根本上”的反映,故 B、C 两项错误;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完工并通车是“一国两制”实践的结果,故 D 项正确。课堂训练 双基提能3|A 组|(2018 年全国卷,30)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解析:选 C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成人
23、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降到次要位置,因此在政治上需要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在此背景下,中共八大提出健全法律制度建设,故 C 项正确;A 项“开始”表述错误,在此之前已经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开始了制度化建设,排除;B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的方针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推进的,排除 D 项。|B 组|1(2020 届河南新乡调研)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指出:1949 年 9 月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必须“尽可能广泛地包括全国各阶级、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乃至各种职业、各种信仰的广大人民的代表”。这反映出新政权()A实
24、行多党执政方式B是无产阶级的政权C实行包容性的民主D得到全国人民拥护解析:选 C 材料“尽可能广泛地包括全国各阶级、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乃至各种职业、各种信仰的广大人民的代表”体现了多党团结合作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具有广泛的民主,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多党团结协作建国,而非多党执政,故 A 项错误;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全国人民的拥护,故 D 项错误。2(2019 届辽宁凌源一模)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当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旋转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
25、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A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C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解析:选 C 由材料可知,毛泽东论述的是新中国的民主制度,“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是在解决民族问题而非民主问题,故 A 项错误;“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与材料中毛泽东对民主制度的论述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核子,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电子,所以毛泽东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故 C 项正确;“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 D 项错误
26、。3(2019 届山东潍坊二模)下表是 1954 年宪法和 1982 年宪法目录比较表。1954 年宪法目录1982 年宪法目录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国家机构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 年宪法新在()A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B确立了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C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D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解析:选 D 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 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置于“国家机构”之前,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故 D 项正确;
27、材料无法体现出1982 年宪法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和依法治国,故排除 A、B 两项;材料主旨是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利,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无关,故排除 C 项。4(2019 届山东烟台期中)1996 年 1 月 26 日,由 150 名委员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在北京成立。1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成并在深圳首次正式亮相。这标志着()A香港问题开始得到解决B“一国两制”在香港全面落实C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香港回归已进入实施阶段解析:选 D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材料中“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在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成并在
28、深圳首次正式亮相”反映了香港回归进入实施阶段的准备工作,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1984 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使香港问题开始得到解决,A 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在香港全面落实,B 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5(2019 届湖南永州一模)2017 年台湾民众调查显示,45.9%的台湾民众支持国民党在“中华民国”的宪法基础上,为了两岸和平发展与人民生计,继续与中国大陆交流协商,34%则不支持。材料说明()A民众支持是两岸统一最终途径B“九二共识”得到了广泛认可C两岸和平与发展符合主流民意D“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解析:选 C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未涉及两岸统一的内容,故 A项错误;“九二共识”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材料未涉及,故 B 项错误;材料“45.9%的台湾民众支持继续与中国大陆交流协商,34%则不支持”说明两岸和平与发展符合主流民意,故 C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两岸关系的交流与合作,而不是强调“一国两制”的重要性,故 D 项错误。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4谢 谢 观 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