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六一居士传精 研 课 文 锻 炼 思 维 整体感知欧阳修入仕40年中,党争激烈,曾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到了暮年,还经历了“濮议之争”的惊涛骇浪:宋仁宗逝世,无子嗣,侄子英宗继位;对于英宗该如何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亲濮安懿王赵允让,就成了一个问题。宰相韩琦、副宰相欧阳修都认为应该称父亲,而司马光等大臣却认为应该按儒家的宗法制度称伯父。御史弹劾欧阳修“首开邪议”,欧阳修著濮议来反驳。这场宫廷风波使欧阳修“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退休;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整体感知六一居士传更名原因: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六一之乐:五问五答 感慨无限退隐理由:三宜归去 闲适
2、安逸文段研读 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古义:_今义:职工因年老或因公致残等而离开工作岗位,按期领取生活费用答案:辞退官职,隐退闲居文段研读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自号醉翁_答案:名词活用为动词,起号3【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且既老而衰且病 _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_文段研读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_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_ 若属皆且为所虏 _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_答案:且:连词,表并列,又 连词,表递进,而且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 连词,表让步,尚且 副词,将要 副词
3、,暂且、姑且文段研读4【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六一居士初谪滁山句式:_译文:_答案:被动句;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文段研读二、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是为五一尔“_”通“_”,_(2)累于此者既佚矣“_”通“_”,_答案:(1)“尔”通“耳”,罢了(2)“佚”通“逸”,安逸文段研读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古义:_今义:指人的脚交互向前移动(2)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古义:_今义:符合心意,觉得满意答案:(1)跑(2)获得乐趣文段研读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4、。(1)老于此五物之间_(2)疾雷破柱而不惊_(3)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_(4)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_文段研读(5)累于彼者已劳矣_答案:(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终老(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3)使动用法,使劳累(4)使动用法,使劳累(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被拖累0文段研读文段研读4【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置而常置酒一壶 _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_沛公置车骑,脱身独骑 _置之度外 _(2)之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_文段研读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_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_ 一日天子恻然哀之 _答案:(1)置:动词,摆设 动词,放到一边 动词,放弃 动词,搁、安放(2)之:结构助词,取
5、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代词,我文段研读5【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六一,何谓也句式:_译文:_(2)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句式:_译文:_文段研读(3)老于此五物之间句式:_译文:_(4)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句式:_译文:_(5)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句式:_译文:_文段研读(6)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句式:_译文:_(7)阅大战于涿鹿之原句式:_译文:_(8)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句式:_译文:_文段研读(9)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句式:_译文:_(10)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句式:_译文:_(11)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句式:_译文:_文段研读(12)累
6、于彼者已劳矣句式:_译文:_(13)吾其何择哉句式:_译文:_答案:(1)宾语前置句;六一,讲的是什么呢(2)定语后置句;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一千卷金石遗文(3)状语后置句;在这五种物品中间终老文段研读(4)判断句、状语后置句;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在太阳下奔跑的人(5)状语后置句;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情时(6)状语后置句;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7)状语后置句;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8)状语后置句;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文段研读(9)状语后置句;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10)状语后置句;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11
7、)定语后置句;使我劳累的世事太多了(12)被动句;被官场拖累已经很劳苦了(13)宾语前置句;我(对于它们)将选择哪方面呢文段研读 筛选概括6下列各组句子中,最能表明作者渴望隐退的原因的一项是(D)予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 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A BCD文段研读7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一句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B作者认为自己“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的原因是官场事务
8、和忧患思虑。C作者已向朝廷请求辞官还乡,天子“恻然哀之,赐之骸骨”,已准许了他的要求。D本文采用了汉赋常用的主客问答形式,笔调悠闲诙谐,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文段研读解析:由课文“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可知,朝廷还未答应作者的请求。C项表达与原文内容不符。8下列对课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醉翁”“六一居士”都是欧阳修的号,前者用于他任滁州知州时,后者用于他准备退休定居颍水之后。B“六一居士”中“六一”指的是: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翁一人。文段研读C欧阳修不断更换称呼的原因是想借此扩大自
9、己的名声。D欧阳修曾多次上表请求告老还乡,他对辞官归隐后的生活充满向往。解析:由课文“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可知,作者改换称呼是想记录下自己的乐趣,而不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名声。文段研读9“六一”能给居士怎样的快乐?答案:“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六一”能使作者专心至极,不受任何外物干扰。“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六一”能使作者快乐闲适。10文中居士得到“六一”之乐没有?为什么?(用原文回答)答案:没有。“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
10、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文段研读三、阅读课文第三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而讫无称焉“_”通“_”,_(2)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_”通“_”,_答案:(1)“讫”通“迄”,迄今、到现在(2)“彊”通“强”,强壮、强硬文段研读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古义:_今义:指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答案:超越职位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壮犹如此,今既老而衰且病矣_答案: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强壮的时候文段研读文段研读4【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其 赐其骸骨 _ 庶几偿
11、其夙愿焉 _ 吾其何择哉 _ 其皆出于此乎 _ 其孰能讥之乎 _答案:其:第一人称代词,我 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副词,表未来时,将 副词,大概 副词,表反问文段研读5【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吾尝用于时矣句式:_译文:_(2)复何道哉句式:_译文:_答案:(1)被动句;我曾经被当朝任用(2)宾语前置句;还要再说什么呢文段研读 筛选概括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作者结合自己一生的经历,从自己晚年更号“六一居士”的来由说起,叙说自己的爱好情趣以及渴望隐退的心情和对现实生活的厌倦。B引用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为了引出欧阳修的态度深知名
12、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不是矫情的表现。文段研读C作者选择沉醉于“五物”之中,是因为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D本文作者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逐层阐述自己的思想和情趣,直抒胸臆地讲出自己的人生哲学、价值取向,情感变化更有层次。解析:原文中作者没有写自己的经历,故A项表述错误。文段研读7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A第一段交代了作者谪居滁山,改号为“六一居士”的情况,直接点题。B作者把“三宜去”放到结尾,感动人心,引起同情,求得宋神宗“恻然哀之”,从而能够得到皇帝的怜悯,重新起用他。C全文的主旨,其实就是文章的结尾,这篇文章的结尾起到了
13、画龙点睛的作用。D文章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不贪恋富贵,向往隐居生活的愿望。文段研读8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A当作者对“客”说明更名“六一居士”的含义后,“客”指出他企图“逃名”,并引庄子渔父的话,讥诮他这样做是“畏影而走乎日中”,将“疾走大喘渴死”,而名终不可逃。B第二段以主客对答的形式说明作者晚年内心追求的变化变得消沉、畏祸、明哲保身。C从全文来看,文中的客人是一个虚拟的人物,作者借以展开文章,表达观点。文段研读D辞官归隐这话虽从客人引述道家之言中隐约地泄露出来,其实就是欧阳修对人生哲理的清醒体认。这段主客问答,是十分含蓄的悟道之言,妙在引而不发,言而未尽,特别耐人咀嚼。
14、9本段中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答案:作者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隐退的三条理由:“老而休”,是必然规律。“讫无称”。“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归纳探究【上下求索】苏轼认为欧阳修是“有道之人”,有人则认为他需要借助“五物”来让自己快乐,所以还是为物所累。对此你怎么看?【探究思路】名家观点传主信息个人理解。【探究结论】答案:(示例)苏轼曾说“今居士自谓六一,是其身均与五物为一也,不知其有物邪?物有之也?居士与物均为不能有,其孰能置得丧于其间?”因此,我认为欧阳修的乐是把自身也融于这“五物”之中,这也就无所谓为物所累了。拓展
15、思维每个人对快乐的理解都不一样,苏辙、苏轼、范仲淹、欧阳修在文章中都表达了他们对于快乐的理解。你又是如何理解快乐的?请谈谈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_拓展思维答案:参考提示: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苏轼超然台记: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外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可结合这些文句说明自己对快乐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课文翻译六一居士初 谪 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既年老又体弱,且病,
16、将 退休 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 而且多病,将要辞掉官职,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更改名号六一居士。叫六一居士。【退休:古指辞退官职;今指职工因年老或残废而离开工作岗位。】课文翻译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三代 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一万卷书,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一千卷金石遗文,有一张琴,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 有一盘棋,又经常摆一壶好酒。”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为什么 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说六一呢?”居士说:“把我这一个老头,放在这五种物
17、品中间终老,是岂不为六一乎?”客 笑曰:“子 欲逃 名者乎,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想逃避名声的人吧?而 屡 易其号,此 庄生所诮 畏 影 而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在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 子 疾 走 大喘 渴 死,阳光中奔跑的人。我将会看见您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课文翻译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 名之不可逃,然亦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 以志 吾之乐尔。”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表明我的乐趣罢了。”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 可 胜 道哉!客
18、人说:“那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全都说出来呀!方 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情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疾雷 破柱 而不惊;虽 响九奏于洞庭之野,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 喻 其乐 且适也。然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 患 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使我劳累的世事太多了。课文翻译 其大者有二焉,轩 裳 珪 组 劳吾形于外,其中大的方面有二,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 劳吾心于内,使 吾形
19、 不病 而已 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身体没有生病也已经 悴,心未老而先衰,尚 何暇 于五物哉?显得憔悴,心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吾 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 恻然 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某一天天子动了恻隐之心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 皆返于田庐,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庶几 偿 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大概就可以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标明我的乐趣的原因。”课文翻译客复笑 曰:“子知 轩 裳 珪 组 之累其形,而不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使自己的身
20、体劳累,却不知 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 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使心劳累吗?”居士说:“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 既佚矣,幸 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无患。吾其 何择哉?”于是与客 俱 起,没有祸患。我(对于它们)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 不足 较也。”握着手大笑说:“(把这些)放到一边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课文翻译【置:摆设。尔:通“耳”,罢了。奈何:为什么。其:代词,自己的。诮:责备、讥讽。志:记述、表明。其:指作者自己。太山:泰山。九奏:即“九韶”,虞舜时的音乐,后人
21、视为至美的音乐。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拖累。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大的方面。轩裳珪组:总指官场事务。轩:古代大臣所乘车马。裳:官服。珪:官员参加朝会时手里拿的一种玉制的礼器。组:印绶。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身体。病: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虽然:虽然这样。乞其身:即要求告老还乡。一日:某一天。恻然:动了恻隐之心的样子。庶几:大概、差不多。佚:通“逸”,安逸。其:副词,表未来时,将。区区:指数量少。】课文翻译已而 叹 曰:“夫士少 而仕,老 而休,不久,(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盖 有不待七十者矣。吾 素 慕 之,宜 去 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
22、。我一向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 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 讫 无 称焉,宜第一点理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 去 二也。壮 犹 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 离职的第二点理由。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如果)凭着 以难彊之筋骸 贪过分 之荣 禄,是 将 违 其 难以强壮的身体去贫恋超越职位的荣耀和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 素志 而自食其言,宜 去三也。吾 负 三 一向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我有这三点应当课文翻译 宜去,虽无五物,其 去宜矣,复 何道哉!”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为自己作传。【已而:不久之后。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士:读书人。仕:名词作动词,做官。盖:大概。不待七十:不一定要等到七十岁才退休。古制,朝官七十岁退职。去:离开,此指离职。用于时:被当时朝廷所用。讫:通“迄”,迄今,到现在。无称: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乃:连词,表假设,如果。以:凭借。彊:通“强”,强壮,强硬。筋骸:身体。过分:超越职位。负:担负,引申为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