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212KB ,
资源ID:81297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297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公共危机主要是指对社会公众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人类

2、正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公共危机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对工业社会建立起来的以控制为导向型的危机管理模式提出严峻挑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公共危机管理必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直面我国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现实,积极探索适应时代需要的模式变革。公共危机管理也被称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按照传统观念,公共危机管理与公共安全相对应,而与国家安全鲜有关联。这是因为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分别主要指称国家的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二者没有交集。如今,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框架下,国家安全理念将内外部安全整合在一起。今天的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双重使命:一是有效预防、应对公共危机,最大限度地

3、限制、控制其影响,确保公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二是防止公共危机传导、放大、演化为国家安全危机。不确定性是我们今天所处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难以根据既往的经验或对未来精准的预测来全面把握公共危机的缘起、演进,它们往往会超越人的常规思维。公共危机越发不受地理边界或职能边界的限制,具有较强的传播与扩散能力。在全球化时代,关键基础设施在世界范围高度互联,其崩溃将造成全球供应链中断,引发公共危机的全球跨境传播。2011年泰国发生洪灾,淹没了众多生产企业,由于泰国生产全球28%的硬盘驱动器,洪灾发生后,世界各地的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生产受到影响。进入21世纪后,以控制为导向的工业社会危机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4、受到空前的挑战与质疑。工业社会对一切事物进行严格、精确的控制,以产生所追求的秩序,公共危机管理者可以按照控制的逻辑,构建应急组织并采取按部就班的响应行动。但是,以控制为导向的危机管理模式适合应对复杂程度低、确定性强的突发事件,而不适合应对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的突发事件。而且,控制需要拥有清晰职责边界的响应组织。后工业社会公共危机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强大的跨界性使清晰的职责边界变得形同虚设、破绽百出。在后工业社会这样一个网络化社会,公共危机的影响沿着社会网络中的关系链条扩散、蔓延,形成一个异常纠结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危机也形成一个复杂的影响网络,应对网络化危机需要采取网络化模式。公共危机

5、的应对不仅是每个社会单元的职责,还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职责。各个相关主体之间要形成密切协同关系,特别是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广泛、深入的合作,对公共危机开展有效的共同治理;最后共同享有公共危机治理的收益与成果。(摘编自王宏伟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变革)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共危机管理应针对社会转型的新变化、公共危机的新特点,探索新模式。B. 当今转型社会的公共危机表现出复杂性高、不确定性强、跨界性大等特征。C. 相比于传统观念,现今对公共安全定位的认识应调换到国家外部安全层面。D. 构建多元共治共享的网络化危机管理模式是时代的要求和

6、国家安全的需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公共危机新特点到公共危机管理新模式,文章既分析问题又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B. 文章以泰国洪灾导致国外企业受影响的事实,论证现今公共危机具有跨界性的观点。C. 文章通过对网络化社会公共危机特点的揭示,阐明应该采用网络化模式应对的理由。D. 文章着重比较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不同特征,以强调公共危机管理应因时而变。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化社会公共危机的演进、影响更难测、复杂,其演化为国家安全危机的可能性也更大。B. 只有打破常规思维以及加强精确控制,才能应对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的突发事件

7、。C. 响应组织的职责边界不再清晰,使得以控制为导向的危机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受到质疑。D. 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防止公共危机演化为国家安全危机比预防公共危机产生更重要。【答案】1. C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按照传统观念,国家安全(国家的外部安全)与公共安全(国家的内部安全)二者没有交集。也就是说,对公共安全的定位是基于国家内部

8、安全的。如今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框架下,内外部安全整合在一起,这说明现今两者是融合关系,对公共安全定位的认识也应融合两个层面,而不是层面的调换。故选C。【2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虑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要逐一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什么关系,比对每一个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分析有误。对原文论证的内容进行分析看,原文虽然对后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不同特征或多或少、直接或间

9、接地有所说明,但并没有作着重比较,D项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说法正确。公共危机变成国家安全危机是一种传导、放大、演化的结果,而且可以推断,网络化社会公共危机的缘起、演进难以精准预测,影响更为复杂纠结,无疑是会增大这种传导、放大、演化的机会,网络化社会公共危机的演进影响更难测、复杂与它演化为国家安全危机的可能性更大,两者存在因果关系。B项,曲解文意。

10、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可知,打破常规思维以及加强精确控制,是应对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的突发事件的做法,是因为“我们难以根据既往的经验或对未来精准的预测来全面把握公共危机的缘起、演进,它们往往会超越人的常规思维”,但是这“不适合应对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的突发事件”,选项用“只有才”,表意错误。C项,分析有误。文中讲“进入21世纪后,以控制为导向的工业社会危机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受到空前的挑战与质疑”,联系相关内容可知,是因为“控制需要拥有清晰职责边界的响应组织。后工业社会公共危机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强大的跨界性使清晰的职责边界变得形同虚设、破绽百出”,选项说“响应组织的职责边界不再清晰”,偷换概念,结

11、论不当。D项,无中生有。原文讲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变革,说明了“今天的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双重使命”,并未将“防止公共危机演化为国家安全危机”和“预防公共危机”进行比较,没有说哪一个问题更重要。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国家要拔除贫根,需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技能培训、易地搬迁、保障兜底等多管齐下。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意识,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以此征服、改造并保护自然界,从而以较高的质量生存。其主要作用即在于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环境,先帮助农民素质脱贫,转变一

12、些贫困人群的“等靠要”观念,引导贫困农民家庭主动发展致富。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只有具备了文化和知识,发展才能有希望,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高质量的教育扶贫是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的重要抓手,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选自“百度百科”)材料二(图1、图2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6年中国学生自主发展报告、2017年中国学生自主发展报告)材料三理论梳理和实际调查发现,资源匮乏是大学生贫困的基础性诱发力量。资源匮乏型贫困是指由

13、于物质、机会、文化性资源缺乏或者遭到剥夺而导致贫困的现象。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物质、机会和文化,它们遵循由低及高、由直接到潜隐的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三角结构。大学生贫困的最直接表现是缺乏实用性物质和能够交换物质的资金,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基本生活和学习,而且还会导致诸如自卑、退缩等不良心理反应:部分贫困生通过课外兼职打工来改善生活条件,但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占用了宝贵的学习时间,给专业学习和发展造成了障碍,缺乏更好的成长机会是大学生教育致贫的重要推动因素,因为它将阻碍发展、延续贫困。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提出,贫困者的贫困状态与其所拥有的文化-“贫困文化”有关,他不仅关注贫困者

14、的思想观念,还将其与生活方式(如慵懒、闭塞、保守等)联系起来。梁漱溟在谈及中西文化要义及哲学时提到,国人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文化,即不思进取、逆来顺受的文化。综合来看,贫困文化既可能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存态度,也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潜隐的文化困境。当前贫困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的习惯,抱怨社会、等待救助、被动迁就等意识,以及将贫困视作人生的耻辱,从而产生自卑、逃避现实等典型表现,都为其素质提升造成了诸多障碍。(选自薄存旭论精准助学贫困大学生)材料四不久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将使众多贫困学子的求学之路更加通畅,新的资助政

15、策体系建立后,我国高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将形成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惠及51万名学生,资助面是过去的10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品学兼优的可以在二年级向学校提出申请,经过学校评审符合条件的,可以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高校的国家助学金每年能资助3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职的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占在校生总数的90%,主要用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目前,每人每年最高可贷600元。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强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特别是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据初

16、步估算,全国每年将有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子获得资助。(选自国家贫困生资助计划百度文库)4. 下列对于材料一中“教育扶贫”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育扶贫主要面向农村,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使他们能够以较高的质量生存。B. 教育扶贫着眼于农民的素质提升,通过营造扶贫、扶志、扶智的环境,转变一些贫困人群的消极观念,引导贫困农民主动发展致富。C. 教育扶贫主要针对贫困地区孩子们,因为孩子是贫困地区的最弱者,让孩子们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D. 教育扶贫是国家帮助贫困地区脱贫的几大方式之一,虽然不能给予贫困人

17、群直接的经济援助,但是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质量的教育扶贫旨在提升贫困人群的致富能力,相比其他扶贫措施,它直指贫困根源,牢牢地抓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B. 综合图1、图2可知,从2015年至2017年,“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所获得的学生资助金额均呈先降后升趋势。C. 作为大学生贫困基础性诱发力量的资源匮乏,主要包括物质匮乏、机会匮乏和文化匮乏三个方面其中,物质匮乏是最直接的表现。D. 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一旦建立,将使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众多贫困学子的求学之路更加通畅。6.

18、“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如何摆脱贫困的重要指示。请结合四则材料谈谈为什么要把“治愚、扶智”放在首位,我们目前为此釆取了哪些措施?【答案】4. C 5. B 6. 材料一提到,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只有具备了文化和知识,发展才能有希望;材料三也提到,贫困者的贫困状态与其所拥有的文化有关,国人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文化,所以,提升贫困人群的思想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也即“治愚、扶智”是提升贫困人群素质的根本解决方案。目前,我国为“治愚、扶智”采取了很多举措,从四则材料看,在农村开展“教育扶贫”,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资助金额”,在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

19、,都是立足于帮助贫困人群获得更好的教育而采取的有效办法。【解析】【4题详解】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C项,“因为孩子是贫困地区的最弱者”原因错,原文说“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只有具备了文化和知识,发展才能有希望,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可见,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扶智”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

20、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B项,“呈先降后升趋势”错,据图一图二,“普通高中”教育2015年是139.28,2016年是167.50,2017年是193.80.可见一直在上升,没有“先降后升”。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整合时注意归大类。为什么要把“治愚、扶智”放在首位:据材料一“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贫

21、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只有具备了文化和知识,发展才能有希望,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可知“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只有具备了文化和知识,发展才能有希望”;据材料三“梁漱溟在谈及中西文化要义及哲学时提到,国人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文化,即不思进取、逆来顺受的文化。综合来看,贫困文化既可能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存态度,也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潜隐的文化困境”可知“贫困者的贫困状态与其所拥有的文化有关,国人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文化”,所以,提升贫困人群的思想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也即“治愚、扶智”是提升贫困人群素质的根本解决方案。我们目前釆取的措施:据材

22、料一“国家要拔除贫根,需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技能培训、易地搬迁、保障兜底等多管齐下”“教育扶贫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可知措施“在农村开展教育扶贫”;据材料二可看出措施有“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资助金额”;据材料四“我国高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将形成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可看出措施有“在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都是立足于帮助贫困人群获得更好的教育而采取的有效办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取证吴大人送门生王巡抚赶赴楚州上任,临上轿,吴大人拎须良久

23、,语气凝重地对王巡抚说:“此行别无它物相送,只送一句话,楚州不清啊!”王巡抚深鞠一躬,拱手道:“谢恩师抬爱、明示,小人铭记在心。”素有包公二世的王巡抚转身上轿,直奔楚州,一路闭目沉思,成败在此一行。吴大人屹立在料峭的春风里,默默地目送,眼里不无担忧。果然,到任的第一天,状书雪花般落在案头,堆压如山,基本都是状告太平府张县令贪污腐败、鱼肉百姓、胆大妄为,草菅人命,欺行霸市,无恶不作的。看样子这太平府是暗流涌动,太不平。一打听,得知,原来这张县令下有万贯家财,可谓家大业大,上又有朝廷高官靠山,目中无人,是个不学无术的官油子,而且心狠手辣,他这县令帽子也是花大价钱买来的。这天,春光明媚,巡抚与一名手

24、下来到太平府,邀张县令一道微服私访。张县令只好硬着头皮带着一名手下随行,他们先是走到附近的田野,看见庄稼葱绿一片,长势喜人,巡抚禁不住夸奖几句,县令喜形于色,说今年风调雨顺。可走进乡村,一派萧条破败,进进出出的村民脸色菜青,目光呆滞,衣衫褴褛。再走进街道市场,虽呈现出一片买卖繁荣景象,但不见一张笑脸。巡抚心中明白,心情异常沉重。中午,四人走进一家酒楼,巡抚点了酒菜。很快,小二端上酒菜,请四人品尝,酒是酒楼自酿水酒,倒入杯中,清澈飘香,喝一口,醇厚淡雅,巡抚点头叫绝。菜虽不是山珍海味,可色香味俱全,吃起来更是酸甜苦辣、酥脆绵软,巡抚大为称赞,请大家开怀畅饮,尽兴品尝,大饱口福。趁着酒性,巡抚对小

25、二高声说:“看来你家生意不错啊。”小二点头默认,可不说话,无精打采的样子。“日进斗金毫不夸张,好啊!”巡抚接着说。“哪里,都快要关门散伙了!”小二气愤地说。“赚的钱再多也不够孝敬县老爷们,这日子眼看是没法过了”县令脸挂不住,可碍于巡抚不便发怒,借着酒劲不耐烦地呵斥:“去!再拿壶酒来,上份本店招牌菜!要不然”县令被巡抚示意制止住。付账时,县令一摸口袋,空空,见小二要收巡抚的银子,吹胡子瞪眼睛,巡抚已大醉,根本没看见,摇摇晃晃、口口声声叫好下楼,不顾县令挽留,坚持回府。分手后,县令愤愤地离去。当晚,一行县衙役冲进酒楼,不问青红皂白,捆绑起白天说话的小二,推搡着带人就走,任店家苦苦哀求也无济于事。一

26、位住宿的客人出面阻拦论理,一群衙役二话不说,一拥而上,拳打脚踢,一道捆绑,强行带走,投进大狱。县令得到禀报后,悄悄走进牢房,远远地确认,一看,大惊失色,没想到是巡抚,明白,巡抚不但没醉,而且有意返回酒楼留宿,看样子是一场预谋,县令感到大事不妙,大祸临头。县令追回密室,思忖良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向几位跟来等候发话的心腹做了一个动作,心腹们心知肚明,要像每次那样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夜深,几人用黑布裹住两人,抬着正准备投井填坑。突然,一队官兵如从天降,州府大人带着官兵出现在张县令眼前。张县令强作镇静,说夜间巡逻抓到两名歹徒,正要进行提审。州府大人和张县令等人带着歹徒上堂,解开黑布,众人大吃一惊。巡抚

27、当场揭开事情的原委,揭发张县令的胡作非为,张县令等人被当场拿下。原来巡抚白天把一切看在眼里,故意装着醉酒,麻痹张县令,没有打草惊蛇,晚上想到张县令定会杀人灭口,于是将计就计,派随从赶回州府禀告,自己回酒楼,冒死拿到证据。巡抚一一核实状书,件件属实,而且证据确凿,一时义愤填膺,上报朝廷吴大人。很快,由张县令这条线索,朝廷铲除掉了一帮腐败势力。吴大人成吴丞相后,一纸招书马不停蹄地传到已是风清气正的楚州,王巡抚接旨回朝,路上对店小二说,此次要当面向吴丞相为他请功。“都是巡抚大人的锦囊妙计!”随从们快活地说。巡抚不说话,看着一路的青山绿水。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8、 )A. 小说开头写吴大人送王巡抚上任时的话“楚州不清啊”,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小说的情节由此展开。B. 王巡抚邀张县令一同微服私访,看到庄稼葱绿一片,长势喜人,禁不住夸奖几句,这说明张县令给王巡抚的最初印象还是很好的。C. 小说在人物刻画上善用神态和细节描写,表现了王巡抚的机智和张县令的飞扬跋扈,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D. 小说描述了古代一位清官机智巧妙地铲除地方黑恶势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无论古今都有其现实意义。8. 小说以“取证”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9. 小说以“巡抚不说话,看着一路的青山绿水”独立成段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7. B 8

29、. “取证”是小说的核心情节,以此为题,使小说内容集中鲜明;“取证”是王巡抚冒着生命危险与张县令周旋的集中体现,表现了王巡抚的智勇;“取证”是惩治贪官张县令成功的关键因素,强化了小说反贪的主题。 9. 王巡抚设计铲除贪官恶吏,此时的“不说话”,表现了王巡抚的踌躇满志;“青山绿水”与开头说太平府的不太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写出了风清气正之后楚州的太平;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解析】【7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

30、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张县令给王巡抚的最初印象还是很好的”错误。从小说的内容来看,王巡抚邀请张县令微服私访本就是要寻找他为害乡里的证据,可见最初印象不好。故选B项。【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品味小说标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以取证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然后理解标题“取证”的意思,看是谁“取证”,取什么证,结果如何,再看标题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小说主题等方面有何作用。从文中来看,“取证”是以事件为标题,小说在核心情节就是王巡抚取证铲除地方黑恶势力,以“取证”为标题,鲜明地体现小说的故事

31、情节;从形象来看,小说在“取证”的过程中借助王巡抚与张县令周旋的表现塑造了一位智勇的清官形象;从主题来看,王巡抚“取证”这一过程在惩治贪官的事件上起到关键作用,标题强化突出“反贪”这一主题。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以巡抚不说话,看着一路的青山绿水独立成段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然后分析结尾段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旨以及结尾技巧的艺术效果方面的作用。小说结尾说“巡抚不说话,看着一路的青山绿水”,小说的结尾没有枝枝蔓蔓于

32、交代事件的结果,这样一句话结尾可以在情节、人物等方面起到作用,还可以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结尾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王巡抚的表现,即“不说话”,铲除贪官污吏之后面对随从的夸赞,王巡抚的“不说话”表现出他的踌躇满志;二是景象,此时是“一路的青山绿水”,而小说开头“楚州不清状书雪花般落在案头,堆压如山,基本都是状告太平府张县令贪污腐败、鱼肉百姓、胆大妄为,草菅人命,欺行霸市,无恶不作的。看样子这太平府是暗流涌动,太不平”,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照,既展现楚州的太平,也侧面突出王巡抚的政绩;同时小说以景收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点睛】解答标题作用类题目,一般从如下角度思考。首

33、先是标题本身,点明写作对象,分析标题本身的语言特点,多体现为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标题;分析标题本身的意境特点。然后分析情节结构方面,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是文章的线索,或串起文章的哪些情节,或见证记录了什么事件的发展变化,或写了什么与这个物象有关的经历。接着是内容主旨方面,作者借标题表达某种态度,标题是文中主人公某种精神品质的载体,标题比喻或象征某种形象,标题揭示了某种精神或哲理,突出了某种主旨,升华了主题。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最后是表达效果方面,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渲染营造了某种氛围,标题与文中某个内容相呼应,或与文中什么内容形成对比。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这

34、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理由。情节角度: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主要应从这样几方面入手: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情节波澜起伏,还是出人

35、意料?是戛然而止,还是水到渠成?作者这样写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是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表现主题方面思考,作者这样写是可以突出小说的主旨,还是可以使主题表达更进一步?从时代背景考虑,当然这一点需要考生对小说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或者小说本身能提供故事的相关背景,否则就可能无从入手。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邢卲,字子才,河间鄚人。少在洛阳,会天下无事,与时名胜专以山水游宴为娱,不暇勤业。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后因饮谑倦,方广寻经史,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遗忘。年未二

36、十,名动衣冠,诸人方之王粲。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卲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于时袁翻与范阳祖莹位望通显,文笔之美,见称先达,以卲藻思华赡,深共嫉之。尝有一贵胜初受官,大集宾食,翻与卲俱在坐。翻意主人托其为让表。遂命卲作之。翻甚不悦,每告人云:“邢家小儿尝客作章表,自买黄纸,写而送之。”卲恐为翻所害,乃辞以疾。太昌初,敕令恒直内省,给御食,令覆按尚书门下事,凡除大官,先问其可否,然后施行。卲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吉凶礼仪,公私谘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卲援笔立成,证

37、引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有斋不居,坐卧恒在一小屋。果饵之属,或置之梁上,宾至,下而共啖。天姿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子大宝,有文情。孽子大德、大道,略不识字焉。(节选自北齐书邢卲传)注贵胜:尊贵而有权势者。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B 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

38、事而已C. 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D. 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穿的服装,这里指缙绅、士大夫。B. 文笔,南北朝时称有韵之文为文,无韵之文为笔,后来泛称文章为文笔。C. 敕令,即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有时也称太后、太子发布的诏令。D. 孽子,婢妾所生的孩子,旧指所谓庶出之子,即嫡子以外的众子,也称“孽庶”。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邢卲天资聪慧,过目成诵。少时贪玩不

39、用功读书,曾因连日阴雨才读汉书,但五天就能全部记住。阅览五行齐下,看一遍就能记住,世人把他比作王粲。B. 邢卲身居要位,深受浩荡皇恩。太昌初年,在内省当值,供给饭食,朝廷凡是任免大小官职,都要征求他的意见,然后才办理。C. 邢卲博览典籍,通晓事务。有关吉凶礼仪的事情,无论公家私人都向他咨询请教,他的质疑解惑,成为人们做事的指南。D. 邢卲不拘小节,不修饰威仪。果实糕饼之类,有时放在小屋梁上,有客人到来,就取下与之共享。有时面对客人一边解开衣服捉虱子,一边与其畅谈。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卲雕虫之美,独步当时。(2)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卲援笔立成,

40、证引该洽。【答案】10. A 11. C 12. B 13. (1)从孝明帝以后,文学之风盛行,邢卲文辞之美,在当时超群出众,无人可比。(2)每当公卿集会议论,事情有关典制掌故,邢卲拿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引证广博。【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不以”中“以”为“凭借”之意,“才位”作“以”的宾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C两项;“脱略”意为洒脱不受约束,

41、“简易”意为简朴随意,二者意义相近,应为并列关系,且“不修威仪”意为不修饰容貌举止,句意完整,故“简易”后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敕令”专指皇帝发布的诏令、命令等,不能用来指其他人发布的诏令。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

42、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B项,“朝廷凡是任免大小官职,都要征求他的意见”错误,原文第二段末尾是“凡除大官,先问其可否”说的是朝廷凡是任命高官,先来征求邢卲的意见,“大小官职”说法错误。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文雅,文学之风;雕虫,比喻小技、小道,常指词章,此处指文辞;独步,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43、。(2)会议,集会议论;援笔,执笔;该洽,详备,广博。【点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参考译文:邢卲,字子才,是河间鄚县人。少年时在洛阳,适逢天下太平,同当时的名流们专以在山

44、水间游玩宴饮为乐,没有时间致力于学业。曾因为连降大雨(无法出门),才诵读汉书,(读了)五天,就可以大致全部记住。后来因为对宴饮游乐感到厌倦,才广泛探究经史,阅览(时能)一目五行,看一遍就能记住,没有遗忘的。不到二十岁,就在士大夫中很有名气了,众人将他比作王粲。从孝明帝以后,文学之风盛行,邢卲文辞之美,在当时超群出众,无人可比。每有一篇文章刚写出来,京城里就广为传抄,纸都因此涨价,读诵很快遍及远近各地。这个时期,袁翻与范阳祖莹的官位和声望显达,文章华美,被有德行学问的前辈称赞,由于邢卲文辞才思华美富丽,两人都很嫉妒他。曾经有一个尊贵而有权势者初次被授官,大规模宴饮宾客,袁翻与邢卲都在座。袁翻猜测

45、主人会委托他写辞让官职的奏章。最终主人却让邢卲写。袁翻很不高兴,常常对人说:“邢家小儿曾受人雇佣写奏章,自己买来黄纸,写完之后再给人送去。”邢卲担心被袁翻陷害,便托病辞掉了官职。太昌初年,皇上命令邢卲长期在内省当值,供给他皇上(吃)的饭食,命他审察尚书省门下省所奏之事,凡是任命高官,皇上先来询问邢卲可不可以,然后任命。邢卲性情简单朴素,在家行事谨慎,兄弟亲戚之间,关系和睦。博览典籍,无不通解知晓,晚年尤其着意于五经章句,深入研究它的要义。有关吉凶礼仪之事,公家私人都向他咨询请教,他都能质疑解惑,成为世人的指导者。每当公卿集会议论,事情有关典制掌故,邢卲拿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引证广博。皇上命令(邢

46、邵)写朝廷典章,(他)一会儿就完成。(邢卲)虽名望和地位都很尊贵,却不凭借才能官位轻视别人。生活洒脱不拘,简朴随意,不修饰容貌举止,车子、衣服、器物和用具,凑合使用而已。有斋室并不居住,日常起居经常在一个小屋之中。果实糕饼之类的食物,有时放置在梁上,客人到来,便取下来共同分享。天资质朴,很能与不同的人共处,士人无论贤愚,都能拜访接待,有时对着客人一边解开衣服寻觅虱子,一边与其畅谈。有很多书,却不大校对文字。看见他人校对书籍,常常笑着说:“为何这么愚蠢?天下的书到死也读不完,怎么可以周而复始地校勘它。而且发现和思考书中的错误,更是一种快乐。”儿子大宝,有文采。庶子大德、大道,差不多都不识字。(二

47、)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赠钱征君少阳李 白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秉烛惟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注】此诗大概是作者晚年写的作品。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时钱少阳已八十余岁。投竿钓鱼。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引用姜太公的典故。姜太公未遇时,在渭水上垂钓,遇文王出猎,被聘为师。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开篇即写“酒”,描摹钱少阳独自饮酒的画面,渲染恬淡闲静的氛围。B. 颔联前句词意双关,既说春光将尽,余日无多,又暗示钱少阳已风烛残年。C. 尾联借用姜太公的典故,意在表达

48、作者对钱少阳寄予了厚望,也表明作者艰难的处境。D. 本诗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同时又含蓄蕴藉,在思致绵邈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15. 本诗具有欲扬先抑的写作特点,请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首联描写暮春三月,饮酒为乐,看似闲适恬淡;颔联写春日无多,鬓发斑白,看似消极悲观。这些都是为诗歌最后出现高潮蓄势。颈联和尾联则用姜太公的典故,情感突转。既赞扬了钱少阳年老而仍怀出仕建功的抱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晚年壮心不已的气概。【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

49、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表明作者艰难的处境”错误,尾联隐藏着诗人暮年的雄心壮志。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艺术构思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歌结构思路、思想内容等特点,然后结合题干要求具体分析。本题涉及欲扬先抑的构思特点,分析时一般要扣住“扬”和“抑”两个字展开,“扬”即作者最终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昂扬向上的思想感情,它是全诗情感的落脚点;

50、“抑”则是前面表达出的一种看似与之相反的消极悲观的思想感情。这种欲扬先抑的构思,可以将最终想要表达的情感表现得更加强烈。先看尾联“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如能遇到文王渭水之猎,我也可以成为帝王之师。意思是,如果钱少阳也像吕尚一样,在垂钓的水边碰到思贤若渴的明君,也还能成为帝王之师,辅助国政,建立功勋。既赞颂了钱少阳的抱负,又隐藏着诗人暮年的雄心壮志。尾联点明题旨,透出豪放、雄奇、昂扬的气势。再看前三联,作者先写主人公在风光明媚、景色秀丽的暮春季节独自饮酒的图景,再以“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抒发了由暮春和暮年触发的无限感慨,又用“秉烛惟须饮,投竿也未迟”写典型的隐居生活,渲染及时寻求闲适之乐。

51、这样前三联渲染一个恬淡闲静的隐居氛围,以及无可奈何、不得已饮酒避世的情调,为诗歌尾联出现高潮蓄势。这种欲扬先抑的构思,含蓄蕴藉,余意深长,在思致绵邈、音情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

52、物言志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先论述积水不够深则无法承载大船,其实是为了引出“_,_”,强调风对大鹏起飞的重要性。 (2)屈原离骚中说,楚怀王糊涂荒唐,致使“_”,而自己又遭嫉妒,被小人“_”,不受重用,难以施展抱负。(3)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_,_”的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答案】(1) 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 终不察夫民心 谣诼谓余以善淫 (3)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

53、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负大翼、察、谣诼、善淫、投箸。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地铁上,人不少,座位上坐着一位年轻妈妈,怀里抱着孩子,孩子睡着了。这位妈场一只手护住孩子,一只手托着孩子的鞋底。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踢到旁边的人。这个动作一直_到他们下车。这一画面传上网之后,网友纷纷点赞,都很认可这一为他人着想的举动。有网友说,这种修养来自内心的善良。而善良的内涵之一就是能为他人着想。与之相对的,还有一幕不太_的场面,最近也引发了大家的讨论。某地一游泳馆,一位妈妈把5岁的儿子带进了女

54、性更衣室。也许这位妈妈有难言之隐,但_的是,她没有照顾到别人的感受。一位小朋友扔垃圾,在垃圾桶上贴了张纸条,上写:保洁阿姨,垃圾桶里有很多碎玻璃,请你在拿垃圾袋的时候,小心不要碰伤了手。相信保洁人员看到之后,心里会暖暖的,感觉到一份尊重,工作起来会更加仔细认真。这本属“多此一举”,( )。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举动与他人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不可_。反过来看,凡事光想着自己怎么爽就怎么来,不管别人的感受,那就不好了。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把善意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导,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将大大减弱。生活在其中,谁不想?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保持 融洽 毋庸置喙

55、居功自傲B. 坚守 融洽 不可否认 肆意妄为C. 保持 和谐 不可否认 肆意妄为D. 坚守 和谐 毋庸置喙 居功自傲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这位小朋友这么做了,在增进了自己修养的同时,呵护了他人B. 但这位小朋友这么做了,在呵护他人同时,增进了自己的修养C. 但在呵护他人的同时,增进了自己的修养,这位小朋友就是这么做的D. 但在增进自己修养的同时,呵护了他人,这位小朋友就是这么做的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让善意当作每个人的行为指导,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将大大降低。B. 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

56、你着想,把善意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导,社会运行成本整个将大大降低。C. 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让善意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导,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将大大减弱。D. 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让善意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导,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将大大降低。【答案】17. C 18. B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空:保持: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坚守:坚决守卫,不离开;坚定遵守,不背离。这

57、里指动作保持不变,所以应用“保持”。第二空: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和谐: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语境上文有“不太”,下文是那位女士的不适当行为,此处应使用“和谐”。第三空:毋庸置喙:指不用别人插嘴,不需要多话。不可否认:承认某件事情。下文“她没有照顾到别人的感受”是事实,根据语境,应使用“不可否认”。第四空:居功自傲: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目空一切。肆意妄为,指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前文指出“我们的举动与他人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不可以胡作非为,此处应使用“肆意妄为”。分析可知,C项词语全都恰当。故选C。【18题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语段的内容要点,要明确

58、所选的语句是对上文的延伸,然后根据由近及远的层次步步深入,其次要做到所选句式能使语句表达连贯通畅,第三要注意句式之间的疏密关系。要善于比较各选项的异同,密切结合语境要求和表达需要来寻找最佳答案。紧承上文的“这本属多此一举”可知,“这”应是指小朋友的做法,“但这位小朋友这么做了”应在前面,排除CD两项;括号前面写他人,后面写自己,此句应先“呵护他人再增进了自己的修养”,所以应排除A项。故选B。【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

59、,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B项句式杂糅。“把当作”“让.成为”两者不可混用;另外B项语序错误。排除AB两项。C项,“成本”与“减弱”搭配不当,将“减弱”改为“降低”。排除C项。故选D。【点睛】病句结构混乱的类型分析:、举棋不定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例: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 ”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藕断丝连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例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60、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例: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4、 反客为主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例: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闪待。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5

61、、结构含混:往往是语序不当造成句子结构混乱。例: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要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有人认为,饭后立即吃水果,_,饭后打嗝就是由食物发酵腐烂产生的气体形成的。其实,食物的发酵和腐烂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但由于胃中有胃酸的存在,_,所以食物在胃中发酵和腐烂的可能性非常小。另外,_,它是由膈肌的不自主痉挛造成的,与胃部毫无

62、关系,更不是因为食物腐烂。【答案】 (1). 水果会在胃中滞留导致发酵腐烂 (2). 微生物很难在胃部存活(很少有微生物可以在胃部存活) (3). 打嗝也不是食物发酵腐烂的表现【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处,结合后面“食物发腐烂产生的气体形成”分析,此处主要讲水果在胃里会发酵腐败;第处,“发酵和腐烂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发酵的可能性非常小”分析,此处主要讲很少有微生物可以在胃部存活;第处,结合后面内容“由膈肌的不自主痉挛造成”“与胃部毫无关系”分析,打嗝也不是食物发酵腐烂的表现。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63、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直径0.51米不等的碎砖石被送进巨型破碎机后,经过分类粉碎、筛分、细碎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为直径不到1毫米的成品方砖优质材料,从“城市伤疤”到再生环保建材,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2019 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顺达墙体材料厂通过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生产环保砖已超10万吨,产能同比增长超三成。如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在海曙区蓬勃发展,300万吨的处理能力可将辖区所产生的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全部“就地消化”、变废为宝。【答案】2019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化利用,成效显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

64、要先审准题,然后审读原文依据,从中提取主要信息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组合成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通读语段,段中的重要信息如下:时间“2019 年以来”,地点“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事件“通过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生产环保砖”或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结果“产能同比增长超三成”。考生整合以上信息,可概括得出答案。注意字数限制。【点睛】对于一句话新闻或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题,一般格式是: “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或作用或影响”,有的题还有字数限制,考生要看清题干要求,组织答案要简明,又不遗漏信息。最好比较原文,验证概括提炼的内容是否准确。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这个特

65、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学生的你,此时正迎来又一场特别的考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以“20年后的你”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请你为某媒体 “教育之声”栏目写一篇关于这场线上考试的评论。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66、;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莫言监考才真诚,疫考自会鉴人心一场特殊的疫情,让2020变得不再平凡。同时,也让高三的我们体验了一场特别的模拟考试:在家进行,没有考场,也没有监考老师。于是,就有了“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这样的声音。可我,并不这样认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考试结果的真实可信,并不一定需要监考来保证。诚信考试,早已经深入人心。有多少学校在线下考试的时候,早就尝试过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我们知道,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考试其实是在帮助大家收获

67、知识。再就是,通过考试暴露出问题,帮助老师掌握教学情况,调整后期的教学计划。从本质上说,考试的目的和我们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一致的,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去破坏考试的规则。即便有监考,也不一定能确保考试的真实可信。这个,其实我们在线下考试的时候已经屡见不鲜了,更何况是线上考试过去舞弊的同学,多是因为羞于暴露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这次线上考试,不上报、不排名。所以,曾经作弊的同学,这次应该也没有太大的动力了。再说了,真有铁了心要舞弊的人,安排这种监考有意义吗?再有,让所有父母监考,也是不现实的。虽然我们并没有开学,但是很多家长已经复工了。难道还要父母再请假为我们监考,而影响复工复产的大局吗?即便有的家

68、长还没有复工, 但也多是在家线上办公了。我们高三的同学都差不多是成年人了,如果这点自觉性都没有,还让父母放下工作,专门为我们监考,于情于理应该都说不过去吧。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不监考,你从网上抄答案怎么办?要知道,这次的试卷是专家们精心准备的,题目基本上都是原创。网络上是不太可能马上搜索到原题和答案的。也许还有人还会说一千种一万种需要监考的理由。在此,我认为,无需一反驳,有一个无需监考的坚定理由就行了:考试是为了我们自己好。为了解决问题,为了我们真正有实力面对不足百日后的高考。疫情,成为了我们这场特殊考试中的试金石。我绝对相信,大多数同学是讲诚信的。虽然,我并不否认,监考也确实能阻止一部分作弊

69、事件的发生,但绝不是只有监考才能考出真实成绩的。真不如互信互助动,让社会、学校和家长都充分信任我们一回,我们也自然会不负所托,用真实的成绩来面对未来的挑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审题】考生是时代的答卷人,高考作文写作内容要有时代性,这是作文命题的追求。

70、以往的作文题,能够反映最近几年发生的事情,或者刚发生不久的事情,就算是具有时代性了。而本次作文题直接考查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这估计是前无古人般的题目。这道作文题从新冠疫情的背景切入,抗疫正在进行中,在家线上学习进行中,一场没有监考老师,在家进行的考试正在进行中,这切贴近学生实际,学生都有亲身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乍一看,这是一道写抗疫的文章的作文题,实质不是,这不是一篇写抗疫的文章的作文题,只要我们细心审题,就不难发现,题目引导我们关注的,主要不是疫情,而是从考生熟悉的“考试”入手,重点是思考“考试”,引导考生思考眼前的考试,延伸开去思考更广泛的人生的考试

71、,反映时代的声音与精神。这样的编排,有一定的迷惑性,头脑发热的学生很容易掉到陷阱中,马上就写抗疫内容,而忽视了这道作文题的关键词是“考试”。从三个写作任务来看,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第一个写作任务是个人的反思,从假设20年前后的“我”对同一个事件不同的看法,引起反思。第二个写作任务是侧重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驳论就是向别人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与思考,这个是辩证思维的一种表现。第三个写作任务是面向社会的思想展现。从三个写作任务比较来看,第三个写作任务限制性较少,能够充分尊重学生思想表达的自由。2020年高考没有考试大纲,没有考试说明,只有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最强调的是突出“情境”,这道题就是

72、一个突出情境的很好的样例。突出情境,就是要清楚几个问题:第一是“我是谁?”,第二是“我给谁写文章?”,第三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文章?”,第四是“要谈什么问题?”,第五是要达到怎么样的表达效果?”。这道作文题,以2019年全国二卷作文题的形式来组题,提出三个写作任务。“20年后的你”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这个写作任务,写作者我是20年后的“我”,是自己给自己写信,只不过是20年后的我给现在的“我”写信。对这个写作身份与写作对象的转化是完成好这个写作任务的关键。20年后的“我”会是一个怎么样的自己?人生的阅历丰富了,心理成熟了,那个时候的“我”会对现在这场特殊的考试有什么大看法与思

73、考,是这个写作任务写作的重点。考生需要切换好这两种身份写出20年前后我的思想的变化。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这个写作任务,重点训练的是“驳论”,这既是文体上的要求,写篇驳论文,也是论证思路的要求,要求用驳论来进行论证说理。批驳的观点很清晰,一个是“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另一个是“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其实最主要是要考虑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需不需要监考员的问题;一个是监考与自觉如何看待的问题。考生能够考虑清楚这两个问题,提出批驳的意

74、见,就可以完成好这个写作任务了。作者身份在这里没有进行限定,这个就以真实的自我身份进入写作最合适了。请你为南方教育时报的“教育众声”栏目写一篇关于这场线上考试的评论。这个写作任务,写作重点是文体上的要求,是写一篇“评论”。评论的对象就是这场正在进行的特殊的“线上考试”。这个写作任务,隐含的两个信息需要注意:一个是南方教育时报中的“时报”,突出当前时事,所以写成“时评”是比较合适的。另一个是“教育之声”这个栏目名,从这个栏目名来看,是要谈教育问题,考生适合从这场特殊的线上考试思考教育的问题。【立意】第一个:1.你要坚持住,不忘初心。2.人生处处是考场,要认真对待眼下考试3.今天你的付出会换来20

75、年后我的成功第二个:1.无人监考,让人减少压力,考试成绩就更好。2.无人监考锻炼人的诚信度,让人们自觉遵守考场规矩。3.有些考试不是在考场中,而是让考生出外实验,这样就无法监考。4.无人监考尊重考生。5.从小实行无人监考,培养考生讲诚信。第三个:1.这场无人监考的考试,利在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弊在部分学生持有无所谓的态度。2.疫情面前如何迎接考试,怎样对待人生中会出现的多个考试。【结构】行文结构:首先针对所给作文材料整理出观点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其次提出自己的观点,对社会上的一一些人所持观点加以反驳,表明自己的态度:考试结果的真实可信,并不一定需要监考来保证。然后

76、选取几个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再次阐明观点,收束全文。【素材】1.这种尊重是要以不公平的竞争为代价的,在无人监考的情况下,部分考生会认为自己作弊不会被人发现,就可以轻易的拿到高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小部分的学生就会积少成多,造成考试的不公平。07到09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均超过1000万人,假设100人中出现1人考试作弊,那么全国每年就有10万人在考试中作弊,銬的公平性将会严重倾斜。2.从小保持无人监考,一部分人会养成诚信考试的好习惯,另一部分人会从小作弊,当诚信考试的人看见作弊拿高分的人后就会难免产生嫉妒的心理,为了不被中、高考等考试淘汰,他们也会选择作弊,那么社会上将会形成一股作弊风,

77、考试将会变得毫无意义。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这特殊的环境下,学校、家庭一边抗疫,一边探索在线教育教学新路径;师生、家长共同尝试教育教学角色大转变;教育人勤力践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有序开展线上教育教学。突如其来的全国范围线上教育教学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有力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倒逼教师素养能力提升,促使家长学生接受新的挑战。4.当教师管理的不易,学生教育的艰难。普遍渴望疫情早结束,孩子早入学。就学生而言,在这期间受到生命教育,品质教育是真切的;学生学习力,自控意识、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和践行是直接的、深刻的。尽管这种“散养式学习会造成学生”分层、出现“分化”现

78、象,对于大多数学生是一种挑战,一种历练和养成的过程。对于心中有梦想的家长、孩子,“居家学习”“在线教育教学”,会磨炼他们意志力,树立规划意识、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是有利的环境和机会。教师报、人民日报新媒体、央视新闻、新华社、国馆文化、长江日报、大河报、中国日报网、中国网等多家媒体刊发的一组学习照同学,你认真学习的样子真好看,使人真切的感到:只要心中有梦,心中就会自信、毅力坚韧!养成好习惯成就一生!教育抗疫,在线教学,是一次挑战,也是家庭教育、学生成长的一场磨炼。【点睛】材料作文写法指导:首先要“读”: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 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

79、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