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试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 分。1 据记载,周初分封诸侯,周天子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运送族人及一应器物,间时还要派人协助营封国的都城,此做法旨在A提高诸侯的政治地位 B加强对诸侯的政治监督C彰显周王的“天子”地位 D解决诸侯建国的困难2 宋代初期出现了临街设邸店侵街的现象,政府屡禁不止,为此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规定) 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这说明宋代A城市商业管理日益混乱 B城市商业经济发展迅速C政府重视商业税的征收 D抑商政策被迫完全废除3 罗马早期的习惯法以同态复仇的形式规定:侵害他人身体的,准予受害人对侵害人
2、同样的身体部位实施同样的打击,而十二铜表法在规定“受害人可以采取一种对身体的处罚方式来对私犯者进行追究”的同时,也“允许加害人通过交付赎金的方式使得对方放弃某种权利。”此法律规定的变化 A说明了罗马各法律一脉相承B反映了罗马社会矛盾日益缓和C反映了罗马法律文明的进步D众休现了对罗马公民利益的维护4 蒋廷鼥说, 南京条约 签订后,当时的人对某些条款最是痛心,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己经不易防范,现在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最是痛心”的条款是指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 治外法权 D公使驻京5 梁启超说:“昨日就专制而今日己共和,如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行其间,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
3、猛烈。”梁启超意在说明A 共和体制不符合国情 B政体变革需要过渡期C应椎行君主立宪政体 D应以革命推翻清政府6 右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幕桥所绘” ,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漫画的内容反映出A民国初年电灯己经在中国普便使用B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C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话贫困落后D民众接触两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7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神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系那个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
4、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B杜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8“哥伦布大交换”是生态史学的一种观点,是一场东西半球之间生物、人种、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下列有关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黑奴成为欧洲工业革命劳动力来源B中国的丝绸瓷器开始传入欧洲大陆C狡洲的玉朱、土豆丰宫了世界的怪典D天主教信仰由美洲传入欧洲和亚洲9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说:“(企业)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耍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产品质量)来调节。”此观点A说明确立了对内经济改革的决策B认识到了国有企业改制的必要性C认识到了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
5、用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西班牙画家戈雅曾为宫廷设计了 两组壁毡草图,只有代表性的有阳伞陶器市场受伤的石匠人民的五月节在马德里 玩偶游泳 暴风雨等,据所学知识推断,这些画属于A宗教画 B人物画C宫廷画 D风俗画11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是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之下进行的,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其结果也只是“资本的胜利”,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A加快了资本运作的全球联系 B拉大了全球的贫富差距C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合理发展 D阻碍了区域经
6、济的发展12钱秉旦先生对世界史的定义由两种:一是“世界的历史(history of the world)”,这是一种“整体史”或“全球史”;二是各国历史的相加(history of all countries),事实上是一种组合起来的国别史。下面属于第二种定义的是A双城记把世界分成“光明之城”和“黑暗之城”B物种,疾病的传播与交流C用多元价值观研究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D近代前期以白银为媒介的世界市场的孕育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题,其中13、 14为必做题,15、16 、17题考试任选一题作答。13 (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后,便有了对外殖民扩张的计划和
7、愿望。1904年自喻为“盆中之竹”的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占领中国东北多地后,竭力倡导向富饶辽阔的中国东北移民。1910年,日本提出20年向东北移民百万的计划,企图以此将中国东北变成日本强大的后盾,防范列强在中国东北的插足,解决日本不断膨胀的人口和粮食危机,转移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武装占领东北全境。1932年2月,日本制定向中国东北移民的计划案。1936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制定国策二十年百万移民计划。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于1942年为完成战时开拓政策,又制定了开拓实践训和康德十年度开拓政策实行方案,以期为太平洋战争提供稳定的后方基地。材料二 日本在东北实行的移民政策
8、,先后经历了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日本“开拓团”分布地区主要是抗日力量存在的游击区,特别是军用铁路沿线为重点。日本通过开拓团的组织形式,在中国东北原住民村庄的基础上建立了“混成村”,不断地将东北由其占领的领土变为其“国土”。“开拓团”还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从而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期间,中国东北大量农民组成抗日游击队,不时袭击日本移民者。同时,从日本内地来到东北的日本移民,最初大多对气候、水土都不适应,许多人忍受不了生活现状而纷纷退团。后期,由于开拓团的经营、管理不善,在移民地内部的骚乱、暴行、纠纷、逃
9、跑、罢工等事件不断发生,移民者的生活混乱不堪,特别是青少年移民还要接受3年严格的军事训练,更使他们难以忍受,绝望与动摇情绪日浓,自杀、逃跑事件司空见惯。随着战事的发展,至1944年,日本不得不放弃大量输送移民的政策,“开拓团”处于崩溃的边缘。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向我国东北的移民步伐才被彻底阻断,日本的移民政策也随之破灭。-以上材料摘编自姜廷玉、李戈瑞揭秘:历史上的日本“开拓团”等(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竭力向中国东北移民的历史背景。(9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华移民的特点,并说明其移民政策最终失败的原因。(16分)14时代周刊是美国的时事性周刊
10、之一,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时代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有以下内容;日期封面1950年12月11日封面人物是毛主席,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1954年5月10日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总理,他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目露凶光”的青龙。1972年3月6日封面用汉字“友把画面切割成几块,其中包括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面;尼克松一行参观长城、观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登。1979年1月1日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被评为年度的风云人物,宣称“邓小平代表了中国新时代的形象”。1986年1月6日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再一次成为年度风云人物。1996年1月9日封面人物巩俐是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艺人。2002
11、年11月18日封面刊登了姚明身穿NBA休斯顿火箭队战袍的照片,被称为“巨人先生”。2003年以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影视、音乐、体育登各界人物不胜枚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只是,从“美国对中国态度变化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10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中期穆王命吕侯制作吕刑。春秋时期出现了刑鼎、刑书、竹刑,战国时期魏文侯命李悝制定法经,秦朝时被发展为秦律,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命萧何参照秦律制作了九章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上承秦汉,下启
12、隋唐,其中曹魏的新律和北朝的北魏律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材料二 公元5世纪初到1066年诺曼征服
13、之间,英国生活着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到7世纪初,先后建立起7个国家。现在保留下来的早期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法律碎片本质上都是习俗,尤其是百户法庭和郡法庭,都宣称习惯法的裁决是从习俗中产生的,这种习俗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所具有的弹性和可接受性。大部分的法律与商业财产的变动有关。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被他的邻居认定有罪时,他将通常受到若干经济惩罚,同时还需上缴给政府一定的罚款。如被他人杀死,则罪犯必须按照法律赔偿被杀者人身估计价值。具体的数目则由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一个国王的估计价值是30000先令,大主教为15000先令,一般主教为8000先令。百户法庭每月至少开庭一次,判决应该通过百户区所有自由民的同意。
14、法庭可以根据他人保证宣告被告无罪,条件是必须找12个亲戚或关系密切的邻居来为他的誓言作证。国王阿尔弗雷德10世纪统一英国,发布三个法令,但是否能得到执行,还是有赖于地方社会共同体的同意。当然这种原始的法治传统观念发展成英国的普通法,再转化到现代英国的司法体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和英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法制建设的主要区别。(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国法制建设所产生的共同影响。(5分)1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美国既是工业革命时代的最后一个霸权国,同时也是信息革命时代的第一个霸权国。冷战
15、后它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南联盟开展军事打击;它无视国际法,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它对古巴、伊朗的经济封锁;它经常举起的砸向自由贸易的“301”大棒(注:对贸易对手制裁以强迫对方改变贸易政策)它在和平时期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它执意要搞NMD和TMD的战略企图;等等。霸权行径,一目了然。材料二 与历史上的霸权国相比,美国除了在硬权力方面具有压倒优势外,它还在软权力方面独占鳌头: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风靡世界?T恤衫和牛仔裤加旅游鞋的休闲式着装传染给了全世界?好莱坞制造的影视主导着全球影视市场?计算机革命发源于美国,软件仍是美国一统天下?美国大学成为各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形形色色的美国
16、传媒世界范围内制造波澜,呼风唤雨?当今制约世界秩序的各种国际组织,大多是美国人理念的产物,并且是在美国人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如联合国和WTO。-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冷战后美国霸权的表现形式。(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硬权力和软权力相结合的霸权带来的影响?(9分)1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抗战胜利一个多月后的重庆,迎来了一位来自北平的客人,他是美国传教士、燕京大学校务长(校长)司徒雷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司徒雷登在北平被日本人关押三年有余。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是中国的胜利日假期,重庆全城乃至全国各地,游行狂欢。为此,蒋介石
17、特地派专机把司徒雷登从北平接来,让这位曾经与中国同患难共命运的人,也与他关系良好的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第二天,九月四日,重庆还将举行庆祝胜利大会,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同一个场合,也将向司徒雷登伸出热情欢迎之手。-摘编自李辉司徒雷登与毛泽东的见面材料二作为燕京大学无可争议的创办者和灵魂人物,司徒雷登在中美两国的外交史和教育史上都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我们今天再来认真思考和总结。不过,司徒雷登在国内之所以妇孺皆知,却不完全是因为他创办燕京大学的经历,更多是因为毛泽东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因为创办燕京大学而在国际上获得极大声誉,司徒雷登被马歇尔看中,做了美国驻华大使,成
18、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也正因为大使生涯,司徒雷登在国共之争结束后被取得胜利的中共视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执行者,遭到毛泽东无情而又辛辣的讽刺。-摘编自陈远难于评价的司徒雷登(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前后毛泽东对司徒雷登的不同态度及其背景。(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对司徒雷登在中国的活动做出恰当的评价。(9分)1-12 CBCAB DBCCD BA13(25分)(1)背景:明治维新后,对外殖民扩张是日本既定方针;岛国日本发展遭遇瓶颈,国内矛盾日益计划;日本逐渐占领中国东北,借助该地区优越的资源条件以战养战;镇压中国抗日力量,同化当地居民,实现永久占领和独霸中国东北。(9分
19、)(2)特点:蓄谋已久计划、组织周密;伴随侵华战争日益推进;殖民统治、军事占领与经济掠夺相结合。(8分)原因:中国人民对日本移民侵略的坚决抗击和抵制;在华日本移民生活的日益不适与管理失控;日本侵华战争逐渐走向失败,使日本移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保障。(8分)14(12分)美国对中国态度变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70年代,在美苏争霸的国际形势下,美国持反华态度。(2分)第二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美关系缓和并建交,对华报道比较客观,主要是政治层面(2分)第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上地
20、位越来越重要,美国对中国经济发展关注。(2分)第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美国对中国的关注是多角度的。(2分) 总结:影响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变化因素是多元的: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2分)15(15分)(1)中国:重视成文法典的制定:强调刑罚:君主自上而下强力推行:司法审判程序严格,这种证据事实: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每点1分,共5分)英国:本质为习惯习俗法:注重经济惩罚:民众自下 而上影响法制建设:司法审批随意性较强:保留着原始遗风。(每点1分,共5分)(2)影响:维护了杜会稳定:促进了公平和正义:为
21、近现代依法治国提供了借鉴;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6分,答出其中3 点即可)16 (1)形式:军事打击与威慑:经济封锁和制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输出:大众文化和媒体传播控制;确定国际“游戏”规则,无形控制世界。(6 分)(2)影响:导致冷战后部分地区冲突不断,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和平面临威胁:推进全球一体化的同时也给其他国家带来全方位挑战,大国竞争日益集中于软实力之争:推动国际格局向着单极化方向发展,不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 9 分)17(15分)()态度:由赞赏认可到否定批判。背景: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抗争胜利后,国共分歧加大);国际形势的变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美国对苏冷战)及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美国扶蒋反共)。(6分)(2)评价:抗战前创办燕京大学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人才,促进了中美文化交流;抗战中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而积极奔走,为中国抗战胜利做了重要贡献:抗战结束后,助美推行“扶蒋反共”政策,站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的对立面。(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