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369KB ,
资源ID:81265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265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限时练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限时练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1、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2.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朝代农业措施西周休耕制战国“尽地力之教”秦汉“地可使肥,又可使棘”唐宋禁捕青蛙明清“桑基鱼塘”这些措施体现出A.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 B.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C.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3.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

2、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A.看到有粉彩瓷器 B.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C.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4.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元明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 B.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由关中地区辐射全国C.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D.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 5.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改变 B.城市商业功能增强C.官

3、府鼓励经商 D.城市的的功能以政治为主6.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据此可知A.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 B.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C.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由海盗组成的 D.倭寇行为具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 7.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

4、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民间丰富的建筑文化的要求 B.“买房置地”社会风气使然 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D.农业经济的商品化的制约8.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B.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C.“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D.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9.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

5、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城。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人为的原因是A.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C. 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10.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一谚语反映了当时的西班牙A. 出现了“价格革命” B. 世界中心地位确立C. 出现了“商业革命” D. 物产资源十分丰富11.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

6、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A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B 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C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D 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12.据统计,16511751年英国人口从522万人增加到577万,17801790年增长速度为11%,19世纪20年代增长速度达到16%。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取决于A. 居住环境的改善 B.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C. 工业革命的完成 D. 殖民掠夺劳动力的积累13.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英国工业革命时所作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A 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B

7、 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C 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D 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14.杨一宁教授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里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A.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B. 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C. 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 D. 技术发明英国枝独秀1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

8、规章条例。”作者旨在强调工业革命后A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革新 B 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C 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 D 旧规章制度阻碍发展16.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传统行业出现“异化”状况,如棉纺织业、造船业日益衰落,而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西方商品物美价廉 B. 世界市场的差异性需求C. 传统手工艺创新能力强 D. 自然经济顽强抵抗17.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做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我们由此统计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 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C自然经

9、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18.下列表格反映了19181920年日本纱和印度纱的进口变化情况(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年代日本纱印度纱1918.51919.470 89139 2511919.51920.434 177138 906增减36 71499 745A.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B五四反帝运动的开展C印度纱比日本纱价廉物美 D日本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19.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 为阻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F2包括“实业救国” BF1主要指群众性反

10、帝爱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初期F2 F1 D一战期间F1F220.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则报道应出现于A18951911年 B19451949年 C19271936年 D19121919年21.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企业 C外国资本企业 D官僚资本企业22.1953年12月开始实行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统购价格由中央规定,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以上政策的实施有利于A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11、B形成计划经济体制C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 D提高城乡生活水平23.下表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各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A. 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要求 B.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体现出当时经济建设的冒进思想 D. 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完成24.1956年,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毛泽东写道:“小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机器。这种小社仍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停留太久,应当逐步合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大社体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C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公有制在农村

12、建立起来25.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A加速“左”倾错误的继续泛滥 B违背农村经济的客观实际C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尝试 D部分突破人民公社体制束缚26.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A.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放弃“左倾”错误路线 C. 提出调整国民经

13、济的八字方针 D.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27.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到:“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1/4,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这表明邓小平主张A. 设立沿海经济特区 B.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C.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D.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28.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A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B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C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D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29.下

14、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关于这些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B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都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30.“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A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C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起了大跃进运动31.“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

15、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A. 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C. 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 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32.“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曰洋灯,火锅名曰洋锅,细而至于酱油之佳者亦名洋酱油颜料之鲜艳者亦呼洋红洋绿。”这说明近代中国A. 社会风气中呈现崇洋倾向 B. 民众对洋货仍持排斥心态C. 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成为时尚 D. 受到西方精神文明的强烈冲击33.“丁克”“空巢”“闪婚”“宅男宅女”等新时代形成的这些新词语,总体反映出现代人A. 生活节奏加快 B. 生活负担沉

16、重 C. 生活压力巨大 D. 生活方式多样34.近代以来轮船、火车和公共电汽车相继传入中国,对于最初接触到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中国人来说因其空间狭小而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障碍对“男女混杂”的担忧。上海电车初次运行的时候,因国人害怕不敢乘坐而生意冷淡。材料中的现象说明近代中国A. 交通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 B. 交通近代化不可能实现C. 新式交通工具弊端太多 D. 传统观念影响交通业发展35.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华所办的报纸,经常大量刊登西方的文明知识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制度等内容。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最有可能是A.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B. 创造有利传教氛围C. 开启民智启蒙思想 D. 打破国人蛮夷观念二材料题(

17、36题10分,37题9分,38题11分,共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材料二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三 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

18、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4分)(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传统手工业出现了什么现象?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GDP增长率的发展变化,概括指出1957年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2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工业革命发生后,英国的国民收入由1801年的232百万英镑大幅增至1881年的1051百万英镑,增长了约3.5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由1770年的45%大幅降至1881年的10.4%,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在1770188l年间大幅上升,由24%上升至37.6%,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由

19、1770年的31%上升至1881年的52.1%,超过了一半。摘编自许兵工业革命与产业结构演变一基于历史与逻辑的视角材料二 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70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妇女有283万人,大多集中在纺织业、服装业、帮佣。另外,采矿业、金属业、造纸、印刷、食品、水泥、制砖、玻璃等行业也雇佣了一部分女工。不过,在产业部门工作的女工实际上并不多,约占该年有工作妇女总数的28.300,在英国女性人口中仅占7.6%左右。摘编自张云从(南方与北方)出发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女性材料三 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却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来吸纳这些人口,导致失业现象极其严重。流入城市人口

20、的激增,使得城市原有的住房不能满足需要,城市住房十分拥挤。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摘编自吴雪回眸工业时代开端浅析工业革命影响(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的影响。(6分)(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3分)3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毛泽东统一了中国,给予人民一套新的道德观,提高了工农的地位,并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廉洁的政府。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

21、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80年代将找不到要改革的对象。加拿大记者马克盖恩材料二 1956年底,第一个到“红色中国”的北美记者、美联社的兰卡什尔在游历8000公里后,发表了关于中国的预见性报道:“中国就像一部由6亿个零件组装的超级机器,以最快的速度运转着。”兰卡什尔写道,“6亿中国人忘我地埋头苦干,要把他们落后贫穷的祖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

22、家”。 “蚂蚁山”上的理想与奋斗西方媒体的六十年“中国故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是怎样开展的?与西方的工业革命相比,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有何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历史原因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探索时期中国这部“超级机器”高速运转中的成功与失误。(5分)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B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所以选B。2.C从材料给出的历朝历代的一些具体农业措施可以看出,历朝历代对农业耕地问题体现出对生态环

23、境的保护态度,无论是肥料的使用以及后来的生态循环问题都是可续发展的体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B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直接”管控问题;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商品化”的特点。3.B南越王国是秦汉之交的边际小国,生产力发展较为落后,铁制农具尚未出现,故选B;元朝时期才出现青花瓷,排除A;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才比较繁盛,广州应在此时成为重要港口,排除C;曲辕犁在唐代北方地区出现,排除D。4.A元明时期丝织业中心主要在东部地区,故A项正确;关中地区是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平原,图片无法显示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地区辐射全国,故B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丝织业中心分布,无法说明民营丝

24、织业水平超过官营,故C项错误;古代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而图片显示的古代丝织业中心东部、中部、西部都有,故D项错误.5.B【详解】材料中“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说明宋代对市场不再进行直接监管,城市的商业功能逐渐增强,故B正确;材料仅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没有涉及民众生活习俗变化的信息,故A错误;由材料中“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可知,城市的商业功能逐渐增强,城市的的功能并不是以政治为主,故D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错误。6.A【详解】根据材料中“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

25、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可以看出,明朝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确实面临着外国侵略势力的骚扰,可见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说的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而不是影响,排除;C项,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是由海盗组成的,这一结论是错误的,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材料说的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倭寇行为具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的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7.C【详解】材料反映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建造住宅,结合所学,我国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人们形成重农轻商观念,

26、不重视扩大再生产,故C正确;晋商大兴土木,建造住宅,并非是为了丰富的建筑文化,排除A;“买房置地”是重农轻商观念的体现,排除B;农业经济的商品化有利于推动农业向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而晋商大兴土木不利于农业向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D并非造成晋商大兴土木的主要原因,排除。8.D试题分析:对于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在建国后不同的时期,认识不一样,主要是有当时的国家环境影响决定的。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国家处于外交苦难时期,并未对外开放,对闭关锁国政策持积极的看法;改革开放后,重新审视闭关锁国政策,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因此史学家视觉的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答案,故选D。A项错误,并非标准

27、的丧失;BC项错误,视觉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能因此就断定对错。9.A10.【答案】A【解析】新航路开辟之后由于大量的白银流入西班牙从而造成了白银泛滥,导致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要,这就是“价格革命”,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价格革命”而非世界中心地位确立,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价格革命”而非“商业革命”,故C项错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问题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11.D12.【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近代英国人口不断增加的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口增加显著,和当时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工业化合城市化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牺牲环境发展经济,居住环

28、境整体恶化,排除A;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殖民地充当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所以英国不特意掠夺殖民地人口往英国,排除D;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于19实际中期,时间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13.C14.【答案】B【解析】材料“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的信息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理论推动了技术发明,故B项正确;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A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的社会根本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德国和美国技术发明领先世界,故D项错误。15.C16.【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

29、西方列强凭借攫取的在华特权,对华倾销商品,从而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导致其纷纷破产,故棉纺织业和制针等传统行业日益衰落,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是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又扩大了对原料的需求,因此推动了中国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A项,西方商品物美价廉对中国传统行业造成了冲击,但不能说明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的较快发展,排除。C项,题干不能体现传统手工艺的创新能力,排除。D项,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获得较快发展说明中国成为西方原料产地,不能体现自然经济对西方经济的顽强抵抗能力,排除。17.【答案】D【解析】结合史实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深受三重压迫,发展曲折艰难,故A项错误;

30、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题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图片中商办企业数有所增长,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有所发展,故D项正确;自然经济在中国近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18.【答案】B【解析】材料涉及的是日本和印度,与欧洲列强无关,故A项错误;印度纱比日本纱价廉物美不是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1919年五四运动的开展,抵制日货,从而扩大了对印度纱的进口,故B项正确;日本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19.【答案】D【解析】实业救国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不是阻力,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只是其中一

31、个,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应该是动力大于阻力,故C项错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动力大于阻力,故D项正确2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该时期美国货大量的涌入中国,此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货大量涌入中国,18951911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451949年与此题时间吻合,故B项正确;19271936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121919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1.【答案】A【解析】洋务企业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故A项正确;曲线中从19世纪6070年代产生到1956年中国三大改造完

32、成,说明是民族资本企业,故B项错误;外国资本企业是从19世纪40年代到1949年结束,故C项错误;官僚资本企业是从1927年到1949年,故D项错误。22.B23.【答案】B【解析】【详解】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52年,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加起来将近80%,公有制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才20%多一点;而到1957年,公有制经济成分达到97%,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微不足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到1956年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通过表格中可以得出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

33、立起来,故B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在1958年提出来的,材料中反映的是1957年的变化,故A说法错误。三大改造后期有工作过粗的情况,但表格中经济成分占比变化还不能体现出经济建设的冒进,C不符合题意。 “一五”计划既变革生产关系,又发展生产力,表格只体现出生产关系变革的成就,没有表明生产力发展的成就,D不符合题意。 24.D25.D26.【答案】C【解析】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出现在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过程中,为此当时党中央针对“缺点和错误”,进行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调整,故C项正确;“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是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缺点和错误”之前,故A项错误; 当时并没

34、有完全放弃左倾错误思想,后来发动文革就是例子,故B项错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是1958年,故D项错误。27.【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要打破所有制崇拜,这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故C符合题意;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而我国是改革开放初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政治体制改革,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28.D29.A30.A31.【答案】B【解析】材料中“一五”计划实施时,坚持“优先保证工业不在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同时规定大部分工厂都建在远离沿海省份的内地

35、城市,由此说明“一五”计划有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故B项正确;A、C两项所述与材料信息无关,应排除;D项所述过于绝对化,错误,排除。32.【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说明社会风气中呈现崇洋倾向,故排除B,A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以来,洋货开始大量传入中国,但西方精神文明的冲击是逐渐加强,故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洋货只限于社会上层喜爱,故C不符合题意。3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新词语“宅男宅女”,反映不出生活节奏加快,故A项错误;“丁克”“空巢”“闪婚”“宅男宅女”等新词语体现不出生活负担沉重,故B项错误;材料中新词语反映不出生活压力过大,故

36、C项错误;材料中新词语反映的是与传统生活不同的新的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网络34.【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近代中国一度“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障碍”和担忧“男女混杂”而“国人害怕不敢乘坐而生意冷淡”,可见传统观念影响交通业发展,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新式交通工具是为列强侵略扩张服务的,体现不出殖民色彩,故A不符合题意;实际上,近代中国交通近代化不断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涉及近代国人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心理抵触而非新式交通工具弊端太多,故C不符合题意。35.【答案】B【解析】【详解】为吸引华人读者,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华所办的报纸虽然刊载西方的

37、文明知识,但传播宗教思想为西方侵略服务才是其主旨,故B符合题意;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开启民智启蒙思想不是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华所办的报纸的主旨,故AC不符合题意;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华所办的报纸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人解放思想,打破国人蛮夷观念,但非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华所办的报纸的主旨,故D不符合题意。二、材料题:36.【答案】(1)模式:自然经济。(1分)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男耕女织。(3分)。(2)现象:中国传统手工业品滞销。(2分)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3)1957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57年一五

38、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2分)37.【答案】(1)影响:促进了国民收入的增长;推动了英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女性走出家庭,在生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批人口流入城市,失业现象严重,生活条件差,疾病流行;环境恶化。(6分)(2)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分)38.(1)开展: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走工业化道路);(2分)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旧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或旧中国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畸形发展等)(2分)(3)成功: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国情,制定正确任务。1961年的“八字方针”开始调整经济政策(2分)失误: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3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