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乌鲁木齐市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8)“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解析:考查西汉地方行政体制。西汉统治吸取秦暴亡的经验教训,认为秦之所以这么快就消亡,就是因为没有分封宗亲,拱卫王室,故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进行分封,即郡国并行制度。答案:A2(广东省湛江市2012届高三9月调研,2)“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A废分封,设郡县 B设立中朝和外朝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废丞相,设
2、内阁解析:题干要求找出支持汉朝在继承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了创新的史实。A为秦朝的史实;C属于开始于明朝的史实;D为明朝的史实;只有B项为汉朝的史实。汉朝在继承秦朝中央官僚制度的基础上既设立了外朝,同时又形成了中朝牵制外朝的权力,故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3(海南省海口市2011年4月高三调研,5)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
3、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解析:考查汉代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的创立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曾经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由于既有官署、官属,又有具体的职司,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中朝逐渐居于核心地位,属于决策机构,而丞相、御史等演变为外朝,是为执行机构。答案:D4(曲阜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10月考,4)“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
4、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解析:据材料推断A、B属于史实,C属于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只有D属于史识。故选D。答案:D5(江西六校2012届高三9月联考,2)据隋书百官志下,门下省置给事郎之职,“置员四人,从五品,审读奏案。”资治通鉴在评述唐朝中央机构时写道:“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以上材料说明()A中国古代的宰
5、相制度因权力的分割面临瓦解B隋唐时期,中央强化了对各部门的监察力度C门下省取得了三省政治结构中的枢纽地位D各种权力之间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牵制和监督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隋唐中央机构三省之间的权力构建,未涉及对各部队监察、且此时的宰相制度趋于完善,排除A、B项,D项中的各种权力表述不当,以偏概全。中书草拟政令、门下审核、尚书执行,门下省可以驳回中书草拟的政令要求重新拟定,故可见门下在三省中处于枢纽地位,选择C项。答案:C6(江西省泰和中学等三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5)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
6、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解析:唐代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此种最高命令,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在唐代叫做“敕”)。凡属重要政事之最高命令,一定要皇帝下敕行天下。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并不干拟“敕”的活儿,“敕”由中书省拟定,就是所谓“定旨出命”。但是A、B、C三项所述与以上描述相反,可以看出应选D项。答案:D7(山西省太原五中2012届高三10月考,8)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
7、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谏官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本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但从唐朝到宋朝,谏官由评议皇帝得失到评议宰相是非,说明了谏官成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成为皇权专制的工具。题干“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说明唐代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说明宋代谏官向皇帝而不是向宰相负责,因此排除A、B、C三项。答案为D。答案:D8(吉林市2012
8、届高三摸底测试,5) 北宋初年和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分别是()A中书省、中书省 B中书门下、中书省C尚书省、中书省 D门下省、中书省解析:北宋的最高行政机关为中书门下;元朝为中书省。属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答案:B9 (扬州市2012届高三9月调研,1)图1和图2反映我国西汉时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解析:本题较容易判断,图1表明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图2行省制度是元代地方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选A项。答案:A10(浙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2届高三期初联考,1)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
9、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解析:材料简表介绍的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反映了秦朝到唐末地方行政区划的反复,可知选择B项。答案:B11(2011年山东省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
10、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C科举制 D行省制解析:重点理解“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实际上是通过读书考试,就有做官参政的希望或机会,“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是指隋以来实行科举制的本质目的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答案:C12(2011年广东省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解析:隋唐时期推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削弱了门第身份的观念,故D项正确。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崩溃,但其影响深远,并没有因为科举制的
11、实行而终结,故排除A;察举制主要在汉朝实施,B项与时间不符;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官爵、与门第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13(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1届高三单元测试,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秦有左右材料二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
12、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材料三明代废除丞相制度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时期代表人物命运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请回答:(1)材料一中“丞相”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请结合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朝、唐朝、宋朝丞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综上所述及所学知识,请归纳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演进的趋势。解析:本题考查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历程。皇帝
13、通过分割、制约相权,直至废除丞相制度来不断强化皇权。第(1)问通过“金印紫绶”可以看出丞相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回答;第(2)问根据“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来回答;第(3)问根据吕不韦、曹操“掌握国家大权”可知相权重,威胁皇权;第(4)问,通过归纳可知趋势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答案:(1)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2)汉朝: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并任用身边侍从等为尚书令、侍中,形成“中朝”决策机构,限制三公权力,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成为执行机构。唐朝:三省长官均为丞相,相权一分为三。宋朝:中书门下行使宰相权力,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
14、财政权。(3)说明的问题:丞相位高权重。根本原因:丞相制度已经成为加强专制皇权的障碍。(4)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14(扬州市2012届高三9月调研,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
15、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材料二今立中立,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
16、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察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第(1)问根据材料一分析来回答,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军功、门第、财产和他人举荐。察举制的主要特点可根据所学回答。第(2)问分析概括材料二来回答,主要反映了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第(3)问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材料中孙中山先生认为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第(4)问联系上述问题,酌情回答即可。答案:(1)依据:军功、门第、财产和他人举荐。特点:自下而上推荐人才。(2)观点: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3)看法: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4)看法:选官制度会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往往影响着国家的治乱兴衰。(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