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一、无端崖之辞 一、熟语积累及运用1.运斤成风: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2.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极度窘困境地、急待救援的人。【运用】(判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1.你纵然有运斤如风的臂力,也举不起这重如千钧的巨石,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运斤成风”是说技艺高超,而语境是说力气大。望文生义。)2.那一年他做生意失败,家里债台高筑,妻子也离他而去,他如同涸辙之鲋,状况极其糟糕。() 二、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庄子在田子
2、方篇中借伯昏无人之口提及,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可以上窥青天,下潜黄泉,“_ ,_”。答案: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一、通假字二、一词多义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1.履危石(名词作动词,踩、践踏)2.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醒悟,使随从)四、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饰小说以干县令古义:指偏颇琐屑的言论今义:一种文学体裁2.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古义:退却今义:犹豫不决,有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古义:虽是这样今义:连词,表转折五、判断下面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1.当是时,犹象人也。(判断句)译文:在这时,列御寇的神情真像是木偶人。2.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
3、俗。(宾语前置)译文:因此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或说传闻)。3.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状语后置)译文:命人在都城中搜寻了三天三夜。 “浑沌之死”中蕴含着的“庄子之道”是什么?这个哲理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点拨】庄子用“儵”“忽”给“浑沌”开窍的故事,比喻人的自我感觉中常常带有不可超越的功利性。这里的浑沌可以理解为“道”之比喻,“儵”“忽”为“人为”之比喻。庄子主张的浑沌之境,是极朴实的自然之道。也就是说,庄子意在针砭人不能与万物自然相处,而顺应自然是真正的归宿和最高境界。人们一般都习惯于从恶的意志方面来批判“人为”,但在庄子看来,即使是出于善良意志的“人为”,其结果同怀有恶的意志的“人为”一样
4、,也只能得到恶的结果,这和庄子的“无为而治”也是相通的。浑沌本无窍,但儵与忽强凿之,就违反了事物的本性。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效果与愿望相悖。因此,要顺其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庄子寓言倾向于对现实做超现实的夸张,形成了新奇的文风。东汉前期的著名学者王充曾经用批评的口吻说:“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何则?实事不能快意,而华语惊耳动心也。”(论衡对作)但他同时又说:“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论衡艺增)对庄子的“奇怪之语”“虚妄之文”,你怎么看?【点拨】他的批评对作家和读者都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可是必须承认,文学作品中的“奇怪之语”“虚妄之文”确实可以给读
5、者带来卓异不凡的审美体验,引起读者更加强烈的阅读快感。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在移居诗中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世人“好奇”、文以奇为美,本不足为怪,更不应该一概加以贬斥。只要这种奇文不传达对社会、人生有害的信息,好比是用文锦覆盖着陷阱一样,就不要否认它特有的魅力和巨大的艺术价值。【备选要点】1.在寓言故事“不射之射”中,前后两次射箭有何不同?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点拨】射箭区别启示有心而射为射而射,因善射而中有高明的技术,若患得患失,也会一事无成无心而射是“有心而射”的继续,只有达到“至人”之境,才能出现“不射之射”即“无心而射”的状态2.七则小故事突出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是什么?【点拨】
6、(1)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创造出奇特无比的诸多形象。这些故事很少枯燥说教,而是借用生动活泼的寓言形式,让人在或开怀或沉思中感悟主旨,受到启迪。他把深刻的哲理形象地寄寓于虚妄的故事之中,在一种超现实的艺术氛围里巧妙地表现思想。(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任公子钓鱼一事,可谓天外奇谈;匠石运斤成风,斫垩不伤,亦是无稽之谈。但这些丰富的想象,却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3)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的成功运用,让寓言故事生动形象,摇曳多姿。如:将权迷心窍的惠子喻为得腐鼠而吓鹓的鸱,通俗易懂;将任公子垂钓与辁才讽说之徒急于钓到大鱼进行对比,说明强求必不得;能工巧匠并不稀奇,胆大如斗的人也不少见,但
7、匠石运斤成风则是夸张,具有强烈的世俗化色彩。阅读文中语段,完成14题。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将贷子三百金贷:借给B.周顾视车辙中顾:回头C.鲋鱼来!子何为者邪为:为了D.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活:使活下来【明确】
8、选C。为:动词,做。2.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A.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B.于禽兽又何难焉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D.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明确】选A。A项与例句中的“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之”。B项,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呢”。C项,疑问代词,哪里。D项,句中音节助词,无实义。3.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故往贷粟于监河侯B.子何为者邪C.搜于国中三日三夜D.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明确】选B。B项是宾语前置句,A、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借鲋鱼的故事,意在向监河侯强调要同
9、情弱者,表达了他悲天悯人的思想。B.这则寓言故事揭露了监河侯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C.庄子认为人们做事应顺应自然之道;而违反自然之道,必然会遭到人们厌弃。鲋鱼的故事形象地承载了庄子的这一主张。D.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将枯燥的说教寓于生动活泼的故事之中,让人在沉思中受到启迪是庄子语言的一大特色。【明确】选A。“同情弱者”“悲天悯人”说法错误。【加固训练】阅读文中语段,完成13题。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
10、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顾谓从者曰顾:照顾 B.使匠石斫之 斫:用斧头砍C.郢人立不失容失容:面容变色D.尝试为寡人为之为:替【解析】选A。顾:回头。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译文: (2)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译文: 答案:(1)名为石的工匠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放手砍下去,全部把那点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受伤。(2)我确实曾经能砍掉鼻子尖上的尘土。虽是这样,但我的对象(搭档)死了很久了!3.庄子给随从的人讲匠石用斧子削去别人
11、鼻尖上的尘土的故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答:_【明确】庄子的意思是,就像匠石没有郢人作为施技的对象,就无法施展自己本事一样,没有了惠子这样的朋友,庄子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庄子以此来表达对惠子的怀念。 甘于平淡,保持高洁庄子一生追求心灵的平静,甘于生活平淡,视富贵如粪土。这是他最大的幸福。当宋人曹商扬扬自得地向庄子炫耀自己因出使秦国而得到丰厚赏赐时,庄子以一句“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对曹商利欲熏心的行为进行了无情抨击;当惠子因担心庄子抢夺自己的相位而搜庄子“于国中三日三夜”时,庄子以猫头鹰担心高洁的鹓来抢夺自己手中的腐鼠为喻,对惠子嗜权如命的行为进行了辛辣讽刺。庄子的幸
12、福,不为时人所理解,但后代亿万追求高洁的人却一直奉之为楷模!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品评】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只有保持“平淡”的心态,才能从容应对一切的挫折与困难。2.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品评】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不为贫贱而忧愁。人不必迫切追求富贵,应该安于清贫的生活,在平淡中度过一生。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他二十八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做出卓越贡献。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
13、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夜以继日,终获突破“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没有留过洋,无碍他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那是20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
14、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
15、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大字。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一枝一叶总关情文章中哪些细节让你感动?哪几句话最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画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吧。三言两语话主题请以于敏为论据,写一段话论证“淡泊”这一话题。“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客厅挂着的大字,也是他人生的写照,正是这份淡泊,支撑他28年隐姓埋名,夜以继日,奉献青春。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